因邮局被毁,刘少奇失去了与上海的联络,他十分担心何宝珍的安危,便将写给她的信放在了贴身口袋里,就如同宝珍陪在自己身边一样。
一日,刘少奇带上长汀街上捡来的小兄弟来山上观察地形,寻找山洞,为游击战做准备,他得知小兄弟出生没几天便父母双亡,只知生在钟屋村,便送给他钟姓。
何宝珍知道自己即将被捕,干净利落地焚烧完文件,又安顿好毛毛后,从容被捕。何宝珍受尽酷刑,但她紧咬牙关,一口咬定自己是小学教员王芬芳,以顽强的毅力承受着敌人的严刑逼供。
刘少奇接到红军总部通报,得知战争形势非常严峻,便决定将现有苏区化大为小,分为六个小县,并迅速成立独立团、独立营,进行游击战训练,同时建立党的秘密组织,准备隐蔽战斗,要求尽最大力量支持前线。
红军自第五次反围剿以来,左倾冒险主义在红军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共产国际总指挥李德拒不接受毛泽东的正确建议,坚持用阵地战代替游击战、运动战,这使红军节节失利连遭重创。在刘少奇的默许下,福建部队作战指挥改变了策略,诱敌深入,采用夜战和村落战歼灭敌人。在刘少奇的帮助下,林彪乘胜追击,在温坊地区设伏,夹击、歼灭敌人半个旅。蒋介石觉得这是奇耻大辱,下令枪毙第八旅旅长,将第三师长降级。
刘少奇在钟屋村组织了热火朝天的支前运动,并鼓励小钟去当红军,小钟求之不得。刘少奇还见到了战地总编邓小平,他是来采访温坊大捷的,邓小平悄悄告诉他部队马上准备战略转移,他是否考虑过个人去留,刘少奇仍是没有任何私心准备留下来打游击战,二人握手别过互道珍重,约定胜利时再见。
1934年秋,何宝珍被转移至南京老虎桥监狱,在这里她见到了众多被捕的女同志。原来是互济会干部小胡的丈夫当了叛徒,而小胡也快临产,情绪很不稳定。为防止小胡发生动摇,产生更大破坏,何宝珍主动和小胡交流,并告诉她她丈夫念及她肚子里的孩子,没供出她的真实身份,只要她一口咬定是普通家属,到临产有机会取保释放的,她建议小胡生完孩子到苏区。此时的刘少奇在松毛岭钟屋村,正组织人员转移 。他安排温仰春带着新组建1600多人的团组成敢死队,给前线供应水和干粮。小钟带着钟屋村几十人也自愿参与其中。
瑞金红军总部,周恩来建议博古将刘少奇调回来,博古却推托开会再议。这时毛泽东跑来问周恩来前线情况,他得知中央将要放弃苏区,气愤他们是叫花子与龙王比宝,砸光了家底当然要跑。毛泽东建议政治局会议候补委员一定要参加,他不满至今让刘少奇滞留在福建。毛泽东走后,周恩来正要安排邱会作去找刘少奇时,博古先他一步下了指令。
邱会作在战火纷纷的战场上找到了刘少奇,传达中央指认,让他立即返回瑞金,并在走之前要炸毁所有的兵工厂、药材厂和物资仓库,并要严格保密,如有泄密,军法不容。
刘少奇走时交待温仰春,工厂他们费了很大力气才转移到游击区,中央命令没说炸毁期限,他尽力保住,能埋就埋起来。温仰春告诉他,最近街上特务散布谣言,说红军打了胜仗后要实行焦土政策,像小钟这样知道红军秘密的也要被处理掉,刘少奇指示他要防止这种谣言分裂革命。松毛岭一战是红军在闽的最后一战,这一战异常惨烈,万余名将士牺牲,为红军战略大转移赢得了时间。
何宝珍晚上在监狱里想起两岁的孩子泪如雨下,同监的帅孟奇提醒她不能表露出这种感情,以免被敌人抓住软肋。这时狱警突然进入监房检查,并搜出了帅孟奇写的一句诗,何宝珍为掩护帅孟奇与之理论,没想到狱警突然大喊何宝珍的名字,并不由分说将她押走。
小胡没有听从何宝珍的建议,把她的真实身份供了出来,国民党提出,只要何宝珍供出他丈夫刘少奇的藏身之地和接触的核心人物,她不仅可免去15年徒刑,还给他一大笔钱与孩子团聚。何宝珍丝毫不为所动。
刘少奇来到江西瑞金后,就向周恩来妻子邓颖超打听何宝珍的消息,当他得知宝珍被拘捕,儿子毛毛下落不明后忧心如焚。邓颖超告诉他,何宝珍经受住了敌人的酷刑和诱惑,始终未招供任何组织信息,刘少奇强忍内心的焦灼和痛苦,请组织放心,他相信妻子是合格坚定的共产党员。
1934年深秋,32岁的何宝珍为了理想慷慨赴死,那一刻,中国共产党的军号同时吹响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战。尚不知妻子牺牲消息的刘少奇,作为红军第八军团的中央代表,踏上了更加悲壮、更加艰险的征程。
周昆告诉刘少奇,第八军团是匆忙组建的,很多战士没摸过枪而且不想离开家乡,团里军心不稳,刘少奇要求基层党员干部一起做工作,少讲大道理,如实告诉战士们实际军情,号召他们只有横下一条心决以死斗,才能拼出一条活路。当下唯有守住石桥,才能保证中央部队安全撤退。刘少奇在战壕碰到了小钟,他现在是一名红军战士了,之前他带去参与送水队的老乡们也都参加了红军,但有7人已经牺牲了,刘少奇称他们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小钟哭着说他们苏区的家乡丢了,再也回不去了,刘少奇鼓舞小钟说失败只是暂时的,他给小钟取名叫根基,称他无论在哪里,他的根基都在那个血染过的钟屋村,苏区是革命的根基,总有一天他们要打回来,要为苏区的父老乡亲和牺牲的战友带去最好的生活!
刘少奇接到中央指令,红十三军和他们交替掩护主力部队后撤,刘少奇告诉大家,他们既要保护中央纵队,还要边打边撤,不能让刚稳定下来的部队再陷入混乱。他决定明天路过道县时去看望何宝珍父母。谁知次日清晨,刘少奇刚走到道县城门口,便看到了何宝珍在雨花台被枪决的告示,刘少奇难忍心里悲痛,瘫坐在城楼下失声痛哭。之后他来到沈公祠想看望何宝珍父母,老乡告诉他,两位老人经不住丧女之痛,昨晚已在沈公祠悬梁自尽了。刘少奇对着房梁上那已断的绳子悲壮地向二位老人磕头谢罪。
1934年11月25日,中共中央和红军总政治部发出突破敌人第四道封锁线,并抢渡湘江的作战命令,为此中央红军分四个纵队向湘江前进,红八军团做为全军的左后翼,负责掩护军委纵队突围,刘少奇担任红八军团中央代表。行进途中,第八军团接到中央指令,敌军有阻击红军于湘江东岸,两面夹击的企图,军委命令第八军团马上赶往灌阳的水车地区阻击敌人,周昆气愤他们身后就是追兵,为何要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阻击?这等于他们又要折回道县跑冤枉路,刘少奇得知中央纵队只渡江了一半,便劝周昆执行命令,以确保中央纵队顺利过江。
晚上,第八军团左侧山头突然冲出来敌人一个团的兵力,部队被拦腰截断,夜色中队形建制陷入混乱,周昆气愤这么多的敌情总部为何没有观察到,让他们到处乱跑?刘少奇劝他稍安勿躁,要保证中央部队顺利过江。周昆传令:中央警卫团断后缠斗,其余部队尽快向湘江方向冲击。
11月29日,蒋介石调集五十万重兵,百余架飞机向正在渡江的红军发起了进攻,为保证中央机关和红军大部队抢渡湘江,两岸的红军战士用血肉之躯抵挡了敌军飞机大炮的狂轰滥炸,打垮了敌军的一次次进攻,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
湘江西岸,八军团副主任罗荣恒只和另一位红军小战士过了江与大部队会合,但那小战士却已耗尽了最后的体力,壮烈牺牲了。湘江东岸,周昆找到刘少奇,督促他赶紧过江,敌人马上就追过来了,刘少奇本想再等等多收留些伤员,但侦察兵来报,敌人距他们只有几百米的距离了,刘少奇只好带着现有的伤员们立即转移。到了湘江口岸,他鼓舞战士们一定要咬紧牙关渡过江去。这时敌机又来一轮轰炸,班长小杨壮烈牺牲!
1934年11月27日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最终分别从大坪、屏山、界首、凤凰嘴四处渡过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将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以湘江以东的企图。湘江之战是关系到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为此中央红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时的八万多人锐减至三万多人。
周昆看着遍地的战士尸体痛心疾首,他情绪激动地揪住李德的衣领指责他指挥不力,让战场变成了屠宰场,周昆为牺牲的战友们失声痛哭!
1934年冬,在行进途中,刘少奇遇到了毛泽东,毛泽东告诉他,八军团因牺牲过多马上要撤编到五兵团,刘少奇将出任五兵团中央代表。刘少奇为红军的命运和前途担忧,认为党组织已撞得头破血流却还认识不到错误,他希望能尽快拯救党和中央红军。刘少奇赞成毛泽东的提议,开一个严肃的会,认认真真地总结教训。毛泽东建议开会的时候党和军队的领导都要来参加,确保会议决议能反映大多数军队的意见,刘少奇表示他马上到第五兵团上任,和军团政委好好沟通此事。毛泽东鼓舞刘少奇,他们都失去了妻子孩子,没有路也要走出路来,要从失败中走出胜利!
1934年12月,中共中央先后召开通道会议、黎平会议,会议采纳了毛泽东提出的方针,转兵向西,到敌军兵力薄弱的贵州,去开辟新的根据地。在江西南昌的蒋介石获悉情报后,下令加速围剿,并重兵看守天险乌江。
李德将黎平会议的军事路线执行了不到半个月便要求部队改向湘西推进,他挥舞着共产国际的招牌命令中央红军听从指令。毛泽东得知消息后,生气他是被湘江一战吓破了胆,他分析乌江虽然是天险,但防守乌江的不是湘军桂军,红军顺利通过是有把握的。他意识到中国共产党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便向周恩来提议立即召开紧急会议。
1935年1月14日,刘少奇到遵义见毛泽东,他打算在会上不仅要提出纠正军事路线错误的问题,更要提出纠正政治路线错误的根本问题。毛泽东担心刘少奇这样做受到其他同志围攻,建议他三思而行。
1935年隆冬时节,已走到生死关头的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召开了自己决定自己命运的遵义会议。会议连开三天,毛泽东批判了第五次反围剿李德、博古军事路线上的错误,刘少奇完全赞同毛泽东的建议,他说一切错误的根源是因为左倾机会主义路线,不但让中央丢了苏区,也使白区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他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政治路线的严重错误,将矛头直指所有问题的要害。不出所料,刘少奇的观点遭到了与会其他同志的激烈反驳,毛泽东建议目前应集中讨论军事路线问题,大家一致认同。毛泽东提出让赤脚的红军向装备齐全的国民党军队硬碰硬是根本行不通的,朱德高度赞同。遵义会议上,鉴于战争形势紧要,为了维护党内团结,与会同志达成共识,认为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纠正军事路线问题,没有进一步对政治路线问题展开讨论。1935年2月,遵义会议上,毛泽东当选为政治局常委,刘少奇出任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
1935年6月,休养连遭到敌军猛烈进攻,勇敢的谢琼香冒着枪林弹雨独自穿过空阔草地绕到敌军后方消灭了敌人主力。此时的刘少奇在懋功县城与毛泽东、周恩来相遇,周恩来告诉刘少奇,中央红军即将与四方面军会师,刘少奇支持红军主力在川陕甘创立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周恩来通知刘少奇:会师后,三军团将缩编成一个军,中央决定成立一个中央筹粮委员会,调刘少奇做主任,杨尚昆和曾传六同志做副主任。刘少奇欣然受命,毛泽东笑称红军越走越偏,吃饭成了头等大事,这个时候让刘少奇做粮草官,官小责任大。
晚上,筹粮委员会副主任杨尚昆、曾传六找刘少奇商议筹粮工作,刘少奇提出筹粮工作只靠他们三人不行,军师团各地都要集中去做,但要强调在藏区要以诚交换,尊重当地藏区居民的宗教信仰和宗教习惯。
另一边的蒋介石在成都秘密会见了西藏西康宣慰使诺那活佛,他声称红军已流蹿至藏区,如果任由他们进行赤化活动,诺那活佛和藏区头领们将要戴纸帽被游街了,诺那活佛听闻立即表示决不让红军进入他们草原吃他们的青稞和小麦。
即将通过草地,红军筹备粮食难度很大。中央筹粮委员会向各个军团下达了筹粮任务,贺子珍带领的女子休养连因走在全军最后,每每到达百姓家里时粮食都被前面的部队买过了,导致筹粮任务无法完成,谢琼香自告奋勇要向中央筹粮委员会反映情况。
晚上,谢琼香来到刘少奇帐内反映情况,如实汇报了休养连天天喝野菜汤腿软走不动路,落在了部队最后,筹粮的任务无法完成,而且希望组织能派两个民夫帮她们挑行李,刘少奇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并让谢琼香代自己向休养连道歉,坦言是自己考虑不周,让女红军和所有男红军一样是不现实的,他下令从今后休养连的筹粮任务不做硬性要求,尽力而为就好。谢琼香高兴地说,之前只听人说刘少奇很严厉,今日接触才知道他原来这么平易近人。
年轻勇敢的谢琼香非常感谢刘少奇的理解,批准了她们女子休养连的要求。次日,筹粮工作出现了困境,诺那活佛所在的藏区寺庙不仅对红军要求谈判的喊话毫不理会,还派庙兵在门口同一棵树上连打了三枪。刘少奇看出寺庙是在炫耀枪法,便命令红军在寺庙岩石上连打三炮,让他们看到红军能打而不打,想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并喊话愿意先送三百元做为买粮的定金,可即使这样,诺那活佛仍不相信,差人出来传话他不在。但诺那养的那条狗却跑到了刘少奇跟前,诺那赶紧差人用三匹最好的马换回那条狗,并告诉刘少奇自己不可能见他,因为他刚接受了国民政府的册封,如果刘少奇不愿意归还他的狗,还可以再加三匹马。刘少奇无条件归还了诺那的狗,并以每匹高出市场价5银元的价格买下了那三匹马,之后命令部队集合撤退。就在刘少奇率队要离开的时候,诺那活佛站在寺庙屋顶上突然对他说向东二十里有无主的青稞可以送给他们。刘少奇喜出望外,让大家不要忘了藏民的帮助,并向诺那承诺会将粮食银元转交给他。
晚上,部队在若尔盖草地过夜,女子休养连的谢琼香因身体损耗超过承受极限,不来例假腹痛难忍,休养连同志私下悄悄商量,天亮之前谢琼香如果没有好转,就按照惯例给她找一户人家寄养,谢琼香听了怕大家丢下她,天未亮就早早地独自起来赶路。后来同志们追上她,彭德怀将自己的马让给了谢琼香骑。刘少奇也因营养不良咳了血,他得知很多战士们因吃野菜和草根中了毒,出现呕吐和腹痛症状,便连夜将当地能吃和有毒不能吃的食物画成了图样,让警卫分发下去给战士们做好宣传辨别。
1935年9月,红军部队到达甘肃省岷县哈达铺,这里物资丰富,而且物价便宜,五块银元就能买头百斤重的大肥牛,而此时红军已经走了两万多公里,人困马乏,毛泽东下令,全体人员在这个富饶的哈达铺好好休整七天再出发。他和刘少奇来到哈达渭水河畴,这时洛甫前来通知刘少奇,过了渭水红军就要进入陕北了,政治局工作重新做了分工,让刘少奇任全总西北行政局委员长。刘少奇认为现在东北和华北的抗日形势非常严峻,洛甫告诉他,政治局已考虑派一支部队打通国际路线,求得共产国际的帮助。刘少奇建议目前不宜分兵拆散力量,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后,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一是扩大和巩固根据地,一是向东开辟直接抗日的前沿阵地,及早派出一名同志前往东北或华北,组织民众在第一线抗日。洛甫笑道这些政治局已经考虑过了,刘少奇要立即执行政治局的决议,刘少奇欣然受命。
1935年10月,红军部队来到陕西保安吴起镇,谢琼香住在刘少奇隔壁,她主动找刘少奇借书,并说起了刘少奇的求学工作经历,还热情地介绍了自己的工作经历。晚上,二人出来乘凉时再次相遇,谢琼香趁机向刘少奇借字典,刘少奇得知她之前都是在南方地区,询问她若去北方如何,谢琼香调皮地说如果组织派刘少奇去北方,他把自己也带上。谢琼香的热情开朗如一缕清风让刘少奇耳目一新。次日,警卫员找谢琼香借线给刘少奇补衣服,热心的谢琼香把活揽了下来。
很快,刘少奇打报告请邓颖超给他和谢琼香做媒,周恩来认为这是件好事,可以让刘少奇尽快从何宝珍的牺牲中振作起来。邓颖超将报告直接拿给谢琼香看,谢琼香看了又惊又喜,她没想到自己崇拜的刘少奇竟然也倾心自己,大胆泼辣的谢琼香立即找到刘少奇,要拿他的笔在报告上签字,刘少奇提醒她,自己随时会被派往白区,那里现在被日本人占据着,他随时会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谢琼香毫不畏惧,称自己早有心理准备,她爽快地在报告上签了字亲自拿给了邓大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