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内容:

2018年电影大全

歌手2

奥斯卡

春晚

陈立农陈立农

陈伟霆陈伟霆

吴宣仪吴宣仪

范丞丞范丞丞

首页 >剧情介绍 >电视剧剧情 >共产党人刘少奇分集剧情

共产党人刘少奇

2019年04月22日 09:410365经典网小雨

分集剧情

第21集 刘少奇被调离满洲 赴莫斯科工作

郭隆真开会回来,批评李梅五投敌,李梅五却无耻地请求她利用工人委员会的人为自己拉票,郭隆真断然拒绝,恼羞成怒的李梅五把她赶出了家门。郭隆真顶着风雪跑到刘少奇家中,刘少奇非常气愤,要求明天立即开会讨论李梅五的党籍问题,并报请中央开除李梅五的党籍。

李立三认为满洲至今不能举行像样的罢工、暴动和兵变,是一个可耻的失败。他认为刘少奇已是中央指导满洲和中东路斗争的障碍物,决定调刘少奇回上海。孟坚等人纷纷为刘少奇抱不平,刘少奇安慰大家坚守岗位,他会等待中央派来的同志到达哈尔滨交接完工作后再走。但他的这个请求李立三并未同意,要求他立即交接。刘少奇临走前交待孟坚等人二件事:营救在狱中的张贯一,并安排好从上海特训班回来的赵尚志等人工作。他在离任前下达了最后一条指令:调郭隆真任满洲省委常委工运会书记,组织工会活动。

刘少奇决定自己先回上海,何宝珍随后办完转办手续再做。晚上,何宝珍心疼刘少奇为满洲省委殚精竭虑,被抓进狱中毒打,如今又被中央批评。刘少奇却反思自己这次处理李梅五不果断,关键时刻差点被他分裂了组织。他更加坚定了要写一篇关于共产党人修养和品德的文章。

1930年4月,刘少奇回到上海,李立三在会上严厉批评了他迟迟不执行中央指示,口号加上了反对红毛子,这是典型的反中央反国际的狂妄行为。会上任弼时因此事和李立三吵了一架,他反对现在派刘少奇去泸东工作,要求中央给刘少奇安排长期住所,但李立三却只给刘少奇安排了中央接待处的临时住所,任弼时夫妇只好让刘少奇与他们同住。

一日,刘少奇和李立三沟通,认为中央对满洲和自己的批评有一些观察不妥当,他们制定的工运策略是将群众的要求与中央指示结合起来执行,建议中央要从实际出发进行批评指导,而不能站在一边说风凉话。李立三听了火冒三丈正要发作,有人汇报:满洲新省委执行了中央指示,连续搞了两三次示威活动,大前天,杜兰亭、陈尚新和赵尚志三人被宪兵逮捕,除赵尚志外,其他二人叛变,省委领导班子主要成员以及团中央巡视员全部被捕。刘少奇走后仅18天,满洲省委便遭到自成立来最严重的一次破坏。刘少奇担心何宝珍凶多吉少,忍不住潸然泪下。

奉先,何宝珍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孩子来到大帅府门口与组织接头时,正逢国民党军警抓捕共产党,何宝珍临危不乱,斩定截铁地说她曾带了张学良的大闺女张闾英十二年,这才侥幸躲过了一劫。为自己和孩子的安全,何宝珍不得不回到了上海。

任粥时夫妇向刘少奇诉苦,他们去重建江西省委,但省委遭到敌人破坏严重,二人好不容易逃出来到上海,李立三却说他们胆小怕事,不给安排工作。刘少奇看出他们的难处,坚持让二人搬过来同住。任粥时夫妇决定先出去找份工作解决吃饭的问题。

李立三致电共产国际斯大林,要求苏工将苏联远东境内的煤矿工人和林业工人武装起来,在苏联红军的配合下,向满洲的日军开战。他想用这种办法将苏共推向前沿。但在斯大林看了电报后,认为他们最大的威胁来自欧洲,而不是日本,他回电中国共产党荒唐盲动的路线是错误的,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

1929年的10月,共产国际曾给中共中央来信,断言“中国已进入深刻的全国危机时期”,已可以实行革命,推翻反动政权。在这种背景下,实际主持中央工作的李立三等人,制定了全国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和集中所有红军攻打中心城市的计划。这次“左”倾错误在党内统治的时间虽然只有3个多月,但党和红军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斯大林要求李立三到莫斯科当面解释。

刘少奇家里已经没钱买米了,他让何宝珍先把他冬天御寒的皮袍子当了,刘少奇告诉何宝珍,中央让他做中国工会代表团团长,去莫斯科参加赤色代表大会,何宝珍为他高兴,认为他能当团长说明中央认可了刘少奇在满洲的工作。

1930年夏,刘少奇作为中国工会代表团的团长,在莫斯科参加赤色职工国际大会,并当选为职工国际执行局的委员,留在了莫斯科,与他曾赴俄学习的东方大学教官格里涅夫共事。刘少奇在大会中反对到黄色工会中去搞赤色反对派的决议。会后,洛佐夫斯基询问刘少奇原因,刘少奇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赤色工会力量很弱,中国黄色工会170万人,而赤色工会不到5万,在这种情况,要想公开地打到黄色工会中去搞赤色反对派,实际上是根本不可能的。 他还讲述了李梅五想通过选举进入黄色工会结果被骗,不但没当上会长副会长,连参与议事的权利都不给他。而且他带过去的工人都跟着黄色工会跑了。洛佐夫斯基却认为这是一个狭隘的经验,刘少奇当即向洛佐夫斯基递交了一份修改决议案,建议与原来的决议并行考虑,洛佐夫斯基勃然大怒,认为刘少奇狂妄自大,他反对提纲和决议的行为非常危险,必将受到追究承担后果。

从洛佐夫斯基办公室出来后,同行的同志提醒刘少奇,苏联正在清党,情况很严重,正在中山大学就读的杨尚昆称他的30多位同学都因为托派或托派嫌疑被逮捕了。

第22集 刘少奇坚持从实际出发 被批判右倾主义

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就读的杨尚昆告诉刘少奇,苏联清党的形势确实非常严重,前段时间瞿秋白的弟弟对清党的方式表现抗议,结果第二天就失踪了。所以他做为中国代表,说话要讲究策略,不能再干这种让共产国际下不来台的事情。

刘少奇在走廊过道看到格里涅夫将明天会议的俄文材料拿给各国代表学习讨论,大家对此非常不满,格里涅夫索性说根本没指望他们发表意见,刘少奇气愤不过,当面指责格里涅夫做为共产国际代表,没有一视仁对待每个国家和代表的委员,执行大国沙文主义,与马列主义背道而驰,不是一个苏维埃共产党人应该有的品质和修养。与会代表用热烈的鼓掌表达对刘少奇言论的认同,洛佐夫斯基在办公室门口看到了这一幕。

上海的王明找到何宝珍,告诉她说,党中央安排刘少奇出任江苏省委书记,在他没回国期间,由自己代理工作,他让何宝珍劝劝刘少奇不要在莫斯科和共产国际顶牛。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这次会议在共产国际代表的一手策划下,连中央候补委员都不是的王明等人取得了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提出一系列“左”倾的观点,开始了长达4年之久的“左”倾错误路线的统治。

洛佐夫斯基和格里涅夫晚上到刘少奇宿舍找他喝酒,他们祝贺刘少奇当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洛佐夫斯基称他和刘少奇之间的分歧是语言障碍,刘少奇坦言问题的关键不是语言而是思维方式,他们的头脑里有习惯势力和大俄罗斯主义,自以为可以凌驾于其它民族之上。刘少奇的话激怒了洛佐夫斯基,他索性直接表明来意,不希望刘少奇在即将召开的共产国际会议上发表不同意见。刘少奇则坚持要在会上实事求是地把中国的实际情况讲出来,格里涅夫警告他好自为之,不要带着亚洲和拉丁美洲一起闹事。

周恩来给何宝珍捎来了刘少奇的来信,信中刘少奇表达了对妻儿的深切思念之情,他知道自己在莫斯科的时间不会太长了,但对做过的事无怨无悔。他现在意识到共产党人的品质和修养不只是中国党员存在的问题,在共产国际里也有,决定用最真诚最实事求是的精神在书中论述这个问题。

共产国际议上,曼努伊尔斯基赞扬了中国革命的大好形势,刘少奇做为中国代表发言,指出曼努伊尔斯基对中国共产国际的形势估计过于乐观,国内城市的工人运动远落后于农民运动,而且党中央在重要时刻犯了严重的右倾主义错误。会后,洛佐夫斯基暴跳如雷,指责刘少奇公开挑战共产国际的权威和领导,是严重的右倾主义错误,必将受到严厉的批判。他很快向斯大林提交了对刘少奇政治诉讼的申请。

1931年,日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刘少奇担心国家安危,申请马上回国参加战斗。洛佐夫斯基最终同意刘少奇返回中国,但将写有刘少奇“右倾机会主义”问题的信一并邮寄回了中国。

贺恕妻子因组织不安排工作心里苦闷借酒消愁,她告诉何宝珍,今天是他们第一个孩子的忌日,他们前前后后丢了五个孩子,被敌人活活杀死了四个,最后一个也迫不得己送给了老乡,至今生死不明,他们为革命事业做出了这么大的牺牲,党组织却不信任他们,至今不给分配工作。何宝珍安慰她说中央正处在危机中,前不久出了向忠发、顾顺章两个叛徒,王明也不知躲在了哪里。贺恕妻子气愤真革命太难了,像刘少奇一次次被戴帽子,一次次被免职调任,何宝珍也伤感起来,二人喝起了闷酒。

刘少奇回国前,向在莫斯科的李立三辞行,李立三一直在共产国际做检讨,他自知愧对刘少奇,更自责因自己错误的策略导致大量的同志牺牲,刘少奇鼓励他振作起来,他坚信二人终会并肩战斗。委托李立三代替他参加共产国际的会议,李立三对刘少奇的宽容深表感激。

刘少奇回国后,上海的中央对于刘少奇职位的安排有所顾虑,但考虑再三,还是保留了刘少奇政治局委员及职工部长的职位。王明还安排给刘少奇换大房子住,并找娘姨帮带孩子。

日本海军陆战队在1932年1月28日夜对上海当地中国驻军第十九路军发起攻击,十九路军奋起反击。上海战斗异常激烈,刘少奇一回国便投入了这场血战,他安排贺恕发动群众用铁皮盒子自制手雷支援十九路军。党中央却在此时指示刘少奇立即发动罢工运动,开展斗争。刘少奇考虑当前形势和实际,决定组织发动沪西区的工厂罢工,并在工人中建立情报队,帮助十九路军掌握街道、楼宇、各处制高点和收集各地的敌情。他强调这次运动既是阶级斗争也是民族斗争,要建立与各级爱国人士广泛联系。很快,中央要求将共产国际《罢工与作战》的小册子印发学习,刘少奇认为,这册子讲的是赤色政权如何渗入黄色政权,这与中国的实际国情毫不搭界,而且与现在的战争形势也是格格不入,他决定不印不发。

第23集 刘少奇被批判机会主义撤职 临危受命苏区委员

刘少奇带领“工人义勇军”配合十九路军拼死抵抗,他亲自到炮火纷纷的战场上为19路军送去自制手雷,士兵们用这些手雷,很快击退了进攻的敌人。上海战斗越来越激烈,为解决群众的生活问题,支持罢工,刘少奇支持杨尚昆搞大锅饭救济难民,并建议他组织群众去市政府请愿拨调济款,杨尚昆为难地说前几日宋庆龄托秘书送来了两千元,中央却指示不能和中间势力做调和,因大锅饭经费不足,他还没舍得还钱,刘少奇支持杨尚昆把钱用在大锅饭上,而且要写公开感谢信,鼓励更多的中间势力捐米捐款。杨尚昆悄悄提醒刘少奇,他这次回来后组织开会很少叫他了。晚上,何宝珍说起此事也有同感,她担心刘少奇因此跌更多的跟头,可让刘少奇盲目执行中央指示,看到问题不说他实在做不到,何宝珍只好提醒他以后说话行事掌握分寸。

很快,博古在党委会上严厉批评刘少奇不执行中央指示,他安排卢福坦代表中央对刘少奇谈话,让他当场表态是否接受中央批评。

闸北街道,在刘少奇的带领下,“工人义勇军”正与日军奋战。刘少奇在前线看到了廖夫人何香凝,她是何宝珍的姑姑,何香凝了解到前线战士物资短缺,打算马上组织募捐棉衣棉裤,并筹建医院,她想让何宝珍做自己的助手,何宝珍因孩子要带婉拒了,刘少奇将贺恕夫妻推荐给了她。

卢福坦来到刘少奇家中代表组织谈话,批评他不执行中央指示,却把精力放在搞义勇军、敢死队、救护队、情报队,支援十九路军和开办大锅饭上面,根本没搞清楚中央的首要任务。刘少奇解释中国当下的革命力量只有3000人,在这种情况下奢谈向国民党夺政权,就如同坐在屋子里念佛经,念千万遍神仙也不可能显圣,他要直接给中央写信表明态度。卢福坦愤然离去。

在莫斯科的王明得知刘少奇态度后,指示党中央对刘少奇采取组织措施,指出他这是危险的右倾错误。他组织的义勇军应该向国民党夺政权,而不是放弃政治斗争,走经济路线,在米袋里子转,这是典型的机会主义路线。在他的指示下,党中央撤消了刘少奇职工部部长职务,保留其政治局常委,并在党的刊物上公开发表他的错误,展开彻底批判。

刘少奇又把自家的米送到了杨尚昆的大锅饭前,他建议杨尚昆的大锅饭不能光靠募捐善捐,要与各个苏区联系争取支援,杨尚昆委屈地告诉刘少奇,昨天赵溶来到大锅饭前,指责他们这是米袋子主义,刘少奇安慰他说,米袋子在前主义在后。

共产党员胡阿毛执行任务时被日军发现,日军强行征用他的汽车,并用枪威胁他当司机,胡阿毛行至中途在一处日军密集的区域急刹车引爆了日军手里的炸弹,与敌人同归与尽壮烈牺牲。刘少奇与何宝珍在家里祭奠胡阿毛,他告诉了何宝珍自己被撤职一事,何宝珍不明白既然刘少奇认为自己没有错误,为什么从来没有拒绝过检讨,刘少奇称党还处在幼年阶段,如果个人不能有所克制意气用事,只会使党组织更加脆弱甚至分裂。他称自己现在不做领导,不用在家里开会就用不着这么大的房子,善解人意的何宝珍答应立即另找房子,并把家里的娘姨也辞退了。

博古得到消息,日军在防守薄弱的浏阳一带突然登陆,19路军腹背受敌,可能很快会向第二防线退守。博古认为19路军如果撤退,会在上海的闸北等地形成一段时间的真空状态,他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发动武装暴动,先在上海建立苏维埃政权,再发动城市游击战,继而夺取整个上海,博古安排赵溶让19路军的秘密党员鼓动士兵调转枪口向准备逃跑的长官开枪,发动战场起义。并安排陈云等人分别通知特科、上海总工会等组织立即行动。

在博古指示下的示威游行遭到军警镇压,多名党内及爱国人士为此牺牲被捕。博古不但不反思自己的策略,反而指责洛甫组织不力,洛甫解释到工人们中才知道他们更倾向于经济斗争,博古让赵溶发表看法,赵溶却申请想去莫斯科。博古气得拍案而起,指责他们被闸北一战吓破了胆。

刘少奇为众多同志无谓的牺牲痛心疾首,这时陈云找到他,告之江苏省委的主要领导和一些关键的秘密党员被捕了,他希望刘少奇不计较中央的处分,能够回到工会,去苏区担任总苏区中央执行局的委员长。并安排何宝珍留在上海负责全国赤色革命互济总会的工作,兼营救部的部长,何宝珍愿意做营救部的部长,但全国互济总会希望中央另择有经验人选,陈云便让她先做副主任。

患难与共的夫妻即将分别,晚上,刘少奇为何宝珍即将独档一面工作而高兴。何宝珍感慨杨开慧的牺牲已有两年,刘少奇叮嘱妻子一定注意安全,何宝珍有信心把被捕的同志救出来。1932年冬,刘少奇到达韩江苏区。

第24集 刘少奇与毛泽东战壕相聚 临危受命福建省委书记

1932年冬,商人装扮的刘少奇到达韩江,船靠岸后河匪强行征用船只,刘少奇从容地以缓靖公署采办的身份出示了公文,河匪不敢招惹,解释他们是奉缓靖公署命令组织突袭队抓捕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的主席毛泽东,他现在在长汀养病。刘少奇一听立即把船留给了他们,并暗中安排护送人员跟踪传递情报,剩下的路程他步行到苏区。

刘少奇先到长汀县想见见养病的毛泽东,不巧碰到毛泽东下乡做调查,贺子珍告诉他,毛泽东最近也是心里苦闷,中央屡屡批判他是等待主义、农民意识,犯了右倾错误,总政委职务也被撤了。刘少奇告辞了贺子珍后立即来到江西瑞金的苏区中央执行局,他连夜看了苏维埃政府颁布的《劳动法》,觉得里面的要求太“左”,很难做到和实现。执行局党团书记兼副委员长陈云深夜来访,他告诉刘少奇,满洲省委的卢福坦已被捕叛变。对劳动法他与刘少奇看法一致,都觉得左的一套已把白区搞死,现在又把苏区逼上了险境。刘少奇决定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后修改《劳动法》。

次日,刘少奇和陈云马不停蹄地到长汀县实地调查,因为长汀的经济总量占了苏区一半,他们了解到劳动法颁布后,老板们纷纷跑路,商埔企业关门工人失业,老百姓们只能在街边闲坐等候打零工勉强度日,刘少奇召集老百姓下午在文庙开了座谈会,了解了工人们真实的想法后,他和陈云一致认为,当前要缓解劳资矛盾,将工人的当前利益与长远结合起来,只有修订劳动法,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刘少奇安排陈云去跑企业,他负责把受河匪控制的水路运输打通。这时跟踪河匪的同志回来汇报说,他发现了土匪头子的秘密据点,刘少奇决定立即组织武装打击河匪。

刘少奇组织工人赤卫军与河匪打仗,夺回河道的管理权。在战斗的过程中,刘少奇遇见了同样在打河匪的毛泽东。久别重逢的故友在战壕相遇百感交集。经过激烈战斗,警卫班与工人赤卫军打通了苏区的水运血脉。不久后,毛泽东以苏维埃主席的名义,同意由刘少奇、陈云和洛甫一起修改从苏联抄来的《劳动法》。

晚上,刘少奇来到毛泽东住处,二人彻夜长谈,刘少奇想号召工人当兵以扩充红军部队,毛泽东称赞刘少奇以前组织的安源矿警队现在已经成了革命的中坚力量,刘少奇决定把这个想法立即上报组织,他困惑建党十二年了,但党的领导一直忽左忽右。毛泽东告诉他,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是从苏维埃共产国际学习的,但苏维埃共产国际的经验是从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而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国情不同,但现在中央领导人全部是他们忠实的信徒,画虎不成反类犬,自然会碰得头破血流。刘少奇也意识到中央领导是问题的关键,自建党以来,陈独秀被开除,向忠发叛变,其它的领导人也都走了错误路线,给党造成了巨大损失,二人明白中国的革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何香凝的儿子,全总宣传部长廖承志被捕,何宝珍与互济会新主任邓中夏接头后准备组织营救。她次日冒险到已被监视的何香凝家中传递情报,她建议何香凝马上把事情曝光,造成社会舆论。何香凝担心消息一见报,何宝珍的身份就暴露了,何宝珍谎称自己已有安排。

刘少奇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国企的问题非常严重,尤其是兵工厂等前线供给企业生产的大炮弹药合格率极低,在物资极度匮乏的形势下,国企领导干部大吃大喝铺张浪费,整个企业人浮于事,这样的状态根本无法支援前线。他建议实行实行厂长责任制。

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50万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起了“第五次围剿”。由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调刘少奇去福建做省委书记,组织地方力量牵制敌人,保证红军顺利实现战略转移,这对刘少奇来说又是一次临危受命。

刘少奇在长汀街上看到一个偷饼的小伙子被人追打,他拦住打人者替那小伙付了钱,小伙告诉刘少奇自己是扛丧的被人看不起,找不到活干饿极了才偷了饼,刘少奇便让小伙子跟着自己做事,那小兄弟感激涕零,这时敌机突然开始轰炸,人们四散逃离,刘少奇冒险跑去邮局准备给何宝珍寄信,谁知邮局已被炸为一片废墟。

回到苏区,刘少奇告诉陈云,敌人轰炸是大规模进攻的前奏,他们要赶在敌人进攻之前完成扩红和征粮两大任务。这时因贪污公款即将被执行枪决的省苏经济部长汤醒伯拼命向刘少奇哭喊求饶,刘少奇指示温仰春秘书先把他押下去,要经过公审再判决,这个时期要抓好党员干部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