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内容:

2018年电影大全

歌手2

奥斯卡

春晚

陈立农陈立农

陈伟霆陈伟霆

吴宣仪吴宣仪

范丞丞范丞丞

首页 >剧情介绍 >电视剧剧情 >共产党人刘少奇分集剧情

共产党人刘少奇

2019年04月22日 09:410365经典网小雨

分集剧情

第5集 艰难求学路 苦寻救国途

刘少奇奉母之命成亲后次日清晨便断然离开了家乡。此时的他才明白,志在天下的农家子弟要想闯出乡关首先过的应是家关。

1915年5月,五四运动从北京兴起迅速席卷全国。正为国事与家事深感苦闷的刘少奇与这场运动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与贺执圭一起加入了学生游行队伍。时光荏苒,转眼刘少奇中学毕业了,庚扬和他道别,准备去日本留学,刘少奇想报考北大。庚扬告诉他北京有个留法俭学会,留学费用政府有补助,他如果能争取到名额,便可以实现工业救国的理想。

刘少奇从长沙来到北京的第一天,在街上不小心撞了一个坐黄包车的学生桑伯良,桑伯良一开始让他赔掉到地上的桂花糕,但当他看到刘少奇兜里只有三块钱,孤身来北京求学时,便热情地邀请刘少奇跟他一起住。他带着刘少奇来到了自己的住所—贤良寺庙寓,一进门刘少奇便看到院子里到处是高谈阔论的学生社团,桑伯良告诉他,这些都是进化社的人,前几天还有各省来的声援团,来支持五四运动,北洋政府迫于压力才没敢在巴黎和约上签字,目的达到后声援团就撤了。

桑伯良安排刘少奇住在自己的单间,刘少奇告诉他自己来北京要做三件事:第一参加声援团,第二是报考北大或其它学校,第三件事就是打听留法俭学会,晚上,刘少奇在夜色中隐约看到桑伯良蹑手蹑脚地穿上衣服起身,他假装睡着,待桑伯良出门后悄悄尾随。原来桑伯良和几个学生在街上悄悄贴爱国传单,待他们走后刘少奇去看传单时,不小心踢翻了脚下的浆糊桶,惊醒了旁边的军警,幸亏桑伯良机灵,发现状况后拉着刘少奇就跑,才躲过了军警追击。回到庙隅后,桑伯良向进化社分社长姜亢推荐刘少奇加入进化社,姜亢却认为刘少奇破坏了今晚的行动,差点暴露他们,并未同意。

次日,刘少奇来到赴法俭学会校长办公室,向他询问赴法留学事宜,校长告诉他如今西洋各国经济危机,即使到了法国也很难生存,而且赴法俭学会没有收入,全靠政府资助和个人捐款,现在国家穷困,就只能靠自己了。刘少奇失望而归。回去后便报考了多所大学。

一天,桑伯良急匆匆地来找刘少奇,进门后看到刘少奇收到了多封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诸多大学录取通知书。桑伯良带来了当天的报纸要闻:山东的日本驻军拘捕抗议密约同学,军阀马良却杀害了三名爱国民众,制造了济南血案。刘少奇一看报纸一跃而起,随桑伯良加入爱国游行队伍。1919年夏,刘少奇和同学们上街游行向北洋政府抗议,遭到了军警镇压,但政府迫于压力,不得不在抗议风潮的三天后释放了被捕学生。

晚上,刘少奇在院子里无意中看到姜亢在组织进化社人员配制炸药。桑伯良悄悄告诉刘少奇,他们打算等时机成熟去暗杀大总统,刘少奇坚决反对,他认为暗杀根本解决不了制度问题,而且历次暗杀后遭殃的都是大量的无辜百姓。他劝桑伯良也不要参加这种无谓又愚蠢的冒险。桑伯良问起他上大学的事,刘少奇称北大的学费太贵,其它学校专业又不理想,只有陆军兽医学校免费,但父亲希望他做郎中去医人他却去医马也不合适。实在不行他就回湖南。桑伯良告诉他,保定有赴法办勤工俭学的培训班,是免费的,他可以去看看。

1951年11月,作为主席的刘少奇回忆往事百感交集:他在北京求学那段时期无政府主义超过了马克思主义,他一心想赴法留学,通过工业革命救国。于是去保定在育德中学半工半读上了一年。他在那里真正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了解了俄国革命和布尔什维克党,后来直皖战争爆发,他想回湖南又回不去,身上的钱花光了,只能借宿在一个同学家里。后来他去了俄国留学寻求国家和个人发展的道路。那是1820年8月,直皖战争结束,他返回湖南拜访了赴俄勤工俭学团贺明范老先生,准备赴俄留学,范老先生告诉他,自己只是筹办,赴俄真正的主持是毛泽东。虽然留学一切费用由俄罗斯出,但赴俄的住宿和路资要自己准备,至少需要600块钱。范老先生提醒刘少奇:赴俄是一条极凶险的路,刘少奇义无反顾。范老先生看中刘少奇谦虚好学,主动做他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的介绍人。于是刘少奇开始了半工半读的求学生涯。他在一个作坊打工时,被六哥找到,六哥得知他想去上海学俄语,之后去俄国读书。但拿不出600块学费,便立即给了他自己身上全部的300块钱,并让少奇和自己回家拿剩下的钱,刘少奇不想面对母亲,六哥愿当他的说客。

第6集 家人支持赴俄读书 途中盘查遭遇险情

刘少奇随六哥回到了家里,他的妻子周家妹妹看到他后欣喜不已,但全家人得知他打算到俄国读书,不约而同地集体反对,七哥更是气得拍了桌子,家庭会议不欢而散。刘少奇走到房门口,便听到了妻子的哭声,他于心不忍,劝妻子把婚退了,周家妹妹却倔强地宁愿苦守,只希望刘少奇别忘了当初答应自己的事情。

刘少奇晚上在门外听到六哥在做家人的思想工作,七哥坚决不同意,觉得刘少奇读书读太多就像种田撒太多的肥烧坏了禾苗,他们都希望弟弟能和他们相互厮守,六哥告诉大家:少奇志在天下,他是炭子冲的骄傲,不论他去哪里都是为了求国,如今国家内忧 外患,天下读书人都像九满一样在寻找救国之道,但无论弟弟走多远,等到天下太平的那一天,他一定会回来的。刘少奇听到这里再也忍不住,冲进屋子里给母亲和哥哥姐姐恭敬地鞠了一躬,称刘氏一族凭着多年苦劳苦作才有了自家的屋和田,对于这个家,自己只是个吃饭用钱的人,有愧于亲人,孙中山就是个通晓中西医的郎中,但他最终明白了只有医国才能医人。六哥告诉亲人:这些伟人冲出去乡关,把天下看作了老屋,把百姓看做了爹娘,弟弟也想做象他们一样的人。母亲眼里含泪轻唤刘少奇到身边,知道不该捆着他,但心里却实在舍不得他走,她知道自己不该自做主张让少奇娶了自己不喜欢的妻子,既害了他也害了周家女子,现在周家人占了道义,知道他回来可能会来闹他,所以少奇要走就早些走,话一出口,满屋子的人无不伤心落泪。次日清晨,全家人送别刘少奇,哥哥们将三百元塞到了他手里,刘少捧着沉甸甸的亲情再一次踏上了求学路。

这一年,刘少奇在跨越了乡关县关京城后,决意走出国门去俄国,寻找救国之路,为能顺利赴俄,他前往上海外国语学社学习俄语。1920年冬天,刘少奇带着贺明范的举荐信找到了上海外国语学社,门口已聚集了多名前来报到的学生,一个叫萧劲光的学生早他们半个月到,大家奇怪外国语学社白天为何大门紧锁,萧劲光告诉大家,这可不是正式对外开放的学校。这时,学社的杨明斋校长过来了打断了萧劝光的话,刘少奇递上了推荐信,杨校长没看,只匆匆装到了口袋里。他随后安排任弼时带同学们先去宿舍安顿下来,让刘少奇和萧劲光来自己办公室。杨校长批评萧劲光没有警惕性,刚才在街上差点说出学校的性质,现在军阀政府把苏俄当作过激国家,他们凡事都要谨言慎行。刘少奇立即意识到自己刚才递上了推荐信也是冒失之举,杨校长欣赏他的悟性,告诉他这里就是要培养他们成为品行高尚,毕生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人,他安排刘少奇把新书《共产党宣言》发给新来的同学们,并让他以后住在东厢房,帮助校对文稿。

一天晚上,刘少奇听萧劲光说法国巡警在街上打死个中国乞丐,二人立即跑到街上,和几个同学扔石头砸了巡警的窗玻璃,之后被巡警追赶四处躲藏,这其间刘少奇巧遇到了桑伯良,桑伯良故意指引错误路线这才引开了巡警。昔日好友重逢,二人都非常高兴,一起架着受轻伤的萧劲光回到了外国语学社,桑伯良一看喜出望外,原来他也是奔着这所学校来的,自刘少奇走后,进化社的姜亢便一个人悄悄逃到了日本去。桑伯良打算明天带着介绍信去找杨校长报名。

1921年春,杨校长告诉他们,俄罗斯终于有了消息:他们可以分批出发,前往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俄文馆出发前会为每人开专门的路条,也就是向苏俄政府做出的身份证明,各自必须严密保密,这个路条在途中可能要遭到国内军阀和俄国军国主义的层层盘查,因为目前苏维埃与各势力的斗争尚未结束,如果路条暴露了他们的真实身份,可能会有牺牲的危险,而且还会危及同行的伙伴。

一天,刘少奇坐在杨校长办公室门口看共产党宣言时,碰到了一个杨先生,刘少奇向杨先生请教马恩共产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区别,杨先生称这二个主义最大的区别就是达到目的的手段不一样,主要看他们是否采取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他兴奋地告诉刘少奇:马上就要有中国共产党宣言了!1920冬至1921年春,刘少奇在上海外国语学社的这半年时间,反复阅读了共产党宣言,这个小本子对他的一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杨校长宣布:他们是赴俄的第二批,第一批已通过其它路线出发,一路上由刘少奇和王一飞负责大家行动,社里预祝他们顺利到达红都!

刘少奇带着同学们出发了,在轮船上,桑伯良把路条放到了牙粉盒里。轮船经过日本长崎港时,刘少奇等人遭到了日本海警盘查,海警打开了桑伯良的牙粉盒,桑伯良吓得浑身发抖,万幸的是他的路条并不在牙粉盒中,但日本海警随即要去检查另一个女学生的贴身衣物,便动手调戏,刘少奇等人气愤不过,与之发生了争执,后来般长过来,刘少奇用俄语告诉他那名日本海警调戏女乘客,船长称他们是邦国,劝另一名日本海警将肇事者带了出去。同学们气愤不过,要去找船长理论,刘少奇告诉大家,船长这样是息事宁人,他们把事情闹大只会耽误正事。

第7集 艰难行进莫斯科 化险为夷巧计谋

刘少奇带着第二批赴俄同学来到海参崴共产国际联络点住宿,为节省房费他们只开了一间房。刘少奇安排其他人先进房间,他和萧劲光、王一飞在大厅观察,三人议论起了海参崴原是中国领土,后被日本窃取,这个名字俄语的意思就是统治中国,他们的谈话引起了一个特务的注意,他尾随至房间门口后立即报告上级他们三人是前来刺探军事情报的中国特务。

共产国际联络人伊万诺夫教授顺利与刘少奇对接,他告诉大家,目前俄国国内情况复杂,吃穿短缺,到处在打仗,此处还在爆发鼠疫,大家没有特殊情况不要离开,等他向莫斯科汇报他们到达后随时准备出发前往莫斯科,但他只能提供海参崴到乌苏里罐车的车票。伊万诺夫走后,刘少奇与大家商议:他们可以搭乘火轮沿乌苏里江往上游走,不出意外的话可以直达伯力,如果中途出现特殊情况,就徒步穿越这片红军、白军和日军都不管的地段,他鼓励大家来苏俄就是学习救国救民的经验,可以把这七千多公里的路当作他们的成长之路!这时门突然被撞开,两名持枪的日本军警接到举报将刘少奇和王一飞、萧劲光带到了中国驻海参崴领事馆,称三人是中国特务。领事审问他们是否是孙中山的同党,前来打探消息?刘少奇临危不乱,镇静地解释他们都是因家乡遭灾出来讨活路的手艺人,他是个裁缝,领事检查了刘少奇的箱子,里面果然放的是针头线脑之类的东西,领事拿出一卷线,让刘少奇给他演示弹线,刘少奇娴熟地用石膏粉在桌上弹了条直线,领事盘问不出确凿的证据,只好将三人释放了。

回到旅馆后,刘少奇考虑到海参崴天气寒冷,同学们衣衫单薄,便提议大家明天去估衣铺买些便宜的衣服御寒。次日一早,王一飞留下接应下一批同学。刘少奇带着其他人出发,在火车站,任弼时因感冒发烧被当作鼠疫病人抓了起来,刘少奇示意大家不要声张,以免全部被抓,之后带着同学们先行上车离开。

上海,俄文专修馆的杨明斋接到密报:第一批赴俄学员穿过交战区时,被张作霖的兵发现,身份暴露,有的已经被捕。海参崴共产国际组织已经将第二批的王一飞留下,随时准备接应第三批人员。

刘少奇乘坐罐车时遇到一个俄国人偷别人的皮箱,他立即和同学们一起制止小偷,那家伙却拿出拿出凶器威胁,刘少奇毫不畏惧,同学们一拥而上,那人见状跳车落荒而逃。刘少奇和同学们下车后下一站是要乘小火轮到达伯力,但他们到售票处才知道河道冰封,小火轮走不了了,如果改租小雪撬,他们就只剩下5块钱了,从伯力到莫斯科还有段路程,这5块钱根本应付不了路上的花销,所以大家只能徒步行进了!

此时,在上海的杨明斋接到消息:第三批学员在火车上被张作霖的兵扣押了,已安排共产国际的人在组织营救。三批学员二批已经出状况,就只看刘少奇带领的第二批了。这时的刘少奇正带领同学们顶着风雪在天寒地冻的雪地上艰难前行。晚上,他们在野地里生起火堆取暖,大家又冷又饿,桑伯良的忍耐到了极限,发牢骚说他们跑到俄罗斯不是为了像疯子一样在冰天雪地里乱跑,吴葆萼更是觉得自己身体差,还不知道能不能坚持到莫斯科。他们的话让同学们的情绪降到了冰点,刘少奇站出来鼓舞大家:他们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就是因为心中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想改变我们的国家,成功都要经历磨难,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需要坚定信念,不能轻言放弃。桑伯良反驳说之前一直以为俄国是无比美好的全新世界,可他们看到的却是连饭都吃不饱。刘少奇鼓励大家要心怀希望,才能克服恐惧,实现理想。

天亮后,大家继续冒雪前行。突然同学们看到不远处有辆火车,刘少奇欣喜不已,因为这雪原只有一条路线,所以这火车一定是开往伯力方向的,更幸运的是,那火车竟然停下来了,刘少奇判断火车一定是因为没有燃料才停下来,它需要在周转砍树添加烧料,至少要停20分钟,他们可以在这段时间追上它。桑伯良怕追不上又浪费了体力,刘少奇目测火车离他们只有五百米,只要加把劲拼命跑一定可以追 上,在他的号召下,同学们鼓起勇气,提着行李在雪地里奔跑起来,很快,大家都上了火车,只有罗亦农因跳下车去取掉下的箱子没有赶上,他冲着开动的列车大声喊:自己会沿着铁路一直走,让同学们在下一站等他。

刘少奇发现他们上的车厢是一辆餐车。上车不久,他们就遭到了盘查,萧劲光看到盘查人员帽子上有五星,判断他们是红军,建议刘少奇把路条拿给他们看,果然他们是自己人,看了路条后欢迎同学们的到来,和大家热情拥抱,这让多日来饥寒交迫的同学们感受到了深深的暖意,此时虚弱的吴葆萼体力不支突然晕倒了。

吴葆颚发高烧,红军团长吩咐医务室给他打了昂贵的镇静剂,他得知还有学员没有聚齐,便打算利用这段时间教他们打枪,同时安排人在附近小车站寻找罗亦农。此时的罗亦农沿着铁道赶路时意外碰到了任粥时,原来任粥时在车站被当作鼠疫病人抓住后,医生再次给他量体温时,他趁其不备偷偷将体温计的温度甩了下去,这才被释放。二人重逢欣喜万分,一路同行去追同伴。

第8集 刘少奇加入共产党 学满毕业安全回国

红军团长在教同学们打枪时,罗亦农和任弼时被他们找到,赶过来和大家汇合,此时所有学员终于聚齐了,红军团长安排护送他们离开。刘少奇和同学们来到伯力车站,买了最便宜的闷罐车厢火车票,售票人员还给了刘少奇一个便条,让他们顺利上了车。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他们在闷罐车里昏昏欲睡时,车门突然被打开,莫斯科负责接待的瞿秋白高兴地宣布:他们到达到莫斯科了!大家高兴地欢呼起来,多日来的奔波劳累倾刻间烟消云散。

莫斯科的情况并不乐观,学员每人每顿只定量两片面包,汤里寡淡地只有两片菜叶子,桑伯良又发起了牢骚,只想早些回家。与此同时,上海的杨明斋也收到了刘少奇带领的第二批人员顺利到达莫斯科的好消息。

1921年7月,俄国东方共产主义大学宣布:学员们可以轮流旁听共产主义代表大会,有机会亲眼看到列宁,这消息让大家振奋不已!列宁指出:工业现代化、电气化,才能使唤人民不挨饿受冻,他的新经济政策给刘少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他之后的新民主主义思考和新中国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天,萧劲光兴奋地告诉刘少奇: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他如果想入党可以向东方大学的俄共提出申请,二人正讨论时,突然听说格里涅夫教员把蒋光慈给抓了。原因是厨师汇报厨房里丢了十个土豆,他看到一个戴眼镜的中国人进了厨房,格里涅夫把蒋光慈关了禁闭。刘少奇找到格里涅夫,指出他没有证据抓人,不能让人信服。格里涅夫于是命令刘少奇让中国班的所有同学在操场列队站好,他要弄清楚是谁偷了土豆。同学们在操场站好后,格里涅夫让厨师出来指认是谁偷了土豆,厨师辩认后,又指认是吴葆萼偷的,格里涅夫看到厨师目光闪烁,认定他在撒谎,厨师立即跪下来承认是自己偷了土豆,格里涅夫命人将他拖走。

萧劲光问起刘少奇申请入党的事,刘少奇坦言来到莫斯科的一些人和事,让他时常感到困惑,入不入党是关乎他一生的选择,他要彻底想清楚了再做决定。

1957年秋,刘少奇六哥的孙女维孔准备考大学,刘少奇把她叫来,开导说她是革命者的后代,应该到那些人人都不想去、最困难的地方参加农业生产。虽说上大学和回家务农做的都是有益人民的事情,但现在农村要建设社会主义,需要一批有文化的农民,他希望维孔能够投入农业生产中,这是一件比考大学更光荣的事情。维孔明白这个道理,却始终下不了决心,刘少奇告诉侄女:他那年在是否入党这个问题上也是这样反复思量,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最终决定加入共产党:1921年冬,刘少奇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加入了共产党,并与罗亦农等人成立中共旅莫支部,刘少奇担任支部委员。

一天晚上,格里涅夫来到宿舍查房,看到刘少奇在读《大战学理》这本书,他不满刘少奇在俄国学习,为什么看德国人写的书,刘少奇反驳马克思恩格斯还有列宁都称赞过这本书,格里涅夫悻悻离开。晚上,吴葆萼发高烧,桑伯良又发起了牢骚,同学们集体攻击他影响大家士气。这夜轮到刘少奇和一个日本班的学员一起站岗,那日本学员叫国川桢钦。刘少奇站岗时看到门口有俄罗斯大妈在卖土豆,便跑去用糖换了十几个土豆,回来后分给了国川桢钦两个,把其余的全拿回了宿舍。他和任粥时、萧劲光一起给同学们煮土豆,刘少奇知道这段时间同学们身体都不好,情绪也不高,但这已经是红军战士最高的待遇了,列宁也不过如此。他们只有把十月革命的本事学到手,才能达到此行目的,他与萧劲光、任弼时达成共识:必须鼓励大家坚持下去!

次日,桑伯良上课时偷偷溜回宿舍偷吃土豆,被格里涅夫抓到,他质问土豆的来路,出言不逊辱骂桑伯良,桑伯良气不过与他打了起来。事后桑格涅夫冲到教室,把刘少奇带到了办公室,刘少奇坦白他在街角用三块方糖换了土豆,桑格涅夫却不相信,只说桑伯良辱骂殴打共产国际教员。

此时的国内,香港爆发了著名的海员大罢工,上海的杨明斋安排共产国际组合部,组织力量支援香港大罢工,从经济斗争上升到反对帝国主义的政治斗争,一定要团结一致坚持到底。这时他接到了瞿秋白发来的消息,赴俄学员的身体出了问题。

很快,瞿秋白找到刘少奇,传达中央政治局总书记陈独秀的指示:在赴俄学员中挑选优秀学员尽快回国支援省港大罢工,他们已和俄国达成了协议,会让学员尽快毕业。瞿秋白叮嘱刘少奇,他们班的学员有些在政治上不稳定,有些在身体上欠磨炼,他返程中要照顾好大家确保安全到达,他将刘少奇到上海后联络组织的秘密办法交给他背熟后立即销毁。

1922年春,刘少奇以优异的成绩从东方大学毕业,他带着学员克服了种种难以想像的困难,最终在三个多月后安全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