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内容:

2018年电影大全

歌手2

奥斯卡

春晚

陈立农陈立农

陈伟霆陈伟霆

吴宣仪吴宣仪

范丞丞范丞丞

首页 >剧情介绍 >电视剧剧情 >共产党人刘少奇分集剧情

共产党人刘少奇

2019年04月22日 09:410365经典网小雨

分集剧情

第41集 共产党发动战略反攻 刘少奇任军委副主席

刘少奇回到延安的3个月后,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重大调整决议,推定毛泽东为政治局主席和中央书记处主席,刘少奇为军委副主席。由此,刘少奇成为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开始好转,中国的抗战也度过了最艰难时期。刘少奇一边继续指导华中斗争,一边投身正在全党展开的整风运动,他所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被列入整风学习的主要文件。刘少奇指出,共产党人必须要学会鉴别真假马克思主义,毛泽东要求全党要惩前弊后,治病救人,只有党的作风正派,共产党才能和群众一起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蒋介石获悉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刘少奇从江苏跑回了延安,大发雷霆,责令免去桑伯良副主任职务,专门留在情报组研究中共。他不解为什么连自己派的联络人徐参谋都在说刘少奇的好话。

徐参谋在延安读了《整风文献》后,中肯地告诉毛泽东,相比起共产党,已经半身不遂的国民党和政府军望尘莫及,他言明自己是三民主义信徒,对国共党争素无成见,但认为刘少奇写的《论共产党人的修养》极好,愿登门赐教。很快,刘少奇得知后亲自登门拜访了徐参谋,徐参谋恭敬地向刘少奇行了师礼求教,称自己虽为国民党军官,但自幼受父亲传统思想熏陶,认为刘少奇的文章充满了华夏民族人文精神和感召力,他特意做了摘抄。他年轻时也读过马克思恩格斯和共产主义的书,但后来放弃了,刘少奇说起徐参谋的经历和自己已是少将的昔日同窗十分相似。

1943初夏,期大林与共产国际为适应反法西斯战争的发展,促进美英等国开辟第二战场,并便于各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处理问题,做出了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蒋介石得知消息欣喜若狂,立即下令实行政令统一军令统一,强制解散中国共产党。

王稼祥和刘少奇讨论当前应以毛泽东思想为基础,将马克主义中国化具体化,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这时小钟心急火燎地向刘少奇求救,当初与他一起从长汀出来的十六人只剩下了四人,其中一人现在当了团长思想上却开了小差,马上要拉去枪毙,刘少奇下令不要草率处理。他理解中国共产党一直有个司令部在莫斯科,而现在共产国际解散了部分同志会六神无主。他和王嫁祥一致认为,中国革命经过二十二年磨的历,应确立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人最正确的领袖,中国共产党应高高举起自己旗帜,夺取抗战的胜利。

蒋介石密电胡宗南,利用共产国际解散的良好时机闪击延安,一举攻占陕甘宁边区。一个月内完成部署。此时在延安的徐参谋听到有人骂了蒋介石几句便绝食抗议,毛泽东反问胡宗南已喊出了宁不抗日也要反共的口号,自己又当如何?徐参谋无言以对,毛泽东让他给蒋介石带话,:蒋介石不相信天上会出两个太阳,毛泽东要给他看看,再过五到八年,看虎死谁手。

蒋介石听了徐参谋带回来的话后大为恼火,徐参谋坦言,若不改造国民党,国民政府决无政治前途。此时蒋介石又收到了美英国家对其停止军事援助的电报,他下令徐副官和桑伯良一起做中共研究。而此时狂妄的日军正秘密制订作战计划,企图打通纵贯南北的交通线。

徐副官向桑伯良说起了刘少奇,桑伯良不愿多谈。此后,蒋介石掀起多路进攻八路军新四军的攻势,因中共的有力应对和国际舆论的影响,蒋介石被迫暂停了消灭中共的幻想。

1944年4月至1945年2月期间,日军为打通从中国华北到越南的交通线,于河南、湖南和广西发动大规模攻势,即一号作战计划,中国在豫湘桂战场上损兵约六十万,四个省会和一百四十多座城池失守,丧失国二十多万平方公里。而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华中地区解放了十几个大区域,毛泽东致电全军全党,解放区要向日军的敌后方大胆挺进,把国民党丢掉的区域都夺回来。刘少奇建议新四军八路军部队更名为解放军,毛泽东认为极好。

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在七大会议上,会议号召,解放区军民实施军事战略改变和全面反攻。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第一次对毛泽东思想做了完整概括和系统阐述。刘少奇当选为中央委员,并在七届一中全会当选为政治局委员和军委副主席,自此以毛泽东为核心,以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同为书记处成员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正式形成。另一边的蒋介石收集到七大材料后,命徐参谋交到中央党部。

1945年8月,苏联红军对中国东北的侵华日军发起总攻,日本关东军迅速土崩瓦解。美军在日本长崎投下第二枚原子弹,造成毁灭性伤亡。得知这一消息的中共领导人喜极而泣,毛泽东立即发电全国,动员一切力量组织全国规模的大反攻,举行对日最后一战。蒋介石命令日军驻华指挥官维持现状,国民党军队向日军积极推进。

1945年8月25日,共产党借用美军驻延安观察组的运输飞机,将刘伯诚、陈毅、林彪、邓小平等二十余名党政军领导送往位于太行山的长宁机场,对便他们及时奔走前线,指挥对日伪军残余力量的最后一击。

蒋介石迫于美国、英国和斯大林的压力,综合共产党在华北华中地区的实力,不得已拟电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共商和平大计。毛泽东提议在他去重庆期间,由刘少奇代理他的职务。

第42集 双十协议签订 国共各自备战

毛泽东在离开延安赴重庆谈判前,与刘少奇彻夜长谈,指出抗战胜利后共产党将面临和平与内战的选择,我党要提前做出抢占东北的决策,他对刘少奇负以重任,次日,刘少奇在送毛泽东飞赴重庆的第二日,立即组织召开了党员干部大会,告诉大家当前的局势需要共产党迅速集结力量发展力量,这样才有足够的实力与国民党平等协商建国之计。而东北以丰富的物产、发达的工业和便利的交通,成为彻底解决中国命运问题的战略要地。在这里,共产党人进行了14年艰苦卓越的斗争,他号召广大干部要立即回到东北去,建设扩大武装队伍,以增加毛主席与国民党谈判的资本。

在重庆的蒋介石交待谈判官王世杰,他们的谈判原则是政治上可以稍宽,军事上绝不迁就。1945年8月25日晚,蒋介石一面开始积极与毛泽东在重庆进行和平商谈,一面密令印发《剿匪手册》,命阎锡山部队增援襄垣,同时扩大战果,将上党地区和共产党的根据地全都打回来。

刘少奇接到刘伯诚、邓小平的襄垣军情后立即组织开会讨论,朱德和彭德怀从战略角度分析,如果敌军占领襄垣并沿着这条路线北上,我军将腹背受敌,这会给以后的内战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而且刘伯诚和邓小平也倾向开战,刘少奇当即决定,共产党应在此刻表现出敢打必胜的气魄和力量,蒋介石才不敢动在重庆的毛主席。因时间紧迫已来不及向毛泽东请示,刘少奇便按照毛泽东临行前给他的指示,令刘伯诚、邓小平夜袭襄垣城。

另一边的蒋介石也谋划着趁毛泽东在重庆的时机,迅速占领东北,使国民党与南部大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一举歼灭共产党。他于是下令加紧修路铺路,大规模运兵东北。

刘少奇经过综合分析,迅速调整了战略布局,派多路部队同时从海路和陆路迅速向东北挺进。他决定根据主席的谈判进度确定东北进军的力度。这时前方传来捷报:襄垣被刘邓打下来了。

东北局曾克林向刘少奇汇报:苏联红军已与我军非正式接触,对我方的活动采取默认态度。刘少奇于是立即下令山东部队经海路进入东北。命东北军派出三万部队,立即占领乡村中小城市和交通线。从陆路出发的东北解放军下火车遭到苏联红军阻拦。刘少奇很快接到电话,苏联派联络员坐专机指名要见朱德。刘少奇立即安排杨尚昆派一名苏军联系代表接机。

苏方联络员向刘少奇提出几点要求:第一,八路军与蒋介石军队进入满洲应按照规定的时间。第二,苏联红军退出满洲之前,八路军与满洲军将不得进入。第三,请朱总司令命令已到苏联地区的部队立即退出苏联红军统帅地区。另告之中方,苏联红军不久即将撤退,之后中国军队如何进入满洲应由中国军队自行解决。他们不干涉中国内政。

刘少奇让曾克林参加政治局会议,给大家讲解东北局势,曾克林告诉大家,解放军进入沈阳后,他当了沈阳的司令,并下令以沈阳为中心,兵分五路去各路接管,只是干部实在太少忙不过来。刘少奇在组织政治局连夜讨论后,以最快的速度将党政军干部派往东北各地。并对苏联提出的要求做了一一应对部署,毛泽东收到电报后完全赞同刘少奇的主张,回电要利用千载一时之机,当机立断力争东北。

蒋介石获悉共产党的动向后,令部队迅速向东北挺进,顶住解放军的进攻。由于胡宗南部在投降日军的掩护下可能会切断华北、华中部队进入东北的通道,刘少奇在接到毛泽东的回电后,立即召开政治局会议,对原定的战略方针做出重大调整,果断将“向北防御,向南发展”,正式改变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他亲自指挥了史上空前的的大转兵活动,此次和东北开进了干部2万人,部队达11万人。

蒋介石一面与毛泽东谈判,一面令胡宗南等率部日夜谦程向北遏制共产党的挺进。

为阻止国民党北进,彭德怀做了缜密的战略部署,刘少奇下令炸毁东北的铁路、桥梁,阻断国民党军队向北的进攻。将介石于是向美英借航海舰挺进,并致电英美向苏联施压。为了防止中国内战,斯大林下令苏军严格管控武器库。刘少奇要求收集散落在民间的武器。

国共双方经过42天的谈判,国民政府与中国共产党签订了《双十协定》,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和平民主的曙光,重庆谈判后,毛泽东返回延安。

第43集 蒋介石发动内战 解放军占领东北

毛泽东接到电报,苏联已同意国民党进入东北,他认为共产党应坚决拒绝国民党军队的进攻,而另一边的蒋介石只将重庆谈判当作幌子,他认为国共两党在抢占东北的赛场中,只能用大比武的方式论天下归属。

在国民党将领杜聿明的猛烈进攻下,山海关失守,国民党军向绥中扑进,并占领了兴城、锦西、葫芦岛等沿海要点。毛泽东命令林彪火速带领已到冀东的部队赶往东北,指挥作战。毛泽东因连日劳累病倒了,只好住院疗养。刘少奇下令冀东的部队只留一支,其余的全力以赴全部开往东北。

蒋介石继续向苏联施压,斯大林要求解放军立即撤出长春及铁路沿线各地区。东北问题千钧一发之际,刘少奇提出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工作方针。要求部队从沈阳中心城市退出后,要在干线铁路两侧的广大乡村及中小城市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发展武装力量,准备来年再战,做好与国民进行长期的抗战。东北局在收到刘少奇指示后,一时无所适从,因为之前中央提出集中主力坚决拒绝蒋军,这会又下达指示高度分散。于是他们决定一边执行坚决制止蒋军,一边等中央确定指示。

刘少奇已给东北局连发五次指示,他们仍对战略布置有疑问,为不打扰毛泽东医院静养,刘少奇决定继续给东北局致电催促。东北局在接到电报后,开会经过再次激烈讨论,普遍认为现在我党独霸东北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只有将力量分散到乡村发动群众,扩大部队武装才能夺取最后的胜利,东北局全体干部深思熟虑后一致通过了刘少奇的战略主张,很快将局机关撤到了本溪。

毛泽东在医院也是为东北时局彻夜难眠,他写了《关于东北工作的若干意见》,让刘少奇立即发往东北。东北局在辽宁本溪收到毛主席电报,强调让开大路发展两厢战略的重要性,指示他们到农村去搞土地改革,建立政权,粉碎国民党的进攻。刘少奇随后指示他们,迅速开进北满、东满及西满根据地。

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赞成中国的和平与团结,认为国共两党的军队应停止敌对行动。晚上,小钟眼里含泪告诉刘少奇,当初自己和16个兄弟参加红军的时候有约定,谁牺牲了父母就归其他人尽孝,这些年他们被分到了不同的部队,刚才又收到了两名兄弟牺牲的消息,截止目前他们只剩下了三个人,小钟请求刘少奇让他和其余两个兄弟先回长汀钟屋村,为那13个老爹老娘尽尽孝,马上停止内战了,或者自己留下,让其他两个兄弟先回家,面对小钟的恳求,刘少奇心里五味杂陈。

美国总统派特使马歇尔来华,主持调停工作。刘少奇对蒋介石始终心存怀疑,同时北方局和军队将领也认为此次停战是蒋介石的阴谋。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糟糕状况,刘少奇提出目前解放区中心工作是三件事:练兵、减租和生产。

1946年1月10日,毛泽东发布《关于停止国内冲突的通告》,宣布中国民主和平新阶段即将从此开始。刘少奇告诉小钟,停战令下达后就批准他复员回家,小钟却突然想明白了,认为自己之前的想法太自私,全中国的爹娘都等着儿子回家,等国家太平了他再和兄弟一起回家尽孝。刘少奇清楚中国人民渴望和平太久,但他更担心蒋会撕毁停战协定,将枪口对准共产党人。

蒋介石果然没有遵守停战协议,正式向解放区发动进攻,刘少指示东北局与国民党谈判,如果国民党退出热河地区,东北可以让一些,否则东北决不让步。刘少奇到医院向毛泽东汇报“关于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指示”,毛泽东认为他的练兵减租生产三个中心任务提得极好,要和平虽然是共产党人的愿望,但和平进程不是共产党一方说了算,重庆谈判已经教育人民要擦亮眼睛认清形势。

蒋介石获悉共产军的三个任务后判断他们财经困难,下令各路将领率部全歼共军,认真学习《剿 匪手册》,努力剿共迅速达成任务,并承诺论功行赏,行动迟缓者重罚。对国民党的剿共行动,毛泽东派彭真林彪坚决还击。

在激烈的东北战场,秀水河子战斗中解放军取得大胜,极大地提振了以劣势装备战胜美械国民党军的信心。中共中央代理主席刘少奇下令快速开进东北,为这场大搏斗赢得先机,最终取得胜利。

蒋介石得知解放军以小米加步枪的装备包围了东北,非常震怒。美国的马歇尔致电蒋介石,美国政府不愿看到东北被共产党占领,在华美军将尽最大能力给国民党运兵,并提供精良的武器装备。毛泽东由此意识到,美国最在意的是自己的利益,不与国民党开战和平是不可能实现的。

第44集 土改运动开始 刘少奇找到失散毛毛

毛泽东认为当前国内形势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夺取抗战后民主政权的建立,国民党军队430万人武器精良,而我军仅有127万人装备是小米加步枪,敌我兵力悬殊是不能回避的现实。刘少奇汇报现在很多地方农民已不满足减租减息,自发开始了均分土地的改革,各解放区出现了乱打乱杀压制农民的混乱局面。毛泽东认为要解放中国必先解放农民,要解放农民必先解放土地,他安排刘少奇从现在开始,要把土改当作首要大事去抓。

次日,喜从天降,周恩来将刘少奇失散多年的儿子毛毛带到了他面前,经上海同志十几年的寻找,终于在苏北江都县的一个小村子里找到了毛毛的养父母,刘少奇喜极而泣,与毛毛紧紧相拥。毛毛因之前做过童工,还流浪过,沾染了一些不好的江湖义气,他不屑刘少奇做为共产党的领导竟住在破窑洞里,还顺手拿起桌子上的烟要抽,刘少奇忍不住批评了他几句,毛毛就赌气想回家。

刘少奇与任弼时等人讨论土改的办法,决定用赎买的方法选几个试点制定详细的政策。晚上,毛毛看了刘少奇写的自传后,得知母亲何宝珍受尽酷刑坚持信仰,最后慷慨赴死,他敬重母亲的坚定勇敢,称自己愿意做她的儿子,刘少奇潸然泪下,鼓励毛毛要努力上进才配做她的儿子。他让毛毛在上学前给他的哥哥姐姐写封信,告诉他们自己是家里的一员,已经回来了。毛毛想给养父母写信告诉他们,自己在这里过得很好,刘少奇非常欣慰,要和儿子一起写。刘少奇向毛毛了解他养父母所在的华中江都土改情况,毛毛气愤不已,称养父亲趁农闲弹棉花有了一些小积蓄,换了几亩地,还和别人合伙买了几头牛,没想到土改把他的地分了,牛也牵走了,人还被打了一顿。他的话刘少奇陷入了沉思。

彭德怀向毛泽东汇报,在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下,共产党连续损失了几十个中小城市,部队情绪比较悲观,毛泽东坚信蒋介石的兵会越打越少,解放军的兵只会越来赵多。刘少奇向毛泽东汇报了土改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蒋介石窃喜解放区被打得越来越小,不相信共产党搞的土改能救他们的命。徐参谋则认为土改会要了国民党的命,桑伯良不以为然,蒋介石命胡宗南拿下延安,并安排桑伯良抽调部队逼迫共产党撤退在上海南京等地的办事处,以及在北平的军调处。

经过北平军调处王光美的联系安排,中共代表团的撤退人员,搭乘到延安给美军观察组送物资的国民党飞机撤离。王光美是物理学硕士,本打算到美国留学,因马歇尔逃离,她临时到军调处帮忙做中共代表团的翻译,现在军调部撤销了,王光美申请去延安。

在宋美龄的引荐下,飞虎队中方首席王牌飞行员王光复见到蒋介石,并与蒋介石合影。实际上,王光复是为了给妹妹王光美和家人要一张“护身符”。他委托桑伯良将照片在两个小时洗出并送到他家里,明确警告桑伯良不要骚扰他的家人。

北平,当王光美家正遭到特务和警察的骚扰检查时,蒋介石侍卫处送来了一封信,检查人员看到那张合照,立即灰溜溜地撤了。王光美清楚这都是因为自己军调处的工作,所以特务才刻意威胁,逼她离开北平。

国民党加紧对共产党各处办事处的迫害,国共决裂,刘少奇要求共产党机构的同志尽快撤离。1946年11月,王光美乘飞机到达延安,被分配在军委外事组工作。

晚上,任粥时向刘少奇汇报土改进展,刘少奇建议将他汇编的抗战时期土地改革材料发放干部人手一套,以汲取以往的教训。次日,刘少奇亲自送毛毛上学,对他寄予厚望,希望毛毛在学校里好好学习,今后成为一个有知识、心底善良、正直诚实、有文化有修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