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率代表团访问非洲的第一站是埃及,他没有作片刻停顿休息,就立即发表了讲话,高度赞扬了埃及人民在纳赛尔总统的领导下,坚决反抗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英勇斗争。有美国记者提问周恩来,他如何看待美国总统肯尼迪被害事件,周恩来对此事深表哀悼。还有美国记者认为中国拒绝和美国和平协商,周恩来立即纠正了这个看法,详细阐述了中国政府对和平的渴望,批评美国霸占台湾的行为,坚决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
周恩来有理有据的发言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埃及画家乘兴为他画了一幅画像,秘书劝他稍事休息再接受画像,可他还是非常认真地配合画家完成画作,并在画作上签名。周恩来成功访问了阿联酋和阿尔及利亚,非洲大地熟悉了中国这个名字,毛泽东得知周恩来的出访很有成效,特意致电向他表示祝贺。
一天,中国驻阿尔及利亚大使曾涛来见周恩来,转达了突尼斯总统吉尔吉巴对他的访问邀请,鉴于突尼斯还没有和中国建交,周恩来和陈毅致电毛泽东征求意见,毛泽东当即回电批准他们正式出访突尼斯,并推动建交事宜,周恩来和陈毅率团来到突尼斯,双方进行了友好会晤,吉尔吉巴毫无保留地说出对中国的看法和分歧,周恩来并未表现出不悦,对他的看法进行了耐心解释,吉尔吉巴被深深折服,当即决定和中国建交,并签署了《联合公报》。
美国总统约翰逊得知中国和突尼斯建交,心里十分气不过。周恩来准备出访加纳,却传来了加纳总统恩格鲁玛被刺受伤的消息,加纳驻华大使黄华劝周恩来推迟访问,周恩来得知恩格鲁玛的情况很犹豫,建议毛泽东给他发一个慰问电,周恩来还是要如期访问加纳,杨尚昆代表中央发来电报,让周恩来再考虑一下。
恩格鲁玛访问过中国,自从见过毛泽东以后,就一直盼着中国代表团来访,毛泽东写了一封慰问电给他,黄华亲手把慰问电交给恩格鲁玛,并且转达了周恩来如期出访的决定,特意交代不用恩格鲁玛去机场迎接,可以在总统城堡进行会面,恩格鲁玛感到被体贴,心里很温暖。
周恩来率代表团乘机穿行在撒哈拉沙漠,代表团成员都对加纳的军事政变感到不安,凌雁不由地想起了失事的姐姐凌玥。周恩来发现随行人员心情低落,带领大家高唱“我的祖国”,大家的紧张情绪瞬间被歌声消除。与此同时,远在北京的凌嘉图突然胸口剧痛,夫人赶忙扶他进屋休息。何子枫赶紧探望凌嘉图,凌嘉图因为心肌梗塞昏迷不醒,夫人惊慌地失声痛哭,盼着凌雁早点回来,何子枫答应去找领导反映,请求让凌雁早点回国。
恩格鲁玛为了迎接周恩来,特意穿上毛泽东送他的中山装,周恩来率代表团很快来到加纳首都,匆匆来到总统府会见恩格鲁玛,保证会全力支持加纳,恩格鲁玛听后喜极而泣。
约翰逊听到了周恩来冒险前往加纳、签署援助协议的消息,国务卿担心非洲的中立国都站到中国一边,可约翰逊却很淡定,因为非洲国家十分落后,根本不值得害怕。周恩来率代表团紧接着又访问了摩洛哥、苏丹和马里等国,还忙里偷闲,要见中国援非专家张教授,可那里地处偏远,不通汽车,周恩来决定步行前往稻田。
支援非洲的张教授没想到总理看望自己,周总理感谢他的付出,赞扬他是光荣的,张教授激动地热泪盈眶。雁子赶紧把这一刻拍照下来,事后她才知道,多年以来,中国为非洲派遣了很多医疗队、农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总共有几万人,都是完全无私的援助,用毛主席的话说,是穷人帮穷人。
凌嘉图终于苏醒,感谢子枫多年以来照顾他全家,他一直看到眼里,记到心里,他知道子枫对凌玥的离去很难过,但是不能总生活在痛苦里,还要向前看,如今他和老伴都老了,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雁子,求他一定帮助照顾雁子,凌嘉图听到子枫答应后安静地离世。
中国代表团最后一站是索马里,雁子难得有半天休息时间,为父亲购买了大象造型的工艺品,还买了一个能带来好运、爱情的工艺品。
毛主席告诉田家英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踏上非洲大陆的是唐朝的杜环,后来郑和也到过,古代时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也派人到过中国。
周恩来在即将离开非洲的最后时刻要敬酒荷兰机组人员,还要感谢接送他们的司机。并与他们进行了合影。
毛主席非要亲自去机场迎接总理回国,总理圆满完成任务,后来中国又与坦桑尼亚、赞比亚、刚果等非洲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雁子回到家发现父亲已经去世了,责怪母亲没及时告诉她,母亲道出原因,因为凌嘉图嘱咐说她是国家的人,要以国事为重。雁子对着父亲的遗像说带来了礼物,还有日记,询问母亲父亲还说了什么话,子枫说一定会照顾她,不让她受委屈。
周恩来没想到毛主席亲自接他,毛主席夸他是英雄,行程10万里访问了10多个国家,周恩来遗憾还有一些国家没能到达,有一位非洲国家元首尼雷尔很了不起,一直想来中国,虽然毕业于西方学校,但却是反对殖民主义的斗士,是第一个说非洲是非洲人的非洲。
美国总统约翰逊认为法国要和中国建交的行为很愚蠢,会动摇美国的霸主地位,是很危险的举动,让国务卿立即照会法国,希望戴高乐收回成命。指示美国舆论界大肆攻击法国“离经叛道”。
消息传到戴高乐那里,他认为美国不自量,给他打招呼是出于礼貌,并不是征求意见。
法国欧洲司长向中国驻瑞士大使李清泉通气,希望先发布一个建交公报,简单点好。1964年1月27日,中法发表建交公报,虽然这个公报只有40多字,却被西方报纸称为“外交核弹”。戴高乐对此专门在爱丽舍宫举行了记者招待会,阐述了对中国的认识与中法建交的意义。有记者问为什么突然决定建交,戴高乐回答说已经经过深思熟虑,中国拥有世界最多的人口和大面积国土,因此法国不能将它排除在外,不得不承认中国已经建国15年,正在发展壮大起来,至于台湾问题怎么处理,法国会妥善处理和台湾的关系。
消息穿到白宫,约翰逊抱怨戴高乐太固执,但是发现法国没有谈到台湾,于是让国务卿赶紧去台湾打气,千万不要和法国断交,这样就可以造成两个中国的事实,中国最忌讳这个。另一边的戴高乐告诉法国驻台湾大使,希望台湾主动断交,否则就很难办。
法国和美国两拨人同时到达台湾,蒋介石明白形势,蒋经国主张接受美国意见,给中国造成麻烦,说父亲如果与法断交就帮了中共的忙。蒋介石让他住口,说起来和中共的斗争也是自家的事情,中国的根在大陆,不能造成两个中国,做对不起列祖列宗的事情,所以还是主张与法国断交。消息传到毛泽东那里,蒋介石的这个决定也得到了他的赞叹。
关于驻法国大使的人选,周恩来想到了外交资历很深、刚刚从印尼卸任、时任外交部副部长的黄镇。但是他自解放后一直做驻外大使,经常与家人不在一起,饱尝离别之苦,所以不是很想离开家,但是他是经过长征的人,革命精神很深,最终还是同意了上级的命令。
周恩来语重心长地给黄镇讲驻法大使的重要性,黄镇愉快地接受了任命。周恩来一家亲自邀请黄镇夫妇到家做客,为他们送行,黄镇想让陈毅通过当年在法国留学的人脉为他打基础,但是陈毅当年是穷学生,没人脉,而且过去很多年,同学间关系早疏远了。周恩来表示相信黄镇的能力,一定会运用好法国这个桥头堡的作用,为中国打开西方世界的大门。
邓颖超为黄镇夫人朱霖送上一个珍珠,是人工养殖的,一个外国友人赠送的。朱霖考虑到太贵重而谢绝,邓颖超劝她说都是革命同志,不要总分彼此。
凌雁与宋参赞为中国驻法大使馆找房子,当时新中国还不富裕,经过艰苦的讨价还价,最终以150万美圆的超级低廉价格拿下,原来价格是400万美圆,是一个法籍罗马尼亚人购买的,去世后给了美国妇人,她后来负债累累,急于出售偿还债务。
此时,云天冒充美国联邦调查局登门警告了这个房主,指出她正在卖给美国的敌人,因此而不能入境美国,可是她的亲人都在美国,所以她很着急。
宋参赞警告她一旦毁约,将赔偿一笔很大的违约金,告诉她在法国出售自己的房子美国无权干涉,房主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决定继续完成出售,子枫让宋参调查一下刚才冒充美国联邦调查局的车牌号。
黄镇郑重地向法国总统戴高乐递交了国书,并送上了毛泽东主席的问候。戴高乐欢迎黄镇大使并祝愿两国友谊长存。表达了对毛泽东的敬佩、希望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的愿望。黄镇专门挑6月18日这一天递交国书,是因为25年前这天戴高乐发表了自由宣言,高举反法西斯旗帜,让法国走向了光明,他也转达了毛泽东对戴高乐表现的不畏美国强权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的由衷钦佩。
蒋介石告诉儿子不能让原国民党在法的大使馆落到中共手里,过户给了台湾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程序已经走完,如果中共想要回的话,涉及很多法律程序,黄镇表示再难也要追回来,因为这是中国的财产。可是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报纸上,黄镇奇怪外界怎么知道他的想法,经过调查,发现云天住址距离使馆很近,还发现了大使馆的窃听器,知道是他们入住之前特务安放的,黄镇通过这个窃听器正告云天,中国驻法大使馆是光明正大的外交机构,台湾特务不要做搬石头砸自己脚的勾当。
黄镇参加戴高乐的酒会,感谢他对他们的支持,很希望法国更多人到大使馆做客,可是地方太小,台湾原来驻法使馆的房子还没有腾出来,戴高乐随即指示过问这件事,房子终于到了中国手里。黄镇举行了庄严的升旗仪式。
黄镇到法国后,工作开展得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不仅增进了中法两国之间的友谊,而且积极促进中法民间文化的交往。一天,黄镇高兴地绘起画,得到消息说住在法国的华人女画家潘玉良决定举行画展,高度评价她是第一个突破封建思想、敢于画人体画的中国画家,决定拜会她。
其实潘玉良举办画展也希望有政府的人撑门面,但是之前屡次被中华民国大使拒绝,如今是大陆大使入驻法国,她又怕被拒绝,所以就没再考虑。正想着遇到黄镇登门拜访,说自己是她的校友,也是上海美专毕业的,潘玉良难怪觉得黄镇眼熟,报纸上见过他和总统戴高乐的合影,黄镇感谢潘玉良过去在抗战时期的捐款,潘玉良表示自己毕竟是中国人,黄镇赞扬她几次被戴高乐邀请加入法籍但都拒绝的立场,潘玉良表示已经在法国举办多次画展,希望这次有娘家人出席支持,黄镇答应了。
画展当天,意大利驻法大使携夫人前来祝贺,黄镇与之亲切交谈,借此机会加深与意大利的联系。
黄镇夫妇高兴地欣赏潘玉良的作品,意大利大使热情地来找黄镇交谈,还邀请潘玉良去意大利举行画展,但是两国还没有建立外交关系,黄镇觉得可以先进行民间文化往来,意大利大使主动提出要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意愿,黄镇表示会向上级汇报此事。
周恩来向毛泽东转达了意大利大使的想法,毛泽东高兴地想从此打开和西欧各国建交的大门,还想邀请戴高乐来中国访问,可清高的戴高乐坚持先让毛泽东访法,毛泽东爽快地答应,他专门找来华人女作家韩素音,请求她转告戴高乐,欢迎他随时来中国访问。可惜的是,韩素音的口信还没来及转达,戴高乐就离开了人世,毛泽东第一时间发去唁电,深切悼念戴高乐,全国人民也以最隆重的仪式吊唁戴高乐。
赫鲁晓夫和米高扬一心对付中国,计划与英美两国召开会议,限制核武器生产,禁止中国搞核武器。陈毅立刻召开新闻发布会,严厉批判了苏联和美国的霸权做法,高调宣布中国有权利搞核武器。有记者询问中国军队如何炸掉美国轰炸机,陈毅开玩笑说是用竹竿打下来的。记者接连提出更加敏感的问题,内容涉及中国和苏联关系以及中国和非洲关系,陈毅严肃指出绝不会被赫鲁晓夫牵着鼻子走,苏联无权干涉中国的内政,有记者担心两国矛盾会引发大规模的世界大战,陈毅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是从战争里打出来的,中国人民不畏惧战争,随时等着帝国主义到来,但是不会主动发动战争。
1964年10月16日,中国成功爆炸了原子弹,全国百姓共同欢庆,此事也在国际上引起了一场爆炸,毛泽东此时最想通知的就是赫鲁晓夫,都是他压力之下的结果,没想到他已经被赶下台了。彭德怀激动地彻夜难眠,和陈毅畅聊一夜,还委托他给毛泽东带去一堆辣椒。龚澎专门起草了一份公开声明,宣布中国搞原子弹的目的,中国要彻底打破大国垄断核武器的局势,也是为了以后彻底消灭核武器。中国研制出原子弹的新闻传到蒋介石那里,他十分感慨,推断世界格局将会发生巨大改变。
非洲代表团来到中国进行友好访问,毛泽东热情地接见他们,指出中国和非洲都是发展中国家,都是西方国家歧视和压迫的对象,呼吁非洲人民团结起来,把所有帝国主义都赶出去,提醒非洲人民要远离愚昧,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做独立的民族,毛泽东声明将无私帮助非洲,绝不会向非洲输出革命,非洲的发展和独立必须依靠人民摧毁殖民主义的统治。
坦桑尼亚商务部部长巴布来见周恩来,周恩来从巴布那里了解到总统尼雷尔的愿望,就是修一条从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西至赞比亚中部的坦赞铁路,尼雷尔向英,法,美和联合国求助,却四处碰壁。周恩来把这件事向毛主席做了汇报,毛泽东的态度十分明确,越是别人不肯帮助的穷朋友,他越是要帮助。周恩来立即召集方毅和吕正操等人,商量修建坦赞铁路,预算高达十亿人民币,周恩来决定把这笔费用分摊到各个年份。
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应邀来中国访问,他来到北京,毛泽东亲切接见了他,觉得他像老朋友一样让人高兴,他在交谈中得知尼雷尔希望修建一条东起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西至赞比亚中部的坦赞铁路,他同时了解到,修建这条铁路的艰度和耗资巨大,按当时的费用计算,大约需要3亿美元。他认为中国和坦桑尼亚的境遇相似,都是在压力和困难中发展经济,理应相互理解和支持,将竭尽所能帮助坦桑尼亚修建铁路,尼雷尔听后非常感动,与他亲切拥抱。
约翰逊得知中国要援助坦桑尼亚修建坦赞铁路,觉得非常意想不到,国务卿担心中国借此机会对非洲进行渗透、扩张势力,然后和非洲国家联合起来、壮大力量,再三请求约翰逊务必阻止这条铁路的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