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出席日内瓦会议的中国代表团人数达到了200人,几乎外交部所有部门的骨干精英都被选入其中,就是为了让他们从中得到锻炼。
台北,蒋介石让蒋经国谈对朝鲜战争看法,蒋经国同意美国的看法,认为美国在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地点,选择了一个错误的对象。
中国这次出访还为代表团的成员准备了黑色中山装,周恩来要求再增加一身西装,并要求子枫对代表团成员每天用的用品进行检验,确保人身安全。
毛主席为中国代表团送行,特别指出这次规模空前,阵容强大,有张闻天为副团长,还有王稼祥、李克农这样的强手出马,一定能马到成功。毛主席还授权周恩来全权处理在出席会议期间的一切外交事务,不用事事请示。毛主席鉴于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参加国际会议没经验,让周恩来取经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苏联外长莫洛托夫不看好这次会议有实质性结果,因为西方国家各有各的算盘,很难达成协议。毛主席指出和平战胜战争是国际发展的主流,不可逆转,侵略者决没有好下场。他指示周恩来这次参会要讲策略,一方面对敌人要针锋相对,另一方面要广交朋友,把中国共产党的传统法宝——统战工作做到国际舞台上。
中国代表团来到日内瓦后,接受了苏联代表举行宴会的邀请,遇到了英国副首相艾登,艾登很喜欢中国菜肴,本来两国有望建立外交关系,英国也是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之一,但是由于朝鲜战争的原因搁置了两国建交的进程。周恩来抱怨英国没有进一步发展与中国的友好关系,在联合国大会上没有支持中国,艾登说不必过于在意联合国的作用,声明英国并不是一味与美国唱一个调门,除了语言相同以外,有很多方面并不保持一致。此时他们的亲热表现引起了美国国务卿杜勒斯的注意,他有意靠近他们,企图听到谈话的内容。周恩来突然终止了谈话,热情邀请艾登随时到他们下榻的住处享受中国地道的佳肴。
1954年4月24日,中国代表团正式出席了日内瓦会议,周恩来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阐述中国对地区事务和国际争端所持的立场和观点,他认为每个亚洲国家都有平等参加国际事务的权利,此次大会没有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参加是个很遗憾的事情。杜勒斯发言,指责中国侵略朝鲜,周恩来反驳说是美国侵略朝鲜在先,要求一切外国军队从包括朝鲜在内的亚洲国家撤军。还指出亚洲国家有选择自己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权利,有决定本国制度的权利,其他任何国家都无权干涉一个主权国家的内政。周恩来的讲话有理有据,说出了许多国家的心声,引起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孤立无援的杜勒斯向艾登使眼色,想让他为美国说话,可是艾登一言不发,事后杜勒斯抱怨英国这个最亲密的盟友,想要约见艾登,可是此时艾登已经去了中国代表团的住处,享受周恩来为他特意准备的宴会,专门让周恩来在一个菜单上签字,要带回去作为纪念。双方同意迅速签定一个协议,互相设立外交代办,以便加强两国之间的联系。
消息传到北京,刘少奇认为艾登有可能是下任首相,有必要与他拉好关系,毛主席让人电告周恩来,务必重视起来与英国的关系。
与此同时,龚澎也在展开外交活动,吸引包括西方记者在内的各国记者了解中国,向他们发放了印有中国天安门的图片做纪念。周恩来觉得还应该更加灵活,主动出击,举行宴会邀请各国记者参加,趁机与他们建立友好关系,宣传中国的正面形象,尤其是关系一般的国家的记者,可以给他们举办一个冷餐会,通过中国的白酒与他们建立友谊。
龚澎着意化妆了一下,更加有气质了,她向记者热情介绍了中国的诚意,并回击和澄清了西方政府对中国的污蔑,郑重告诉西方记者一个事实,中国从来都没有把他们拒之门外,欢迎他们去了解中国。
龚澎在招待记者的宴会上介绍了中国的发展和变化,回答了记者提问的一些问题,指出中国女性裹足的传统已经废除,与男人一样,照样发挥着智慧,她身边的两个女翻译凌玥和凌雁就是证明。
龚澎邀请外国使节观看中国彩色歌剧电影《梁山泊与祝英台》,连夜赶写了长达17页的英文剧情介绍,周恩来指出外国人很少有耐心看完,建议只写一句话:请欣赏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请柬一经发出,立即引起外国人的浓厚兴趣,座无虚席。这样的结果让周恩来在与的打赌中取胜,可周恩来反而奖励了一瓶茅台酒。
毛泽东指示国防部长彭德怀帮助越南人民军取得了奠边府胜利,导致法国现政权垮台。新任总统孟戴斯刚一上台就急于停火,恢复和平,但很苦恼法国在越南的战俘能不能安全撤退,周恩来向他做出保证,劝说越南不要追打已经投降的法军。此外双方军队的划线互相各让一步,孟戴斯非常感谢周恩来,让他最担心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美国副国务卿史密斯感叹周恩来已经和英国、法国建立了友好关系,他也有点坐不住了,也不甘落后。他认为,如果遇到一个打不倒的敌人,最理智的办法就是与他拥抱,有人提醒他杜勒斯回国前一再重申不能接触中国代表团,史密斯认为接触有很多方式。
史密斯主动靠近凌雁,与她搭讪,夸她英语说得很纯正。凌雁一直不做声,声称不说话是为他好,因为他们的主子不让接触中国人。史密斯说目前他在代表团职位最高,并声明他不排斥中国人。事后,凌雁告诉了周恩来,周恩来认为这个情况很重要,让凌雁分析一下,凌雁认为史密斯希望在一个非正式场合试探性地与中共会谈,周恩来夸奖凌雁分析很正确,很有做外交官的潜质,周恩来与史密斯相约找机会会谈,事后中国的外交官员都认为中美之间分歧太多,不会取得什么成果,周恩来倒很乐观,不管怎样,总算有机会和美国通话了。
美国喜剧明星卓别林受麦卡锡迫害,到了日内瓦,周恩来想请他过来,还播放了他表演的电影。他终于到了,夸赞周恩来虽是大国总理却表现的很谦和,周恩来谦虚表示不是作为总理的身份邀请他来,而是作为他的影迷,自己小时候也很喜欢表演。
坐下交谈中,卓别林没想到能被中国邀请,因为中国一直很敌视美国,周恩来指出他误解了,中国反对的是美国政府的侵略政策,并不美国人民,相反,由于抗战两国结成很深厚的友谊,卓别林感谢周恩来如此宽容的胸怀。
1954年6月,周恩来利用日内瓦会议休会期间会见了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统吴努,发表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家之间相互尊重主权、互不干涉内政的基本准则。
周恩来收到邓颖超的一封短信,夹了一朵海棠花,周恩来日理万机,忽略了邓颖超,他让凌雁采几朵日内瓦的花,给邓颖超随信寄回去。何子枫在花园里采了一束瑞士的国花雪绒花送给凌玥,两个人不由地想起在德国期间的难忘瞬间,何子枫拼命安慰凌玥,凌雁出门看到这一幕,赶忙把花抢走了,也把凌玥叫走了。
周恩来听说美国要在会议上推翻十六国宣言,还要把一切罪责都推到中国身上,他想找苏联和朝鲜的代表商议对策,没想到莫托洛夫主动来找周恩来,朝鲜代表也随后赶来,他们三人商量对策,凌玥和凌雁来给周恩来送雪绒花,得知他们在商量大事,就赶忙躲走了。
周恩来、莫洛托夫和相南日开会商量,坚持提出对十六国宣言的意见,不能中了美国人的奸计,他们开会到凌晨一点,周恩来回到办公室,看到凌雁趴在书桌上睡着了,凌雁为他准备了雪绒花,他很感谢她,凌雁说其实还是子枫采集的,周恩来连夜给邓颖超写回信,向她倾诉心中的思念。
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主张冷静解决争端,声称大家不是来吵架,而是来开会,至少应该通过一项决议,决定继续努力,达成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苏联外长提出进行表决,美国表示要请示上级,他不能表态,大韩民国也不表态。周恩来遗憾表示19个国家就连最低限度的和解协议都不能达成,都是因为受到美国的阻挠。会后,苏联外长夸赞周恩来的大会发言很精彩,快把外交变成了一门艺术。
美国驻华外交代办杜威廉找非要见周恩来面谈,神色紧张地说有秘密的事情。他受美国政府的委托,请求中国释放在朝鲜俘虏的美军战俘、在中国犯罪的美国人,还要让中国保密,周恩来把对方当朋友,声明从来不做出卖朋友的事情,一定为这件事保密。
事后,大家分析认为要求释放战俘不是美国的阴谋,因为美国政府历来重视战俘问题,但是鉴于目前与中国的僵硬关系,不敢通过外交渠道要求释放战俘,怕一旦失败不好收场。周恩来认为可以趁机会接触美国,让两国之间的大使级会谈逐渐常态化,提出释放钱学森做为释放美国战俘的条件,钱学森多次参加美国尖端技术研究,是参与美国核武器研究为数不多的华人科学家之一,价值连城,一直被美国监视居住,限制人身自由。
美国联邦调查局不断打电话到钱学森住处,核实是否在家,钱学森被逼得怒不可遏,大喊着让美国抓自己进监狱,至少判刑之后能期盼自由,不想现在被软禁,距离自由遥遥无期。
突然有一天,老师卡门告诉他要被释放了,他听到内部人士透露消息,中国高层正在与美国谈判释放他的问题,钱学森听后十分高兴。
尽管美国总统批准释放钱学森,可是当人把中国拟订的释放名单送到国务卿杜勒斯那里时,杜勒斯划掉了钱学森的名字,除了钱学森之外都可以释放,原来美国军方也向白宫施加压力,宁可枪毙钱学森也不能释放。史密斯副国务卿生气与中国谈判没办法交代,中国为表诚意已经提前释放四名美国战俘了,抱怨总是为杜勒斯擦屁股,然后想出一个合适理由,就说是钱学森自愿留在美国。蒋英拿回来当天的报纸,上面竟然写明钱学森申请加入美国国籍,钱学森气得暴跳如雷。
消息传到周恩来那里,周恩来提醒大家他们手里还有王牌,就是美国11名战俘,要充分利用好这个筹码,争取换回钱学森,想最好是能联系上钱学森,让他公开发表回国意愿,但是又没办法联系上。
钱学森突然想出一个与外界联系的办法,写信给瑞典的妹妹,采用掉包计策骗过监视他的特工,妹妹随后把哥哥信上消息转给了时任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陈叔通老师,陈叔通又给了外交部,表达了钱学森希望政府营救自己的意愿。周恩来得到这个重要的信件很高兴,可以拿着这个逼迫美国放人了。
经过长达87天的会议,日内瓦会议终于结束了。通过这次会议签署了《日内瓦公约》,周恩来最早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用外交声明的形式确定下来,通过这个会议,中国外交走向了世界舞台,展现了新中国形象,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一批留美的学子终于回到了祖国。
陈毅是负责科技的副总理,专程看望了科学家钱学森,钱学森想赶紧投入工作,陈毅却让他先看北京,再全中国,看国家的变化。钱学森说中国的变化可以归结为日新月异四个字,陈毅夸他总结的好,指出目前祖国虽然还不富裕,但是精神面貌很好,正如朱德的一首诗那样,钱学森听说陈毅是大诗人,陈毅说他们才是大才子,蒋英的父亲更是著名。
陈毅说钱学森他们夫妇有这么多书,才是大学问家,而且自己跟蒋英的父亲比就更差远了,蒋英的父亲早年留学日本,考试第一,震动朝野,所取的名字就是立志要成为百里挑一的人。
周恩来高兴中国交了很多朋友,特别是敌对的国家,说东南亚国家知道杜勒斯的东南亚条约组织就是军事联盟,都不愿意让美国参加菲律宾的马尼拉会议。说起最近印尼发起的亚非会议,印尼是第一个脱离荷兰殖民统治的国家,在东南亚的地位很重要,可惜没办法接触印尼国家领导人,中国驻印尼的大使已经卸任两年了,他相中了几个人选,但是都还有重要工作在身,总不能拆东墙补西墙,最后选择了没有出任大使的黄镇,因为他最早是一个画家,而印尼总统也是画家和收藏家,两人有共性就比较容易接触。可是黄镇家里养活了好几个孩子,最小的还在襁褓中,可是鉴于中国驻印尼的大使已经空缺两年了,又不能不去赴任,周恩来最后允许黄镇夫人先不去,在家照顾孩子。
艾森豪威尔赞赏杜勒斯不顾身体患有癌正、将生命献给国家的精神,让自己感到欣慰,他看到洛杉叽唐人街的繁华,担心更多的美国华人被中共赤化,虽然如今已经签定东南业条约联盟,但不能让这种势头蔓延。虽然目前日韩都已经归属美国的授意之下,但惟独台湾还没,应该借助签定共同防御条约的时候,向蒋介石提出条件,制约台湾。
世界各国对日内瓦会议取得的成果纷纷进行报道,日内瓦会议的成功,使毛泽东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国走上国际政治舞台的必要性!为尽快给周恩来找一个得力的助手,毛泽东想到了陈毅。
周恩来登门拜访了陈毅,一提让他负责外交,陈毅认为是在开玩笑,他的条件根本干不了外交,因为他喜欢信口开河,非常容易得罪人,对国内的同志还可以事后解释求得谅解,但是对外国这样的后果就直接砸锅了。没想到毛泽东就是看中了他敢直言的特点,感情真的人最能交朋友。至于他担心的砸锅问题,就是要砸帝国主义的锅。
台北,蒋介石收到美国同意签定共同防御协定的消息,美国的条件是在他们对解放军大规模行动前要向美国打招呼,蒋介石愤怒美国给台湾套上了枷锁,宋美龄觉得还是先答应,保护台湾要紧。
陈毅担心干不好外交,猜到四个结果:干出成绩,干得一般,犯大错误,得场大病。夫人却说他肯定能干好。陈毅分析苏加诺这个人,民族情绪很浓厚,但是对中国有顾虑,担心利用270万华侨在印尼搞革命,一定要打消他的顾虑。毛泽东指示黄镇去了印尼要抓住主要矛盾,其他矛盾就迎韧而接,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自从世界上产生“国际会议”这个名词以来,还从未有哪一次会议是没有西方大国参与而由亚非有色人种共同召集的,因此,由南亚五国总理发起、准备在印尼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尚未正式公布就受到了世界各国的瞩目。首先来拜访印尼总统苏加诺的是美国驻印尼大使琼斯,他开门见山地提出支持印尼发起的会议,但是美英法三国都反对中共参加这次会议,希望苏加诺能把握好自己的立场,但是苏加诺需要听取印度等与会国的意见。
台北,蒋经国要云天阻止中共的影响势头,指出苏加诺是个桀骜不逊的枭雄,不肯受美国的摆布,还想接近中国,以此消除美国对他的控制。
陈毅让子枫拿到亚非会议的入场券,注意台湾特务到了印尼,企图阻挠中国驻华大使的要求。
国民党在印尼的特务分支头子柯站长接待了云天,被指示在苏加诺心里埋下一颗种子,一定要成为参天大树。被告诉行动计划的代号叫毒蝎,柯站长说两年没活动经费,坐吃山空,当他一看很多钱做酬劳,顿时痛哭起来,说好久上峰没联系他们了,以为被抛弃了,没想到还记得他们,他发誓一定效忠党国,随时行动。
苏加诺接到消息,中共派出特工在印尼华侨中秘密发展军事组织,他不相信这么重要的情报会轻易让美国得到,毛泽东是经验丰富的政治家,不会犯这样愚蠢的错误,他让手下密切关注国内左倾组织的动向,暂时不要受这个情报的影响,另外,他要单独接受中国新任印尼的大使黄镇的国书,到时候回答他关于中国参加亚非会议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