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伤未愈的多尔衮在婚宴上和莽古尔泰起纷争后口吐鲜血,玉儿担心多尔衮的伤情,想派苏茉儿去照顾他。皇太极提醒玉儿,多尔衮现在是你的小叔子,嫂嫂的侍女去照顾小叔子,会产生流言蜚语。皇太极望着美艳动人的玉儿,情不自禁地说,要给她一切世界上其它女人想要的东西。
察哈尔王子额哲不甘心心爱的大玉儿被皇太极抢走了,一口咬定莽古斯贝勒是故意让他们丢脸,早已安排好把玉儿嫁给皇太极。他鼓动父汗林丹汗向大金开战,把玉儿抢回来。林丹汗早就觊觎科尔沁,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
皇太极见林丹汗以自己娶走玉儿为由挑起事端,决定出兵给察哈尔点颜色瞧瞧。玉儿得知皇太极要和蒙古动武,前去劝阻。她知道察哈尔和大金终有一战,可不该是这个时候。皇太极以为玉儿是为了不牵连科尔沁才不希望开战。玉儿晓之以理,她觉得皇太极刚继位,内部政权还未稳固,而且刚和毛文龙一战,现在应该休养生息。如果此时发起战争,明朝和朝鲜也会有所举动。皇太极听玉儿说得有理,决定先不发兵,静观事态发展。
战事一触即发,科尔沁莽古斯贝勒知道如果大金和察哈尔开战,夹在中间的科尔沁将永无宁日,兵火涂炭,决定亲自前往察哈尔和谈。自己到底是林丹汗的妹夫,他应该不敢轻举妄动。莽古斯先向林丹汗道歉,然后说自己另外还有一个孙女海兰珠,同样长得貌美如花,可以嫁给额哲,两家几代联姻,可不能自家人打自家人。莽古斯最后提醒林丹汗,马上要进入冬季,粮草枯竭,对蒙古铁骑来说条件非常不利。听了莽古斯的一番劝言,林丹汗决定暂时放弃出兵。
阿敏和莽古尔奉听说皇太极不打算出兵,讥讽皇太极坐了汗位以后,优柔寡断,没有气慨,一会向明朝修好,一会讨好汉人,现在又向蒙古人低头。阿敏最后还放出狠话,要皇太极想清楚他的汗位是怎么得来的,如果他侵犯到贝勒们的利益,到时候自然会有更加合适的人来坐这个汗位。皇太极听闻此言,强压着心中的怒火。
皇太极心中不快,来到永福宫问玉儿,如果狮群中出现有野心的狮子,狮王应该怎么办。玉儿明白他的意思,回答说只需等时机成熟了,让对方多行不义必自必。
多尔衮失去了玉儿,又自叹没有实力胜过皇太极,日日在家借酒消愁。救过多尔衮的绿珠此时寻至贝勒府,主动提出来照顾多尔衮。多铎求之不得。绿珠觉得自己和多尔衮同病相怜,想利用多尔衮接近皇太极,杀了他给爹娘报仇。
玉儿在宫中思念多尔衮,皇太极突然出现,为了掩饰自己的心思,玉儿回答说自己想念科尔沁了。皇太极也觉得玉儿比之前消瘦、忧郁,为了讨她欢心,暗地要玉儿的哥哥吴克善在玉春苑建造了一座蒙古包。玉儿见到和家乡一样的蒙古包,又惊又喜。
苏茉儿看到皇太极给玉儿建的蒙古包,感叹说想不到大汗这么细心体贴,要是多尔衮肯定做不到。龙格提醒她别乱说话。
绿珠悉心照顾多尔衮,多尔衮对她心怀感激,绿珠说不用谢她,以后自然有事要他相助。
海兰珠一直和瞎眼的奶妈住在一起。大福晋乌云娜通知她好好准备,因为莽古斯将她嫁给额哲王子,她就要做察哈尔的太子妃了。海兰珠不想嫁过去,宁愿和奶妈过粗茶淡饭的日子。乌云娜拿奶妈相要挟,海兰珠不得不应允。
哲哲对皇太极说,如果玉儿快点生个儿子,这样就能定下心了。皇太极却自信能让玉儿爱上自己。哲哲处处护着玉儿,她告诉皇太极,玉儿把嫁妆里的首饰和绵锻分给众贝勒的福晋,用银两救济灾民,都是为皇太极收买人心,说明玉儿把心思全放在皇太极身上。皇太极听了很高兴。
二福晋娜木钟见皇太极自从娶了玉儿,百般宠爱,心生嫉妒,向三福晋挑拨是非。三福晋的女儿满玉伶牙俐齿,把二福晋呛了一顿,让她怀恨在心。娜木钟向皇太极进言,满玉已经年满十五,可以嫁人了。皇太极对她并不理会,说他自有安排。
玉儿仍然抑制不住对多尔衮的思念,射箭的时候箭靶都出现了多尔衮的幻影。
绿珠练得一手好剑,多尔衮也不禁拍手喝彩。绿珠逼问多尔衮恨不恨逼死额娘,夺走汗位,抢走玉儿的皇太极。她向多尔衮诉说身世,五年前皇太极攻下析木城,把城内一万多居民全部杀害,还将守将石象的首级挂在城门。她就是石象的女儿,那次屠杀中唯一逃出来的人。多尔衮劝她不要去送死,因为连自己都杀不了他。
新婚之夜,喝得醉熏熏的额哲对海兰珠百般虐待,大骂她只是大玉儿的替代品。海兰珠的奶妈闻声前来劝阻,被额哲一把推开,头撞到柱子上,倒地身亡。身世凄凉的海兰珠失去了至亲的人。
位于大金东翼的休罗宁愿臣服于明朝,也不愿和大金议和。二贝勒和三贝勒极力主张出兵休罗。皇太极害怕明朝和察哈尔乘虚而入,犹豫不决,却被他们讥讽皇太极整天在后宫沉迷女色,胆小怕事。皇太极对他们二人越来越不满。大贝勒怀疑二贝勒三贝勒别有意图,想借机扩大自己的势力,当休罗王。
皇太极找来多尔衮,问他是否记得一年多前,自己赐给他一把刀时,多尔衮说要辅佐大汗,振兴大金的誓言。皇太极交给多尔衮一个任务,要他和豪格俩人去监视攻打休罗的阿敏,不要让他有异心。皇太极要玉儿亲自拿来护身的锁子甲,送给多尔衮。
在晚宴上,皇太极要哲哲给多尔衮说亲。多尔衮借口自己没有建功立业,不想考虑婚事。多尔衮和玉儿分别一年,四目相对,玉儿无语凝噎。多尔衮向玉儿诉说自己一年来的相思之情,玉儿忍住悲伤,要多尔衮认清事实已无法改变,别回头,朝前看。这次出征休罗对他来说是一次让皇太极相信他的机会。多尔衮必须要表现出对皇太极的忠诚。
娜木钟看见多尔衮和玉儿私下相见的一幕,急匆匆前去告诉皇太极,大玉儿和多尔衮在说情话。皇太极心里虽然怀疑,仍斥责娜木钟搬弄是非,罚她掌嘴二十。哲哲为让皇太极安心,说是自己派玉儿去祝多尔衮出征顺利的。
多尔衮披挂出征休罗,绿珠送了一件连夜缝好的披风给多尔衮御寒。
多尔衮临行前,玉儿交待苏茉儿送来一件丝绒背心,还特意嘱咐他穿在锁子甲的里面。多尔衮明白肯定是玉儿亲手缝制的,怕引来闲言才假托苏茉儿之手。
阿敏一心想攻打休罗。休罗国玉见大金重兵压阵,忙派使者拿出礼单前来议和。阿敏不由分说就要斩杀使者,被多尔衮拦下。多尔衮见阿敏不听劝阻,私自前去拜见休罗王,告诉他大金的红衣大炮三日之内就能让王京变成废墟,只要休罗断绝和明朝交往,成为大金藩属,他们即刻退兵。明朝已经末落,大金正在崛起,休罗王应择木而栖。休罗王思虑再三,同意多尔衮的条件。
阿敏非但不感谢多尔衮为大金免除一战,还责怪他阻挡自己当休罗王。阿敏告诉皇太极的儿子豪格,一山不容二虎,他要在这当休罗王,不再回大金。并下令把阻拦他的豪格、多尔衮全部拿下。阿敏故意挑起多尔衮对皇太极的仇恨,多尔衮仍不为所动,一心护主。多尔衮和豪格被押赴刑场,临刑前,豪格挣脱绑索,从怀中掏出代表皇太极的“大汗金牌”。原来皇太极早知阿敏存有二心,命豪格拿金牌统领三军,同时考验多尔衮是否忠诚。将士们知道如果追随阿敏留在休罗,就永远回不了大金,都不愿意谋反。多尔衮明白皇太极仍然不相信自己。
玉儿在宫中有种不详的预感,怕阿敏对多尔衮下毒手,前去大庙求祖先保护多尔衮。
豪格带兵回到大金,皇太极论功行赏,奖励多尔衮制止了阿敏的分裂。
雄才大略的皇太极不愿做守成之君,欲开创大金新局面。他深感大金人才太少,决心效法汉人,推行科举制,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皇太极最信任的汉人大臣范文程和玉儿都赞成他的做法。阿敏和莽古尔泰极力反对皇太极推行汉化,设置文馆。他们深知八旗子弟肯定考不过汉人,这又是一个削弱八旗亲贵的政策。虽然阻力很大,皇太极仍然坚持推行他的新法令。
经过绿珠一年多的照顾,多尔衮已经完全康复。绿珠得知多尔衮要进宫祝贺八嫂哲哲的生辰,也要跟着去。拜见哲哲的时候,玉儿见绿珠对多尔衮举止亲昵,照顾得无微不至,心中醋意横生。绿珠借口帮多尔衮清洗衣服上的汤汁,去御书房行刺皇太极。
多尔衮看出玉儿的心思,告诉玉儿自己会一辈子对她一往情深。
绿珠换上侍女的衣服,给正在批改奏折的皇太极端来一碗莲子羹。
绿珠含恨看着皇太极喝下有毒的莲子羹,怒斥皇太极是侩子手,当年他屠杀了析木城一万多人,还把守将石象的首级挂在城头,她是来报仇的。皇太极这才明白她是石象的女儿。绿珠拿出匕首,正要朝昏迷的皇太极刺去。玉儿正好赶来书房,用身体拦住匕首。跟随来的多尔衮见到此景,忙推开绿珠,这才明白原来绿珠跟着他是为了利用他行刺大汗。
无论绿珠如何劝说多尔衮,他还是不忍向皇太极下手,反而用匕首误伤了绿珠。见绿珠的伤口变色,多尔衮才知晓她的匕首里也有毒。龙格前来护主,多尔衮带绿珠回家寻找解药。绿珠宁肯牺牲自己也不肯说出解药,多尔衮怕拖延时间,皇太极、绿珠和和玉儿都有性命之虞。情急之下,大叫“你们都死了留我何用”,用匕首扎伤自己。绿珠不忍多尔衮和自己一起丧命,只好拿出解药。
玉儿中毒渐深,她用微弱的声音对皇太极说,自己没有做过对不起他的事。请他一定要饶恕多尔衮和绿珠。多尔衮及时拿解药赶来。愤怒的皇太极仍命人把多尔衮押入天牢,同时抓捕反贼绿珠归案。
阿敏收到宫中的密信,“皇太极遇刺,多尔衮谋反“,觉得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阿敏要莽古尔泰即刻带骑兵去包围皇宫,美名其曰维持秩序。阿敏和莽古尔泰带人在宫外喧闹,要冲进宫,情势千钧一发之时,突见皇太极安然无恙地出现在皇宫门前,两人赶紧退兵。绿珠摇摇晃晃地来到父亲的坟前,她痛恨自己没用,因为爱上多尔衮没能杀掉皇太极,在父亲墓前自杀,一个黑衣人出现救走了绿珠。
朝堂上,阿敏强烈要求处死多尔衮,说他勾结反贼行刺大汗,不杀他不能服众。范文程却认为多尔衮以身试毒,救了大汗和侧福晋,功过相抵。哲哲也劝说皇太极,杀了多尔衮,最开心的是阿敏和莽古尔泰,同时也是自断臂膀。皇太极权衡左右,决定把多尔衮先关着,杀杀他的锐气。
苏茉儿代玉儿到狱中看望多尔衮,她告诉多尔衮,如果那天真的杀了大汗,已经包围了皇宫的二、三贝勒会让皇宫血流成河,大金就完了。多尔衮得知绿珠已经逃走,希望她逃得远远的,再也不要回来。
皇太极向玉儿透露自己入主中原的野心。玉儿恳请皇太极两件事,第一,不要屠城,杀死所有汉人只会加深民族仇恨。第二,释放多尔衮。
皇太极批改奏章太累了,要玉儿帮他。却被范文程撞见。皇太极知道范文程认为女人不应该干涉朝政,让他看看玉儿的批文。范文程看毕对玉儿刮目相看。皇太极感慨自己内有玉儿,外有范文程,是君王之幸。
察哈尔又要出兵科尔沁,玉儿觉得此时休罗已平,明朝不敢轻举妄动,铲除察哈尔的时机已到。范文程推荐有勇有谋的十四贝勒多尔衮带兵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