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临和李益谦到天宁寺若兮灵前祭拜。福临决心在天宁寺永远陪着若兮,他要吴良辅转告圣母皇太后,自己要让出皇位,请再找一位新的皇位继承人。
接二连三的事让玉儿病倒在床上,得知福临不肯回宫,要在天宁寺出家,更是让她堵心。玉儿赶到天宁寺责骂福临,身为大清国的皇帝,惹出这么多事端。福临见皇额娘一夜白头,也不禁心酸。福临告诉母亲,他不会回宫的,不要再来找他了。侍卫军查出来,若兮是阿济格杀的。当初自己要杀阿济格,就是皇额娘死活拦着,归根到底还是她害的若兮。现在自己万念俱灰,这世界已经没有什么值得留恋了。
娜布琪在草原骄纵惯了,加上福临对自己忽视的态度,在坤宁宫乱发脾气,稍不如意就打骂宫女、太监。她不明白福临为什么放着好好的皇宫不住,偏去当和尚。娜布琪向姑姑玉儿诉苦。娜布琪在宫内的恶行早已传入玉儿的耳朵,玉儿正色警告娜布琪,她现在贵为皇后,要知晓后宫规矩,收敛点为好,否则会失去人心。
第二天一早,福临让主持为他剃度,玉儿前来阻止。天宁寺方丈也赶来说,如果皇上执意要出家,大清将失去君主,天下百姓失去依靠,为他剃度的主持也会被施以火刑。吴良辅此时主动站出来,愿意替皇上出家。福临见众人极力反对,只得跟着玉儿回宫。
福临因忧愤伤及脏腑,虚弱不堪。娜布琪听说福临在养心殿养病,特意打扮一新,来看福临。谁知却被福临赶出来。
福临回宫后,一心求死,数天不吃不喝,玉儿也束手无策。苏茉儿建议把若兮的父亲李益谦请来。李益谦本以为若兮死后,最悲伤的人是自己这个父亲,没想到皇上比自己还要悲恸。李益谦告诉皇太后,若兮还有一个妹妹,绿珠当年生下的是双胞胎。绿珠去世,自己无力抚养,就把另一个孩子送给表妹领养。为了让她们幸福地长大,并未告之实情。姐妹俩长得很象,如果福临看到妹妹,会不会有求生的欲望?。玉儿连忙命人去南京找镶白旗都统鄂硕,却得报,鄂硕的女儿宛云已聘给襄郡王博果尔为福晋,今天举行婚礼。
娜木钟其实并不满意这个儿媳妇。她责怪博果尔,有好端端的蒙古格格不娶,偏要喜欢一个汉人女子。如果娶个蒙古福晋,博果尔就可以联合蒙古部落,增强自己的势力。博果尔可不管,从下江南第一眼看到宛云,他就喜欢上她了。
博果尔带新婚妻子宛云去拜见圣母皇太后。宛云拿出从江南带来百叶香,说有通络补气的奇效,可以给皇上熏香试试。福临突然从昏睡中醒来,感觉若兮就在身边,爬起来要去找她。博果尔带宛云在御花园散步,贵太妃命人让博果尔去陪她。
福临追到御花园,看到她的“若兮”一个人在花园赏花。福临一直不愿意相信若兮真的离开自己了,以为她回来了。福临不顾一切地抱着宛云不放,不想再失去她。宛云吓得不知所措。无论谁说,“她是襄王爷的福晋”,福临都不放手。博果尔陪娜木钟散步,看到福临抱着自己的宛云,气极败坏地推开福临,大叫,皇帝哥哥,你病糊涂了,这是我的福晋。
博果尔气昏了,怀疑宛云是不是勾引福临,让他犯病。宛云出言辩解,博果尔失去理智,狠狠地打了宛云。福临还在大叫若兮回来了。玉儿才告诉他,若兮有个从小被抱走的双胞胎妹妹,博果尔的福晋就是若兮的妹妹。
吴克善来看娜布琪,得知福临从来没来坤宁宫看过女儿。见女儿抱怨,吴克善告诉她,现在重要的不是福临喜不喜欢她,关健是要怀上他的龙种。只要生下龙子,整个后宫都归她掌握。娜布琪命宫女给皇上送来一碗燕窝汤,还在房内点上一支香。福临觉得头昏燥热,恍惚中,看到若兮款款向他走来,他情不自禁地抱住她亲热起来。福临听到“若兮”的声音突然清醒过来,原来他抱着的是娜布琪。太医查出福临喝的燕窝汤和房里的燃香都含有春药。想不到娜布琪会使出这种卑鄙的手段来摆布自己,福临再也无法忍受,他想废后。玉儿也对娜布琪做出这种事感到不满。吴克善得知福临想废后,以得罪整个蒙古相要挟。玉儿只得妥协,好言相劝。
宛云嫁给博果尔后,闷闷不乐。经过与博果尔一段时间的相处,宛云发现他们根本是两种人,自己出身江南世家,心思细腻,多愁善感;博果尔读书不多,只是一介武夫,根本无法理解自己。宛云感到无法被理解的孤独。
自从若兮死后,福临总算去乾清宫上朝了,谁知他提出的第一项议题竟是废后,大臣们纷纷反对。
宛云作梦,梦中皇上象那天一样紧紧地抱着她。宫女告诉宛云,皇上也挺可怜的。他原先有个宫外头的恋人若兮,皇太后一直不同意,结果摄政王看上若兮,皇上差点殉情了。
博果尔第二天要出征湖南,他醉熏熏地来找宛云。博果尔非常痛苦,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努力,也走不进宛云的心。见宛云捧着书看不理睬自己,博果尔愤怒地抢走她的书要烧掉,宛云心痛地夺下书,手被火烧伤。
福临又到天宁寺看望若兮,他跪在若兮灵前不停地追诉自己的思念。来给父母上午的宛云在一旁听见福临的深情告白,被他的真挚感情打动,忍不住也流下眼泪。福临向宛云道歉,见她手上的伤口,为她心痛。宛云安慰福临,这辈子他也轰轰烈烈爱过,有过生死相随的爱人,曾经拥有总比什么都没有强。福临和宛云两人都有心心相通的感觉。
第二天,福临派人给宛云送来烧伤药膏。
福临给宛云的药膏里还夹着一首情诗,深情地诉说思念之意。宛云为之心动。
福临每天派人去询问宛云的伤情,关怀备至,他已经分不清眼前是若兮还是宛云,似乎俩人合为一体了。福临在襄王府门前徘徊,小李子劝他要为福晋着想离开这里,不然会有风言风语的。
皇后娜布琪听说宛云长得像若兮,召她进宫。她警告宛云,别忘记自己襄王爷福晋的身份,最好离皇上远点,如果胆敢勾引皇上,有宛云在南京当差的阿玛好看。
福临思念成疾,日日去襄王府门前徘徊。玉儿听说,提醒福临不要做出格的事。福临不顾一切地说,宛云一点也不幸福,她根本不喜欢博果尔,他们在一起就是个错误。他就是爱宛云,不管她是宛云还是若兮,在自己眼里她们是一个人。
贵太妃娜木钟生病了,她也听闻福临的事,命宛云来宫殿里侍侯自己,接连几天都不许出宫。宛云为娜木钟端汤喂药,尽心伺奉,仍被娜木钟出言挖苦。太监给宛云送来一封密信,福临不忍思念之苦,约她去御花园相见。
宛云如约而至,福临见宛云变得消瘦,心疼不已。他情不自禁地抱住宛云说,这是命运出错了,我要把它矫正,等我来负责你的人生。
娜木钟见宛云没在身边,拖着病体追踪而至。她看到福临和宛云依偎的一幕,火冒三丈。她讽刺福临牵错人了,宛云是她的儿媳妇不该来勾引他,只有带回去调教。娜木钟找到玉儿,责备她儿子勾引自己的儿媳妇,把襄王府搞得鸡犬不宁。娜木钟还出言刻薄,玉儿一家就是一个笑话,不仅姑侄同侍一夫,还和小叔子通奸,现在儿子又来抢弟媳妇。自从多尔衮死后,玉儿天天吃斋念佛,一心向善,想减轻罪孽,并没有理会娜木钟的冷言冷语。
博果尔从前线回来,大骂宛云给自己戴绿帽子,对她大打出手。博果尔感到痛苦不堪,自己在前线为福临打江山,他竟然勾引自己的福晋。宛云为什么不喜欢自己,而喜欢别人。
郑成功联师北伐,大清海军全军覆灭,南京前线告急。福临赌气地说,既然他们这么想要,那就成人之美还给他们,大清退回关外算了。要不然夺来抢去,夺去这么多人性命,不值得。玉儿骂福临是个孬种。福临气不过,为了证明给皇额娘看,决意亲征。
玉儿知道如果福临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去的,如果亲征必定是有去无回,只得修书给宛云,要她劝劝福临。宛云以死相逼,福临才打消亲征念头。
福临在大殿宣布,襄郡王博果尔剿灭湖南叛军有功,封为和硕襄亲王,同时代朕征讨南京。大臣纷纷议论取笑,博果尔一下就从郡王升到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亲王,关健是讨了个好福晋,用顶绿帽子换了个头街。博果尔听不得这些污辱,喝醉酒后拔剑自尽身亡。娜木钟大骂玉儿是扫把星,克死皇太极和多尔衮,现在又克死她儿子。
福临封董鄂氏鄂硕之女宛云为贤妃进宫。福临觉得即使天下人都骂自己,也不在乎,他只在乎今生今世。虽然亏欠了博果尔,他也不后悔。宛云将是他的一切。
新婚后宛云去拜见皇太后,玉儿避而不见。宛云来到皇后的坤宁宫,娜布琪骂宛云逼死亲夫,勾引皇上。大清皇上的脸被她丢光了。为了福临,尽管受到这种冷遇,宛云仍没有向福临诉苦。
宛云奉劝福临以国家大事为重,勤政爱民。为了大清的长治久安,应把民族融合放在首位,武力镇压不是长久之计。大臣们觉得自从贤妃进宫,皇上一改之前的颓丧之气,励精图治,勤勉治国,有先帝遗风。同时也有满蒙贵族认为福临兴文治,重用汉宫的施政策略,是受了贤妃盅惑。玉儿支持福临的决定,决定拿出自己多年积攒的五百万两白银援助他。
福临愈加宠爱宛云,封她为皇贵妃。娜布琪在宫里受冷遇,吴克善怕福临有天会废后,玉儿答应,只要有我在一天,娜布琪地位不会动摇。宛云不想背负专宠的骂名,而且延续子嗣也是皇帝的责任,她要福临也多去陪陪其他几宫。
娜布琪一改先前的态度,对宛云亲热不已。宛云以为自己的诚心感动了皇后。谁不知娜布琪在宛云屋内放东西施盅。宛云常常头晕、流鼻血。太医只知贵妃脉象虚弱,却查不出病症。
佟妃怀有身孕,宛云前去探望。娜布琪指示宫女往佟妃喝的茶里放砒霜,宫女匆忙中把施毒的簪子掉在厨房桌下。宛云告诉佟妃孕妇不能喝玫瑰花茶,佟妃逃过一劫,宛云喝过茶后,中毒倒地不起。
娜布琪暗算得意,这计谋一箭双雕,除掉两个心头大患。太医诊断贵妃中了砒霜毒。娜布琪当着福临的面挑唆,是佟妃下毒想害死皇贵妃。她想母凭子贵,得到皇上宠爱。皇上下令将佟妃关进地牢。
玉儿知道佟妃性格温和,不相信是她下的毒。娜布琪的宫女到厨房找簪子,被人撞见。经太医查验,簪子上确实有砒霜。玉儿为保侄女和蒙古还是保媳妇和孙子犹豫,有人提醒玉儿,只要立博尔济吉特氏的女人为后就可以,大不了再从科尔沁为皇上再找一个皇后,反正她娘家又不是娜布琪一个。一语点醒梦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