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沈夫人病重,皇上不仅让彭城王赐药,而且还要将沈将军的女儿嫁给彭城王,皇上这样做的目的意在保护沈家,因为有了彭城王的联姻,陆远便不敢找沈家的麻烦。
彭城王的正妃得知此事,别闹到了太妃的那里,太妃安慰她不要在意,沈家的女儿,无论如何也撼动不了,她这个正妃的位置。
竟陵王得知,皇上赐婚之事,感觉被赐婚之人应该不是骊歌,以他对骊歌的了解,骊歌是一个率意恩仇,敢作敢为之人,像他这样的人,绝对不可能随随便便。就嫁给一个素未谋面之人,其实在他心里,对骊歌充满了好感,也希望被赐婚之人,是沈家的二小姐。
骊歌看到,沈夫人吃了皇上所赐之药,依然昏迷不醒。于是就来到三九堂找到师兄,因为师兄那里有一本要典,她隐约记得,上面记载了治疗意症的偏方,那本药典虽然没有找到,大师兄却已将它熟记于心,他让师兄把治疗癔症的偏方写下来,看着她急切的样子,师兄发现她,已经把自己当做了沈家的女儿。
骊歌抓了要回到沈府,恰好遇到。陆远来沈府,向沈将军道贺,皇上赐婚之事,听到骊歌的声音,陆远感到特别耳熟,怀疑骊歌就是,在码头刺杀自己之人。
带着这个疑问,陆远到大牢里提审了一个女犯,那个女犯就是,化妆成舞姬刺客之一,原来,为了查清那批刺客身份,他故意用另一个死囚,将她替换出来。
陆远查获的铁面具,扔到女犯面前,质问问她面具的主人是谁;女犯看了一眼那个面具,那日去太妃府行刺之时,她们每个人都带了面具,为了引开追兵,阿奴将骊歌的面具戴上,而自己那幅被扔到地上,陆远扔到女犯面前的,就是阿奴那幅。
骊歌将拿回来的药煎好,沈乐清提醒沈将军,民间偏方不可信,吃了恐怕对沈母不利,骊歌据理力争,坦言自己没有害沈母的理由,并破例叫了沈将军父亲,沈将军和沈植,见骊歌说的真诚,才放心的让他给沈夫人喂药。
沈夫人吃了药以后,渐渐有了好转,看到骊歌衣不解带,精心伺候着沈夫人,本将军和儿子都对她倍加赞赏,沈乐清的心理很不是滋味,于是就偷来骊歌包药的纸,让丫鬟找医生查看里面的成分。
沈夫人终于醒了过来,沈将军非常开心,沈乐清也趁机献上自己手抄的经书,说要为母亲祈福。沈夫人看了经书,突然吐血昏厥,沈乐清让大家不要慌张,她拿出一物,放在沈母口中,沈母再次转危为安。
骊歌经过细查,发现沈母刚才的症状,是沈乐清做了手脚,于是她私下揭穿沈乐清,并警告她,如果再有下次,自己对她不客气,沈乐清被他吓得噤若寒蝉。
沈植发现,自从骊歌来到沈家,母亲病情有了好转,弟弟沈枫也变得活泼起来,沈家又多了欢声笑语,他将一个热手炉送给骊歌,并主动向骊歌道歉,不该对他有所怀疑,你真诚的认下了他这个妹妹。
沈将军把皇上赐婚只是说了,沈夫人却坚决不同意,她好不容易才将女儿找回来,不想让女儿这么快就出嫁,沈乐清主动站出来替父亲分忧,愿意带姐姐出嫁,并向父亲提出,等她出嫁以后,在公开姐姐的身份,江津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决定将骊歌暂时送出健康城。
沈乐清表面上,欢欢喜喜的送骊歌出城,其实暗地里,已经让舅舅在城外做好了埋伏,舅舅提醒她,不要假戏真做,把沈将军贼真当成了父亲,当初可是沈将军贪图军功,她的父亲也不会死,沈乐清没有回答舅舅的话,他只是恨恨地爽,他永远不想再见到骊歌。
骊歌坐着马车,刚离开建康城,就被埋伏的杀手追杀,他在逃走的时候,再次遇到微服私访的彭城王,为了躲避追杀,两个人一起跌落水中。
彭城王和骊歌从水里爬上来,彭城王假装埋怨骊歌,一遇到她准没好事。不是她追杀别人,就是别人在追杀她,骊歌不理会彭城王的嘲讽,还拿出药给他治伤,彭城王为问骊歌叫什么名字,骊歌告诉他,自己名字叫侠女。
彭城王让让手下进行调查发现,发现袭击骊歌的并不是陆远。骊歌找到师傅,并质问他,为什么要让阿奴替她***,师傅反劝她要以大义为重,借皇上赐婚之事去接近彭城王,并找机会刺杀他,骊歌经过思索以后,答应了师傅的要求。
骊歌回到沈府,当场揭穿沈乐清要暗杀自己之事,见沈乐清十口否认,他就把沈乐清的舅舅拎出来指证,沈乐清无法抵赖,就像向沈夫人求助,必并提醒沈家,她代替骊歌出嫁所做的牺牲,沈将军这才不得不放过她。
竟陵王前来宣布圣旨,沈乐清正要接旨谢恩,陆远突然出现,指责沈乐清出身低微,并非是沈家的女儿,并要启奏皇上,治沈家欺君之罪。
沈将军想以,女儿丢失为由搪塞,陆远当场让修手镯的夫妇,揭穿沈将军的谎言,原来等沈夫人将手镯摔坏以后,就是找这对夫妇修的,而那个手镯全天下只有一个,是省家专门为他们的女儿制作的。
骊歌站出来为沈将军解围,因为在皇上赐婚之时,他还没有回到沈府。因此沈家并未欺君,她愿意奉旨嫁给彭城王,竟陵王心情很沉痛地,将圣旨交给骊歌,他没想到骊歌会答应这门亲事,在他看来,如果沈乐清能够接旨,才是皆大欢喜之事。
骊歌接旨以后,陆远让他带来的女侍,送上了贺礼,并问女侍,看骊歌是否眼熟,骊歌惊讶地发现,那个女侍,竟然是她的师妹阿陵。
骊歌在接,阿陵递过来的礼物时,悄悄地在她手上拍了几下,阿陵向陆远摇了摇头,表示并不认识骊歌。
阿陵的表现,早在陆远的意料之中,他们这些人,早就将生死度之身外,不可能因为酷刑而出卖自己的同伴,他之所以让灵儿出现在骊歌面前,是有另一层深意,他笃定骊歌会来救人,他决定利用她将沈家扳倒。
女配的算计落空,心中充满了对骊歌的恨意,她发誓早晚有一天,她要将失去的全部夺回来。
竟陵王的侍女婉儿,发现竟陵王比平时多了一份忧心,便向他询问原因,因为竟陵王的心思,他一向都明白,竟陵王就把自己的心事说了,他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一个朋友,他希望这个朋友平安顺遂,可那个朋友却将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婉儿发现他很在意这个朋友,就提醒他,要把自己的想法,向告那个朋友坦然相告,不要等错过了在将来后悔。
听了婉儿的话,竟陵王就把骊歌叫到家里,问她为什么要主动接旨,把利害关系对骊歌说了,并说骊歌如果后悔,她可以帮忙退婚,骊歌却谢绝了他的好意,却告诉他,自己心意已决。
骊歌发现阿陵还活的,真是又惊又喜,她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师兄,并把自己要就阿玲的想法说了,在他的坚持下,师兄答应了她的要求,但让他必须听自己的安排。
师兄发现,有一条密道可以直通地牢,按照师兄的安排,骊歌就从那条密道进入地牢里。
骊歌来到地牢,陆远在地牢里惬意的喝着茶水,正等着他的到来,见到骊歌,陆远直接称呼她为沈大小姐,骊歌便将面具扯掉,露出了本来面目。
陆远命人围攻骊歌,见骊歌拼命反抗,他就将刀架在阿陵的脖子上,逼骊歌就范。
骊歌放下手中的刀,想和陆远谈一个条件,如果沈家的大小姐,在婚礼上刺杀彭城王,不知道是否可以,以此扳倒沈家。
陆远被骊歌的诱人条件吸引,正在狐疑骊歌所说的是否是真的,骊歌假装要拿东西,来证明自己所言非虚,突然将一个烟雾弹扔到地上。
烟雾弹爆炸以后,师兄穿着侍卫的衣服,趁机将阿陵就走,骊歌则将事先准备好的稻草人,将陆远和侍卫们引开,并利用事先准备好的,机关暗器,成功逃走。
彭城王正在调查,陆远施造武器的地点,突然有一个人掉落在他的船上,他发现掉落在船上的女人,正是他上次遇见了侠女。
在侠女要离开这时,他从骊歌的头上扯下一个玉簪,故意说作为船资,骊歌则从他身上扯下一块玉佩,作为草药钱,彭城王还很关爱地,将自己的披风披在了她的肩上。
沈植听说又有一个女人,去刺杀陆远,立刻想到了骊歌,回家以后,他看到骊歌和母亲亲热的样子,立刻放弃了怀疑她的想法。
沈家在佛堂,为骊歌举办了,认祖归宗之礼,沈乐清听说骊歌这次真了,成了沈家的女儿,脸上又露出恨意。
沈植有一个心上人,他心上人的名字叫王子衿,但孙太妃为了拉拢王家,却欲将她赐婚给竟陵王,沈植也子衿意的中人,父亲让她到沈府,给沈家送贺礼,送完贺礼以后,她便迫不及待的去见了沈植。
阿陵被救出来以后,她叮嘱师兄,不要把她还活着的消息,告诉师傅,下半辈子,她想为自己活,师兄和骊歌听了,都答应了她的要求。
骊歌来到彭城王的船上,归还披风,听说彭城王要到栖霞山,去查陆远打造兵器的地方,便主动要求,彭城王带她前往。
两个人拿着陆家的腰牌,假装是陆府新来的管家,来到陆远私造武器的那座山上,没想到却被守卫识破,在打斗的时候,骊歌发现彭城王武功,竟然不次于她,于是两个人一路打了出来。
他们刚摆脱,守卫的追杀,却被另一伙人抓住,那伙人以为他们也是陆远的人,就把他俩都绑了起来。
其中一个人拿出刀,架在彭城王的脖子上,逼问那些匠人在什么地方,有一群老百姓,围过来跪到彭城王的面前,求他放过他们的家人。
彭城王知道这伙人误会了他们,于是向让他们声名,他不是陆家的人,但那伙人却不相信,因为在彭城王的身上,他们找到了,陆远冒充陆家的人时,所使用的腰牌。
见彭城王不答应放人,周围的人义愤填膺,纷纷要求杀了彭城王和骊歌,领头的人刀尖转动,鲜血从彭城王的脖子上流了出来,彭城王发现,那个人拿到了手上,有一个黑色的纹身。
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高祖皇帝横扫天下,全靠黑甲军功不可没,跟随君王守土开疆,攻城拔寨,但凡入此军者,皆是铁骨铮铮的有志之士,身披黑铁盔甲,手腕刺有黑色札青。当年霍云入伍为兵,也曾想过卫百姓,护社稷,以血肉身报效家国,建功立业,怎料如今奸佞横行,黑甲军沦为陆家爪牙鹰犬,霍云不愿倾轧寒门,索性离开,上山作匪。
现下私铸坊惨遭马匪洗劫,薛逑查明匪头正是霍云,于是便向陆远禀明情况,并且呈上在坊院找到的遗留令牌。幸好各处密道尚未损坏,仓库和私铸处也没有被发现,只因鱼尺剑突然失踪,陆延弟难向江东王交代,心急如焚,百般叮嘱儿子陆远务必找到鱼尺剑,以免还要赔钱给对方。
刘义康通过札青发现霍云出自黑甲军,但却不知他的真实身份,由于无法自证清白,最后反被关在柴房。幸好沈骊歌急中生智,想到要用发簪开锁,虽说发簪是沈骊歌私人物品,但因刘义康之前便已夺去,所以在她顺利解开铁锁之后,又迫不及待将发簪讨回,揣进怀里。
沈骊歌沿路留下记号,方便以后依迹再寻,刘义康眼见马匪即将追来,直接拉起她就跑,并未察觉不妥,直至遇到前来营救的许詹等人,方才松了口气。刘义康向属下交代完所有事情,再次伸手欲拉沈骊歌,怎料沈骊歌将手缩回,双眼直勾勾地盯着自己,仿佛看穿内心想法,顿时有些尴尬,只好放弃。
依照皇家惯例,每月十五便是彭城王与王妃合寝之夜,刘义康此时未在椒华阁内,倒是曹参军假扮刘义康极为辛苦,整个人僵在原地。王妃谢韫之通情达理,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替刘义康隐瞒,谁知孙太妃亲自赶来,当场教训谢韫之身为王妃,一则不能规劝夫君,任由胡闹;二则久无所出,后嗣无望。就当孙太妃下令惩治谢韫之和侍女玉烟之时,刘义康突然出现,及时解围。
刘义康带着三宝来到藏善阁翻查武库奏疏,果然根据相关记载,坐实先前推断。原来高祖皇帝担任黔州将军时,曾在当地捡过一枚天石,后来天石经由巧匠研磨成粉,浸没于水中,故而锻造成百炼钢,再由百炼钢打造成刃,竟可无坚不摧,战无不胜,又称玄铁。
按理说如此锻造之法,应是大肆推行,可在当时铸坊里的匠人中,任何触碰过天石的人,最后都会无故暴毙,死因蹊跷。与此同时,陆远要求锻造处在十天内将玄铁赶工完成,并让薛逑立刻废弃原先密道和出入口,待到所有工匠及监工完成锻造,直接灭口。
自从沈乐清被爆买凶杀人,接连几日都在柴房静思己过,沈夫人前来看望,解除守卫,希望沈乐清通过这次事情,能够悟得何为忠义孝悌。沈乐清痛哭流涕,发誓将会改过自新,可当得知已被沈家许给桐城洛家,只见她脸色陡变。
沈骊歌遗失木兰玉钏,沿路寻找半天,结果发现薛逑率兵攻打马匪寨子,于是赶忙出手相助,趁乱救下霍云等人,与他冰释前嫌。薛逑追击不得,却在现场找到木兰玉钏,陆远先用剧毒浸泡玉钏,再让郭复偷把玉钏放置沈家,奈何郭复胆小怕事,屡屡推辞,特将此事告知沈乐清。
此时沈乐清已对沈家人没有半点眷恋,完全忘却先前种种好处,甚至认为如果不是沈廷章的出现,自己就不会痛失亲人,寄人篱下,尤其现在还要远嫁他乡,下嫁商贾。沈乐清主动投顺陆远,表示只要能够夺回失去的一切,甘愿为其所用,任凭吩咐。
孙太妃设宴款待王公父女,王子衿借酒装醉说胡话,变法丑化自己,更把以往克夫事迹悉数说出,吓得孙太妃各种不适。王公宠爱女儿,索性也便由她胡闹,暂且搁置皇家亲事。与此同时,孙夫人寻回木兰玉钏,不知玉钏已染剧毒,直接将它带到沈骊歌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