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烈虽然已经知道红军所在的位置,但不敢轻易带兵攻打红军。蒋介石给王家烈下达命令,要求王家烈去打鼓新场,攻打红军主力。王家烈牢骚满腹,不愿意去求助友军犹国才。柏章辉与何知重分析了时下的局势,如今的黔军严重被中央军挤压,已经没有多少生存空间了,黔军只有联合犹国才,才有可能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王家烈经过难坚的思想挣扎,无奈之下致电犹国才,提出与犹国才联手对付红军。王家烈本来不抱希望,认为犹国才不会答应联手合作,不料犹国才深明大义,爽快的答应配合王家烈追击红军。红军其实早就布下了埋伏,在灌木丛里面等待犹国才下属进入圈套,黔军一入埋伏必定有伤亡。
王家烈得知犹国才在打鼓新场中了红军的埋伏,立即打电话向蒋介石求助,要求蒋介石派出吴奇伟和周浑元两员大将相助。蒋介石早就对消极怠战的王家烈不满了,红军士气高涨,吹着冲锋号,逼走了黔军,抓获了十几人,还收缴了黔军逃走扔弃的弹药。
黔军被红军歼灭二千余人,顾祝同认定不是小股红军能做到的,情报显示红军主力就在贵阳附近,国民党怀疑王家烈和犹国才谎报军情。国民党还未做出应对之策,红军出现在了贵阳北郊的哨子岭,与国民党进行了交锋。贵阳当地的国民党驻军少得可怜 ,人数不足,红军仗着人多势众,很快攻下了哨子岭。
国军丢了哨子岭后,贵阳黄泥哨和观音山也先后被红军攻打,薛岳经过分析 ,认定红军想切断国军空中逃生通道,故而攻打清镇机场。
红军如果攻打贵阳,活捉了蒋介石就能赤化贵州。贵州省工委秘密讨论红军的动向,为了帮助红军尽快攻打贵阳,贵州省工委的人连夜在贵阳的大街小巷张贴拥护红军的标语,蒋介石在贵阳告急的时候无法调动桂军,无奈之下只好向滇军安派了三个旅增援。龙云担心云南空虚,会给红军可乘之机,传令孙渡带领部队赶往大定。蒋介石紧急接见王天锡,安抚其兄王天培的后代,当年王天培受军事处分丢了性命,王天锡对贵阳非常熟悉,蒋介石希望王天锡指导贵阳防御工作。
孙渡与王家烈汇合,王家烈带领的黔军士气低迷,人人一蹶不振。王家烈与孙渡讨论红军的动向,孙渡表现出了消极的态度,对分析 红军动向不太感兴趣。毛泽东收到了情报,孙渡带领部队云贵阳了,毛泽东计上心来,决定晚上攻打贵阳。孙渡的部队被红军袭击,但又找不到红军的人影。毛泽东沉稳不乱开始进行第二步计划,指挥红军六团佯装接应红军主力。蒋介石一旦得知此事,一定会以为红二和红六汇合了。王天锡在蒋介石的命令下对贵阳布防,完成了任务,向蒋介石复命。
蒋介石接见了孙渡,夸赞了孙渡一番,打赏了孙渡数倍大洋。贵州省工委负责人林青与毛泽东见面,毛泽东为了保持清醒的头脑,晚上吃茶叶。林青向毛泽东透露孙渡已经带兵赶到贵阳了,这说明毛泽东的计划成功了。毛泽东命令红六团在清水江上架起浮桥,进入瓮安境内活动,三军团则继续吸引国民党的注意力,照旧攻打贵阳东侧。
敌机正在侦查红军动向,孙渡虽然被蒋介石重用,但他也无法保证一定能保住贵阳城。陈诚担心贵州沦陷,建议蒋介石宋美龄先走为妙,红军先头部队已经出现在黔灵山了,如果蒋介石夫妻不肯离去,极有可能被红军俘获。飞机侦查到了红军没有进入贵阳,而是渡过了清水江,部份红军在乌当一带活动,另一部份出现在了湘黔公路。蒋介石得知一系列的情报,安排人马追堵红军,他计划把红军消灭在黔东地区。
孙渡成了蒋介石身边的红人,受到了蒋介石重用。薛岳与陈诚设宴款待孙渡,送了大量银元和金条给孙渡。孙渡得到了好处,满脸堆笑,立即带领部队追击红军。毛泽东命令红六团吸引滇军往东去,在瓮安附近活动。孙渡的部下一口气奔行了七百多里路,吃力不讨好,还被克扣了赏银,敢怒不敢言。龙云听说了孙渡获得蒋介石重用,惊怒交加,难以理解蒋介石的心思。蒋介石将来昆明视察,龙云心里虽然对蒋介石重用孙渡不满,但也只能积极地接待蒋介石。席间,龙云提出组建云贵军事公署,由他自己担任主管。
红五军团打败了滇军的先头部队,毛泽东叮嘱红五军团不可恋战,应该迅速与主力部队汇合。红六团完成了引诱敌军东行的任务,红九军团一口气夺下了大定的瓢儿井,活捉了当地的地主豪绅,为百姓们开仓放粮。当地的百姓见红军为民着想,许多年轻小伙争着参加红军。九军团在瓢儿井得到了大量补给,把消息传给了毛泽东。大家非常开心,毛泽东带领红军继续抓紧时间赶路。大家得到了补给,精神振奋非常开心。毛泽东带领红继续赶路,红军成功袭击了孙渡的部队。孙渡虽然遭到了偷袭,但还是成功逃跑了。龙云听到消息,感叹孙渡没有被红军打死。龙云担心红军进入云南,如果红军进入了云南,对国军来说就有大麻烦了。陈诚命令部队排兵布阵,薛岳受令带领几人追击红军。孙渡豁出云了,不再听从龙云的调遣,而是听从蒋介石的命令追击红军。
红三军团连夜急行军,很多战士跟不上大部队速度,纷纷掉队,被地主组成的民团杀害。由于连续十几天急行军,红军主力出现了严重掉队。红六团被民兵团追击,拼尽全力攻击拦在前方的民团兵,摆脱了后方的追兵。林彪记着向军委反应情况,军委命令一军团急行军拿下番县城。
红一军团教导营乔装国民党军队却被守城的黔军识破,他们只好强行攻城,虽然顺利拿下但是中革军委仍觉得林彪一部乔装打扮没有注意细节,反观中央红军通过乔装打扮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长寨县。红九军团独自行军来到猫场镇宿营,罗炳辉再三嘱咐夜晚守军要小心警惕,防止敌人偷袭。
果然,王家烈的黔军盯上红九军团,王家烈听取张銮的意见后安排刘鹤鸣带着几个团远远地追赶红军,猫场当地的忠义军和民团主动向刘鹤鸣请战攻击红军,刘鹤鸣因为利益诱惑又加上民团队长的唆使决定夜袭红九军团。守山的红军发现情况不对,便通知了八团团长崔国柱,但崔国柱有些麻痹大意,因事发突然,红九军团几乎没有防备,各个街口都有敌人围堵,战斗持续到白天,因为担心黔军后期会有增援,他们打算猛攻梯子岩上的民团。
红九军团携带大量的物资导致行动缓慢,为了加快速度他们只好将除枪支弹药和银元外的其他东西全部扔掉。梯子岩上的民团不是正规军比较容易攻击,此战黔军损失两百多人,民团又纷纷逃窜,刘鹤鸣只好先打扫现场捞点红军扔下的物资回去好向王家烈交代。而红九军团牺牲了团长以下400余人,损失大量生活和军用物资。中革军委得知消息后十分生气,红九军团连打三个胜仗就开始骄傲大意,导致遭受这次巨大的教训。中革军委严厉批评了红九军团党委,并对崔国柱给予撤职留任处分,同时也让红九军团吸取教训。
陈诚向蒋介石建议整编黔军为中央师,彻底对其中央化,并安排晏道刚去找黔军的两个师长做思想工作。蒋介石提出要先解决王家烈,而对于云南龙云倒不是很着急。晏道刚直接将中央的委任状交给何知重,何知重为出任二十五军军长一职果断出卖了王家烈,同时他又找到柏章辉许以职位和重金军费直接将其收买。何知重和柏章辉撺掇黔军士兵向王家烈讨要军饷搅得王家烈心神不宁,对着晏道刚低声下气地诉苦,晏道刚假意相劝让王家烈在主席和军长的位子中让出一个,王家烈愿意出让主席之位但又无治军军费,晏道刚顺势让其亲自向蒋介石请辞,还可以在国民党中央谋得一个好职位,王家烈怎肯放弃职务只得百般恳求,晏道刚自然不为所动。
中央政治局在长寨县铁厂场召开会议,总结苟坝会议以来的军事路线问题,讨论红军下一步的去向。周恩来总结在渡过乌江之前就是想越过赤水河在滇桂黔边境建立新根据地,但是敌人几十万人马的包抄让红军无法建立根据地,如无法立足那就折回乌江在遵义一带建立根据地,但如果再次被敌军包围将无法建立根据地。毛主席则认为渡乌江去遵义不行,北上入川也行不通,不如趁着滇军不在云南大本营而去往云南。
毛主席分析道,可以在滇东或者滇黔边境建立新的根据地,之所以选定这里是因为龙云很排外,他不会让蒋介石的军队进入,这样只需专心对付滇军即可,退一步讲如果失败还可以渡过金沙江与红四方面军汇合。
黔军犹国才针对红军到底会否离开贵州讨论,最后决定让红军必经之地的陆瑞光驻军去攻打。红军知道陆瑞光来龙去脉,他还算是个正义的农民领袖,如果能稍加拉拢还能省下不少事情。路过少数民族村寨的红三军团和少数民族的百姓闹起误会出现了冲突,红军对少数民族的政策有规定,所以红军只好带着当地的一名百姓去和少数民族乡亲去商量谈判,乡亲们不相信红军小战士,要和红军高级别的指挥官对话,于是红三军团第四师政治部主任张爱萍带着小战士进入到少数民族村寨,和寨子的陆首领进行对话。
乡亲们叫嚷着要杀死张爱萍,陆首领对只身前来的张爱萍有些佩服,再加上当地那名百姓以自己性命作担保,陆首领才肯听张爱萍解释,当地百姓称曾经有过穿着红军衣服的队伍侵害过寨子,张爱萍解释道那些是国民党反动派伪装成红军来嫁祸给红军。陆首领询问红军借道寨子准备去哪里,张爱萍回复说红军是要过北盘江去云南,而且保证绝不占地盘不进寨子,陆首领和百姓还是不敢相信,他们要张爱萍留下人质并要红三军团彭德怀来签字画押,红军当然敢做保证,也以此换得寨子百姓们的信任。
寨子的乡亲们大办欢迎宴,毛主席很是开心并要此成为今后处理民族关系的典范让全军学习。次日红军大部队就要离开,让方武先带着部分同志留下照顾伤员和应对敌人围剿,毛主席嘱咐其要与少数民族的同志搞好关系,充分发挥群众的作用,乡亲们对红军依依不舍,红军顺利渡过陆瑞光的村寨。
陆瑞光此举让犹国才及其部下愤愤不平,丢了枪支又丢了人,犹国才安排属下带人去北盘江各个渡口攻击红军,意在解决红军之后再回头对付陆瑞光。1936年犹国才的黔军围剿弄染寨,方武先等其他留下的红军全部牺牲,陆瑞光被捕后被杀害,1989年追认陆瑞光为革命先烈。蒋介石安排龙云调派两个旅去堵截红军,将红军逼回贵州。但是龙云不肯让滇军剩下的两个旅去执行蒋介石命令,他决定将孙渡调回云南来执行命令。
红军再次处于被包围的状态之中,毛主席给红一、三军团下死命令务必拿下北盘江给红军打出一条通路。红十一团奉命去到渡口却发现渡口没有船只也没有任何动静,他们只好去村子里砍伐竹子做竹筏渡江,但是白层渡漩涡很多相当危险,村民称对面的黔军将船只收起且修建了工事。中革军委传来消息要在天黑前渡过白层渡口,渡口红军着手渡河,没想到对面黔军竟然主动求和,由于不知对方用意是真是假,他们按照约定对天开枪之后黔军确实撤离,于是红军安排渡江。毛主席等人因顺利渡江很是开心,一军团和三军团也顺利占领渡口和附近镇子,等于再次从敌人的包围圈中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