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内容:

2018年电影大全

歌手2

奥斯卡

春晚

陈立农陈立农

陈伟霆陈伟霆

吴宣仪吴宣仪

范丞丞范丞丞

首页 >剧情介绍 >电视剧剧情 >伟大的转折分集剧情

伟大的转折

2019年10月08日 13:580365经典网小雨

分集剧情

第1集 中央红军无处落脚 博古错误指挥损失六万红军

公元1934年12月,寒气逼人,冷彻沁骨。国民党重兵围追堵截下的中央红军,经过了惨烈的湘江战役之后,行进在广西与湖南交界的越城岭老山界。

国民党紧追中央红军不放,蒋介石召开会议,向负责围剿的陆长官盘问歼敌情况。陆长官未能成功消灭红军主力部队,避重就轻认为红军只剩下中央军了,没有多少兵力了,国民党从一定程度上已经取得了胜利。蒋介石不认同陆长官的观点,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红军如同野草一样,哪怕只剩下少许兵力,日后一样也会对国民党形成威胁,蒋介石下令各个集团军追踪逃走的中央红军,必须将红军的有生力量全部消灭。

毛泽东在行军过程中召集战士们,教导战士们不能气馁。尽管红军战败了,被国民党打得屁滚尿流,但红军的信仰是绝不认输。毛泽东鼓励战士们振作起来,跟随大部队转移,只要甩掉了国民党,红军以后还能东山再起。

毛泽东与董老等同伴谈论时局,董老不赞成红军前往湘西与友军汇合。国民党消息灵通,必然在路上堵截前往湘西的红军。毛泽东认同董老的观点,他也觉得中央红军不能轻易去湘西。蒋介石请了西方人参与剿共计划,必然设了很多埋伏,料定中央红军有可能去湘西,如果中央红军去湘西,正好落入蒋介石设好的圈套。

红军高层由博古和李德两人掌控,李德领导不力,至使六七八红军在战斗中牺牲。周恩来为牺牲的战士感到心痛,找博古理论。博古认为红军原来有九万,忽然只剩下三万了,有可能是负责记数的文员出了错。周恩来声明文员不可能记错数,事实摆在眼前,九万红军因为博古领导不力,牺牲了一大半。博古意识到自己犯了大错,失声痛哭,没脸面对死去的战士们。李德冷漠无情说堂面话,提醒周恩来等人只要坚守共产主义思想,队伍必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朱德见李德站着说话不腰疼,忍无可忍声明死去的每个战士都坚守共产主义思想,但红军高层不能漠视牺牲的战士,只喊口号,失误指挥,牺牲更多的红军战士。

晚上,毛泽东与同伴们一番商议,认定红军应该前往贵州落脚。时间紧急,毛泽东连夜登门找博古谈话,博古

因为指挥失利没心思与毛泽东交谈,借口李德和周恩来不在场,建议改日众人全部在场了再交谈。毛泽东见博古身为高级领导却没主心骨,脸上升起不悦,一言不发拎起马灯转身就走。博古目送毛泽东离去,神色复杂。

蒋介石抵达南昌行营,与下属们讨论中央红军的去向。中央红军有可能去的地点有很多处,国民党在各处地区布置了重兵,企图消灭中央红军的全部力量。蒋介石让下属们发表观点,轮流分析红军的去向。有下属认为如果红军部队里面有聪明的领导,一定会指引红军直奔贵州。

第2集 红军改道贵州 李德私自命令红军继续会师湘西

中央红军高层召开会议,邀请了毛泽东等官级低的官员参加。毛泽东来到会议室外面,遇到了一个来参加会议的官员,开玩笑称自己官级低,很少有机会参加高层会议。

主持会议的是李德和博古,两人的权利最大。李德和博古接连几次错误指挥,导致红军牺牲了大量兵力,两人没有悔改,而是继续按照自己的想法指挥红军。毛泽东不同意红军前往湘西,提出红军前往贵州。湘西已经被国民党控制住了,贵州虽然也有国民党的兵力,但驻守在贵州的国民党兵力很少,中央红军完全有能力与贵州国民党决斗。

李德反对毛泽东提出的红军前往贵州,朱德赞成毛泽东的观点,指责李德与博古几次错误指挥红军,导致红军损失惨重。李德被朱德气得复发疾病,剧烈咳嗽。周恩来见状赶紧扶住李德,建议李德回房休息。博古目送李德离去,数落毛泽东几人顶撞了李德。毕竟李德是苏联派来的军事专家,帮助中国红军对抗国民党。中国红军上下理应敬重李德。毛泽东表示自己其实极其敬重李德,不过,李德显然不了解中国国情,因此多次错误指挥红军。由于李德缺席离去,会议大权落到了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手里,红军前往贵州的方案得以落实。

国民党在湘西内外布下了重兵,等待中央红军进入湘西,不料中央红军忽然改变了行军路线,兵分两路往贵州方向行进。消息传到国军部队,负责剿共的薛岳正在办公室计划消灭进入湘西的红军,手下进入办公室,透露中央红军已经改道往贵州方向去了,一共分出了两支兵力。薛岳大吃一惊,立即来到挂着地图的墙下,在手下的指引下找到了贵州地图。毛泽东智慧过人,指挥红军前往贵州,薛岳感概万分夸赞红军走了一步妙棋,让国民党守了个空。国民党已经在湘西内外布下了一张大网,结果中央红军没有往大网里面钻,而是改道贵州。

中央红军的发报机出了故障,老钱紧急抢修发报机。博古进入发报机室,催问修理进度。老钱表示无能为力,发报机的一个配件坏了,如果想修好发报机,必须有对应的配件。博古心急如焚,派人买了发报机配件,由于配件型号不对,发报机刚运行了一会就出故障冒了烟,再次停止运行。急得李德暴跳如雷,但又无可奈何。

洛浦发现许多红军浩浩荡荡往湘西方向行军,毛泽东曾经参加高层会议,已经落实了红军去贵州的计划。如今红军没有按照会议定好的计划去贵州,而是继续去湘西。 洛浦猜到李德私自向红军下达命令,指挥红军去湘西。事态紧急,关乎万千红军的性命,洛浦心急如焚找到毛泽东,提起红军又按照李德的指挥去湘西了。毛泽东意识到事态严重,提议立即召开会议。

第3集 红军取消去湘西 众人为毛泽东庆生

红军各个领导在会议上发表个人的观点。张闻天与毛泽东立场一至,两人提起中国面临的实际情况,不赞成红军去湘西。斯大林同志也曾经建议红军去四川,李德是苏联人,更加应该听从斯大林的指挥。博古见毛泽东与张闻天把时局分析得有理有据,内心开始动摇了,也意识到了红军不应该去湘西。国军在湘西一带布下了重兵,红军只要进入了湘西,就会遭到国军狂风暴雨般的袭击。毛泽东在会议上对红军接下来的计划做了一个简要解释,红军过乌江,在川黔建立根据地。只有建立了根据地,才能与另外两路红军形成三足鼎立的阵形。湘江战役是一次失败的战败,王稼祥在会议上要求责任人对湘江战败进行一次自我批评。在毛泽东和张闻天几人强烈要求下,红军取消了去湘西的计划。

李德对毛泽东一行人在会议上表达的观点提出质疑,由于得不到众人认同,他气急败坏骂骂咧咧,态度嚣张辱骂了中央政治局委员。周恩来一向持中立态度,并未过多抵触李德,由于李德公然辱骂中央政治委员,周恩来对李德大失所望,包括平时对李德言听计从的博古也动摇了心思,对李德产生了不满。刘伯承带领自己的部队与大军汇合了,见到了周恩来,获得周恩来提拔,重任 红军总参谋长,在周恩来的命令下即将带兵强渡乌江。

红军队伍损失惨重,队伍进行了重编,第八军团编入到了第五军团。第八军团只剩两百多名战士,不过,两百多名战士依然有很强的战斗力,即将接受新的任务。

红军在行军过程中高喊活捉王家烈,黔军暗中关注红军的动向,王家烈在手下的建议下向各路不齐心的长官发下鸿门宴。南昌行营,蒋介石还在分析红军动向,杨永泰认定红军就算过了乌江,始终会选择与红二红六军团汇合,蒋介石不认同杨永泰的观点,指使黔军防备 红军潜入黔北。

王家烈召集各路黔军长官开会,希望长官们齐心对付红军,大敌当前,如果众人不团结,将会被红军各个击破。红军休养连与黔军小股侦查部队相遇,双方立时展开了激烈的枪战。陈长官带领部队赶了过来,击退了黔军。战斗结束,红军牺牲了四个士兵,小马受了重伤,在毛泽东的老家养伤。

毛泽东生日到来,众人拿出礼物给毛泽东庆生。毛泽东已经四十一岁了,他虽然不年轻了,但思维灵敏,用酿酒形容做事情,任何事情跟酿酒一样,其实都有自己的规律。从目前红军接连几次失利来看,李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毛泽东与妻子贺子珍提起了还未降生的孩子,他觉得孩子来得不是时候,惦记远在江西的大儿子毛毛。王嫁祥与张闻天谈论时局,两人一至认为毛泽东想出的战斗方案和理论有科学依据,站得住脚根。

第4集 红军渡乌江失败 李德博古再次提出红军北上

红军抵达了乌江北岸渡口,观察黔军的动向。在战斗之前,红军战士们喝下了壮行酒,如同立下了军令状。战士们潜入了乌江,为后续部队打开了战斗局面。黔军察觉到了红军在渡江,立即向渡江的红军发动了猛烈进攻。候之担安排下属对付红军,自己却带着钱财逃往重庆了,扔下了黔军不管。

红军强渡乌江失败,李德在行军路上生气否定强渡乌江的决策,毛泽东感概乌江地貌易守难攻,当他接到强渡乌江失败的消息后,望着连绵起伏的群山,对着奔腾的江河作诗一首。江对岸的黔军因为成功打退了渡江的红军,无不欢天喜地得意忘形。为了向上级领功,黔军们谎报了军情,谎称以十数人的力量消灭了红军二百多人。

红军暂时留在江边沿村休息,张闻天得知李德博古又反复无常,竟然又想指挥红军北上与贺龙汇合。毛泽东得知此事,当晚紧急召开了会议。李德依然希望红军北上,为了实现自己的方案,他提起了红军上午强渡乌江失败了,趁机否定了红军渡乌江不可取。张闻天不认同李德的观点,他强调红军渡乌江通过了党组织商量通过的,并不是某个人决定的。博古不听张闻天解释,他与李德的观点一至,反对红军继续强渡乌江,要求红军北上。毛泽东早就看清了敌我双方的力量,他有理有据分析敌我力量,守在江对岸的候之担的部队只有一个师,兵力不足,经受不起红军接二连三的进攻。不过,黔东地区虽然没有中央军,但还有湘军和桂军,这两个派系的国军不容小看。

毛泽东再次提出制定一个完整明确的作战计划。前线部队距离乌江不足一百里路了,情况紧急。毛泽东调派刘伯承去前线,负责指挥红军强渡乌江,同时在江岸发动人民群众一起对付国军,在人民群众的帮助下打败国军。

刘英负责拉拢人民群众,看望一个老乡。当家的男主人不知道红军是好是坏,藏在房间里面不敢出来。刘英为老乡找来了饭食,好言相劝,提醒老乡信任与国军有很大区别的红军。国军无视百姓疾苦,红军不一样,红军把百姓当成自己的家人。老乡在刘英的劝说下打消了对红军的疑虑,叫来了曾被候之担欺骗的老乡,协助红军过江对付黔军。

红军在城内分米给百姓们,获得百姓们称赞。百姓们终于相信红军是一支正义之师,个个都对红军产生了敬意。

王家烈为了对付过江的红军,决定向中央军薛岳求助。妻子反对他的计划,薛岳是外来人,他就算带兵进入黔地,自然也不会全力帮助黔军对付红军。王家烈觉得自己没有退路了,如果不向薛岳求助,自己很难对付得了红军。

杨永泰建议成立追剿红军的部队,由云南主席龙云担任司令。杨永泰觉得龙云和刘湘不可能听从薛岳调遣,三人很难走到一起。因此倒不如卖刘湘一个面子,安排刘湘担任四川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