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在讨论拿下遵义城的可能性,王家烈的一个团在桐梓,三个团在娄山关,红军用十一个团的兵力攻打黔军的四个团应该不成问题,关键是拿下桐梓再突破娄山关,拿下遵义就有很大的希望了,但同时要求红军行军速度必须提高,用灵活机动性来由被动变成主动。毛主席给红三军团的同志们将战斗形势简单分析,鼓励战士们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再接再厉,特意表扬了红一团,让大家都以他们为目标,争当英雄团。毛主席接下来给大家分析为何要急行军,一番解释获得了同志们的认可和赞同。
红一军团埋伏在城外,瞅准战机后未等与红三军团汇合就直接开始了战斗并率先打下了桐梓,等他们进城安顿好之后红三军团的彭德怀就到了,红三军团奉命去攻打娄山关,两个军团的负责人再次研究着战略计划。红三军团在天亮时赶到娄山关抢占有利地形,在敌人抵达时率先开火,短暂交战之后敌人匆忙撤退,意欲引红军进入娄山关已布设好的陷阱。据情报显示敌人六团退至娄山关是因为有十团接应,红军接下来就是由邓萍对几个团进行分工部署攻下娄山关。
红一团对娄山关小尖山进行强攻却被敌人炮火拦回,彭德怀很是着急,当地的百姓黄老伯给朱德指出了一条小路可以直接抵达黔军后方,于是他马上安排一小部分队伍正面佯攻吸引敌人火力,大部队跟随黄老伯绕小路上山。黔军指挥官对娄山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很是自信,吸引敌人火力的进攻正式打响,负责佯攻的同志们力争为大部队获取时间,而在侧翼攻击的红军被敌人发现提前交火,情况十分危急。
王家烈收到红军攻击的消息后十分焦虑,他立即调三个团增援娄山关,并让何知重带兵攻打桐梓来减轻娄山关的压力,张銮建议他马上向蒋介石求救,让薛岳和贺国光出兵包抄红军断其后路。贺国光接到王家烈急电后立刻进行部署,命令重庆中央军攻打桐梓抄袭红军,薛岳部也南下加入了围剿。
红军得知中央军和薛岳等部都在向贵州增援,他们已没有退路,必须赶在援军到来之前拿下娄山关。红军战士迟迟无法拿下敌人火力点,只有拼着性命冒着敌人强大的炮火强行闯关,彭德怀向朱德汇报,红三团已经冲锋三次也无法拿下娄山关,此时黔军娄山关指挥部还在相信仅凭红军目前的装备无法打上大尖山,但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红军天降神兵到达大尖山偷袭成功,大尖山阵地被成功拿下。
黔军旅长紧急部署让人夺回大小尖山,又安排点金山迅速布防。红军预料敌人会赶往点金山,于是集结部队向点金山进攻,路上巧偶遇黔军便预先设伏,待敌人进入伏击地域后立即发起攻击,黔军毫无还手之力四处逃窜,红军奋勇攻下敌人点金山指挥处。
黔军团长刘鹤鸣带着带人赶到小尖山附近将逃跑的小尖山驻军逼了回去,红军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寸步不让敌人前进,但毕竟敌人有重武器攻击,红十三团已经伤亡过半。彭德怀交代要守住关口南坡、黑神庙一带,因为还有两个团的黔军未撤走,特别注意他们的夜晚偷袭。战士们加固工事,敌人打算次日养足精力一举夺关,刘鹤鸣建议杜肇华正面佯攻,主力攻打点金山,但是杜肇华决定两处同时发起攻击,他还收到王家烈和柏章辉带兵增援的消息,要求他们死守娄山关。
毛主席和朱德、周恩来商量,必须赶在中央军到来之前拿下娄山关,遂决定干部团上前线增援,次日黔军发起进攻,幸亏干部团及时赶到打跑黔军。黔军只剩下板桥的两个团兵力,杜肇华决定撤退并召回板桥两个团绕回高坪镇集合,以此让出娄山关。毛主席、朱德和周恩来带着警卫员和几个小士兵一起爬上高山,望着漫漫长道,昏黄的夕阳,红军正在向娄山关挺进,沿盘山路猛烈追击,傍晚时分将这座雄关控制在手中,使大部队顺利通过,迈向胜利的前程,毛主席百感交集写下《忆秦娥·娄山关》这篇壮阔豪迈的词。
红军进入板桥镇,镇里的百姓像见到亲人一样迎接红军进城。夜幕降临,大家继续讨论与黔军的战斗,因为王家烈不会轻易放弃防守遵义,派出的援军很快就会赶到,所以要立刻派兵追击由杜肇华带领的黔军,不能给敌人任何喘息之机。杜肇华一路逃跑赶到高坪镇与刘鹤鸣统计人员,仅剩一百余人,杜肇华不愿继续行军,刘鹤鸣好一顿劝说才继续向遵义逃跑。
杜肇华想着丢失娄山关不好向王家烈交代,就打伤了自己一条腿,谎称红军人数众多火力又猛,王家烈再生气也无可奈何。红三军团的三、四、六团负责阻击黔军增援之敌,中央情报局截获黔军王家烈向薛岳求助的电报,吴奇伟纵队已经渡过乌江到达高坪一带,毛主席决定将军事指挥权下放到各军团,由各军团长根据实际情况自主指挥战斗。彭德怀接到命令后,立刻安排了一系列的计划,让红一军团配合在晚间发起进攻。王家烈用四个团的兵力坚守遵义等待薛岳援军。贺国光连收王家烈几封电报,只好以蒋介石名义催促薛岳尽快赶到,但薛岳却不予理睬。
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在遵义前线侦查时不幸被子弹打中壮烈牺牲,他的牺牲让红三军团的战士们义愤填膺,到夜晚时分对遵义发起强攻,遵义中心门就快要失守。吴奇伟部已经到达遵义城附近准备夜宿忠庄铺,他们发电报给王家烈时称纵队离遵义城还有三个多小时,要黔军守城至天亮。还有六个小时才到天亮,王家烈没有信心能否守到援军的到来,张銮建议王家烈亲自去求吴奇伟出兵,否则遵义很快就会被攻陷。
王家烈答应去求助吴奇伟却带走了一个团的兵力,得知消息的杜肇华和刘鹤鸣劝说柏章辉,红军攻势太猛,与其被歼灭,不如带着三个团撤退以保存实力,就在柏章辉纠结之时,红军战士们已经将红旗插上了遵义城头。
红三军团在城南高地构筑工事,准备迎战驰援遵义的中央军,因为吴奇伟的兵力和装备远胜于红军,所以要取得这场硬仗的胜利不能只靠火拼,还要智取。吴奇伟纵队信心十足,利用远程炮火开路,再配合以战斗机轰炸,红军战士虽不畏牺牲但终究抵不过敌人的优势火力而纷纷倒下,老鸦山失守。吴奇伟打算一鼓作气拿下红花岗,众人已经提前安排庆功宴席。老鸦山失守对于遵义城的红军大部队而言很是不利,红军马上集中十二、十三团以及干部团准备强攻重新夺回老鸦山并守住红花岗。
朱德前线指挥将所有的炮弹齐齐发出,十二、十三团和干部团迂回包抄围攻敌军。经过一番艰难激战,干部团冲上老鸦山。中央情报局截获敌军大量电报但无法确定敌军具体位置,只能尽量破译锁定在遵义附近忠庄铺。毛主席知道老鸦山被成功拿下才松了口气,随后听取情报预估忠庄铺为敌军指挥部,毛主席、周恩来立即派林彪抽调两个团,由黔北游击队带路,抄小路奔袭忠庄铺。忠庄铺指挥部听见枪声和炮声,吴奇伟以为是中央军攻打老鸦山的声音,却不曾想是红军的两个团和游击队在攻打忠庄铺外围。
吴奇伟见大势不好,急忙命令警卫营抵挡红军攻击,但是红军兵力远超吴奇伟指挥部驻军,害怕被俘的吴奇伟下令撤出忠庄铺,命令正在攻打老鸦山和红花岗的几个师一齐撤退至懒板凳集合。因为中央军开始交替撤退,很快就造成了溃逃之势,红军战士们信心大增,林彪见时机已到,命令红一军团全线出击。彭德怀指挥三军团战士追击敌人至鸭溪,可他的好战友邓萍却再也无法回应他的呼喊。
林彪再次下令追赶敌人至乌江边,把他们追到腿软追到不能再回来。敌军在撤退的道路上懒懒散散行走,吴奇伟见部队再无作战的样子只好命令所有部队在刀靶水集合。另外一边慌忙逃窜的王家烈被追赶至鸭溪附近,害怕不安全继续撤离至打鼓场。
红军战士开开心心地清点缴获物资,聂荣臻激励战士们不能放松警惕要乘胜追击,将敌军全都赶到乌江里去喂鱼,而且要大伙比比谁抓的俘虏多,战士们被激起信心嚷嚷地要比赛。红军捷报频传让连日通宵指挥研究作战的毛主席和周恩来开心不已,忘却了满身的疲惫。
毛主席认为这盘大棋可以收官了,命令红五、九军团驻扎桐梓守住娄山关,红三军团驻扎鸭溪守住遵义,而红一军团继续追击敌军扩大攻势,毛主席称终于有个时间可以好好地睡上一觉了,睡醒之后应该是捷报频传了。
红一军团奉命追至刀靶水和敌军正面交战,中央军一零七团不敌红军猛攻撤退并被红军抓了不少俘虏。吴奇伟的纵队损失惨重,一时冲动的吴奇伟想与红军死拼在乌江边却被阻拦,薛岳派来接应的欧震九十师不肯到乌江边增援,吴奇伟只好命令全军过乌江之后炸掉浮桥,舍弃了还未过江的两个营和一个连。
蒋介石得知中央军溃败大发雷霆,听说毛主席重新执掌红军军事指挥权后,他再三叮嘱部下提防毛主席多变的战略方法。红军进入遵义城,毛主席、周恩来回到熟悉的地方也是感慨万分,最新战报传至指挥部,七战七捷缴获敌人物资无数,但红军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红三军团只有一个团可以勉强维持编制,其余各团都伤亡过半。毛主席沉思过后决定恢复红三军团的人员编制使他们尽快恢复战斗力。
毛泽东、张闻天来到遵义县革委会,了解到红军医生龙思泉牺牲的情况,很是悲痛。朱德自掏腰包买下很多猪肉,再加上周恩来的好酒,大家伙开完会就能热闹庆功了。自从离开江西苏区之后这是首次全线获胜,说明遵义会议的决议是十分正确的,另外张闻天宣布为了巩固优势和灵活作战成立前敌总指挥部,朱德担任司令员,毛主席担任前敌政治委员,同志们都齐齐欢呼。毛主席劝勉大家,即使在遵义获得了重大胜利但是依然不能松懈骄傲,要精诚合作,毛泽东二渡赤水获胜的军事指挥能力赢得了大家的信服。
蒋介石决定各军在接下来的围剿中由自己全权指挥,共同完成剿共大业,会上他撤销了王家烈和吴奇伟的军长职务,贺国光和薛岳也都因为督剿不力予以处分。蒋介石同时命令剿共指挥部拿出作战计划,力求两周之内夺回遵义,吴奇伟接受处分之后羞愧难当主动请战,但是收复遵义要全听蒋介石安排,自己不能妄自行动。黔军也接到了处分,他们感到不平,推卸丢失遵义的罪责不在自己而在于薛岳延迟战机,柏章辉等人叫嚷着不服蒋介石,何知重表示相信蒋介石的指挥,双方争执不下,王家烈头痛地决定不论以后如何,都不能与红军拼消耗战再丢失这最后的人马。
蒋介石大发雷霆的消息传到了云南,滇军指挥部庆幸在龙云的指挥下只要求孙渡将红军赶出云南而没有继续追击,否则兵败连累滇军不说还给了蒋介石进入云南的借口。国民党正在紧锣密鼓地安排下一步围剿,毛主席、贺子珍和刘英、张闻天一起吃饭,张闻天看着刘英还有些不好意思,反倒是刘英更加大方。张闻天感谢毛主席和贺子珍给自己牵线搭桥,毛主席问起两人何时结婚,刘英很有见解地说要等到红军有了稳定的根据地再说,这时,周恩到来,说有事要请示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