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寺里,孙若微正和姚广孝里聊着天,朱棣来找到孙若微,孙若微告诉朱棣,朱瞻基说要去医朱棣的心病,要安朱棣的心,朱棣问她,怎么安心,孙若微突然跪下,请求朱棣放过在关外的三万人,化解恩怨,朱棣许诺她,如果她能把朱允炆带回来,自己就让那三万人安然无恙地回到京城,前尘往事,一笔勾销,孙若微让朱棣把这话告诉朱瞻基,还说朱瞻基没有了腰牌,不能随意来找朱棣,朱棣呵呵一笑,说自己只是和朱瞻基开开玩笑,没想到朱瞻基还开始较真了。
朱瞻基派人抓来了皇甫云和,还把孙若微逮到了皇甫云和面前,孙若微质问皇甫云和,他明明知道朱高煦就是皇爷,为什么还要拿靖难遗孤的命去和朱棣下棋,孙若微没想到是皇甫云和要把他们往火坑里推,朱瞻基开了口,让皇甫云和考虑考虑和自己合作,皇甫云和却说自己不会像孙若微一样忘记父母的大仇,孙若微告诉皇甫云和,自己在鸡鸣寺里偷偷听到朱棣和朱高燧在深夜悄悄审问刺客的事情,刺客被拖走后,朱棣问起朱高煦和靖难遗孤的事情,原来朱棣早就知道朱高煦在暗中培养靖难遗孤,朱高燧也是替朱棣做事,暗中替朱棣打探消息,原来皇甫云和的身份和名字都是假的,还提议把皇甫云和抓起来审问,皇甫云和听完,却不相信孙若微的所说的话,朱瞻基让皇甫云和陪自己演一出戏,要让孙愚他们三人活着。
汉王妃和赵王妃来到宫里想来找朴妃贺喜,胡尚仪却说朴妃还没请下喜脉,不能去朴妃的宫里,胡尚仪见两人想要悄悄打探朴妃的情况,便转头骂起胡善祥,指桑骂槐起来,两人听出胡尚仪的弦外之音,便离开了。
皇甫云和来找朱高煦,说自己找到了孙愚他们。此时朱高燧正在审问刺客,想要审出刺客在宫里的内应到底是不是朱高煦,朱高煦却突然来到诏狱,打了朱高燧一拳,让朱高燧赶紧把孙愚他们给自己送来,如果不送,就是与他为敌。朱高燧找到徐滨,想要拉拢他们,背叛朱高煦,徐滨没有答应,此时朱棣让朱高燧带着孙愚他们来见自己,朱高燧将三人带到鸡鸣寺,朱瞻基坐在门口,说传朱棣的口谕,让他们三人进去,朱高燧在门口候着,还说有一个和他一样蠢的人会来,让他们商量好了怎么骗朱棣,再进来,朱瞻基刚把人带进去,朱高煦就来了,两人争吵间,朱棣的太监出来让他们两人没事就不要见了,朱高燧问他那三个人会怎么处置,太监却一副不知道是哪三个人的样子。
朴妃见胡善祥记录着自己吃饭的情况,是不是自己吃什么都要被记下来,胡善祥告诉她,她被皇上临幸后,没有请喜脉之前,吃喝行走,做任何事情都有人专门记录,万一她怀上了孩子,太医就能够根据记录知道她的情况。胡善祥告诉朴妃,如果她真的怀上喜脉,那她的待遇就会大变,但朴妃却对此没什么兴趣。朴妃说起最近宫里的人在说闲话,如果她这次不能怀孕,连朱棣也会跟着被笑话。
朴妃对胡善祥十分不满,对她一番打骂,胡善祥心中起了不满,把宫女们都叫到了执事房,责骂她们在朴妃面前说闲话,胡善祥转眼又放软了态度,一番恩威并施,宫女们都答应帮胡善祥盯着闲话是从哪里传出来的,胡善祥让宫女们好好照顾朴妃,不要乱传闲话,胡善祥在和宫女们谈论朴妃到底有没有怀孕时,朴妃正在门口偷听着。
孙若微帮聂兴处理伤口,徐滨便让朱瞻基到门口去谈,因为他想救那三万被流放的靖难家属,想要放下个人的恩怨。聂兴在牢里病得很重,并不知道情况,现在情况好转,他马上跟孙若微他们打听情况。徐滨想要安排朱棣和朱允文见面,但又觉得见面有风险,他怕朱棣心意有变,所以不敢太过于相信朱瞻基。朱瞻基答应徐滨,让他做徐滨的人质,为这次的见面担风险,可徐滨还是很犹豫。聂兴不肯听孙若微的话,他恨朱棣,执意要为父母报仇,因此不想跟朱瞻基合作,孙若微只能努力劝说聂兴,希望聂兴能明白他们的苦衷,可聂兴就是不听。
安贵妃又带了御医前来,想给朴妃请脉,可没想到却发现朴妃失踪了,她只能着急地派人去通知胡尚仪。安贵妃为朴妃失踪着急了,她认为是想看朴妃笑话的人动了手,因此牵怒于张妍,跟张妍和胡尚仪发起了火,气得张妍差点要跟她一起去见朱棣,当面理论个清楚。胡尚仪提醒安贵妃,在朴妃被宠幸之后,必须独居一个月,安贵妃常常过来看朴妃已经逾越规矩,如果再去朱棣那里理论,只能自讨苦吃。
安贵妃被胡尚仪这一说,马上就坐了下来,胡尚仪和张妍这才一起去找人,想要把所有人召集起来,将朴妃找出来。张妍担心朴妃有不测,正跟胡尚仪商量之时,胡善祥想要悄悄地把打听的消息告诉胡尚仪,被胡尚仪直接打了一个耳光,胡善祥这才当着张妍的面,把消息说个清楚。张妍得知,朴妃没有出宫,心里更加不安,怕朴妃跟上次失踪的妃子一样,也落了井,到时候不知道如何跟朱棣交代。
朱瞻基跟徐滨商量之后,将徐滨带去见朱棣,把他们商量好的,跟朱允文见面的细节,一一跟朱棣说明。徐滨说明,朱允文已遁入空门,也不想见朱棣,只是为了奴儿干都司的三万人,致于朱允文的身份真伪,他自有办法跟朱棣证明。朱棣接受了徐滨的安排,等着十五日后,去灵山寺的塔里见朱允文,徐滨这才离开了驾前。
朱棣等徐滨离开,马上就问起了朱瞻基的安排,朱瞻基说明,在见面之时,他的小命由徐滨掌控,如果朱允文天亮未能回来,他的命就结束在徐滨手中。朱棣对朱瞻基的话一点也不在意,他觉得朱允文已经没什么大不了,他很开心朱瞻基办的这件事情,还想着释放那三万人的好事,留给他的后人去做,好给他们留一点好名声。
派去找人的宫女一一回来汇报,都没有找到朴妃,让张妍特别的担心,因为朴妃这一失踪,朱高煦和朱高燧肯定会往死里整朱高炽。胡尚仪一听张妍怪罪,马上就跪下要自己承担下这一切,可张妍认为这并不能让东宫与此撇清关系。胡善祥听到张妍和胡尚仪的对话,马上上前跟张妍建议,找一个体貌相当的宫女,将其当成朴妃的尸体交出去交代。
张妍觉得胡善祥的意见,是解决这道难题的好方法,可她没有想到胡善祥是想用自己的尸体变成朴妃的,张妍一听就心软了,想要留下胡善祥另想办法。张妍派胡善祥去给安贵妃回话,把安贵妃给吓唬一番,不让安贵妃再借此大做文章,好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找朴妃。胡善祥办完事回来,胡尚仪生气地质问胡善祥,究竟想要做什么,为何要蹚这趟浑水,而胡善祥则表示,她是想借此事还胡尚仪的恩情。
胡尚仪见胡善祥还是那么坚持,要选秀女入宫当主子,她只能提醒胡善祥,进入朱家门并没有那么好过,也并不能保一生平安,可胡善祥一点也不后悔,只想有这么一次机会就好。胡善祥说出了自己心里的想法后,便要求胡尚仪最后帮她一次,她想知道孙若微是否是她失散多年的姐姐。安贵妃在朴妃的房间里等她的消息,半夜突然听到声响,安贵妃这才发现,朴妃就躲在衣柜里。安贵妃叫醒了朴妃,这才知道朴妃躲起来,是因为朱棣根本没有碰她,而所有人都等着她怀孕,让她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胡尚仪听说太子妃请,便以为天亮了,到了要认罪的时候了,没想到却得知,是朴妃回宫了。
张妍回东宫跟朱高炽发了一通火,为自己一晚上操心着搜宫找朴妃的事情埋怨诉苦,然后便让朱高炽递折子请喜脉。朱高炽得知昨晚的事情,马上笑张妍小题大做了,而张妍则为朱棣临幸朴妃,是有换太子的意思,可朱高炽却不认同,并把朱瞻基没有给朱棣春药的事情告诉张妍,让张妍安心回去休息不要再管。
胡善祥事后回去向胡尚仪请罪,口口声声称她拿命去赌,是受不了胡尚仪受委屈,可胡尚仪却不相信。胡尚仪知道胡善祥拼了命在太子妃面前表现,是想着要当主子,她只能跟胡善祥割断所有情义,让胡善祥自己好自为之,想要当主子就自己去想办法,她不管了。
胡尚仪说完,要赶胡善祥走之时,太子妃传了旨意,升胡善祥为尚衣局的副署,还赏了不少的东西。胡尚仪在太子妃的人传旨之后,便再提醒胡善祥一句,说明胡善祥想要选秀女当主子,身世说不清楚,胡善祥若执意要这样做,就是想要置她于死地,让她这个救了靖难遗孤的胡尚仪无地自处。
朱高炽觉得朱瞻基最近跟朱棣见面的次数太多了,非常担心朱瞻基做出什么事情来,于是等着朱瞻基回来,跟他质问一番。朱瞻基被朱高炽盘问了几句之后,便把朱棣要见朱允文的事情告诉朱高炽,朱高炽一听马上就往寺里跑,想要劝阻朱棣见朱允文,他怕朱棣杀了朱允文再次引起天下大乱。
朱瞻基不知道朱高炽的想法,追着去拦朱高炽,朱高炽只能把他的担心,全部告诉朱瞻基,让朱瞻基知道,朱棣是肯定要除掉朱允文的。胡善祥去见张妍谢恩,说了一番很得体的话,想要表示对张妍的效忠,没想到张妍对她只是试探。张妍在胡善祥表了忠心之后,才提醒胡善祥,她知道胡善祥是找朱高炽要选秀女的那个宫女,还知道胡善祥是罪臣之女,让胡善祥从此以后不再提那件事情,免得惹来杀身之祸。朱瞻基去帮朱高炽传话,请来朱棣见朱高炽一面,朱棣则在见了面之后,就一直点评朱高炽的人品,口口声声夸朱高炽是个厉害人物。
朱瞻基不知道朱棣的意图,在一旁听着朱高炽和朱棣的对话,朱高炽也把他一心为公,为朱家天下深谋远虑的想法都说了出来,可朱棣却不相信朱高炽说的话。朱棣说明,朱高炽想再装下去,他没有意见,他可以住到寺里,等着朱高炽三兄弟自己斗个你死我活。
朱瞻基一听朱棣的话,马上就吓得跪下来,想要替朱高炽说情,而朱高炽则还是得理不饶人,继续说着他的大道理。朱高炽说明,他可以不当太子,可以只做朱棣的儿子,但求朱棣念及从小教导朱瞻基的情,不要拿朱瞻基的命去赌,也不要去见朱允文。朱棣听到朱高炽话里,满是对他的不信任,他心里很是不高兴,也只叹息了一句就走了。
朱允文动身了,徐滨马上跟孙若微他们安排见面的事谊,孙愚一听就觉得非常的不妥。孙愚既怕朱允文不来,是想骗一骗朱棣,又怕朱棣半途起了杀心,他认为无论是哪种可能,他们都必死无疑了。孙若微和徐滨都抱着必死的决心,想要试这一次,因为他们必须为那三万人再努力一回,所以无论多危险也要一试。
朱瞻基看到孙若微来跟他告别,便提醒孙若微,如果这件事情办成了,孙若微就必须留在京城,因为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孙若微去做。朱瞻基说明,如果事成了,他和孙若微之间的恩怨就一笔勾销了,孙若微应该留下来处理奴儿干都司那三万人的事情,否则他今天拿命去赌,就没有任何的意义了。
胡善祥在宫里请酒,庆祝她高升,她也因为张妍赏赐,对来贺喜之人很是大方,没想到巴结她的人也不少。胡善祥喝得差不多的时候,才注意到自己收的礼,没想到一看就是一张两千两的银票,把她吓了一大跳。胡善祥被心眉一提醒,才知道自己这官当得值,这时尚膳局的管事直接给了她五千两,让她很是开心。胡善祥正得意之时,安贵妃前来兴师问罪,直接就拧了胡善祥的耳朵,怪责胡善祥借朴妃升官。安贵妃正问罪处罚胡善祥之际,张妍前来给胡善祥撑腰,三两句就把安贵妃给打发走了,她这才提醒胡善祥,想要往上爬并不是好事,日后会慢慢体会高处不胜寒的不易之处。
朱棣等着去见朱允文,可他连做梦也不忘记对朱允文起杀机,姚广孝只能苦劝朱棣放过朱允文,可朱棣并不想听劝。到了见面的时间,朱棣和孙若微进塔见朱允文,徐滨则在山对面盯着塔里的情况,还要守着朱瞻基这个太孙人质。朱棣一进塔里,就让孙若微上塔去传他的话给朱允文,没想到她好不容易爬到了塔的第九层时,就被朱允文的侍卫的刀架在了脖子上。朱允文听说,孙若微是景清的后代,马上和蔼地让孙若微去见他,亲切地聊了几句,然后把他的信物交给孙若微,以让朱棣确认他的身份。
朱棣看到了传国玉玺的印章,才确定朱允文是真的,于是让孙若微上去传话,看朱允文是否愿意回去,被他尊为太上皇。朱允文表示,自己已经出家了,没有祖宗可祭,更不想跟朱棣回去当太上皇,也不想再以朱允文的名字示人了,让朱棣放过他。孙若微把朱允文的话,全部告诉朱棣之后,又将朱文交出的玉玺拿出来,让朱棣看了很是激动,他没有想到朱允文肯归还玉玺给他。孙若微替朱允文传达意思,说明朱允文是想让朱棣安心做皇帝,为天下人做事,可朱棣却还是不相信的样子。
锦衣卫巡山,聂兴躲在暗处,杀了不少的锦衣卫,然后换上锦衣卫的服装混进队伍,想要伺机刺杀朱棣。朱棣确认了玉玺的真伪之后,感慨地跟孙若微说起他的想法,把他这些年常做的恶梦告诉孙若微,让孙若微告诉朱允文,如果朱允文不肯当这个太上皇,他也不能安心收这个玉玺。
朱棣不肯收玉玺,孙若微便把朱允文的另一番话告诉朱棣,说明朱允文是不会收回玉玺,如果朱棣不要玉玺,他就将玉玺扔进海里让它永不见天日。孙若微提醒朱棣,如果他能弥补靖难之错,便可以不再做恶梦,然后又继续上塔顶,为自己的未来跟朱允文再问几句。
朱允文提醒孙若微,别用仇恨来解决问题,同时解答朱棣的问题,说明他已经到了知足常乐的时候,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境况,他都能笑着活下去,所以他不需要再当什么皇帝了。朱棣想问下一辈子的事情,朱允文只能说,这辈子能活明白了,下辈子是什么已经不再重要了,让朱棣懂得反省自己才好。
孙若微听了朱允文的话,感动地退出了塔顶,想要去告诉朱棣,没想到朱棣已经闯了上来,因为他压抑不住想要杀朱允文。朱棣认为,朱允文不死,如果有一天朱允文回来篡权,他会笑自己太傻,今天放过了朱允文。朱允文听到朱棣的话,依旧看轻自己的生死,他只质问朱棣,是否顾及朱瞻基的性命,可朱棣却表示,自己还有别的孙子。朱允文明白朱棣的杀念,只能坦然地面对这一切,他许诺不杀朱瞻基,自己听凭朱棣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