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达清任命侯胜标为第五营副营长,并要求陈树湘、何翠林给新兵营配个政治教导员。苏达清希望模范团长吕肯中来任新兵营政治教导员。陈树湘拐着弯子,笑问苏达清:“你怎么假仁假义啊?”苏达清不解。何翠林解释道:吕肯中到雾阁打伏击战了。苏达清又想了个主意,说那就让彭竹峰兼任吧。
谈话间,中学教员俞选文来了。俞选文说:“作为一个有着五年党龄的党员,我愿意投笔从戎,跟着34师赴汤蹈火。”
陈树湘等人相视而笑,说这下有合适人选了。俞选文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赖老石头要求和儿子赖娇娇分到一个连,新兵营训导员马贵山不同意,说:“部队马上开拔了,我不管你什么李书记还是李会计答应了你。总之,你要是不服从,就回家种地。”又粗暴攻击赖老石头的名字,认为这个名字没有文化;又说“赖娇娇的名字,像个娘们儿,女里女气的”。 马贵山大大地侮辱了赖氏父子,父子俩怒目而视。马贵山也不同意林金堂三兄弟要分在一个连的请求,说“你们脑子拴在裤腰带上了,难道还要等上战场,脑袋分家了才能分开?”林金堂吵着要走,马贵山威胁地说“你信不信我一枪毙了你?”马贵山不把新兵当人、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引起新兵反感。
说话间,侯胜标带着俞选文来到新兵营。侯胜标指出马贵山是有点小毛病,但确实会带兵,并要求马贵山以后慢慢改正。一场冲突转眼消失。
赖娇娇高兴地跑上前,迎接自己以前的中学老师俞选文。俞选文告诉大家:“我们打仗,就是为了过上有田耕、有地种、有房住的太平日子。”并提出“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观点,认为把父子俩和亲兄弟分在一起对作战利大于弊。
在34师师部,陈树湘任命俞选文为新兵第五营政治教导员。俞选文表态:“我一定认真履行职责,誓死完成任务。”陈树湘把新兵营的军旗交到俞选文手中,着重强调:“刚刚入伍的新兵,都懂得一面军旗重如泰山。旗手会誓死保卫军旗,希望你也会保卫新兵营的军旗不倒。”
另一方面,马贵山对侯胜标发牢骚:“你在19路军好歹是个中校,在这儿只是副营长。”侯胜标斥责:“如果19路军福建事变成功,我们也不会这样。我们是被老蒋逼得走投无路,待在别人的屋檐下避风雨。该低头时就得低头。你如果还这样不识时务,将会死无葬身之地。明白吗?”
中革军委给红34师派来的报务员到了,原来是陈树湘以前在行军路上救过的孤儿童九子。陈树湘问童九子多大呢,童九子回答:“红军无线电学校报名时不能低于15岁,我就报了自己15岁。我今年17岁了。”说完,熟练地架设电台天线。
101团通讯员回来了,说101团胜利完成了伏击粤军一个先头团的任务,但团长杨如海英勇牺牲。
第二天,红34师全体指战员向杨如海致敬,祭奠烈士英灵。陈树湘宣布:“我们要准备迎接更加残酷的战斗。”何翠林当众宣布任命吕肯中接任101团团长一职,此令即刻生效。
陈傅氏和陈江英终于到达了闽西,来到土楼,受到族长袁金焕和乡亲们的热情接待。族长袁金焕说:“陈树湘不光是你的儿子,也是我们客家人的儿子。您是我们客家人最尊贵的客人。”并吩咐女子赶紧烧水给这位老人家和妹妹洗一洗,宣布今天土楼要好好摆一席大宴。陈傅氏感叹“真像是到家了。”袁金焕说:“到家了。”
陈树湘跟母亲和妻子见面了。陈树湘跪在母亲面前,说:“妈,五年了,儿子没见着您,儿子也没去看您,儿子不孝。”然后,搀扶着母亲进屋说话。陈傅氏说:“你表姐还让我代她向你问好。”陈树湘想起幼时与表姐的趣事,呵呵大笑。而陈傅氏却看出儿子笑声背后的辛酸,说湘儿肩上压着一副千斤重担。陈树湘感慨地说:“只有生我的妈,才能一下看透我的心思。”
陈傅氏拉着陈江英,对陈树湘说:“江英是你明媒正娶的妻子,却和你一天好日子还没过上。当时刚拜堂,你就走了,你也没给她一个相夫教子的机会,你欠江英的,得还上!”并让陈树湘和陈江英进屋说话。
陈树湘把门掩上,支支吾吾地对陈江英说:“那个,我对不起你啊!其实妈带你来,我挺高兴的。但是我就心里头压着一块大石头,不知道我们这道坎能不能过去?”陈江英问“最坏能坏到什么程度?”陈树湘说:“已经做好随时牺牲自己的准备了。”陈江英心疼地一把抱住丈夫。陈树湘安慰道:“我确实欠你太多太多了。只要革命成功了,我回来加倍补偿你。”陈江英说:“你是师长,在这节骨眼上,你不能离开部队,我能理解。希望你能早点胜利。我等你,我一辈子等你。”
陈树湘问:“我跟我妈也能这么说吗?”陈江英说老人深明大义。
两人来到客厅,陈树湘和母亲说儿子有一个不请之请……
这时,土楼门外传来敲门声。原来,警卫员送来一封十万火急的电报。
陈树湘告诉母亲军团首长发来电文,命令红34师连夜奔袭200里,到达指定集合地点。陈傅氏明白儿子这一去凶多吉少,但深明大义的她让儿子踏实出征。
张桂雄的妻子李满玉自己做了一身军装,铁了心要跟丈夫一起上前线,张桂雄无奈只好带她混进了队伍。
得知部队即将开拔,新兵营里的战士纷纷要求回家告别并祭拜祖宗后再离开,马贵山不同意,与新兵发生冲突。陈树湘得知后,同意给新兵们一个小时的时间回家告别。
木子李跪倒在母亲面前,向母亲告别,然后转身离开。木子李的母亲虽然眼盲可心不盲,她已经感觉到儿子的肢体动作,潸然泪下。
木子李和妻子黄秀芹依依惜别,木子李对妻子说:“我知道,上了战场,就是把命拴在裤腰带上。”妻子黄秀芹让木子李把手伸给她,用剪刀绞下手指甲。妻子黄秀芹说:“咱客家老人说,只要把指甲放在门槛下,不管走多远多久,一定能回来的。”木子李答应妻子一定要平安回来,并让秀芹替他守着这个家,守着妈妈。
门外,同住土楼的陈傅氏也对儿媳陈江英说:“我们也要早点回湖南长沙。不管多久,都在老家等湘儿回来。”
族长袁金焕等人在祠堂给新兵营的宗族子弟们主持祭祖仪式,大家对先祖三叩首。苏达清也站在新兵队伍中参加祭祖。仪式完成后,袁金焕指着筐子里的黄土说:“你们每一个人都抓一把黄土带走。这是家乡的土,让你们无论走到天边,都不会迷失回家的路。”并希望他们牢记客家人的祖训,发扬客家人的硬脖子精神,红皮红心、尽己之心,竭己之力,精忠报国。
另一方面,赖老石头把儿子赖娇娇锁在家里,在门外对儿子说:“红军马上就要离开我们闽西老家。你哪儿都别去了,赖家就你一根独苗。我还等着你续香火呢。”赖娇娇讲“俞老师说过,部队一定会打回来的。”赖老石头不相信,说“就是这个俞老师让你走火入魔的。”赖娇娇沮丧地哭道:“我以后怎么做人呢?”赖老石头回应:“你还做人呢,到了部队死了做鬼去啊。子弹不长眼睛,能不能见到俞老师都不知道呢!”
新兵营集合,发现少了赖娇娇和赖老石头父子俩。俞选文说:“这个赖娇娇父子俩,就当是简员了。我负有责任,我会向上级做检讨。”
新兵营开拔前,政委程翠林对大家集体训话。台上,正讲到“这次战略转移体现了党中央的政治智慧,对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意义重大。”台下,林金堂的一个弟弟就体力不支,好像要昏倒。林金堂把弟弟搀到一旁休息。马贵山出言不逊:“不过才在太阳底下晒一会儿就这样了。”侯胜标命令:“马贵山,靠边。”马贵山才不吱声了。
台上,程翠林仍然做着政治动员:“我们能不能完成这次战略转移,不光是靠我们的脚板功夫,还要始终保持必胜信心。我们要按时完成任务,保卫苏维埃,保卫党中央。”
赖老石头睡着了,赖娇娇想了一个法子,蹑手蹑脚跑出去。
部队出发了,族长和乡亲们纷纷来街道上送别红34师全体官兵。陈树湘深情地注视着母亲和妻子,然后坚定地离开。
赖老石头在家门口发现里面没动静,以为儿子睡着了,小心翼翼地开了道门缝,望不见儿子。打开门才发觉,儿子已经跳窗而去。赖老石头立即锁好门,把钥匙放到门板上方,拿上枪追赶部队。
部队行走在夜色中,突然有人落水了。侯胜标说赶紧拿枪打死逃兵,被教导员俞选文制止,俞选文说:“毛主席早就规定严禁枪毙逃兵。逃跑的只是极少数意志薄弱者,不会造成大面积的跟风逃跑现象。”然后,有战士报告说逃走的是马贵山带来的一个叫老七的兵,并且说“我们客家人不能对不起祖宗。他叫我们跟着逃跑,我们没答应。”
马贵山对侯胜标嘀咕:“老七要走,也没告诉咱们。”侯胜标说:“人各有志,这件事以后不能提了。”
在夜色中,赖娇娇不小心跌倒,又赶紧站起来。他眺望着夜空中的明月,自言自语道:“只要追着月亮西行的方向,就能找着队伍了。”
陈树湘亦和苏达清等人研究行军方向,苏达清说前面不远就到安远龙坞了。陈树湘说“那我们就要跨出苏维埃共和国的边界了,再有三十多里就到白区了。”陈树湘对苏达清郑重地说:“101团大多是经历过战场磨砺的老兵。而102团这次突击扩红的新兵最多。你的任务最重,这些战士们马上就要离开自己的故土,以后还要把他们每一个人平平安安地带回。”这时,俞选文过来报告“先后发生了两起逃兵事故。一个人是原来19路军投诚过来的,还有一对父子。”
陈树湘当即猜测那对逃兵父子是赖老石头父子。俞选文检讨:“我负有责任。”
正说话间,赖娇娇追上了部队,由于昏倒,被其他战士发现。赖娇娇在部队首长面前自责地说:“我太丢脸了。我爸爸他当了逃兵。”陈树湘说:“你是你,他是他,按照政策规定,你爸爸也完全有理由待在家里。”其他战士要用担架抬赖娇娇。赖娇娇不同意,说太丢人了。陈树湘哈哈大笑,说“赖娇娇一点都不娇气。”
这时,军团来电报,中革军委命令中央纵队25日突破信丰河。
27军参谋长许克祥向27军军长李云杰报告:国民党衡阳“剿总”下达了停止前进、就地宿营待命的命令。李云杰百思不得其解。其实,蒋介石命令薛岳的中央军和李连杰的湘军走走停停,是想借战争之机让粤军与红军火并,以消除异己。
彼时,粤军的两个主力师正向中央红星纵队左后方挺进,企图在信丰河北岸袭击中央纵队。红34师作为断后部队,必须抢在粤军到达前,先期赶到信丰河王母渡一线占领有利地形构筑工事,堵截这支粤军主力,确保红星纵队25日突破信丰河防线。
时间紧迫,政委程翠林主张主动向粤军出击,师长陈树湘却决定:让100团团长韩伟等人带队伍白天在树林里休整,夜里急行军。
陈树湘强调:“我再说一遍,我是师长,我负全责。我说的话就是命令。”
程翠林不同意:“我是政委,我有权通知部队开拔。”
其他指战员说:“我们应该心平气和地商量。”
由于意见不统一,陈树湘耐心地讲述了自己的理由,他提高了声调:“咱们红34师是后卫部队。以后与国民党打交道,不是一次两次三次,而是很多次。我们要保存实力。我们完全可以晚上发动七个小时的急行军,提前3-5个小时到达信丰河王母渡一线,占领有利地形构筑工事,以逸待劳,这样还可以避免国民党部队的轰炸。希望指战员克服急躁冒进的思想情绪。”
100团团长韩伟走过来说:“在夜间,强行军是我们的优势。”
101团团长吕肯中发言:“我说两句,我也同意师长。最重要的是,只有我们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34师才能当好后卫部队。”
最终,陈树湘的主张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另一方面,27军参谋长许克祥告诉李云杰:“天字第一号绝密消息还是泄露了,委座雷霆震怒。”李云杰笑着问:“你又听说了哪些小道消息?”许克祥:“军座想问什么?”李云达:“这次停止前进不会是何健他擅自下的命令吧?”许克祥:“上面有人说,在湘军中委座最相信的人是您。是不是何健的命令,您心里最清楚。”李云杰:“妄揣圣意,那可是要杀头的。”
新兵营里,红军小战士林金香对二哥林金森说:“咱不提这个死字。咱三兄弟要好好活着。”
而赖老石头则对俞选文说:“咱们闽西人就是有觉悟。我当时肚子疼内急,上了趟茅房,没赶上部队。当逃兵的事情我是绝不会干的。我儿子的魂在召唤我,我终于追上部队了。”赖娇娇指责爸爸撒谎,被俞选文用眼神制止。
天空中,敌人的飞机不时飞过。苏达清抬头望着天,中肯地说:“我们要是成了飞机袭击的目标,伤亡真难以确定。陈树湘的主张是正确的。”陈树湘对程翠林说:“只要方向对,就能走出路。”程翠林感叹地说:““你知道我最佩服你什么吗?就是你这种军事将领身上的乐观、坚毅的精神。”
新兵训练时,马贵山为大家作示范打了个十环。俞选文对大家说:“我们每人有三颗子弹作为训练子弹。”马贵山想看俞选文的笑话,口里声称“请训导员带个好头。”没想到,俞选文第一次打枪就打了个十环。
“十环。俞老师,你太棒了。”赖娇娇激动得拥抱俞选文,却被俞选文骂“搂搂抱抱像什么”。然后,赖老石头父子与马贵山发生冲突。
“你们是训练打靶还是训练打架?”苏达清发现不对劲。“报告团长,我们新兵训练的时候,马贵山动手打人。”赖老石头主动汇报。
“咱们红军有纪律,官兵平等。只有视官兵为兄弟,到战场上才能以命相递。”苏达清宣布撤掉马贵山新兵营训导员的职务。
马贵山不服,林金堂站出来问:“大家说应该不应该换?”应者如云。
苏达清当众宣告由神枪手猎人老罗同志当新兵营的训导员。木子李要认老罗作师傅,老罗不乐意。木子李说:“师傅您不会也是个财迷吧?可我身上没有钱。”老罗说白军的尖头子弹比红军的圆头子弹射程远,你们新兵用尖头子弹太浪费。木子李表态:“这样吧打扫战场的时候,我有多少尖头子弹都孝敬师傅。”
暮色茫茫,陈树湘通知部队半个小时以后出发。
而马贵山仍然埋怨侯胜标不帮忙。侯胜标警告他:“你可不能目光短浅。我带你投红,是投向光明大道。你要是再给我胡言乱语,扰乱军心,小心我一定毙了你。”
34师夜里行军,终于在拂晓前赶到了信丰河。此时粤军主力尚未到达,陈树湘下令构筑防御工事。
苏达清来看望新兵营的战士,巧遇赖老石头。赖老石头称苏达清为长官。苏达清说:“咱们的红军队伍,不要称长官。”赖老石头说:“那就叫团长。”
新兵最多的102团新兵营没有实战经验,程翠林特别嘱咐团政治教导员俞选文,不能有纰漏。战斗开始后,由于事先准备充分,34师第一仗取得了胜利。侯胜标带领部下奋勇冲杀。
战后,俞选文问赖娇娇:“第一次参加实战,害怕吗?”赖娇娇说:“我听见那些炮弹的声音,都吓死了。”俞选文说:“俞老师和你一样都是第一次参加实战。说不害怕,那是假的。谁不怕死啊,所以不必自责。”赖娇娇却说:“那些大哥都不怕死啊!”俞选文解释:“那些大哥是为了保卫胜利果实。他们和我一样,想过上好日子。胜利后,我会在一个平等的社会里安安心心地教书育人。还记得我教过你那句名言‘生活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赖娇娇点头:“俞老师,我们就是为了所有人能过理想的生活才打仗的。”谈话间,赖老石头来了,等俞选文走后,他指责赖娇娇:“臭小子,你以后少听他讲些大道理。他说的管吃管喝管保命吗?”赖娇娇很不高兴,说“我就喜欢听俞老师讲话。”
俞选文一个人休息的时候记笔记,他写道:新兵营经历了第一次实战,虽然大多数战士都缩在战壕里直到战斗结束,但没有一个擅自脱离战场,更没有当逃兵的;经过血与火的洗礼,这些客家子弟都会成为真正的红军战士。
赖娇娇又走过来,与俞选文攀谈。俞选文吐露了自己的想法:“我想,等到胜利之后,我还能回到课堂上。理想的生活是要靠知识和文化。”赖娇娇问:“姓马的是谁啊?有这么大魅力,师长和政委老提到他。”俞选文笑着解释马克思是个外国人,并问“共产党好不好?”赖娇娇毫不迟疑地回答:“当然好,共产党来了,我们不再活得人不像人,鬼不像人,而是有尊严地活着。”俞选文接着宣讲:“马克思为天下人找到了摆脱压迫和剥削的正确道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所以,我们要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中国。”
另一方面,师长陈树湘来慰问新兵营。新兵问候师长。师长陈树湘则关切地问伤员:“伤没事吧,要多注意休息。”
苏达清报告师长:“如果敌人从这边进攻,我们的防御就会发生问题。”陈树湘点点头:“我已经让人去办了。”
陈树湘对侯胜标的表现表示满意。侯胜标敬礼表态:“绝不辜负师长、团长的期待。”陈树湘爽朗地喊道:“第一次实战,谁要说不害怕,那是骗人的。我代表34师的老兵们向你们致敬。”
张桂雄的妻子李满玉混进了队伍。两个人在一起说悄悄话,李满玉说:“雄哥,天上有一颗星星,地下有一个人。哎,我看到了,那儿两颗挨得最近。一颗是你,一颗是我。”“雄哥,我想给你生个大胖小子。”说完,李满玉就要与张桂雄亲热。突然背后来了几个战士,有人问:“你们在干什么呢?”“唉呀,我让沙子迷了眼。”李满玉吓得装呆才蒙混过关。张桂雄表示不满:“让人看到了吧。”
陈树湘发现敌人进攻消极,分析粤军不是死心塌地为老蒋卖命,很难组织第二次进攻,遂命令部队发起冲锋。侯胜标和俞选文带领新兵营率先冲杀,俞选文受伤,赖娇娇为了给他捡眼镜,也差点被子弹打中。赖老石头护子心切,用装死的办法让儿子不要往前冲。
经过激烈的战斗,红星纵队胜利突破敌人的第一道封锁线,34师指战员的奋勇断后,扫清了红军主力部队的后顾之忧,掩护党中央成功渡过了信丰河。但34师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63名闽西子弟牺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