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内容:

2018年电影大全

歌手2

奥斯卡

春晚

陈立农陈立农

陈伟霆陈伟霆

吴宣仪吴宣仪

范丞丞范丞丞

首页 >剧情介绍 >电视剧剧情 >绝命后卫师分集剧情

绝命后卫师

2016年11月17日 09:280365经典网365j

分集剧情

第1集 红34师成立,项与年冒死送情报

1933年5月,国民党军队发动了第五次围剿,中央红军越来越陷于被动的局面。由于王明“左”倾路线控制了中央领导权,坚持打堡垒战、消耗战、防御战,苏区全线告急,红军伤亡惨重。

当时,留守在闽西松毛岭的红军共五六千人。敌军逼近,长汀、连城苏区群众组织了运输队、担架队、慰劳队奔赴前线,福建长汀县委书记李坚贞等人冒着生命危险,同红军一起修工事、抬伤员、运弹药。

陈树湘所在的红军101团战友死亡人数达368位。这时,有人向团长陈树湘报告:“丘老丸子可能逃跑了,因为他战前说自己就小丸子一个侄子,死了家里就绝后了。”陈树湘认为战士战前想家是很正常的事。他说:“刚才这一仗是部队生死存亡之际,每一个战士都不可能想当逃兵。”并怒斥汇报的人:“你刚才说的话往轻里说,是不负责任。往重里说,是侮辱红军英烈的尊严。”恰巧,丘老丸子的侄子小丸子跑过来告诉陈树湘:“自己的叔叔死在弹坑里,自己无法挖出尸体,只好就地埋了。”陈树湘意味深长地对小丸子说:“你不止一个叔叔。这儿每一个人都是你的叔叔,都是你的哥哥,咱们是亲人啊!”

团长陈树湘带领全团剩余战士祭奠死去的战友,告慰他们在天之灵。并表示:“你们无论生死,都是红军之魂,党不会忘记你们,人民不会忘记你们。”

红军102团团长苏达清在转移途中昏迷不醒。陈树湘与苏达清是好友,他对担架上的苏达清说:“你要是就这么扔下我,是不是太不仗义了?!”后来,谢天谢地,苏达清终于醒过来了。

为打开中央苏区的东线大门,直取中央苏区,蒋介石电令李延年、宋希濂等部十几万人,向松毛岭进逼。陈树湘对坚守在松毛岭的战士说:“咱们就得把这些闽西子弟带回去。”

9月23日,敌人向松毛岭发起猛攻,飞机大炮轮番轰击,红军据险与敌激战。战事一直持续了七天七夜,红军终因势单力薄,向后撤退,松毛岭一线遂告失守。

9月28日,陈树湘等人所在的红五军团奉中革军委命令撤出“松毛岭保卫战”的战斗,进行转移。陈树湘、苏达清、蔡中率领的闽西三个团回苏区的路被国民党封锁了,伤亡惨重,只能绕道龙口,到达石城,可是那样离白区更近了,路上危险重重。陈树湘等人斗智斗勇,利用十分钟的短暂时间,过了国民党派兵巡逻的桥,到了龙口。

1934年10月,蒋介石自南京飞抵庐山,召开五省军政要员军事会议,部署对中央红军的第五次围剿。会议上下发了一系列“剿匪”文件。 

在江西九江,卧底任国民党情报处长机要秘书的中共地下党员项与年,深感事关重大,秘密与党组织联络。项与年与另外3名地下党员及时在情报处长的别墅碰面,告诉大家:“苏区中央有灭顶之灾。三天之后,情报处长才能从庐山回来。别墅里有我们所需要的各种工具。我们只有两个小时时间,复制所有文件。干!”大家复制完文件后,在城外遇到国民党派来追赶他们的人。一名地下党员对项与年说:“这里离瑞金还有1200多里路,有近800里的沿途区域是白区。我们几个人不可能同时逃走。这样吧,我们三个人引开敌人,掩护你一个人逃出去。”并劝说项与年这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项与年应当义无反顾地逃出去。项与年为了安全,在逃亡过程中,忍痛用石块敲掉了自己的四颗门牙,冒充衣衫褴缕、浑身恶臭的乞丐,躲过重重关卡,历尽艰辛,跑到瑞金。项与年等人不声不响做了一件改变中国命运的大事。

在部队转移过程中,小丸子受到国民党部队的枪击,临死前,他要听团长陈树湘讲一个故事。陈树湘说了一段朱老总与毛主席的故事:“朱德讲毛泽东‘我看你挎枪的样子,远没有你作诗的样子好看。’毛泽东就即兴作了一首打油诗‘朱毛一会师,愁死他老蒋’。”年仅15岁的娃娃兵小丸子在陈树湘怀中死去,陈树湘悲痛不已。

另一方面,蒋介石调集了大量的部队,要在一个月内将红军主力压迫到以瑞金为核心的狭小范围彻底歼灭。国民党第27军军长李云杰接受了蒋介石授予的中将军衔,抓紧部署合围事宜。

广昌失守,形势紧急。红五军团首长接到瑞金中革军委电报后,决定将红100团、101团、102团三支原闽西部队整合。并召开会议,就“中央红军将何去何从?”等问题,征求大家的意见。团长首先问苏达清:“想听听你对当前的形势有什么看法?”苏达清回答:“广昌失守意味着中革军委判断失误、指挥不当。”他的话很快被102团政委程翠林打断,程翠林认为中革军委指挥正确,但现在形势是红军与国民党军队一比十。

陈树湘冷静地列举了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历次反围剿的胜利成果。并指出第4次反围剿,红军只有七万余人,反而通过战争扩充到了八万余人,问题的症结不是出在“一比十”上。

苏达清毫不客气地说:“为什么这次会这样惨?没有从实际出发将运动战和游击战相结合。毛主席现在靠了边。”

红五军团首长当众宣布组建红34师的上级命令。任命原101团团长陈树湘同志任红34师师长,原102团政委程翠林同志任红34师政治委员。

红34师由于在之前的作战中损失惨重,实际兵力不足两个团。军团首长对34师下达了紧急“扩红”任务。程翠林表示坚决完成“扩红”任务。

第2集 陈傅氏千里寻子 赖娇娇一心参军

陈树湘对红五军团参谋长坦言:“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红五军团参谋长却对陈树湘和程翠平说:“形势恐怕比二位想到的还要坏。”临走时,参谋长以欣赏的目光对陈树湘扔下一句话:“到底是朱老总慧眼识英雄,看中了你这个‘常胜赵子龙’。”

陈树湘找苏达清交心。苏达清讲:“我从来就没想过升官发财的事。”陈树湘接过话:“是我想升官发财行了吧?”两个哥俩为了陈树湘晋升为师长的事,气氛有点紧张。陈树湘对苏达清直言:“既然你这么小心眼,那么我请求他们收回对我的任命。”苏达清却不依了,对陈树湘讲:“你现在是师长了,可不能心眼这么小。”陈树湘见苏达清愿意合作,就讲了心底话:“现在是什么情况?我们必须发扬客家人的精神。”苏达清表态:“你就只管往刀刃上用。”陈树湘说:“那好,我建议将彭竹峰任命为102团政委。”苏达清高兴地说“咱哥俩想一块儿去了”。陈树湘坦白是程翠平提出的建议。没想到一提程翠平,苏达清不高兴了。苏达清别扭地说:“本来咱们红军的优势是讲政治。可程翠林这人,你就处吧,处几天你就全知道了。”

陈树湘走后,102团新任命的政委彭竹峰高兴地向苏达清报到。两个战友惺惺相惜。

另一方面,陈树湘的表姐傅冰娴是国民党第27军军长李云杰的妻子。傅冰娴本是知书达理、温婉静默的女人,她远离政治只求一家平安,但无情的命运却偏偏将她卷入政治漩涡,眼看丈夫与表弟分属国共两派却无能为力。

这天,傅冰娴只身一人来到丈夫李云杰的行军处。傅冰娴伸手摸了摸丈夫的领章,爱怜地问:“唉呀,你的领章上怎么多了颗星星?你可不能宵衣盰食,忙坏了身体!”李云杰洒脱地说:“我向来看不上官衔,但这是委座的信任;我只听两个人的话,一个人是委座,一个人是夫人。”夫妻俩的见面好不温馨动人。两人吃午饭时,傅冰娴绕着弯子,谈起姑妈,说虽然父亲是老同盟会员,自己又年幼丧母,却从来一点也不缺失母爱,这是因为有个好姑妈。如今想对姑妈尽孝,对丈夫有一事相求。李云杰敏锐地觉察出什么,皱着眉头说:“夫人不如直而言之。”傅冰娴直言姑妈担心儿子陈树湘安危,想和儿媳陈江英一起赴闽西看望,希望他派人护送姑妈去闽西。李云杰大怒斥责:“中国的希望在党国。陈树湘丢老母、弃发妻,实乃不忠不孝之人。从湖南到闽西苏区有1000多公里,路上还要经过白区的重重封锁线。这一老一小恐怕不行。”两人不欢而散。走之前,傅冰娴斩钉截铁地说:“我从来不想干涉你的政治选择。无论你帮不帮我,都无法割舍他们母子的亲情。”

身在旅馆的陈傅氏则颇有远见地对儿媳陈江英说:“你表姐有那个好心,不见得她丈夫有那个好意。五年多了,我们一定要想法见到树湘一面。正是因为战事紧,你们夫妻也没在一起过一天日子。要不然,我可闭不上这双眼。”谈话间,傅冰娴赶到旅馆,表达了对姑妈和表弟媳的歉意。出乎意料的是,李云杰居然委派李副官,让李副官以商人的身份,护送陈傅氏老人家出国民党的最后一道封锁线。众人喜出望外。

陈树湘去老乡家看望烈属和军属。在门口遇到丘老丸子的老母亲,说“我代表全师来看你老人家”。而眼瞎的老人却神智不清,说“我家地肥,我还要等在地里刨地瓜的儿子天黑了回家来。”原来,老人听说儿子阵亡,哭了一天后就疯了。

大街上,陈树湘遇到卖酒的赖老石头。赖老石头是土生土长的客家人,他在经历了大儿子夭折的痛苦之后,将小儿子当成女儿养,并寄托了一切希望。

村民木子李来到赖老石头家打一斤米酒。看到梳着小辫子的赖娇娇,木子李戏言:“打酒的手艺一般都传男不传女。有哪个男的像你这样蹲着撒尿?”一番话气得赖娇娇拿出一把砍刀要杀了木子李。两人跑到门外,赖老石头高兴地看到儿子终于有了男人的血性。问木子李苏维埃政府扩红怎么办?木子李说:“我家就我一个男丁,不用去。”赖老石头有了主意,对儿子说“当兵打仗要死人的,你不要去。”可儿子赖娇娇一心想当红军。父子俩为此事闹得很不愉快。

赖娇娇气得跑出去,在大街上遇到陈树湘和政委。赖娇娇很紧张。陈树湘笑着问赖娇娇:“兄弟,我长得特吓人是吧?你一心想当兵,而当兵是要过集体生活的。你这样可不行。”

赖老石头认为自己的儿子倔起来九头牛都拉不回。

“生活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生活。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陈树湘循循善诱地问赖娇娇。赖娇娇答不出来。陈树湘打圆场,说要到赖老石头家,听听父子俩的故事。

在34师师部会议上,102团团长苏达清对“扩红任务”表示了不同意见。他问大家:“现在干活耕地的都有谁?不少人家里面只剩了老人、小孩和妇女。如果继续扩下去,那闽西不就挖空了吗?”并指责34师政委程翠平:“上次就因为你死板地执行命令,我这条命差点就丧在你的手上。”程翠平表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苏达清很不满地吵嚷起来。

恰在此时,英勇善谋、一直没有发言表态的陈树湘接到上级的电话。接完电话,他高兴地宣布好消息:“感谢军团首长,为增强战斗力,把吕肯中率领的闽西模范团63团也纳入了34师。”然后,苏达清拿起桌上的小号,表情沉重地告诉程翠平:“原先拿这个小号的号手叫小丸子,是个新兵,从现在开始,他们家就绝后了。”

闽西模范团63团剩下不到七百名,都是闽西宁化人。战士们发出“革命到底”的誓言。陈树湘为大家讲话:“你们拥有客家人的团结精神。那么这支部队是不可战胜的。”

苏达清的妻子是中央纵队红军医院的军医许婷。这天,瑞金红军医院内,许婷难得清闲地站到院落中间,雨点轻柔地打落在手心里,享受片刻的轻松。这时,许婷接到院长紧急撤离苏区的命令,要求把所有财产器械全部带走。院长严肃地说:“谁不遵守命令,按纪律论处。”身在远方的苏达清倍加思念红军医院的妻子和她腹中的胎儿。

第3集 木子李结婚参军 赖老石随子当兵

作为一名红军师长,当总参谋长刘伯承和红五军团长董振堂把红军长征途中最危险的“断后”重任交与自己时,陈树湘深深地明白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他已做好了为革命赴汤蹈火的准备。只是内心纠结,无法安睡。

早晨,何翠林来找陈树湘商量事情。发现陈树湘一夜没睡,便告诫陈树湘要向队员传输必胜的信心。而陈树湘回答:“对这个信念我从未动摇过。只是前途极端凶险。我心里好像压着块大石头。我们34师有八成以上是闽西子弟,你我即将带领他们远离家乡……”

何翠林表示“自古英雄多柔情”,他并不赞同陈树湘的忧虑。他表示“扩红任务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两人对工作产生一些分岐。

另一方面,傅冰娴和副官李仝用汽车护送陈傅氏和陈月英往闽西,一路上国民党士兵皆放行。“姑妈,还有一百多里地到闽西,我真的不放心你们。”傅冰娴眼角噙泪,依依不舍。

陈傅氏把耳环摘下交给傅冰娴,说“我怕路上被打劫了。娴儿,湘儿比你小五岁,说是表亲,其实你俩是在一口锅里长大的。以后有机会我再答谢不常见面的侄女婿,你回吧。”

长汀县苏维埃政府的骨干黄秀芹,替男友木子李报名投红,木子李舍不得离开家中眼盲的老母亲,在黄秀芹报名投红后却不肯参军,两人闹崩,黄秀芹跑走,木子李紧追。

木子李遇到长汀县委书记李坚贞,开始埋怨:“李书记,原来秀芹背后有人压阵啊!不管怎样,我不去投红。”李坚贞想到客家人很讲族规,立即找族长袁金焕出面做工作。

李坚贞和族长袁金焕来到木子李家,惊讶地发现木子李的瞎眼妈妈正在用手触摸挂着的6个红飘带。六个红飘带,代表她的六个儿子。李坚贞这才知道木子李妈妈的6个儿子都在战场上牺牲了,木子李是最小的儿子。于是,愧疚地说:“老妈妈,是我工作做得不细致,一定不会让木子李离开你。”老人不同意,说“我这瞎老婆子听得不舒畅,你的这句话有问题。我虽然眼瞎,可六个儿子一个个顶天立地,站在我面前了。怎么能说木头离开我呢?”

老妈妈一番深明大义的话,感动了族长袁金焕。他找到了躲在山洞中的木子李,袁金焕训斥了一顿后把木子李带回了村子,他希望木子李为了天下的穷人能挺直腰杆做人。木子李惊喜地发现,族长给他筹办了和黄秀芹的婚礼。

陈树湘向韩伟和苏达清传达了中革军委战略转移的军令,中央纵队在大部队的中间,红一军团担任全军的右前卫,红三军团担任全军的左前卫,红八、红九军团担任全军的左右两翼,红五军团担任全军的总后卫。而红34师担任后卫中的后卫,保卫中央纵队,为全军断后,狙击一切尾追之敌。陈树汀表示“这些话不大方便在全师的指战员面前说”。苏达清明白34师将担任“后卫中的后卫”,他追问:“咱们就是断后部队。目的地在哪儿?什么时间出发?”陈树湘却忧心地表示:“到目前未止,没有明确的目标。”

婚礼开始,黄秀芹作为美丽动人的新娘子,在媒婆的掺扶下,走过一个个匾。族长袁金焕高兴地说:“今天我们土楼迎来一只金凤凰。秀芹歌唱得最好,给我们唱一首”。黄秀芹动情地唱了“家庭开始莫挂念,快上前线打敌人”的歌曲,感动了在场的每个人。

木子李对前来参加婚礼的陈树湘表态:“放心,我一定上前线!”长汀县委书记李坚贞悄悄告诉陈树湘:“这个木子李六个哥哥都死了。他妈妈在第二个孩子死后,眼睛就瞎了。”

木子李的母亲在婚礼上表示:“当年扩红,我二话没说,让儿子参军。知道红军好在哪儿吗?红军不仅打土豪,分田地,而且人人平等。只要红军在,我们就能保住胜利果实。我的这个小儿子,做梦都在嘭嘭地打枪想参军。”

陈树湘跪在木子李的母亲面前,感慨地说:“木子李是您的儿子,我陈树湘也是您的儿子。我是湖南人,唯一的优点是能吃辣椒。但今天我要喝三碗酒。这第一碗酒,我就敬木子李的妈妈。”

第二杯酒,陈树湘敬了两位新人,祝他们百年好合、幸幸福福。第三杯酒,陈树湘敬各位父老乡亲。并表示:“当年,我参加了秋收起义,建立了闽西根据地。我听从毛主度召唤,留在闽西根据地。我感谢诸位父老乡亲,拿我当兄弟、当儿子。我爱闽西,说一声谢谢你们这帮亲人,我敬你们。”他的话语像严冬里的朝阳温暖了每一位在场的人。

赖老石头终于同意赖娇娇参加红军,他决定自己也当兵,和儿子一起上战场,顺便照顾和保护儿子。

在瑞金,包括红军医院在内的中央纵队开始撤离瑞金,进行战略大转移。苏达清的妻子许婷在搬迁后的医院柜子里找回一只手电筒,原来这是苏达清给她的结婚聘礼。

第4集 19路军旧部投红 陈傅氏到达苏区

红五军团参谋长到红34师进行任务布置和思想动员工作,他要求全师的红军指战员只有坚定革命信念,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军团长布置了三大任务:一是抓紧扩红增兵;二是保证国民党军不能越过党中央纵队的警戒线;三是做好随时开拔的一切准备。会上,苏达清直率地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没想到参谋长回答也不清楚中革军委的军事部署。102团团长苏达清简直不敢相信,问:“连你这个级别的干部也不清楚?”陈树湘打断了苏达清,说首长不是来回答疑问,而是来作部署的。

陈树湘送别军团参谋长,他把警备员小王支开,单独询问红军突围方向以及未来的仗怎么打等问题。陈树湘认为由于蒋介石层层包围,东、南、西、北都没有出路。军团长说“恐怕中革军委也没有一套完善的计划”。陈树湘急了,脱口而出:“那不是盲人摸象吗?”军团长解释说:“这是拿棍边打边看。还有,毛主席重掌军事指挥权只是个时间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你们34师是殿后奇兵。并且,朱老总特意给你们配备了电台和发报机,你能掂量出肩上的份量了吧?发报员已经在来的路上了。这既是信任,也是压力啊!”军团长拍拍陈树湘的肩膀,转身离去。

国民党第27军军长李云杰在宿营时,吩附副官李仝“到了嘉禾,你负责把夫人送到家”。傅冰娴在汽车上颇为担心姑妈的安危。李云杰和参谋长许克祥在汽车外商量作战计划。这时,李云杰接到紧急战报,知道红军撤离瑞金向西突围的消息,认为起因是国军内部情报泄露,他下令部队立刻全速前进,寻找战机,堵击红军。

陈傅氏和陈江英拄着棍子,在山区艰难跋涉。夜晚,陈傅氏倒在草堆旁,身心俱疲。陈江英细心地照料婆婆。

苏达清的妻子许婷和同事在行军途中。同事说:“大家原地休息。可能又要改变行军路线了。”并关切地问怀孕的许婷:“能撑住吧?”许婷回答:“没事”。她头脑里开始浮现出丈夫苏达清的音容笑貌。

远方,苏达清亦在回忆与妻子共度的美好时光:妻子对他说“你要做父亲了。”苏达清疼爱地趴在妻子肚子旁边倾听,说:“好像有点声音。”妻子说:“看把你美的。”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红布包送给苏达清。苏达清问:“什么啊?”妻子回答:“是从你胸口取出的子弹,离你的心脏只有分毫之差。”苏达清不理解,说:“你不是怕我,就是嫌弃我。”妻子辩解:“你已经有九道伤疤。你属猫的九条命都用完了。我让你把这颗子弹带上,是希望你平平安安的。”苏达清点头:“我是要好好琢磨,怎么样当好一个父亲?”

沉醉在回忆中的苏达清被战士叫住,说是发现可疑的人。苏达清问他们脸上怎么有黑灰。来人说是为了方便穿越国军的封锁线,

苏达清转头问战士:“为什么认为他们形迹可疑?”战士回答:“他们报名时问每个月拿多少军饷?所以可疑。”来人掏出国民党中校证,苏达清查看后,说“红军没有军衔制,要是有,你只比我低半级。”终于确认来者是国民党19路军旧部侯胜标以及马贵山和胡三,他们是来投奔红军的。侯胜标向苏达清送上了指北针和军事地图作为见面礼。苏达清回复:“我得向政治部报到,同意后你们才能当红军。”

继木子李之后,赖娇娇、赖老石头、林金香、林金森、林金堂、张桂雄等人都报名参加了红军。张桂雄的妻子李满玉想女扮男装混入军营,跟随丈夫一起上前线,被丈夫拒绝。

陈树湘接到军团首长急电,获悉中央红军撤退时造成重大伤亡。陈树湘不免发牢骚:“我怀疑这个李德根本就不会打仗。”程翠林严肃地说:“现在部分指挥员对中央有不正确的言论。你作为师长,尤其不能向下级指挥员传递某种错误的信号。”陈树湘也毫不客气:“请你解答一下我心中的疑惑好吗?阵地对阵地、堡垒对堡垒让我们占到便宜了吗?”程翠林高声说:“我提醒你,你这种质疑如果不制止,就会发展成藐视党中央的权威,后果非常严重。”陈树湘和程翠林互相用手指头指着对方,眼看就要动手打起来。程翠林喊道:“你这是什么态度?”陈树湘把手指缩回,苦笑着离开。

程翠林追上去,说:“对不起,刚才我应该心平气和地和你交换一下意见。”陈树湘也说:“其实是我不好,我没有控制住情绪,我向你道歉。”二人达成一致,不应当把精力放在军事路线问题的争执上,而必须发挥客家人的团结精神,打赢每一场战斗。陈树湘表态:“咱们携手并肩,带领34师走向胜利。”程翠林亦高兴地说:“我和你想到一根肠子里去。”“我以为我们俩一直在一根肠子里。”陈树湘朗声说道,两个战友有了默契。

“苏区到了。”一路相依为命、相互搀扶的陈傅氏、陈江英婆媳俩拄着拐棍,行走在苏区的山间小道上,兴奋地看着闽西这块热土。远处,红34师的军旗迎风飘扬。

另一方面,陈树湘命令杨如海和蔡中带领101团火速开拔,一天内长途奔波100里,去雾阁伏击敌人,完成增援任务。同时把新兵营分配给了苏达清的102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