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妃哭泣着求儿子子兰,细数这么多年来要不是庄乔的保护,他也当不上储君。子兰痛苦地推开郑妃,痛斥母亲不要脸,歇斯底里地怒吼着庄乔今日不杀他,他日后一定会杀了庄乔。子兰决定软禁起郑妃,并且将这件事情压下来。
秦楚边境,匆匆逃出楚宫的莫愁赶上了借宿民舍的屈原。屈原表示自己打算去寻找秦太后芈八子,让她帮助自己救出楚王。可是,莫愁对此并不抱有乐观的态度。
偌大的楚宫,在经历了好一番剧烈的变故后,人心惶惶,宫人多躲事于外。已渐年老的南后感慨不已,也惋惜于莫愁的遭遇。
秦国,屈原拜见了芈八子太后。屈原想以昔年的血脉亲情感化芈八子太后,可是早已经心如铁石的芈八子仇恨已深,态度坚定。芈八子以莫愁性命要挟,可是没想到屈原与莫愁两人心心相连,不畏牺牲。屈原展开了言语与感情攻势,连番细数楚王熊槐与芈八子的兄妹深情。终于,芈八子太后虽然仍是冷面如霜,可是内心却陷入了动摇。在芈八子的默允下,屈原与莫愁活着离开了秦宫。
之后,独立廊下的芈八子太后,回忆起了随自己一道赴秦的阿姆临终前的遗言,回忆起了当年阿姆日盼夜想返回故国的心愿。
深夜,楚宫。庄乔一袭夜行黑衣潜入江离宫,杀了侍卫救出了郑妃。公子子兰带领着大批追兵将两人追赶至悬崖绝境,背水一战的庄乔遂以命相博浴血奋战。子兰唤来弓箭手,想要活活射死庄乔,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关头,郑妃挡在了庄乔身前,嘶吼着告诉子兰想要杀庄乔,就从自己尸体上跨过去。可是刚烈的庄乔为了不连累郑妃,将她推开,随即死于子兰的利箭下,凄然坠崖,尸骨无存。郑妃痛嚎不已,欲跳崖同死,被子兰狠狠钳住。
赶赴武关的屈原行至半途,被芈八子太后拦下。芈八子太后终于是心软了,表示要与屈原一道赴武关救出自己的王兄楚王熊槐。
楚宫,性情阴冷的子兰制作了一个巨大的木制笼子,像关押畜牲一样要将郑妃永世囚住。子兰冷漠地表示,自己变成现在这样,一切都是郑妃教的,从今往后,让郑妃不要再想着看见天日了。面对着母亲如怨如慕的哭泣,铁石心肠的子兰愤怒地拂袖离去。
秦国,武关。芈八子太后带着屈原与莫愁驾临。芈太后先行进入武关探探虚实。武关里,守将樗里疾极不情愿放芈八子进入,可是迫于太后威权,只得让芈太后探望楚王。
楚王得知了屈原与莫愁前来搭救自己,担忧不已。芈太后让王兄熊槐一切行动听从自己的安排,见机逃脱出去。离开关押的屋子后,芈太后向屈原与莫愁道明了计划,让他们两马上就去秦楚边境等待,自己深夜设法救出楚王 若是等到第二天还没有等到人,就立即返楚。
傍晚,武关。芈太后将楚王扶上马车,樗里疾匆匆追出阻拦。芈太后伪造儿子秦王的命令打压樗里疾,使得樗里疾不敢多言。
深夜,秦楚边境。屈原询问救出楚王后,莫愁打算去哪。莫愁表示自己会伴随屈原,从此形影不离。屈原打算此行之后,帮助楚王重振河山。
这边,楚王与芈太后坐在飞驰逃亡的马车上,紧张地朝秦楚边境赶去。楚王想让芈八子与自己一道回国,还透露了楚太后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芈八子担忧不已,眉头紧锁。
秦王赢稷匆匆赶来武关,询问楚王熊槐情况。当得知了楚王被自己母亲接走后,秦王连叫不妙,立即派人去追赶楚王。
马车上,思及多年情分,芈太后与楚王泪如雨下,悲不自胜。就在这时,樗里疾带着秦国追兵追赶而上。慌乱之下,芈八子让楚王感觉跳车逃命,可是楚王因着尊严,不打算再累累如丧家之犬,坚决地命车夫停车,束手就擒。
秦楚边境,已经天亮。屈原和莫愁依然没有等来楚王。屈原打算冒尽生命危险,继续等待楚王。
秦王赢稷追赶上了母后与楚王,气愤地质问这些年来母后欲望毁灭楚国的种种做法,现在又欲救楚王,是为哪般?楚王哀叹地表示,就算没有芈八子,秦人的依然会侵犯楚国,到底是自己为君无能。芈八子令赢稷放了楚王,从此秦楚交好再不相犯。可是,已为秦王的赢稷断然拒绝。与父王一样野心勃勃的赢稷誓言一定要一统天下,灭了六国。不仅要囚禁秦王,赢稷还要生擒屈原,并把母后芈八子送回秦宫。就这样,芈八子的营救计划彻底失败。
秦楚边境,秦王赢稷带领着黑衣秦骑杀来。秦王叹服于屈原过人的胆识和经天纬地之材,替楚国惋惜不已。因为钦佩屈原的才华和风骨,秦王下马请屈原赴秦国,自己必定以相位相待。可是,高风亮节的屈原表示自己宁愿是死,也不做秦国虎狼的狗。就在暴怒的樗里疾要杀了屈原之时,秦王赢稷喝止了他,随即做出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举动——放了屈原。
事后,樗里疾极其不解,秦王赢稷表示自己放了屈原的原因是,诛杀当世才俊的罪名自己不会承担,他十分有兴趣和屈原继续斗下去。
留在原地怅然若失的屈原十分痛苦与不解,认为既然一切都天命有定数的话,那么上天为什么会让楚国江河日下,让暴虐无道的秦国肆凌天下。事到如今,屈原甚至动了死念。亏得莫愁苦苦劝告,动情地表白开导,这才使得屈原冷静清醒了过来。
被押回的楚王在牢房里担忧不已,频频拍门询问侍卫,秦王有没有追回屈原。侍卫态度傲慢地表示,秦王与樗里疾亲率人马前去追赶,怎么可能追不上一个小小的屈原。楚王听此,伤心不已。
楚国,朝堂。南后暂代楚王监国。景颇进言道,楚王被困武关生死未仆,应该选出一个人来暂代楚王主持朝政。子兰火急火燎地站出来,想要以储君的继承资格来夺取王位。南后随即怒斥子兰,打算以子横代之。随即,暴怒的子兰唤来侍卫,就欲当朝清除异己,党同伐异。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关头,屈原赶回喝止。屈原昂然表示,只要楚王还在一天,子兰的话就做不得数。屈原虚传楚王口谕,即刻接子横公子回国立为储君。随即,南后趁机唤来侍卫将子兰押入大牢看管。
南后处,屈原向南后认错,承认自己是见子兰心术不正,所以才假诏口谕。南后没有惩罚屈原,实则内心欢欣不已,遂让屈原回去歇息。
在朝堂上见风使舵的景颇见子横得势,又匆匆赶来向南后示好。南后看在景夫人与自己的姐妹情分上,饶了景颇一次。
几日后,楚国长公子子横归国,南后带百官相迎。子横表示,自己能归国多亏了屈原,所以应当好好重用他。朝堂上,楚国长公子子横被重立为储君,代父监国。子横打算即刻开始变法强国,屈原立即回禀反驳,认为当务之急不是改革变法,而是救回仍被困武关的楚王,迎楚王回朝。两人为此争执不下,产生了矛盾。随即,子横窝火地宣布退朝。
退朝之后,子横大发雷霆于屈原今日的表现。南后告诫儿子子兰,如今他已经是至尊之位,不能像父王一样处处偏袒护着屈原,这样一来会导致朝纲失衡,孰轻孰重立刻见晓。南后随即指示儿子子横,为了保住王位,应当狠下心来排斥屈原,将他从楚国的权力中心推出去。
深夜,屈府。莫愁为屈原分析利弊,告诉他不应当和子横对着干。从屈原扶子横上位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注定了新君必定不会遂了他的心意。
翌日,楚宫。子横带着子兰故地重游,回忆幼时的约定。子兰却嗤之以鼻,说要杀要剐悉听尊便。没想到,颇重情义的子横却还是要封子兰为令尹,并将楚国至宝和氏璧交由子兰保管。
子横把子兰带出来,向他提及了当初两人为争储君之时的约定,表示他现在愿意履行约定,封子兰为令尹,并将和氏璧交给子兰。子兰不相信子横会让他做令尹,向子横提出了不少疑问,譬如昭和要如何安排,又要如何对付屈原。子横表示,他会将年迈的昭和辞官养老,子兰于是向子横建议,现在除掉屈原。
嬴稷去看芈八子,芈八子非常生气地责备嬴稷,怪他不把自己当母亲看待。嬴稷向芈八子表示,无论何时芈八子都是他的母亲,芈八子于是求嬴稷放过楚怀王,可没想到嬴稷还是绝决地拒绝了芈八子的要求,表示他早已不认与楚怀王的血亲关系,并且不让芈八子再管朝政之事,让芈八子非常痛心。
子横下诏书,说明昭和年事已高,特免去他令尹一职,让他回家颐养天年,而屈原被指拥权自重、祸乱朝纳,将他三闾大夫一职免去,流放江南。屈原非常感慨地扶着昭和离开朝堂,叹惜他们为楚国努力了一辈子,却落得如今这样的下场。莫愁因为屈原被贬,烧掉了大楚巫的袍泽,从此再不信天命只信屈原。
楚怀王终应验了莫愁的话,在他身边的人一个个离他而去之后,带着无限的孤独与遗憾,客死武关。楚怀王的遗体被送回了楚国,郢都百姓都跪拜迎回他的遗体,而屈原则在楚怀王遗体被送回楚宫之后,看到了一只飞鸟,想起当日与楚怀王的对话。楚怀王曾立誓死后要化作一只鸟,可以看得更高更远,所以他将此鸟取名楚魂。
屈原被流放江南之后,眼看年华老去,他已无能力再为楚国做什么,只能终日与莫愁在茅草屋里相伴度日。一日,村里的老伯紧张地跑来告诉屈原,声称郢都传回来的消息,楚王要取秦女。屈原听了老伯的消息之后,一下子瘫了下来,他已经意识到楚国亡了。
白起率秦军借送秦女入郢都之时攻陷了郢都,子横不得不带着所有人举族东迁,而昭和却带着满头白发前往楚宫守护楚国。昭和看到白起率军闯入楚宫,便拖着自己年迈的身体,与白起硬拼,可凭他一人之力根本阻挡不了秦军。白起将昭和一把推倒,放火烧了楚王宫,而此时屈署则带着他的少年军,为护国而直闯楚王宫。
昭和护不了郢都,救不了楚宫,唯有抱着愧对楚国之心,与楚宫一起葬身火海。屈署奋力抵抗秦军,终因寡不敌众死于白起之手,可他临死也不忘记屈原的教诲,口口声声喊着“吾等都是国之子”的话语,实现屈家肝脑报国的誓言。
景颇在秦军攻进楚宫之日,想携家眷财物举家潜逃,可没想到迟了一步,白起已经带人上门了,景颇唯有献出自己的家财求白起饶他一命。白起厌恶景颇的贪生怕死,将他的家财全部没收之后,把景颇带入军营让他终身为奴。
屈原看着楚国亡国却无能为力,他只能在伤心之后,将自己平生所写的诗赋,全部埋葬了起来,并用血在墓碑上刻上“楚魂”二字。
埋了所有的作品之后,屈原便让宋玉为了楚国的未来离开,而他要为楚国的亡而留下。屈原相信,只要楚国的山还在,楚国的魂就在。就在屈原跟宋玉说完他想说的话之后,火凤凰像是听懂了屈原的话一般,向屈原飞来,停在楚魂的墓碑上,表示它会替屈原守着楚魂。
屈原正在家中小舍弹琴之际,白起带着秦兵前来,客气地拜会屈原。屈原处之泰然地看着白起向他作揖,然后质问烧杀抢掠大名鼎鼎的白起,为何向他这个平民百姓作揖。拿着相印的秦兵,看屈原说话的态度如此傲慢无礼,马上骂屈原大胆,结果被白起给训斥了,怪他对当世奇才的屈原如此无礼。
白起告诉屈原,楚国已经快亡了,让屈原前往秦国与秦王共谋大业。屈原毫不客气地回答白起,表示秦国亡了楚国,却还要让他这个楚人去做秦相,简直是笑话。屈原不肯答应白起的要求,白起只好做出妥协,表示他会再给屈原一天的时间考虑,如果一天之后屈原还不肯答应,他就只有对屈原不客气了。
端午前夜,莫愁给屈原梳头之时,屈原向莫愁念叨起他近日来一直梦到的,那一个个已经离他而去的故人,仿佛一切就像发生在昨日一般,可一眨眼他们都已经离开了。莫愁质问屈原,是否后悔跟她相识之时,偶然发现窗外的天空飘起了雪花,于是问起屈原,她是否喜欢看雪。
端午佳节将至,天空却飘起了大雪,屈原只得感叹,恐怕将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屈原独自一人在房中喝酒,眼前见到的竟是自己愧对的父亲,他怪责自己不听屈伯庸的话,处处与大臣作对,终没落得好下场。随后,屈原又看到了自己平生的宿敌张仪,这个他斗了一生也没有斗出结果的对手。最后,屈原看到了楚怀王,心中突然深深懊恼起来,怪自己负了楚怀王,没能实现自己的承诺,替楚怀王好好守护楚国,以致于楚国亡国。
屈原喝了一夜酒之后,将自己的一番肺腑之言,写在书简之上,让白起转交于秦王,好给秦王一个提醒。屈原表示,秦军铁蹄践踏郢都之日,便是秦国失信天下万民之时,如果秦国再不能好好善待天下万民,那今日的楚国必是他日的秦国。嬴稷看到屈原的书简非常愤怒,一把扔了书简,直指一个亡国之臣不配跟他谈论天下民心。
屈原最后看了一眼还在房中的莫愁,然后一个人渐渐远离了茅草屋,眼前闪过的全是自己一生如刺猬般不招人待见的人生。虽然结局是一个悲剧,屈原一点也不后悔自己所做的一切,在看清看淡了所有一切之后,屈原坦然地踏上悬崖之路,跳入了汨罗江了结自己的一生。
白起追到悬崖之时,屈原已经跳入江中,他唯有感叹秦国没能得屈原这一天下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