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中期,年少的英宗朱祁镇自即位以来便始终受到并非生母的孙太后的压制,朝政更是始终被把持于他人手中。感受到来自日渐成长的英宗的反抗,孙太后在汪国公的有意误导之下决心废掉英宗,改立郕王。
接到太后密令的郕王朱祁钰在归京途中遭到了支持英宗的东厂大太监王振的围捕刺杀。尽管年轻的郕王拼死抵抗,但无奈双拳难敌四手,最终虽然侥幸逃脱却仍是深中剧毒,危在旦夕。危急之下,郕王就近藏入了徐侍郎府中。
此时的徐府却正在张灯结彩地为太夫人庆寿,一时间宾客盈门,好不热闹。宣武将军杭冈之女允贤也代表父亲前来祝寿,无奈官微礼轻的她却遭到了周围贵妇小姐们的鄙夷与嘲讽。
地位尊贵、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安和君主汪美麟也前来贺寿。第一次见面,允贤便与郡主身边咄咄逼人的侍女发生了小小的冲突。眼高于顶的郡主却并未把允贤这个小小贵女放在心上。
庆寿之时,郡主的一曲古筝博得了满堂赞誉,所有人艳羡或嫉妒的目光都集中在她的身上。唯独允贤却一心记挂着刚刚在花园中一瞥的珍贵草药——铁皮石斛,神游天外。
寻了个机会回到园中的允贤与丫鬟紫苏却恰好撞见了毒发而致奄奄一息的郕王。尽管并不知晓这人的底细,可深埋允贤心中的医者仁心还是让她选择留了下来为他疗伤。
昏迷之前,郕王眼中看到的便是允贤如仙女般的面庞,她那关切温柔的神色从此深深地烙印在了郕王心中。拼尽最后一丝气力,郕王将自己遭人追杀的事情告知了允贤,并恳求她为自己隐瞒。
此时,东厂曹吉祥也已带人搜索到了徐府附近。为了完成厂公的指令,他们在徐府之内大肆搜捕,即使汪国公的威严也难以挡住他们的脚步。
闯入女眷屏风后的东厂杀手们顿时将娇滴滴的夫人小姐们吓作了一团,四散奔逃。混乱之中,徐太夫人在巨大的惊吓中不幸中风昏倒。多亏了允贤的一番医治,太夫人才总算转危为安,为此徐大人一家对允贤感激涕零。
猜到东厂之人真正目的的汪国公为了保护郕王,只好让汪美麟假意晕倒拖延追杀者们的脚步。而汪美麟更是趁此时机来到后园之中救下了尚未苏醒的郕王。临行之际,郕王凭着模糊的一丝神志将允贤所赠的铁皮石斛悄悄收入了袖中。
虽然在徐府立下了大功,允贤心中却没有一丝喜悦,因为她知道家中等待她的将是一场暴风骤雨。原来,允贤家中先祖因被奸人所害而曾遭遇了灭顶之灾,故而父亲定下了绝不可从医的家规。
果然刚刚归家的允贤便遭到了父亲严厉的训斥和鞭打,然而父亲的责打也没能熄灭允贤心中从医救人的信念。更让父亲没有想到的是,不忍见祖传技艺就此消亡的允贤祖母正是偷偷传授她医术之人。
允贤心中从医的执念缘起于哥哥临终之际的嘱托,而另一层更深的原因却是来自她儿时无心之下铸成的一桩大错。原来,谭家所受的灭顶之灾正是奸人假年幼的允贤之手导致。因此,心中的愧疚与自责让那奸人手上的一枚红色胎记牢牢刻在了允贤心中。
夜色降临,国公府中太医院院判程十三正在为郕王诊脉。而他的手上正有一块与允贤记忆中一模一样的胎记。
房门之外焦急等待的汪美麟万分忧心郕王的病情,面上神色任谁都看得出她心中对房内之人的关切与担忧。而汪国公对郕王的如此支持也正是缘于女儿的一颗芳心。
庙堂之上,面对孙太后的处处压制,英宗朱祁镇所选择的应对方式便是用玩世不恭来伪装自己,远离那些自己无力插手抵抗的纷争。
此时的杭府之中,父亲为了彻底断绝允贤的从医之心,在她的面前焚尽了家中所有的医书。看着熊熊燃烧的火苗逐渐吞噬那些珍宝,允贤万分痛心却无力阻止。
原本想要从祖母那里寻得些安慰的允贤却无意中得知自己为徐太夫人开错了药方。生平第一次为人开药的允贤险些便因为自己的无知而犯下大错,她这时才深刻认识到了自己与一名真正医者之间的差距。
日夜祈祷的允贤终于等来了徐太夫人安然无恙的消息,一颗高悬的心这才总算落了地。深深反思与自省之后的允贤再一次坚定了自己从医救人的决心,可同时心中也不禁对在此朝此代,自己身为女人的桎梏生出了无限的遗憾与无奈。
此时的国公府中,郕王与生母太妃的一番对话也让他终于明白了自己此行被召回京的真正目的。心性纯良的郕王对高高于上的皇位却没有一丝渴望,他心中始终感怀着英宗少时对他的救助与照顾,不愿参与进夺嫡之中来。
夜半无人之时,心中万分纠结的郕王又拿出那束铁皮石斛细细端详,脑海中浮现出的允贤面庞让他心中渐渐回暖。
另一边的允贤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特意来到寺庙之中为徐太夫人祈福。然而出乎允贤意料的是,此行她又偶遇了一位急于为自家产后大出血的夫人求医的小丫鬟。
面对小丫鬟再三的请求与跪地叩首,允贤心中的正义和仁心让她实在无法见死不救。最终她咬了咬牙,还是决定再违背一次父亲的训诫,行医救人。
可是对方紧急的病情却是很难等到这些女眷们的缓步到来,正在众人纠缠发愁之际,一位年轻英俊,举止却又些鲁莽轻慢的少年郎忽然出现在了她们面前。这位被静慈师太称作元宝的少年正是英宗朱祁镇。
一向对所有人都不假辞色的英宗却独独对允贤这个有性格有血性的小女子另眼相待。他的快马加鞭让允贤等人及时到达了于府。
尽管于大人在外是位正义耿直的清廉君子,但他心中迂腐的男女大防、伦常礼教却将他牢牢禁锢在了那方寸之地,致使夫人病重至此仍无法就医。
多亏了允贤与英宗的一再坚持,于夫人的大出血才总算是暂时止住。可面对于大人心中牢牢深种的礼教观念,允贤这位女子之身的医者还是没能得到任何赞赏。
虽然两个人之前的相处绝谈不上愉快,但英宗还是出言为允贤抱了不平。临行之前,允贤犹豫再三还是向于大人阐明了自己的观点,那就是人命大于天。
回程路上,允贤心中对英宗这个虽刻薄心却不坏的少年有了些改观。谁知她无心之下说出的一番关于孙太后、汪国公与当今皇帝的言论却大大刺激了英宗,让他顷刻之间脸色大变,震怒发声。
震怒之下的英宗甩手便走,把允贤和紫苏这两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女子扔在了荒郊之外的马车上。愤怒的允贤打算自己把车赶回去,可是这马哪是她这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贵族小姐赶得好的,狠狠一鞭子下去马便如疯了一般带着她们狂奔了出去。
要说这世间缘份的奇妙确实不可言说,马车中大呼救命的允贤却恰好就遇上了路经此处的郕王。虽然并不知晓马车中的人是谁,但心性善良的郕王还是毫不犹豫便驱马上前仗义援手。
让他绝没想到的是,这一伸手他便无心之下报了当日心心念念的救命大恩,更让他从此与允贤的命运紧紧相连在了一起。
对于眼前这位熟悉的救命恩人,允贤心中除了感激更对两人重遇的缘份感到惊奇。郕王的体贴温柔让允贤不禁对这位年轻英俊的世家公子心生好感,一股隐隐的暧昧情愫开始缓缓流淌于两人之间。
分别之际,尽管还远没有到更深露重之时,郕王还是坚持将自己的披风解下赠予了允贤,同时也私心下为两人的缘份增加了一道小小的牵绊。
夜色降临,此时的郕王竟也来到了永庆庵,而他的目的正是约见静慈师太。这位看似平常的出家女尼,竟是可以帮助郕王与英宗实现联系的重要中间人。
归家之后的允贤与紫苏谈论起女子行医的未来。虽然在这礼教森严的时代她的女子身份可说是寸步难行,但是心中从未熄灭的承诺和理想却始终驱动着允贤前行。
这一次与于夫人的缘份更是让允贤体会到了医者的神圣与奇妙。原本因为徐太夫人的误诊而有些黯淡下去的信心也因为这一次的医治而陡然增强了。也许冥冥之中,就是药王菩萨在指引着她走上这条医者之路吧。
这日,家中的允贤却忽然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她刚刚用自己的医术救治过的于大人夫妇。让她更没想到的是,这位官复原职的于大人竟然并未对她行医之事吐露分毫,相反竟然在父亲面前大大夸赞了她一番,更将她收作了义女。
这一切都缘自那日允贤临行前的一番话,允贤这小小女子的医者仁心让于大人终于打破了自己心中的桎梏,更让他明白了世间礼教只是手段,过于拘束其中只会反受其害。
晋身为于家义女的允贤终于有了与贵族小姐们接触的机会,可心中根深蒂固的偏见还是让大家对允贤的歧黄之术充满了质疑与轻视。
然而当机智的允贤谈到医书中所写,可以白肤去皱的七白方时,贵女们脸上的鄙夷顷刻间便换成了惊喜和渴望。就这样,允贤用一张小小的药方便轻松收服了一众刚刚还对她敌意满满的贵族小姐们。
另一边,郕王尚未等来皇兄英宗的消息,却先等来了气势汹汹的太后。然而,对皇位无丝毫觊觎之心的郕王即使面对太后的威逼也仍旧坚守住了自己的本心,忠于大明更重于皇上的他绝不愿做个搅乱天下的乱臣贼子。
太后因郕王拒绝了她的安排而大为恼怒,将郕王软禁,郕王因此而没有去成永庆庵赴约,反而让王振在永庆庵布下的捕杀郕王的埋伏落了空,知道太后想扶立郕王为新君不成,王振反而放弃了置郕王于死地的念头,转而一心只想扳倒太后。
徐侍郎与杭纲(允贤父亲)商量徐家大少爷与允贤的婚事,莽撞的允贤闯到正堂当面拒绝,并扬言要终身伴在奶奶身边尽孝,杭家的女婿要做倒插门,听完此语,觉得受到羞辱的徐侍郎愤然离去,杭父也因此大为气恼,父女再次发生争吵。允贤随义母于夫人到周府做客,遇见徐侍郎夫人,没想到徐夫人不但没有因为允贤拒婚的事而生气,反而请允贤为她诊病。允贤本答应过奶奶不再随便给人开药方,却又在徐夫人的请求下不得已给徐夫人写下医治阳虚的甘草干姜水的”方子“,这一写竟惹出大祸——徐夫人在按允贤的”方子“服药后的某一晚意外丧命,徐侍郎以允贤给夫人写下了白纸黑字的“方子”为由上门问罪。可徐夫人真的是因为允贤开的“方子”而丧命的吗?
因为徐夫人的死,徐侍郎与允贤对质公堂,公堂之上,允贤努力自证清白,言明”甘草干姜水“并不会致人死亡,却还是被府尹大人判处以“重嫌”罪名收监。不仅如此,市井百姓和知悉此事的官员、太医均将允贤视为不守妇道的“药姑”、“药婆”大加嘲讽和嫌恶,恨不得人人得而诛之,毫无公正同情之心,在即将到来的公审之上,孤立无援的允贤能洗脱医死人的罪名吗?
奶奶和于夫人到狱中探望允贤,自允贤入狱以来,于夫人四处奔走,请求各位曾受允贤赠送过七白膏的夫人小姐们能出面为允贤作证,但这些闺阁夫人小姐都不愿为了此事惹上事端,因而都不愿出面,允贤命运难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