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耳向齐姜道歉,他与晋国公设计引齐姬出手,只是他没有料到齐姜为会他调动齐国隐匿在晋国的所有暗卫,晋国公因此借机除掉了齐国隐匿在晋国的势力。齐姜坦然一笑,她并没有怪重耳的意思,齐国那些人原本就不应该存在晋国,她对权力跟地位无欲无求,只希望两国能交好,避免一场战乱。齐姜的识大体令重耳深为敬佩,重耳也为齐国的暗卫争取一线生机,晋国公将齐国暗卫都遣送回国,至于齐姬则暂关冷宫,闭门思过。齐姬谋反的事情告一段落,齐姜央求重耳背她看晋国的雪,看着眼前的洁白飘雪,重耳只希望这场雪能洗清世间的一切污垢,齐姜则希望能够一直陪着重耳,看遍世间的每一场雪。
齐姬被打入冷宫,她心底绝望地知道晋国公这一次根本就没有打算放过她,她想自杀了结此生,却被门外的申生阻止。申生哭着恳求齐姬能活下去,他心底自责愧疚,认为是自己的懦弱才让齐姬走到这个地步。另一边,重耳祭拜狐姬,将朝堂的一切告诉狐姬,如今已经真相大白,可他心底里只有悲,没有任何恨,他愿狐姬能够得到永生,不再受世间之苦。
齐国,齐侯得知了齐姬被打入冷宫,齐国暗卫被遣散一事,心底十分愤怒,想要出征晋国,一雪耻辱。管仲阻止了齐侯,提起这次齐姬犯下的罪责,他认为此次是重耳从中周旋劝谏,晋国公才如此大量,给齐国留了颜面,齐侯身为七国霸主,齐侯更应当有容人之量。齐侯听了管仲的一番谏言,深觉有理,同时也赞赏起了齐姜的眼光,认为晋国未来的储君之位非齐姜莫属。
晋国公深夜召见重耳,询问重耳对太子之位的意见,重耳坦言道出心中所想,他之所以想成为太子是想为百姓与国家效力,但如若晋国公不愿立他为太子,他也绝无怨言,他不愿意因太子之位而让晋国公为难,闹得兄弟不睦。出宫后,重耳发现齐姜在宫外等他,看到重耳出来,齐姜心底欣喜地祝贺重耳成为太子,想让齐侯送礼物过来替重耳撑面子。重耳坦然一笑,称礼自然是要送的,只不过送的并非是他,他并不是太子。齐姜虽不知道重耳为何不愿意当太子,但她无条件地支持重耳一切选择。
晋国公经过一番思忖后,决定在祭祀宗祠之后,择吉日册立申生为太子。齐姬先前安插在晋国公身边的眼线暗中将此消息传给齐姬,齐姬重新燃起生的希望,认为只要申生还在,她便没有输。夷吾得知了太子之位的人选,他非但没有生气,更是,他想要的不仅仅是太子之位,更是国君之位,现如今的太子之位无异于是风尖浪口,申生既然想要,他便让申生坐着,日后他必定会重新夺回。
申生虽被册封为太子,却没有半分喜意,孤独一人在屋檐上喝闷酒,齐姜前来找申生,她担忧申生会一蹶不振,因此出言鼓舞申生要强大自己,完成齐姬的期望,且她希望申生能够继续保持一颗仁义之心。经过这么多的变故,申生心境早已经改变,他告诉齐姜,从今晚开始他不再是他自己,而是要背负着齐姬的期望,孤独地走向帝王之位,他会慢慢振作起来,慢慢变强大,因此他希望齐姜能够给他一个机会。
齐姬身体抱恙,晋国公下令恩准她离开冷宫养病。齐姬对重耳恨之入骨,她决定拼尽一切跟重耳对博一局,哪怕是两败俱伤她也再所不惜。之后,齐姬来到重耳宫中,她恨透了狐姬与重耳母子,想毁了狐姬的画像,重耳上前与齐姬争夺,可谁知齐姬却反咬一口,她算准了晋国公会过来的时辰,故当着晋国公的面将刀子插向自己,以此来陷害重耳。申生看着齐姬死在自己的怀中,悲痛不已,要求晋国公还他一个公道,晋国公误以此是重耳杀的齐姬,故盛怒地将重耳打入死牢。
重耳被打入死牢,介子推前来看望重耳,也误以为齐姬是重耳所杀。重耳无奈一叹,连介子推都这么认为,只怕他这罪名是坐定了。朝堂上,百官就着重耳一事议论不止,荀息想要判重耳死罪,子余当场替重耳申辩,二人的争论不休令晋国公颇为头疼。正在这时,齐国送来召书,齐侯已经知道晋国所发生之事,前来兴师问罪,众臣皆请旨晋国公诛杀重耳。
骊戎国,骊姮假扮成侍卫混出宫,她已经知道了重耳被冤枉弑母一事,故决定前往晋国陪在重耳身边。晋国牢中,齐姜前来为重耳送吃的,她心中十分担忧重耳,可重耳却想让齐姜回齐国,他如今已是死局,不愿意连累齐姜,更不愿意看到齐姜为他掉眼泪。
齐姜不肯离开重耳,势要为重耳找出杀害齐姬的真正凶手。重耳无奈摇头,称真正的凶手已经死了,他把那日所发生的一切都告诉齐姜,杀害齐姬的不是别人,正是她齐姬自己,那日二人争夺时他无意间摸到了在齐姬的代脉,齐姬自知自己生命已到尽头,因此不惜一切代价来陷害重耳,为申生铺路。这一番对话被门外的申生听到,申生错愣不已地回宫,他没有想到齐姬已病入膏肓,却还是逞强地为他着想。
晋国公已经无法保住重耳,他决定遵着百官的意见诛杀重耳。重耳要打发走齐姜,齐姜迟迟不肯离开。正在这时,晋国公的侍从奉晋国公之命,前来赐重耳一杯酒。齐姜拦在重耳面前,她认为晋国公赐的乃是毒酒,故不惜以自己的性命相威胁,不肯让重耳喝下。重耳自知君命难违,他扣住了齐姜,一口喝下晋国公赐的酒。重耳喝下酒,齐姜趁着重耳不备时也拿过酒瓶喝光剩下的酒,她的举动令在场之人十分震惊,可齐姜却无怨无悔,她爱重耳至深,这一辈子不管重耳在哪儿,她就在哪儿。看到重耳与齐姜这一对痴男怨女紧紧地相拥在一起,晋国公侍从方才道出了晋国公的旨意,原来晋国公让重耳归宅自省,刚刚的一杯酒只不过是试探重耳的忠心。
申生将真相告知晋国公,希望晋国公能够宽恕齐姬的罪行,他愿代齐姬受过。晋国公一直嫌弃申生的懦弱无能,可今日申生的举动却让晋国公刮目相看,晋国公将所有的罪责都揽在自己的身上,认为自己是对申生太过苛刻才致使齐姬事事为申生着想。齐姬的一片爱子之心令晋国公十分怜惜,晋国公决定不再追究此事,继续扶持申生为太子。
齐姬这场风波来势汹汹,却又瞬间化为无形,晋国公草草结案,夷吾心中十分不满,里克劝说夷吾要沉住气,夷吾谋的不止是太子之位,更是国君之位,夷吾忍下心中所有不甘,决定与齐国合作。之后,申生在府中设宴,邀请重耳与夷吾赴宴,他向二人真诚道歉,希望二人能够原谅齐姬所做的一切。重耳起身扶起申生,尊申生一声兄长,决定好好辅佐申生,他们兄弟间的情意犹在。
申生与重耳向晋国公谏言,想让齐姬薄葬,随葬的侍从一律放出宫外,二人真心为社稷着想令晋国公大为感动,晋国公顺从了二人的意见。晋国公命人将狐姬所住的宫阁封存起来,重耳在房间中看着狐姬用过的东西,心底深深地想念起了狐姬。夜晚,齐姜来到郁闷的重耳身边,她与重耳提起自己的生母,安慰起了重耳,希望重耳能够好好活下去,她想要陪伴在重耳的身边一生一世,重耳把齐姜当成挚友看待,他与齐姜一起喝起酒来,二人决定一醉方休。
骊姮来到晋宫找重耳,却被侍卫所押住。夷吾发现了骊姮的身影,他出面替骊姮解围,将骊姮带到府中。之后,夷吾与里克下棋,里克提起了骊姮,称重耳与骊姮关系不一般,他们可借骊姮来陷害重耳与骊戎国勾结,藏匿公族,意图谋反。只要骊姮招认,他们就可以借机除重耳,向骊戎国开战,为晋国公扩大疆土得君心,而申生向来仁厚,他必定会出面阻止,逆君心者必定没有好下场。
夷吾前来审问骊姮,想让骊姮招认骊戎国与重耳勾结,重耳意图谋反的罪名,他提起了重耳跟齐姜之间的亲密,想要让骊姮从了他,他可许骊姮当夫人。骊姮万万没有想到夷吾竟然有这般狼子野心,她拒不肯从了夷吾的心意,不愿陷害重耳。
夷吾来到晋国公面前,诬陷重耳勾结骊戎国,藏匿公族,意图谋反。晋国公问起了夷吾找到的证据,夷吾将骊姮推出,称骊戎国公主骊姮与重耳关系不一般,晋国公命夷吾将骊姮转交给司寇所,大张旗鼓地彻查此事。此事传到了重耳耳中,重耳前来见晋国公,要求晋国公放了骊姮,晋国公不解重耳为何苦苦替骊姮求情,重耳提起新田与骊姮的生死之交,认为骊姮并非是骊戎国的细作。骊姮此次到晋国并非是受召见,晋国公非但不肯释放骊姮,更是不准重耳前去探望,只命司寇所查清事情真相。
骊姮身处牢狱,重耳坐立不安,想要去见牢狱见骊姮。齐姜从子余得知了骊姮一事,心中大为忧虑,深怕重耳会因骊姮之事受牵连。夜晚,齐姜与侍女暗中来见骊姮,齐姜施计将骊姮救出牢狱,她让骊姮迅速出城,可骊姮却不肯出城,执意要去见重耳。齐姜救出骊姮后回府,她故作柔弱想留住重耳,可重耳却想去救骊姮,齐姜方才道出她已经救出齐姜。正在这时,骊姮突然来到重耳府,齐姜方才知道骊姮并未出城,而荀息的侍卫也赶到了重耳府,将骊姮拿下。
重耳与齐姜进宫面圣,他质问重耳私自劫狱的原因,齐姜出言揽下所有罪责,晋国公勃然大怒,认为重耳与齐姜目无王法,他命令司寇所立即行刑,想对骊姮屈打成招。重耳深知骊姮一介女子根本受不了酷刑,他恳求晋国公能放了骊姮,晋国公明确告诉重耳,除非骊姮能证明此事与她无关,且公族子弟没有藏匿在骊戎国,否则他对骊姮绝不轻饶。为了救骊姮,重耳一力揽下此事,想为骊姮找到证据证明清白。
解决完骊姮的事情,晋国公提起了齐姜深夜逗留在重耳房间一事,话中有意地影射齐侯教女无方,齐姜自尊心强,容不得任何人看不起自己的父亲,她出言不逊地惹怒了晋国公,幸亏申生及时赶到,申生为了救齐姜不顾太子颜面,跪地恳求晋国公放了齐姜。申生对齐姜一片真心,晋国公要求齐姜表明态度,若是齐姜想留在晋国就必须嫁给申生。齐姜不肯嫁申生,她告诉晋国公,她非但不会嫁给申生,更不会离开晋国,她君父都无法管得了她的婚事,晋国公一个姑丈更是无法管得下。话落,齐姜怒气离开,晋国公也雷霆大怒,下令重耳与申生二人不得娶齐姜。打发走重耳后,晋国公提起了申生的姐姐,她还不知道齐姬已死之事,故晋国公要求申生亲自去一趟秦国,向申生的姐姐报丧。
夷吾琢磨不透晋国公让重耳去查证的想法,里克深知晋国公此举是想调开重耳,且晋国公已经暗中集结军队,征集粮草。晋国公虽有出使骊戎国的打算,但里克认为此事不能由夷吾去请战,反倒让夷吾去请旨出使骊戎国。夷吾向晋国公请旨,他想到骊戎国查证,若是此番查证不成,他便以骊姮为质,要求骊戎国割地进贡。晋国公应允了夷吾的要求,认为夷吾在三个儿子之中最为贴心。
重耳前来看望骊姮,他得知了骊姮突然来晋国是为了他,他向骊姮保证,自己定不会辜负骊姮,骊姮听后心中欣喜。申生前往秦国,一女子贾齐晕倒在了申生的马车前,申生救下女子,得知了女子要前往秦国,故让女子一路相随。骊戎国,夷吾质问骊戎国国君关于骊姮闯晋国公一事,要求骊戎国国君废去国号,归属晋国。此乃灭国之议,骊戎国国君与全朝上 下都不肯同意,夷吾怒气离开,让骊戎国国君等着给骊姮收尸。重耳与齐姜外出查找公族的下落,齐姜贴心为重耳准备好舒适的落脚之处,询问重耳是否有跟她在此隐居一生的想法,重耳心系骊姮,认为齐姜胡闹至极,出言斥责齐姜。齐姜心中委屈,知道了骊姮在重耳心中的重要性,她将自己早已经找到的公族下落交给重耳,她齐姜在大事上从不含糊,也从不会给重耳拖后腿。
骊戎国国君为骊姮一事深感忧心,国君收到了重耳的信函,重耳提起晋国公早有吞并骊戎国的想法,他让国君拖延住夷吾,并暗中派人向周天子求援,且重耳已经贴心地为骊戎国写好奏疏。国公决定按照重耳所说的做,骊姮的妹妹骊妡略施小计将夷吾扣住,骊戎国的国君决定以夷吾为人质,要求晋国放了骊姮,骊潼担忧此举会惹怒晋侯,可骊戎国国君却认为此举虽会激怒晋侯,却能顺利救出骊姮。骊戎国的来使将夷吾被扣作人质的事情禀告给晋国公,可晋国公却怒气冲冲杀了来使,并决定亲征骊戎国,让骊戎国付出代价。
晋国公兵临骊戎国城门口,骊戎国方才知道大祸临头,他派人去与晋国公和谈,可晋国公却不将骊戎国放在眼中,他要求骊戎国释放夷吾,否则他便阵前将骊姮五马分尸,屠尽骊戎国全城。两国兵力悬殊,骊戎国国君左右为难,骊妡再次献上自己的计谋保骊姮安全,她在城墙上喊话骊姮早已与重耳私定终生,骊姮入晋是为约会情郎,晋国公诛杀儿媳实为不仁。骊妡的话令晋国百官都改了立场,百官都认为五马分尸对一个公主来说太过残忍,晋国公虽然认为骊姮一介美人死于阵前着实可惜,但还是下令午时三刻行刑,想一挫骊戎国志气,屠杀骊戎国。
午时三刻,晋国公下令行刑,骊姮被五马绑于阵前,欲行五马分尸刑。关键时刻,沙场上突然黄沙漫天,乌云郁结,蒙着黑面纱的重耳骑马而来,救下了骊姮,将骊姮带走。阵前的诡异现象令百官再次大为惊心,百官认为此次出征骊戎乃不详之兆,纷纷要求晋国公收回成命,此时并非出战良机。晋国公问起了劫走骊姮之人,他身边的内侍认为救走骊姮之人像极了重耳。
重耳带着骊姮回到骊戎宫,看到骊姮平安无恙,国君与国君夫人心底欣喜,想设宴感谢重耳。重耳拒绝了设宴的提议,现晋国大军兵临城下,他们应当想想如何退兵才是。重耳想让骊戎国放了夷吾,可国君与骊忻却认为夷吾是骊戎国唯一的筹码,他们深怕放了夷吾之后晋国公会更加肆无忌惮地攻略骊戎国,重耳向来心细,早在他来骊戎国之前,他便已经向周边各国递交了救援书,且已经向周天子请求支援,他相信晋国公定会忌惮各国的援兵而不敢轻举妄动。听到重耳为骊戎国所做的事,骊姮心中感动,骊戎国国君决定按重耳所言,释放夷吾。重耳将带夷吾离开,临离开之前,他向骊姮保证,待他化解了两国的干戈必会再回来看望骊姮。为了让骊姮安心,重耳跪地向骊姮立誓,他此生定会娶骊姮为妻。
重耳带夷吾回晋国军营,他为自己阵前私自救骊姮一事向晋国公道歉,并希望晋国公能够答应撤兵。晋国公不愿撤兵,重耳侃侃而谈,令晋国公说出了撤兵二字。晋国公本是无意撤兵,可重耳却将晋国公的话对外宣布,逼得晋国公无法再出兵。晋国公盛怒,夷吾为晋国公送上了自己的计谋,他认为重耳此次是为了骊姮存在私心,而他有一计可以让晋国不费一兵一卒顺利拿下骊戎国。
重耳得到晋国公旨意,晋国公恩准重耳与骊戎阵前完婚,二人即将成婚,重耳却想起了齐姜,甚至梦到骊姮刺死齐姜的一幕。重耳被惊醒,他郁郁寡欢与介子推饮酒,介子推提起了齐姜,想要知道重耳内心真正所想。重耳心中一叹,他十分明白自己对齐姜的心意,可齐姜确实是很好,好到他不敢对齐姜有任何想法,他与齐姜历经种种事情,他比任何人都更明白齐姜的身份,更不愿意看到齐姜屡次为了犯险。
骊戎国得知晋国公赐婚一事,且晋国的礼数周到,国君与君夫人都十分欣喜,立即将骊姮的生辰八字都送往晋国军营,让晋国的太卜卜卦。晋国军营中,太卜合骊姮与重耳的八字,认为二人八字并非绝配,且以骊姮命格来看,骊姮应当母仪当下。与此同时,夷吾以送彩礼为由将马车运进骊戎国中,骊戎国因骊姮的婚事而举国欢喜,却不想,骊戎国真正的危机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