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峰开导嘎子,毕竟曼丽是大城市来的,落叶终究要归根的,况且人家父亲落实了政策,上海的房产总要有人去继承啊。两人边喝边聊,喝得酒酣耳热之际,嘎子让栗峰给他一个意见,栗峰早忘了该劝嘎子去上海的,他大手一甩称人人都喜欢繁华大都市,他还偏喜欢这沙漠,看不见还想它呢,文清在一旁急得直踢他,栗峰根本不接文清的茬,一个劲地说舍不得嘎子,舍不得英雄团的每一个成员。
从团长家出来嘎子就有了主意,他让周曼丽一个人回上海继承家产,而他自己则坚持要留在和田,留在老兵村,周曼丽十分生气,她撂下狠下离开他杜嘎子她们娘俩照样能活得好好的,他不回去可以,她带着孩子回上海,但嘎子则说如果要把孩子带走,那他们只剩下一条路可走了,那就是离婚,两人不欢而散。没想到第二天,周曼丽找到徘徊在团部门口的嘎子,表示她决定不回上海了,嘎子也后悔跟周曼丽说了那么多气话,两个人拥抱和解。
嘎子夫妇一起来到团部向团长和政委汇报他们决定留在新疆,不走了,至于父亲留下的大笔遗产他们也商量决定全部捐献给国家。
半年没回家的亮亮要回来了,文清一早就准备了一大桌好吃的,只等儿子进门就下锅。此次亮亮回家是有任务的,就在老兵村和胡杨林这片地的下面,勘探出了巨大的石油储备,但油田一旦开采了,老兵村就得搬迁,他得先来做父亲的思想工作。在栗峰爸爸面前亮亮终是没有勇气提拆迁的事,而是到远发爸爸那里寻求支持。
亮亮把父亲拉到县里,从乌鲁木齐来的勘测专家向栗峰汇报发现油田的具体情况,这时栗峰才明白一旦油田开发,胡杨墓地、老兵村、猛进渠都是重点开发部位,也就是要把他的老兵村从地图上抹去了,栗峰顿时就怒了,他绝对不能接受自己一砖一瓦建设起来的老兵村被拆迁,他相信老兵们也绝对不能接受,这一怒连带着迁怒了儿子,大骂他是白眼狼。
亮亮没有办法,只好把妹妹星星找回来当自己的救兵。看到宝贝女儿星星回来,栗峰格外开心,星星给父母一人买了一件毛衫,栗峰一边笑着夸女儿是小棉袄一边骂着亮亮是白眼狼,星星受托于哥哥,于是看似轻描淡写地做起了父亲的思想工作,她说如今老兵村地下发现了大油田这是大事,而老兵村就跟这毛衫一样,当初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而如今也到了它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刻了。
栗峰算是听出女儿的话外之音了,他认为星星和亮亮一样就是诚心回来气他的,认为他们这些老兵老了,不中用了,就像没用的毛衫一样,可以扔了。发了一通脾气后,栗峰扭头出门散心去了。
星星给亮亮出主意,她说爸爸这辈子只听两个人的话,一个是王司令,一个就是林伯伯,他和林伯伯都搭档一辈子了,看来这事还是得找林伯伯去做爸爸的思想工作。林善海听到亮亮带来的消息,心情也是十分沉重,他明白这里面的利害,但他也告诉亮亮这老兵村是他们的命根子,如今说要他们搬就得搬,老栗这心里是别不过这劲来。
林政委在猛进渠边找到栗峰深谈,英雄团的确为和田带来很大的变化,但相信油田的开采会给和田带来更大的发展,栗峰也是明事理的人,于是二人决定召集老兵村的老兵们集体投票表决。
老兵投票大会举行,投票结果自然是一边倒,不愿意搬的占绝大多数。郭学成说出了大多数战友的心声,他说他们年纪都大了,不想走了,况且王强、德寿这些老战友都埋在这,他想陪着他们。曼丽也说嘎子刚成立了农机学习小组,他们还想把老兵村周围都改造成良田呢。文清表示国家有关部门之所以迟迟没有下决心就是愿意照顾老兵们的心情,如果老兵们不愿意搬走,国家愿意等,一百年、两百年都可以。张远发发表意见,提醒大家牢记自己是英雄团的成员,决不能干当国家建设拦路虎的事。在栗团长、林政委和张远发连长的鼓动下,想想他们当初建设和田的初衷,老兵们心痛地提出重新投票,最终高票通过同意搬迁。
搬迁在即,左小湘和张远发在大家的祝福之下举办了婚礼。大家围坐在一起回忆起当年女兵刚来团里时的那些趣事,欢声笑语不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在即,栗峰在团部办公室捣鼓着自己的破收音机,想着明天召集弟兄们聚在一起听听阅兵仪式的实况,这时嘎子好说歹说从乌恰地方机关借来了一台电视机,他要让大家从电视机里身临其境一番。栗峰拍着电视机一个劲地要给嘎子记头功呢。老兵们换上军装坐在团部会议室等待阅兵式的开始,看着面前那方方的匣子都不敢相信这里面能看到远到北京举行的阅兵仪式。当电视画面里出现了飘扬的五星红旗,看到整齐划一的部队列着方阵从天安门前经过时再也控制不了激动的心情,栗峰大声命令“全体起立!敬礼!”大家就这样敬着军礼,热血沸腾地看完了阅兵式。然后又集体来到胡杨林里,在战友们的坟前深情地诉说着……告诉战友们老兵村即将为国家建设让路,他们在用实际行动诠释“军人”二字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