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外出办事,栗峰一人在家看着孩子,扛着哭闹的儿子栗峰手足无措,不知道这孩子到底是咋了为什么哭闹不停,文清回家嗔怪丈夫只会带兵打仗,抱个儿子都像扛个炸药包一般,孩子尿了他一身都不知道。
春播季节,部队需要前往阿克苏运输种子,误了时令可要影响一年的收成。时间紧任务重,用正常的驮运是肯定来不及了,栗峰决定重走塔克拉玛干沙漠。栗峰和政委林善海找到了刘德寿,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他们骡马班,但考虑到枣花临盆在即,他们让刘德寿不要参加此次任务了。刘德寿坚称自己也不会接生,再说了自己不去也不放心那些骡马,在他的坚持之下团长和政委同意由刘德寿带队前往阿克苏运种子。
嫁给郭背锅的李瑛受领导指示来陪枣花同住,以防枣花突然临盆。看着枣花阵痛来袭,李瑛急得不行,枣花安慰李瑛是女人都得受这罪,但李瑛却嘀咕着她想受这罪还盼不来呢,原来她和郭背锅成婚后这肚子一直没动静,夫妻俩没少闹意见。
护送种子回驻的骡马班在离驻地不足一百公里处的鹰栖谷遇上强烈沙尘暴,为了抢救被沙尘吹走的种子,刘德寿活活被沙尘掩埋不幸牺牲。枣花则顺利生下一个漂亮的女儿,母女平安,她盼着刘德寿回来团聚。
栗峰和张远发带人来到收到刘德寿发出最后一封电报的鹰栖谷救人,他们在沙漠里找到几个昏迷着的幸存的士兵,但始终没找到刘德寿,直到在沙地里发现德寿举着鞭子的手,栗峰才和战友从流沙里把依然抱着种子的德寿给挖了出来。
刘德寿走了,枣花毅然接过了德寿哥的接力棒,她一个人带着女儿星星的同时,也担负起了刘德寿生前骡马班的工作,给骡马喂粮,一刻都不能闲下来。栗峰看在眼里心痛不已,他向文清提出把星星接过来当成自己亲闺女来养,文清欣然同意,她来照顾枣花母女俩,星星和亮亮也好作个伴。
枣花奶水不足,星星饿得直哭,恰逢文清拎着下奶的猪蹄汤来看枣花,她接过星星就用自己的奶水喂她。文清边奶孩子边安慰枣花,星星有个英雄爸爸,还有个团长爸爸,全团的兄弟们都是星星的爸爸,以后白天就把星星送自己那里去,枣花没奶可她有,她一定不会饿着星星。枣花感动得热泪长流,哽咽着说自己何德何能能得到大家如此照顾,她一定会调整心态努力喝汤为星星攒足口粮。同一时刻,亮亮正在家哭得歇斯底里,他正饿着肚子找妈妈呢。
枣花把吃饱的星星放在德寿亲手做的摇篮里轻轻地摇着,她告慰着德寿的在天之灵,有文清姐在他们的小星星吃得可饱了,团里的战友也对他们娘俩十分照顾。
枣花和张远发一起下地干活,恰逢有个孩子失足落水,他的同伴正大声呼救。张远发冲下去救人,却因为只有一条胳膊,在救了孩子之后体力不支溺水。枣花为救张远发不假思索也跳进水里,虽然将张远发推到了岸边,却因为产后身体极度虚弱加上溺水时间过久成了植物人。张远发自责不已,听医生说有亲人用歌声或琴声陪伴病人会有唤醒病人的机会,他决定要用歌声陪伴枣花,一直到她能够醒来的那一天。文清和栗峰把星星接到了自己家照顾,俩人决定只要枣花一天不醒过来,星星就一直是他们的孩子。
栗峰看出张远发内心对枣花的愧疚,他怕巨大的压力会让张远发没有唤醒枣花自己先垮了,他开导远发要照顾枣花必须先照顾好自己,不要急于还情,就拿当初来说如果没有他张远发自己早就没命了,自己也一直想还这个情,但一直没有机会,但他知道他们就是生死兄弟,这情可以记在心里。
首长前来英雄团视察工作,栗峰和政委汇报工作,首长指示大家在搞好生产建设的同时必须搞好民族团结,因为这是他们立足新疆的根本,他高度赞扬了英雄团这一年来的工作成绩,修水渠种良田,取得了大丰收,让和田变了样。首长此行还带来了一张照片,他是从军报上看到的这张照片,照片中的人儿只有一只胳膊,但却有力地挥动着坎土曼开垦着农田,在他的身后是一亩亩开垦好的良田,师部一直在找这个人要将他评为劳动模范。栗峰和政委看了照片相视一笑,这人不正是张远发嘛。
张远发作为垦荒模范被派去师部参加表彰大会,并作了汇报发言。已经是文工团骨干的左小湘来找张远发,试图了解张远发的现状。张远发坦诚地告诉左小湘自己已经有了心上人,只是这个心上人现在是植物人。在知道张远发喜欢的对象是枣花,并了解了德寿和枣花的事后,左小湘真诚地祝福张远发能幸福。
卫生队医疗任务重有时难免对枣花的照顾不周,给枣花擦身子这样的事张远发又不方便插手,亏了女兵连的同志们经常抽空过来给枣花擦擦身子换换衣服,张远发动了心思想把枣花接回家去照顾,李瑛觉得张远发平时人也细心,说不定这也是个不错的主意。
马云芳可不同意李瑛的想法,她觉得张远发毕竟是个男人,把枣花带到家里照顾有诸多不便,况且他们不是一家人,难免会有人传闲话。张远发听到马云芳和李瑛的话心中有了决定,他独自来到刘德寿的墓前默默将决定和德寿交流后又来到团部,他向栗峰提出要把枣花接回家去照顾,他说卫生队护士人手太少根本顾不过来,团里的战友家属虽然自发都轮着班去照顾枣花,但他们也都有家庭有工作,他不愿意拖累大家,枣花没有亲人,就让他来当枣花的亲人,这样既可以缓解卫生队的压力,也能随时对着枣花说话唱歌。看到张远发心意已决,栗峰在和政委商量后,决定同意张远发的请求。为此事栗峰和政委又专门召集了团里的骨干力量想听听大家的想法,大家都表示只要对枣花好的,他们都支持。
艾尔肯大叔的儿子沙迪克长大了,他即将成为一名新兵,盛成福以及英雄团的战士都到艾尔肯大叔家欢送沙迪克。
张远发把枣花接到了家里悉心地照顾着,给她擦洗、按摩,喂她喝粥,给她洗衣,陪她说话、唱歌,在照顾枣花的同时张远发不忘履行一个连长的职责从不耽误出工,日复一日,日子就这么平静充实地过着。
李瑛终于怀孕了,郭背锅每天变着法地给媳妇做好吃的,得空时就给媳妇按摩手脚,只盼着媳妇能给自己生个大胖小子。这天夫妻俩正憧憬着五十一天以后是个黄道吉日,而且也临近李瑛的预产期,要是选在那个日子生就完美了,没想到李瑛突然肚子痛,肚子里的孩子连一天也不想等了,在经历了长久的阵痛之后,李瑛给郭背锅生了一对龙凤胎,郭背锅喜不自胜。
栗峰和政委站在垦荒生产规划图前大发感慨,栗峰表示自己死后就埋在这片土地,他要和十一个牺牲了的兄弟一起看着这片土地一天天地发展起来。政委语重心长地问栗峰就没有想过有一个地方可能更适合他的发展?栗峰却丝毫没有离开这片热土的想法。林政委告诉栗峰有消息称上面要把他调往北京工作,是王震司令亲自点的将,司令员人已经到了北京了,军令如山,栗峰知道这由不得自己讨价还价。
栗峰回家和文清商量,已经慢慢长大的亮亮和星星是他的顾虑,远发和枣花也是他的牵挂,文清嗔怪丈夫只想其他人就不为自己这个当妻子的想想,她说自己就算光芒再小也想留在这个地方发光发亮。
栗峰难得地早回家,还抢过文清手里的脏衣服搓洗起来,文清看着他的一反常态知道丈夫一定有重要的决定要说,果然栗峰在支支吾吾半天后跟文清小心翼翼地提出,想要把星星带到北京去,把自己的儿子亮亮过继给张远发留在新疆,以后可以照顾他们。文清再也无法冷静,她大声问栗峰亮亮到底是谁的儿子,斥责栗峰是昏了头了。
文清听完栗峰的建议火冒三丈,坚决反对,告诉栗峰如果真的这样做那就离婚,亮亮既可以姓栗也可以姓文。
林政委告诉栗峰调令到了,他看出栗峰的犹豫,他开导栗峰这新疆团级干部一抓一大把,不是谁都能得到王司令的钦点的,让栗峰可千万不能犯糊涂。栗峰也向政委表达了自己的担心,他说决定把星星留在身边带到北京去,然后把亮亮过继给张远发留在新疆,得知文清为此事和栗峰大吵了一架,林政委立刻站到文清一边,他大骂栗峰糊涂,哪个女人舍得把自己怀胎十月的孩子说扔就扔下了呢。
王震亲自给栗峰打电话催行,令其一家中秋节当天到自己家中报到,栗峰郑重接受命令,但他留下亮亮的决心也已坚定,他认为亮亮是个男孩子,需要磨练,留在新疆比在大城市更合适,相信孩子大了以后能体会他这个当父亲的一片苦心的。
文清私下里问亮亮如果爸爸妈妈因为工作要分开,妈妈留在和田,而爸爸会去远一点的地方,他会选择跟爸爸走还是跟妈妈留?亮亮不假思索地选择跟着妈妈。
眼看离开新疆的日子已经进入倒计时,栗峰看着自己生活多年的和田十分不舍,来到胡杨林的烈士坟前和战友们聊天告别,又来到德寿工作过的地方喂饱了骡马,久久摩挲着德寿曾经不离手的马鞭。
栗峰拿出两人的调令给文清看,文清气得不行,她哪儿也不想去,只想和儿子在一起。文清大哭一场后提出若想把亮亮留下,必须要征求孩子自己的意见,否则她就去问张远发,他能不能同意这档子事。
文清特意让李瑛把星星接走,他们一家三口坐着特别严肃地召开了一个家庭会议,文清让亮亮表态是跟着爸爸还是妈妈,有了妈妈之前的授意亮亮不假思索地选择跟着妈妈。文清随即拿出拟好的离婚协议让栗峰签字,栗峰气得直接把离婚协议撕碎摔门而去,亮亮吓得在一旁直掉泪。
文清来到张远发的家里想让他帮自己留住儿子,只见张远发一个人、一只胳膊辛苦地照顾家里家外,又看到了躺在床上的枣花,无论如何她也开不了口,突然就觉得栗峰的决定也许是对的。
文清跟亮亮说明了眼下的实际情况,懂事的亮亮主动提出留下来照顾远发叔叔和枣花阿姨。栗峰在刘德寿的坟前诉说着自己的苦恼,坐到深夜也没有回家,文清担心不已,她意识到自己这次是太过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