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山的儿子卫国肚子饿得受不了,打开空空如也的饼干筒想找东西吃,瞎眼奶奶心疼却无奈,拉过孙子教他用意念暗示自己不饿,就真的不会那么饿了,马丽芬在门口听到祖孙俩的对话心酸不已。
其他公社用了红星二号之后等同绝收,马书记为了不把灾情上报,只好承诺县里开仓放粮,但县里哪有余粮,他把压力都放到了李保山身上,让他确保把坊楼公社的一半粮食拿出来接济其他公社,李保山无奈之下只得同意。但李保山同意不等于乡亲们同意,甘祖昌一状告到了李书记处,让他拿出解决方案。李书记向甘祖昌坦言自己的苦衷,马方生虽然只是副书记,但他在莲花工作时间长,身边有一个势力小团体公然帮他对抗自己的一切决定,几乎将自己这个县委书记架空,他请甘祖昌为自己支支招。甘祖昌出于无奈决定摆摆自己将军的架子,亲自给省里发电报。
马丽芬擅自从公社拿了一大袋粮食回家,半道被甘锦荣等人发现,一下掀起轩然大波,李保山不给乡亲放粮却往家里藏粮,乡亲们拥在李家门口要个说法。
省委第一时间给莲花县委发来了回复电报,同意甘将军之建议,立即开仓放粮,以解百姓缺粮之急。
李保山母亲为了替儿子开脱,把藏粮的责任全都揽在了自己身上,她打开家门哭求大伙原谅,一直说着是自己这个瞎老太婆太饿太馋,逼着儿媳偷藏的粮食和儿子李保山无关,由于情绪过于激动,说着说着老太太突然就倒地而死。
甘锦荣知道自己这回闯了大祸,主动向父亲领受家法,并向父亲提出在李母出殡之日自己要去解疙瘩。甘锦荣决定按老家规矩,在出殡当天穿着孝服光着脚踩在铺着钉子的路上为死者抬棺送完最后一里路,他希望自己的真诚之举能化解甘李两家之间的梁子,甘祖昌支持儿子,毅然和儿子一起光脚抬棺,但李保山却并没有因此而放下心中的怨气。
李保山向调查组的人举报甘祖昌家里藏着精米白面,地区上门调查要挨屋子搜,甘锦荣上前阻止,甘祖昌却认为自己身正不怕影斜,让他们随便搜。没想到一边的赵翠兰急坏了,欲言又止地想要阻止调查的人进她的屋,果然不多时就从她屋里搜出了一篮鸡蛋和一桶大米,证据确凿,调查组的人让甘将军给全村人一个交代,甘祖昌无言以对,他令金生召集全村人晚上在祠堂集合。
甘祖昌带着一家老小来到祠堂向全村百姓道歉,并表示如何惩罚自己这个“贪图享乐”的人由大家说了算。他不把家中的鸡蛋和白米是马丽芬硬塞给赵翠兰摆明给自己下套的内情说出,主动提出以十倍的价值赔偿给村里,村民们感动不已,纷纷赞赏甘祖昌没有白穿这一身军装。
甘祖昌突然向妻子提出想搬到冬水田旁边那个山洞里去住,龚全珍对丈夫的决定疑惑不解。
甘祖昌知道妻子一直往县教育局跑想解决工作的事,当他得知教育局想让龚全珍去教数学,而龚全珍因为从未教过数学心里没底时特高兴,他故作高姿态地表示尽管他支持妻子出去找工作,但学校没有合适的岗位也没办法,总不能误人子弟啊。龚全珍哪能不了解丈夫心里的小九九,赌气爬下了床在躺椅上睡了一宿。
翌日甘祖昌就搬到了山洞里住,并当着村民们宣布沿背村治理冬水田计划正式启动,他说自己这段时间把十六片垄和六十多亩冬水田都跑遍了,把它们的构成因素和水质、泉水流向仔细勘察研究了一下,确定了阴沟排水法治理冬水田。这冬水田要治理成功了,每亩年产得有两百多斤,一共得增产十二万斤粮食呢。为了增加乡亲们的信心,甘祖昌特意到水田里捞了一桶泥鳅煮了一大锅的鲜汤给大家喝,并承诺以后每天收工后每人可以下田挖泥鳅,喝着鲜香美味的泥鳅汤,大家再也没有理由拒绝参加试验田的工作了。二美第一时间把甘祖昌鼓动大家治理冬水田的事向李保山作了汇报。
乡亲们热火朝天地开始跟着甘祖昌治理冬水田了,甘祖昌看着大家伙出工出力很是辛苦,而粮食紧张大家都吃不饱肚子,于是他决定管大家伙的饭,他跟妻子商量就在山洞里建一个炊事班,让龚全珍和凤儿负责炊事工作,让乡亲们每天收工都能吃上热乎乎的饭。
龚全珍严肃地告诉丈夫自己不能给他做炊事班长了,因为她县里的工作已经落实,这两天就要去报到,甘祖昌一听嗓门顿时大了,这不是先斩后奏嘛,哪是跟自己商量,压根就是在下命令了。龚全珍委屈无比,她说自己一个人民教师,她的岗位应该在教室、在课本、在孩子身上,而不是白白浪费时间。甘祖昌斩钉截铁地表示,她这个炊事班长必须得做,必须每天把饭做了,龚全珍这回也是铁了心了,她嘶喊着谁也拦不住自己。
龚全珍留下一封信离家去了县里,建建急急忙忙地来找甘锦荣求救,甘锦荣第一反应就是要把妈妈先追回来,但凤儿却拉住了他,告诉他女人家的心思她最懂,现在这个时候大家得先抻一抻,等爸熬不住了自会主动去县里把妈接回来。
得知龚全珍不经自己同意就去了县里教书,甘祖昌一时气愤大骂妻子无组织无纪律,并逞能表示自己治田、烧饭、管孩子都能做好,没想到才一天时间就被孩子们弄得鸡飞狗跳、疲惫不堪,他小声嘀咕着这无疑比在新疆军区当后勤部长还累啊。
龚全珍到了学校教起了历史,因为第一次教全新的科目,她怕把孩子的作业改错,深夜了她还在案头不停地批改,隔壁的大婶听着龚老师一直不停地咳嗽,心疼地熬了姜汤送来。
甘锦荣给父亲带来了省农科院农业技术专家胡新平,甘祖昌一看晕了,怎么这小伙子长得和之前送测量仪的小伙子一模一样啊?小胡笑着解释说他们俩个是双胞胎。
甘锦荣告诉父亲小胡对治理冬水田有专门的研究,甘祖昌却显然对眼前这个城里长大的娃不太信任。小胡面对不信任却丝毫不在意,他告诉甘将军,俗话说得好“会种种一丘,不会种种千丘”,种田这点事最重要还是讲规律、讲科学,在精不在多。甘祖昌有心试探小胡是不是有真本事,让他脱了鞋下田想办法把冬水田里的水弄干了,自己则把乡亲们都叫走吃饭去了。
小胡让甘锦荣想办法找几个能干的壮工,再找一些木桩和细竹梢,他打算开一个试验田,具体办法他大概已经想好了,且实施方案并不复杂。小胡带人在田里用竹篱笆做坝,这样一来田里的泥和肥料都留住了,水却从篱笆的缝里都排走了,甘祖昌一看这么简单的方法就解决了自己一直头痛的事,一个劲地竖着大拇指表扬小胡简直是神了!
甘祖昌热情地拉着小胡去家里喝酒,小胡告诉甘祖昌自己用的方法叫开圳砌沟,它最大的好处就是省时又省力。他说当年自己在西南农业大学上学时写过一篇文章,讲的就是治理冬水田的方法,还被校长发表了呢。甘祖昌一听眼睛都亮了,当即任命小胡为沿背村治理冬水田小组的组长,自己屈居副组长,说干就干,当理论有效应用到实践后果然冬水田的水就排出去了,看着劳动成果甘祖昌很是舒心,和小胡商量着这地里的第一茬庄稼就种碗豆。但村里豆种不够,甘祖昌知道队里资金不足,再次决定自掏腰包给村里贴钱买种子。
甘家的饭桌上照例是一桌的南瓜、红薯,赵翠兰的脸色越来越难看,甘祖昌的钱都给队里买种子了,能掏出来的也只有两张零票,他叮嘱赵翠兰就给大家买点粗粮吃,粗粮营养好,赵翠兰对此嗤之以鼻,凤儿犹豫地掏出龚全珍给她寄来的工资,赵翠兰抢过信封一看居然有三十元眼睛都亮了,立马把钱揣在了兜里,还把每月的生活费都寄托在龚全珍的工资上了,甘锦荣对这势利的婶子气愤不已。
甘祖昌带着吉荣来到县城学校看望妻子,替她带来了换洗的衣服和她爱吃的糖果,学校的老师学生看着老农民一般的甘祖昌都以为他是龚老师在农村的父亲。龚全珍知道甘祖昌此行是为了把自己追回家庭,她对甘祖昌说就如他的梦想在农村,而自己的梦想在教室,她不想把自己的所学在锅碗瓢盆里消耗殆尽,她哭着求甘祖昌理解。
甘祖昌的到来使学校里流言四起,校长以县中学不能接纳一个身后有污点的老师为由将龚全珍开除,甘祖昌去找校长理论却被无礼对待,恰好马方生来学校撞见及时指明了甘祖昌的将军身份,那一脸官僚相的校长顿时态度三百六十度大转变,不仅立马写检讨承认错误,更是巴巴地请龚老师留下来继续任教。
甘祖昌对妻子说自己一直打心眼里支持她教书,只不过他总想现在孩子太小,如果能过几年等一个个孩子都长得差不多了再出来那就好了。受到触动的龚全珍意识到是自己太冲动了,她不该扔下家和孩子就走,冷静下来的龚全珍决定跟丈夫回家。当她把辞职信递给校长时,校长慌了神,拼了命地挽留她,还声称要让龚全珍担任历史教学组组长,龚全珍表示哪怕让她当校长,她也是决定要走的,她想回村里办个农村小学,那里的孩子多,学习条件差,她希望用自己的力量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
甘祖昌将龚全珍带回了家,到村头就遇上了在溪水里玩耍的建建和新新,看到爸爸果然把妈妈给劝回来了,建建一个劲地向爸爸竖大拇指。
龚全珍来到新建的村小学考察,学校建在临时借用的祠堂设施简陋,唯一的老师小何是一个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十九岁的姑娘,学生也只有新招的三个孩子,龚全珍看着眼前的一切深知自己任重而道远。
龚全珍回家找甘祖昌商量借点钱给自己,她想到校舍修建一下,这雨季眼看要到了,破旧的祠堂令她心里很不踏实。甘祖昌爽快地将自己当月的工资全都交到妻子手中,声称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能省。龚全珍打算把村小建起来后让家里的孩子都去上学,一则在她眼皮子底下好管,二则也给家里减轻点负担,甘祖昌却认为村小招生数量有限,应该把学习的机会让给大山里的孩子。
李保山的儿子该上小学了,马丽芬的意思想把儿子送到县城附小读书,虽然离家远了点,但可以住舅舅家,也有个照应。但卫国却坚决要去农小读书,他最喜欢建建哥哥,别人欺负自己都是建建哥哥替自己出头,李保山却认为自己的儿子都被甘家的这个野小子给带坏了。
县里为庆祝五一劳动节下发文件让各公社大队排演文艺节目,沿背村有人提议就排一个传承革命传统的大戏,甘祖昌作指导,龚老师负责排戏,一定能拿比赛的第一名。
甘祖昌决定以《莲花一支枪》的传奇故事为脚本排一出大戏,开始选拔角色了,毛崽哥毛遂自荐出演英雄贺存茂,其他角色不多时也都分配到位,热热闹闹地开始排练起来。李保山却显然对节目不满意,说是内容太老,不能体现祖国的新风貌,他决定重新排一个节目代表公社向全县人民汇报演出。
演出当天,甘祖昌导演的《莲花一支枪》真情实感的演出赢得了满场喝彩,不少领导在台下偷偷抹起了眼泪。但节目的最后得票却没有李保山另外排的歌舞节目《社会主义好》高,演员们都显得非常沮丧,甘祖昌劝大家看淡功利,并自掏腰包让锦荣买了一腿猪肉,请大家回沿背好好吃一顿炖肉。
小胡告诉甘祖昌他们治理的冬水田因底子太差跑水很快,必须用肥粪垫底,他建议甘祖昌向公社借县里拨下来的一万斤肥田粉。但这事小胡想得太简单了,李保山是变着法子以坚持原则为由不同意拨放肥田粉。看着大家发愁,建建说他有主意,甘祖昌一听大声叫绝。第二天甘祖昌就带着全村人到公社办公室后面的晒场上晒大粪,阵阵轻风把臭味源源不断吹进李保山的办公室,他们就是要让李保山哪天臭得受不了了,就不得不把肥田粉拨给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