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棋和伊斯在刘记书肆外面等张小敬,突然听到一阵阵密集的鼓声,檀棋意识到靖安司有急事,立刻让伊斯跳上房顶找附近的望楼,伊斯跟着武侯们学过密语,看到望楼上传出“格杀勿论”的密令,檀棋知道望楼从来不会传这种密令,因此断定靖安司有危险,她要向张小敬汇报,让伊斯想办法逃命,不要再跟着他们,可伊斯坚持要留下来,还当场表演了跑酷的绝活,结果不小心掉在一群待命的守捉郎身边,他们刚想杀了伊斯,突然听到刘记书肆传来火师出事的哨声,就一起赶过去一看究竟。张小敬从房间里出来,顾不上和檀棋多解释,拉起她就跑。
龙波听到望楼的鼓声,让李必解释其中含义,没等李必回答,何孚兴就高采烈来向龙波汇报,望楼传信要全城缉拿张小敬,盛赞自己的计划天衣无缝,只要抓到张小敬,就可以顺利完成大业,何孚让龙波先带着蚍蜉退下去,他得意洋洋向李必示威,承认自己以前是故意装疯卖傻,都是为了等到今天杀了林九郎为父母报仇,李必谴责他不该为了个人恩怨枉顾长安数十万的百姓的性命,何孚对李必反唇相讥,李必趁其不备把他打翻在地,死死掐住他的脖子,何孚扬言明天早晨就会有人弹劾太子在景龙观密会官员,李必顿时傻眼了,何孚趁机挣脱开。
李必清楚地记得太子在景龙观私地密会京兆尹韩朝宗,韩朝宗承认曾经带着李白去过南山隐宅,太子搜罗了天下异能之士,全部安置在隐宅,太子让韩朝宗把那些人都遣散,担心林九郎以此事为难他,韩朝宗还向太子汇报了一个好消息,他奉命在灵武垦荒三千亩地租给农户,并执行新说法,现在已经初见成效,农户心甘情愿留下来,没有一个人离开的,太子倍感欣慰,想把新说法推行天下,长安的子民就都能受惠,韩朝宗还向太子汇报了皇甫惟明得胜归来,要趁向圣上复命之际弹劾林九郎滥杀无辜的罪名,李必觉得不妥,担心圣上会怀疑太子结交藩使。
张小敬拉着檀棋一路狂奔,守捉郎对他们穷追不舍,张小敬让檀棋回去找李必,因为火师这里的线索断了,希望李必从鱼肠口中问出其他线索,檀棋眼看着守捉郎已经追来,可她只能硬着头皮回靖安司,张小敬被守捉郎团团围住,他以一当十拼命抵抗,趁机挟持了一个守捉郎,劝其他人赶快离开,可他们扬言要为火师报仇,张小敬只能只身迎战。
檀棋一口气跑到最近的武侯聚集的铺子,向在这里待命的武侯和不良人求助,长安不良人胖罗和同伴们在喝骆驼蹄子汤取暖,檀棋谎称和夫君去平康坊拜见林九郎,结果在巷子里遇到贼人,她的夫君被贼人抓走,拜托胖罗他们出手相救,还搬出林九郎来说事,胖罗信以为真。
李必对何孚口诛笔伐一通,何孚扬言就是想杀死林九郎,然后嫁祸于太子,李必怒不可遏,死死掐住何孚的脖子不松手,何孚大声喊龙波救命,龙波才一脚踢开李必,何孚对龙波破口大骂,嫌他出手太慢,龙波被激怒,狠狠打了何孚一耳光,谴责他不该出尔反尔减免蚍蜉们的酬金,还大骂何孚没教养,何孚报仇心切,只好向龙波屈服,承诺给他们三倍的酬金,何孚想亲眼看着林九郎在大庭广众之下被伏火雷炸得粉身碎骨,永被后人耻笑,龙波满口答应,可是条件是要在行动之前把何孚的眼珠子挖出来,龙波看不惯何孚用钱来压人的那副高高在上的做派,何孚连连求饶,龙波根本不为所动,让蚍蜉们强行把何孚拉下去。
龙波把矛头指向李必,嘲讽他竟然为了太子如此卖命,李必坚称太子才是大唐的未来与希望,如果太子遭难,必会引起朝廷大乱,百姓遭殃,李必声明太子四处寻找能吏,要推行新政,龙波不想听他啰嗦,让人把他押下去,闻染站在一旁目睹了这一切。
胖罗带着不良人跟随檀棋来救人,发现正和守捉郎们厮杀的是张小敬,自从张小敬出卖兄弟小乙以后,不良人就立下规矩,要与张小敬不共戴天,胖罗他们站在原地眼看着张小敬和守捉郎对打,张小敬凭借过硬的功夫很快把守捉郎们制服,并且声明他没有杀火师,可他们根本不信,发誓日后来找张小敬报仇。守捉郎们离开以后,胖罗主动过来和张小敬寒暄,答应再把张小敬当一天不良人的头。
张小敬看到檀棋,猜到是她把不良人找来帮忙,忍不住埋怨她不该回来,可檀棋却借口害怕张小敬逃跑。就在这时,通传武侯来向胖罗他们传信,靖安司新司丞吉温下达了紧急的三羽令,重金捉拿一个身材高大的凶犯,张小敬猜到是要抓他,胖罗想把通传武侯打发走,可他一眼就认出张小敬,张小敬向他简单了解靖安司的情况,派檀棋设法找到李必,胖罗大声招呼不良人去小路上搜捕凶犯,给张小敬足够的时简逃走。
姚汝能直接来找吉温理论,证实张小敬不是凶犯,并且说明张小敬拼死抓狼卫,保护长安城百姓,可吉温一口咬定张小敬杀狼卫是障眼法,提醒姚汝能不要为张小敬开脱,还指责他不该救张小敬的故交闻染,并且搬出姚汝能的父亲被当街问斩的事相威胁,姚汝能只好屈从。
元载拼命在王蕴秀面前邀功,还承诺会全力保护她,元载还算出吉温会把最棘手的事交给他,果然不出元载所料,吉温派他带右骁卫前往平康坊刘记书肆捉拿张小敬,王蕴秀大骂吉温是小人,竟然让手无缚鸡之力的元载去抓张小敬,吉温只给元载一个时辰的时间,还让他把姚汝能也处理掉。
姚汝能看着被杀死的主事们,心里很不是滋味,不由地想起他们平日里的音容笑貌,姚汝能取下徐宾脖子里的项链,心里默默为他祈祷。
闻染百思不得其解,龙波带蚍蜉们袭击了靖安司,可朝廷竟然不抓龙波,反倒要抓张小敬,龙波提醒她这就是官官相护,黑暗腐朽的长安城,闻染拜托龙波救救张小敬,他婉言谢绝,闻染赌气要独自去救张小敬,不许龙波出面阻拦。
元载奉吉温的命令要把姚汝能打发走,派他去望楼原地待命,监督武侯们是否尽职尽责,然后再转达大望楼的指令即可,如果姚汝能不听指挥,就乖乖回到太子身边,姚汝能忍气吞声前往望楼待命。龙波把挖去双眼的何孚和李必关在一起,李必苦苦逼问刺杀林九郎的真正的始作俑者是他还是何执正,何孚让他亲自去问何执正,李必猜到何孚把何执正藏起来了,刚想逼问何孚,闻染就带人把李必抓走。
龙波派闻染杀了李必,李必情急之下说出只有他能让张小敬活下来,但是要让他回到靖安司,闻染等的就是他这句话。吉温让通传武侯给各个望楼下令,让他们及时向大望楼汇报张小敬的位置,姚汝能眼看张小敬被通缉,李必至今下落不明,他又被吉温排挤,姚汝能彻底心灰意冷,呆呆地坐在望楼上一言不发。平康坊附近的望楼发现张小敬的行踪,立刻放烟丸报信,元载马上带人前去平康坊围堵。
龙波要带何孚前往伏击林九郎的地点,看到他用眼睛上的淤血在墙上写了“遥见双人影,知余在身旁”,龙波追问其中含义,何孚只说是灯谜。闻染求龙波不要杀李必,她想留着李必救张小敬,鱼肠担心后患无穷,没想到龙波却满口答应,鱼肠不服气,龙波警告她不许插手此事。
张小敬担心被望楼发现行踪,就借用花韵楼老妓女的大伞藏身,没想到还是被望楼武侯发现,当场把老妓女一箭穿心,张小敬就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胖罗带不良人及时赶来,把张小敬救走。
李必昏迷中想起出事之前去找何执正,当面列举了何孚的种种罪行,何执正拼命袒护,李必想知道幕后主使是何执正还是太子,何执正警告他不要追查真相,只要杀死林九郎就好。郭利仕派人请林九郎立刻动身前往花萼相辉楼,圣上有要事要宣布,林九郎找来替身,并让他穿上自己的紫色官服,让甘守诚派右骁卫一路护送,李四方仔细分析了路况,断定狼卫会在东市胜业坊的十字路口行刺。与此同时,龙波把何孚送到指定地点。
林九郎的替身跟着右骁卫浩浩荡荡上路了,林九郎让李四方拿出弹劾太子的奏折,准备上书给圣上。胖罗把张小敬带回铺子,给他准备了干粮,盘缠还有出城的过所,让他即刻逃命,没想到元载突然带人冲进来,张小敬只好跳窗逃走,胖罗号召不良人以死相拼掩护张小敬,他一声令下,不良人一起冲出去,却因寡不敌众全部遇难。
元载派人向望楼传信请求支援,捉拿张小敬的消息很快传遍了长安城,张小敬不想再连累兄弟们被杀,只想一走了之,伊斯急匆匆追上张小敬。右骁卫护送林九郎的替身路过熙熙攘攘的东市,何孚点燃了伏火雷的引线,车夫松开缰绳,马车冲着林九郎飞奔而来,伏火雷竟然没有爆炸,何孚被当场抓获。
李必在人群中大声指出何孚不是主谋,并亮出靖安司司丞的令牌,甘守诚以私通乱党罪名抓捕李必,李必吓得慌忙逃命,右骁卫对他紧追不舍,李必慌不择路逃进平康坊妓女的闺房,拜托她帮忙掩护自己脱身,妓女只要现钱,可李必身上没带,妓女抢下他的令牌,李必赶忙要回来。就在这时,右骁卫来砸门,妓女把李必藏了起来,还编谎话把右骁卫都支走,李必才得以脱身。
伊斯劝张小敬留下来继续查案,可他已经心灰意冷,更不想兄弟们白白为他送死,张小敬直接往城门方向走去,伊斯只好搬出檀棋来挽留他,张小敬也不为所动。
龙波故意给何孚装了一桶哑火的伏火雷,就是想让他暴露被抓,为自己争取时间,龙波押送着三百桶伏火雷绕小路赶往皇城,想炸毁皇城刺杀圣上。刑部裴尚书奉命审讯何孚,逼他说出刺杀林九郎的幕后主使,何孚却催他赶快派人去拦住龙波,否则会伙计长安百姓,可裴尚书根本不听,何孚只好交代他就是幕后主使,他只想杀死林九郎为家人报仇,不想连累长安百姓。
裴尚书赶忙把众人支走,何孚虽然双眼被挖,可是他突然意识到情况不妙,猜到这里不是刑部,而是林九郎的右相府,林九郎苦苦逼问何孚行刺的缘由,何孚含恨痛斥了林九郎把他家灭门的累累罪行,只有他侥幸逃生,何孚自称卧薪尝胆多年就为了今日找林九郎报仇,结果却功亏一篑,何孚越说越气,忍不住对林九郎破口大骂,林九郎逼他供出何执正和太子,承诺给他高官厚禄,何孚闭口不谈,坚持等三司会审再讲明真相。
李必被关在平康坊地下城的私牢里,他反复说明要出去查案,这关乎长安城数十万百姓的性命,可看守当他说胡话,对他置之不理,李必只好向被关在一块的妓女阿枝打听情况,阿枝扬言要把自己身上的烂疮传染给李必,李必就能永远留在这里。伊斯和张小敬走到半路,就被元载带右骁卫团团围住,元载重金悬赏捉拿张小敬,右骁卫争先恐后冲上去抓人,伊斯奋不顾身站出来掩护张小敬逃走。
望楼武侯很快发现张小敬在平康坊,他们刚想击鼓传信号召不良人去抓捕张小敬,姚汝能强行把武侯赶走,击鼓传信“不退”,就是想通知张小敬不要撤退,“不退”的命令通过望楼很快传遍了长安城,檀棋从附近的望楼上看到这个指令,她绝望的信念重新又被鼓舞起来,仿佛黑夜中抓到救命稻草一般,檀棋激动地泪流满面,张小敬也听到了这个命令。
吉温得知姚汝能利用望楼擅自向张小敬传信,立刻派人把他抓起来,姚汝能以靖安司的名义击鼓传令,关闭全城所有的望楼,遣散所有的武侯,以保护张小敬的安全,最后姚汝能还赌气把大鼓推下望楼,右骁卫奉命来抓他,姚汝能只能束手就擒。吉温蒸糕姚汝能,今天必须让张小敬死,才能给林九郎一个交代,姚汝能拼命为张小敬辩解,谴责他滥杀无辜,吉温只好说出行刺林九郎的幕后主使是何孚,他现在已经被抓,吉温劝姚汝能迷途知返,此事最终会牵扯出太子,而他是太子的亲信,姚汝能万万没想到疯疯癫癫的何孚竟然是真凶。
姚汝能和程参关在一起,程参早已饥饿难耐,迫不及待向姚汝能要点吃的,姚汝能知道自己凶多吉少,只想在最后时刻能帮张小敬一把,希望他能懂得自己的良苦用心。张小敬看到望楼全部关闭,感觉前所未有的无助与绝望,不由地想起当年烽燧堡一战,第八团的兄弟们浴血奋战伤亡殆尽,可他们依然坚守阵地,最后仅剩张小敬和闻无忌等九人,可是朝廷的援军迟迟未到,张小敬劝闻无忌回长安看看女儿,闻无忌只说了“不退”两个字。
张小敬决心放手一搏,可想连累伊斯,把他推到一边,元载一声令下,右骁卫一拥而上把张小敬团团围住,张小敬挥舞短刀和他们战在一处,死难的兄弟们仿佛在他身上附体,张小敬犹如神助,他越战越勇,右骁卫被打得片甲不留,元载看张小敬已经杀红了眼,赶忙带着王蕴秀悄悄溜走了。
李必决定帮阿枝治病,就查看她身上的烂疮,阿枝的哥哥误以为李必欺负她,赶忙冲进牢笼,死死掐住李必的脖子,李必把治疗的药方告诉他,让他给阿枝买药治病。伊斯目睹了张小敬杀人的一幕,不禁对他刮目相看,劝他躲到西域过安稳的日子,张小敬想在走之前找守捉郎问清楚杀右刹的凶手。元载此战损兵折将,还让张小敬侥幸逃生,他担心被林九郎问责,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王蕴秀对他好言相劝,也猜到他担心被太子一党连累,王蕴秀声明父亲是太子的义兄,她不想连累元载,赌气要回家,元载急忙拦住她,趁机向她表明心意,元载只想立下滔天大功,不靠太子和右相,只凭借自己的能力平步青云,就可以保王蕴秀一世平安,元载紧紧握住王蕴秀的手向天发誓,要和她一辈子不离不弃,让后人看到元载的时候,就能看到他的妻子是王蕴秀。
李必精心熬了外敷药膏,让她哥哥帮阿枝涂在伤口上,李必承诺如果能顺利离开这里,找遍东宫的珍奇药材也要为阿枝治好病,阿枝深受感动,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阿枝喜欢长安城迷人的早晨,她想做个小生意养活哥哥,干净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在这时,官军来抓刺杀林九郎的凶手,指明是一个穿绿色道袍的人,李必承认官军来抓的是他,他反复声明没有杀林九郎,只是在查涉及林九郎的案子而已,阿枝的哥哥对林九郎恨之入骨,答应护送李必离开地下城,还把自己的衣服换给李必。
郭利仕马不停蹄赶往右相府,担心林九郎会从何孚身上问出不利太子的证词,郭利仕提出要和林九郎一起审讯何孚,林九郎担心何孚临时改变供词,郭利仕因此抓住把柄到圣上面前为太子鸣冤,林九郎把郭利仕拒之门外,还让李四方传信给他,让他去查一下何执正,何孚口口声声称此事和何执正无关,可林九郎根本不听。
张小敬带伊斯去找葛老帮忙查杀害右刹的凶手,他们大摇大摆来到地下城,和李必不期而遇,他们俩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捋了一遍,断定龙波刺杀林九郎就是一个幌子,可就是猜不透龙波的真正目的,李必决定去找何孚打听龙波的下落,让张小敬继续追查守捉郎这条线,张小敬怀疑幕后主使是何执正或者太子,李必信誓旦旦保证不是他们俩。
郭利仕派出禁军四处寻找何执正侍卫下落,林九郎也向何孚逼问何执正的藏身之地,何孚反复声明何执正与此事无关,林九郎不甘心,派李四方带右骁卫全城搜捕何执正。马大狼等人早就存有反叛之心,他们一起来找葛老谈判,埋怨他不该放走张小敬,而且小乙的死让那批价值连城的金器下落不明,让他们失去了发大财的机会,葛老声称对金器已经没兴趣,可马太郎他们却不依不饶,葛老杀一儆百,当众宣布不许他们再把兵器卖给藩镇。
就在这时,张小敬来找葛老谈生意,迎面碰上光鲜亮丽的丁瞳儿,她现在是葛老的贴身侍女,张小敬顾不上和丁瞳儿寒暄,拜托葛老打听守捉郎背后的雇主,葛老提让张小敬拿伏火雷的配方交换,张小敬坚决不给,葛老一声令下,在场所有人对张小敬大打出手,伊斯死死守住门口,不许任何人进来增援,马太郎趁机造反,要和张小敬合伙除掉葛老,葛老拒不低头,马太郎想刺杀葛老,丁瞳儿奋不顾身夺下匕首,她的手被匕首刺伤,鲜血瞬间流了一地,张小敬早就听说马太郎带人清缴逃走的那些暗桩的家,他回身把马太郎当场杀死。
李必凭借对长安城地形的熟悉记忆,很快摆脱了官军的追捕。丁瞳儿把马太郎的首级端出来,谎称他得急病而死,众人一起高喊口号拥护葛老,葛老交给张小敬一个信物,让他去见守捉郎,葛老为了感谢丁瞳儿的救命之恩,当即决定把长安商会长老的职位传给她,把长老的金戒指当场交给她,让丁瞳儿和张小敬继续做完这笔交易,丁瞳儿提出事成之后让张小敬为地下城效力,张小敬答应等办完此案就回来,临走,丁瞳儿把长老的戒指送给张小敬。
郭利仕接到禁军的汇报,得知他们把何执正乐游原的住处翻了一遍,只发现十几个人的尸体,以及一个有军籍的典药官,怀疑他是暗桩,就是没有找到何执正。林九郎让李四方帮何孚写证词,拐弯抹角提醒何孚指证何执正是幕后主使,何孚坚决不干,林九郎就对他循循善诱,并从他的话里寻找可以利用的漏洞。
郭利仕派出的禁军很快查到何执正曾经和焦遂一起喝酒,酒肆的店东还清楚地记得他们俩的谈话内容,何执正声称今晚的大戏就要开场了,并把圣上草拟的诏书拿出来,焦遂还当场卜了一卦,贴身宦官觉得何执正话里有话,郭利仕厉声喝止他,不许他断章取义,宦官还向郭利仕汇报了店东的证词,证实后来有人来找何执正和焦遂喝酒,郭利仕根据相貌和身材猜出是左相李适之。
张小敬和伊斯穿行在五彩斑斓,人声鼎沸的灯市中,他们无心欣赏,一心就想去刘记书肆找守捉郎问明真凶。郭利仕连夜把李适之叫来,苦苦逼问他见何执正的真实原因,李适之顾左右而言他,郭利仕向他讲明利害关系,因为何孚已经被林九郎抓走了,郭利仕劝他实话实说,才能帮太子找到转圜的余地,李适之承认何执正给他看了圣上草拟的诏书,想把朝政交给林九郎,何执正担心林九郎对太子不利,就让李适之做好掌管左右两相的准备,何执正断定林九郎在今晚宫宴之前必定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