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魏营。伤死兵员累累,哀嚎声遍地,司马懿带着邓艾等人苦苦寻找儿子司马师,可惜无果。就在众人万分焦躁之时,贾逵驮着司马师归营。颤巍巍的老将军不负对司马懿的诺言,在战场上救出了司马师。司马懿悬着的心这才放下,背起大腿中箭的司马师赶赴军医营帐疗伤。
大司马曹休营帐,惨重的伤亡与损失使得曹休将怨气全部宣泄在司马懿身上。而此时此刻,司马懿正陪着疗伤的司马师,父子二人不胜感慨。这时,怒火蒙心的曹休带人闯入大帐,揪住司马懿咆哮怒骂,就欲斩杀司马懿。关键时刻,邓艾带兵阻止了大司马曹休。对于曹休的恶人先告状,司马懿据理力争反问曹休当初为何刚愎自用,字字诛心间曹休竟气急吐血。
魏国倾十五万大军,气势汹汹的石亭之战以惨败告终,经此一战,魏对吴的战争易攻为守,后经整整二十三年的时间,才敢于再次发动大规模的伐吴之战。陆逊出色的计谋使得吴国赢得了三国史上一场著名的以寡敌众的战役,也为孙权一年后称帝铺平了道路。而这一场战争所带来的三国鼎立的局面,却是比诸葛亮等人所想的更为深远。
蜀国,成都。诸葛亮推测曹休会败的论断得到了应验,他认为十年之内,江东无忧。只是对于足智多谋的司马懿,诸葛亮警惕颇深。对于此次魏军在东南吃了大亏,兵力虚弱之际,诸葛亮打算着手准备北伐事宜。
洛阳,皇宫。曹叡问责众将,曹真曹休联合弹劾司马懿抗命不遵,欲将司马懿置于死地。司马懿据理力争,予以回击。曹叡有意偏袒司马懿,不痛不痒地给司马懿以处罚,革职在家。曹休气愤难耐,质问曹叡为何如此纵容司马懿。曹叡冷静地应对,安抚住了曹休。此时,新天子的手段已经初见峥嵘,曹休不禁暗暗心惊。
司马府上,司马懿正考校孙儿司马柔,钟会来访。对于老师司马懿的退让,钟会颇为不解,司马懿和他细细分析其中的利害关系,阐明大局得失,钟会这才明白释然。
庭外,司马昭拦住钟会,与其谈论父亲司马懿的真正志向。殊不知,司马昭的言论被司马懿尽皆听在耳中,司马懿一时间脸色凝重。
蜀国,成都。诸葛亮对于曹叡处罚司马懿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司马懿还是会受到重用。诸葛亮与学生幼常分析,司马懿此时此刻最想要的就是真正掌握兵权。于是,诸葛亮准备假用孟达叛降,来支走司马懿,实行调虎离山之计。
果然,诸葛亮伪造的挑拨书信很快就呈到了曹叡的面前。曹真趁机煽风点火,使得曹叡彻底失去对孟达的信任,打算除掉孟达。
曹休府上,何晏怂恿曹爽使用五石散戏乐,引得曹休勃然大怒。何晏走后,恨铁不成钢的曹休打算让儿子曹爽带兵讨伐孟达,胆小怕死的曹爽非常不情愿,给父亲献计,让司马懿带兵去讨伐孟达。
司马府,夏侯徽已然产下一女,一家人正享天伦之乐。夏侯玄来访,提醒告诫司马师劝住父亲司马懿,不要领命带兵去征讨孟达。
这边,大内官辟邪带来皇帝圣旨,命司马懿领兵进攻新城。事情已成定局,赶来劝说父亲的司马师也已然晚矣。司马懿唯一能争取的,只有率领非曹真嫡系的宛城兵。
面对大内官辟邪的暗示,司马懿心里明了,取来些许银两打发走了。这些银两辟邪虽然嫌少,可是对素来清贫的司马家来说,却等于近半个月的伙食。大内官辟邪走后,司马懿紧张有序地给手下以及儿子司马师部署任务,次子司马昭也想要随军出征,被司马懿否决。
皇宫,大殿内。皇帝曹叡给司马懿交待任务,令其不管是活的还是死的,都要把孟达带回来。此外,对于司马懿接下来即将远离自己身边再无掣肘,曹叡言语间颇有敲打警示。司马懿表现得诚惶诚恐,不甚敬畏。大内官辟邪不解地询问曹叡,为何如此轻而易举就交给司马懿兵权,曹叡对此不以为然,直言自己能给司马懿的东西,自然也能够收回来。
蜀国,成都。诸葛亮深夜徘徊,含泪落笔而成《出师表》,寄语后主刘禅。
宛城西郊,司马懿大军正在行军。司马懿令孙礼以尚书台印鉴迷惑孟达,使其认为自己还在尚书台。随即,传令三军火速奔赴新城,务必要在八日之内赶到新城地界。
成都,西蜀大军开拔,起兵北伐。皇宫内,后主刘禅强挤泪水,为相父诸葛亮送行。临行前的诸葛亮语重心长叮嘱刘禅,刘禅自是句句应诺。
长安,夏侯楙府。驸马夏侯楙纵酒欢乐,引得清河公主训斥。对于司马懿与诸葛亮的这次交锋,驻守长安的夏侯楙方面也是密切关注。在他看来,诸葛亮必定兵取新城,殊不知威胁已然悄悄逼近。
蜀军大营,诸葛亮与蜀国众将商讨战事。对于属下文长提出的兵穿子午谷的险招,性格谨慎保守至极的诸葛亮不甚赞同。诸葛亮打算传播进攻郿县的消息,以迎来即将到来的曹真,从而为兵攻长安赢得机会,白发苍苍的老将赵云主动请缨前往牵制曹真。其余兵马随着诸葛亮直取平阳方向。
风雪里,司马懿大军艰难前行。为了打孟达措手不及,司马懿下令全军克服艰难,火速行军。另一边,蜀军也陷入大风雪中,紧张地跋涉进军着。
魏都,洛阳。闻知蜀军出现在斜谷,曹叡惊怒,令曹真率军阻击蜀军。
新城,孟府。守将孟达态度暧昧,势成骑墙,左右逢源,在他看来,诸葛亮与司马懿的态度都无关紧要,他只与出价更高的一方合作。衿狂托大的孟达正畅想着自己即将拥有的财富和地位,殊不知司马懿大军已近城外。
诸葛亮修书一封,寄予新城孟达,提醒他注意司马懿。
郿县,赵云率军与曹真大军对垒,威风不减当年,轻而易举挑落敌将于马下。随即,魏蜀大军开始了激烈厮杀。
西蜀军大军压境安定郡城,郡守慑于诸葛亮的威势,自知难以抵挡,于是下令洞开城门投降。
由司马懿率领的魏军势如破竹,直捣新城,以雷霆万钧的气势疯狂攻城。防守的孟达部和攻城的魏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搏斗,战斗如火如荼极其惨烈。眼见大势已去的孟达准备弃城逃亡蜀国,被熟谙待价而沽道理的外甥邓贤控制。邓贤主动投降司马懿,并招供出了孟达私通蜀国的罪证。司马懿以狠辣的手段下令斩杀了孟达,邓贤在一旁看得心惊胆战。
由攻转守的魏军此时此刻要面对的是诸葛亮大军的征伐,正直疲惫。司马懿根据诸葛亮只以偏师救援的举动,揣测出诸葛亮可能有更深的计谋,依依东望,其谋长安!于是下令大军不卸淄重,随时准备远征。
魏国,天水城。蜀军来袭在即,闻风丧胆的太守弃城而逃。守将姜维在手下的苦苦恳求下,起意归降诸葛亮。最终,天水城不战而洞开,姜维以归降护全了一城百姓的安危。
诸葛亮手书一封信由汉中捎予司马懿,欲迷惑司马懿以干扰其判断。另外,长安方向的战况同样不理想,蜀将赵云大破曹真与驸马夏侯楙的大军于箕谷,战局危急。司马懿深知此战诸葛亮已经占尽先机,所谓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此时此刻唯有随机应变。
战局情势传到了朝堂,边关三镇沦陷使得曹叡大发雷霆。为了补救,曹叡不顾大臣跪劝,决定御驾亲征长安。
钟会在父亲钟繇的反对下,执意报信给司马昭,将曹叡亲征的消息八百里加急带给了新城的老师司马懿。得到了消息的司马懿陷入了沉思,随即决定挥师长安,兵援长安。司马昭建议父亲等曹真丢了长安再力挽狂澜,被司马懿痛斥一番。此时此刻司马懿的人臣心思仍根深蒂固,即使冒着事后被天子怪罪的风险,他也一定要兵伐长安,在战场上会一会诸葛亮。
西蜀大营,诸葛亮正紧锣密鼓地部署着战略。马谡毛遂自荐据守街亭,并立下军令状,诸葛亮虽不放心,可一时间却也别无人选,只能让马谡立下军令状,并任命马谡和王平担当固守大任,叮嘱再三。
此时,诸葛亮以街亭吸引魏军主力,以魏延大军攻打长安,而自己率领一万兵士出岐山直捣黄龙。然而,刚愎自用的马谡不听诸葛亮“当道下寨”的劝告,执意依山扎营。
长安行宫。曹叡询问诸将对策,曹真的据守提议使得曹叡非常不满。曹叡不顾众将劝阻,执意下令魏军与马谡一战,断蜀军粮道。就在这时,侍卫来报,司马懿赶赴至长安求见。其死敌曹真紧紧抓住这个机会就要弹劾司马懿抗旨调兵,然而曹叡不为所动。
曹真为害司马懿,欲将街亭之战的重任推给司马懿。司马懿无奈之下领下重任,并立下军令状。司马懿首先使用流言散布马谡与王平不和消息,以扰乱蜀军军心。然而因为司马懿不疾不徐的布置,属下的众将以为其胆怯,皆是不服司马懿的领导,最终司马懿下令张郃率领五万兵马攻打街亭。
深夜,蜀军大营。诸葛亮预测到了性情高傲的马谡会不听劝阻,当布防图送达时,果然应了诸葛亮的猜测。诸葛亮万般火急之下令杨仪赶去换下马谡,然而已然来不及了。
消息传到了魏军大营,司马懿喜出望外,深知马谡蠢才白白送予魏军胜利。一时间大帐内喜气洋洋,众将纷纷执剑披甲欲往街亭抢功。
街亭,运气颇佳的张郃率大军将马谡团团围困在山顶。魏军扼制水源,占据山道,蜀军被掐住了命门,已然奄奄一息。深夜,取水的蜀军中了魏军伏兵,全军覆没。渴极的蜀军接二连三地倒地,万般无奈之下的马谡只得下令备战夺取水源。
这边,曹叡忧心忡忡于战局。在他看来,即使处罚司马懿,也得等他夺回三郡再说。
街亭,张郃大军以火油烧山,蜀军惨败,马谡只能率残部突围。街亭失守。司马懿大军前来分一杯羹,可惜只赶上了尾声。
街亭失守的消息传回陇西,诸葛亮如遭雷击,北伐大战彻底泡汤。而在长安,司马懿大捷的消息传来,曹叡狂喜。大将军曹真借机进言,欲让曹真下令司马懿夺取三郡生擒诸葛亮。
西蜀大营,诸葛亮紧锣密鼓地部署着,以尽可能将损失减到最小。为了不使三郡百姓受到屠戮,诸葛亮决定去西县将三郡百姓带入蜀国。
司马懿根据对诸葛亮弱点的研究,断定诸葛亮会去西县,遂决定大军挥师西县。
西县,面对魏军的大军压境,诸葛亮布衣纶巾,洞开城门,于城楼抚琴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