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军全体成功抵达印度雷多,杜聿明因为过度劳累而晕睡过去,当他被抬到孙立人驻扎地时,孙立人上前要和他说话,杜聿明挥挥手示意他离开。杜聿明抵达印度的消息传到史迪威处,他本来很高兴,但当他看到第五军损伤一半的状况时,他愤怒至极。本来史迪威想着第五军是一个王牌战斗军,只要他们回来反攻缅甸指日可待,如今在杜聿明指挥进入野人山后第五军却损失一大半的战斗力,史迪威发誓再也不用杜聿明这样不听命令还导致战斗失败的下属。
但是战争还在继续,日军的飞机已经切断缅北到中国的所有航线,如此,远征军空军只能走喜马拉雅山的驼峰航线。但这条航线面临的危险巨大,自然的暴雨和狂风导致飞行员常常不能控制住飞机。目前正有一批物资要运到这里,暂时只能继续飞行驼峰航线。不过,史迪威做好打算,驼峰不是长久之计,他要很快修筑一条通往中国的公路。
杜聿明对第五军的部队减员状况耿耿于怀,他不能原谅自己在野人山的失败,他更觉得对不起戴安澜将军。就在此时,史迪威的命令下来:令新三十八师和新二十二师驻扎缅甸整装打仗;令杜聿明带着第五军残余人力回到中国。杜聿明听后淡淡一笑,回了病房。新二十二师师长廖耀湘飞往新德里劝说史迪威给杜聿明一个复仇的机会,史迪威不能原谅杜聿明的此次兵败,他坚持不用杜聿明,廖耀湘没再继续劝说。
杜聿明乘上飞往重庆的飞机,临走前他嘱咐廖耀湘,好好打仗,打回祖国,给那些大鼻子美国人英国人瞧瞧中国军人的硬气。飞机上水静萱一直询问杜聿明关于此次缅甸作战失败的想法,杜聿明就那样坐着,不发一言。水静萱自知问不下去,默默离开。杜聿明在其走后安静留下两行热泪。远征军战败进入野人山,这在杜聿明的眼中,是奇耻大辱了,他一辈子也忘不掉的,他这个败军之将的名号将永远留在历史上。念及此,他没有消极自杀,而是带着戾气和誓死报仇雪恨的决心去请求蒋介石给他最后一个机会,为死去的全体第五军将士们报仇!蒋介石劝告他,暂时是不可能重回缅甸了。战争失败谁都痛苦,但此番更要懂得卧薪尝胆,把握时机。
预二师的副师长洪大胡子擅长用大刀制敌,段振国在营房看到洪大胡子练兵使的大刀手法很特别,他看的心里痒痒,也想学大刀。他拜托洪副师长传授大刀使用方法,洪大胡子早就听说过刺刀营段振国的名号,便欣喜答应。
段仲仪来营中找段振国,谈话时问及二百师弟兄们的恢复情况,段振国回复他,身体是缓过来了,可这心里是一辈子缓不过来了。无论是许光泽,戴安澜亦或是第五军死在胡康河谷的弟兄们,他们一辈子都不可能忘记。如今二百师心里的唯一愿望就是反攻缅甸,报仇雪恨!段仲仪宽慰他,二百师都是栋梁之才,将来国家一定会重建二百师的!
二百师的新军装运到营地,穿着旧军装的预二师弟兄们看着很是眼红。二百师参谋长知道预二师的洪副师长心中所想,他原本要匀一半军装给预二师的,洪副师长没有答应。但随后参谋长准备把二百师的好军刀全部送给预二师,洪副师长老早就觉得自己部队的大刀不能对抗日军的军刀,二百师的军刀是好的钢火淬成的,洪副师长这才接受。
佟凤岐作为一个北方人,天天在营地吃红薯他受不了,便偷偷去老乡家里用花言巧语骗来一只大鹅。事后老乡前来营地告状,段振国给了老乡一个大洋劝他回去。为了惩罚佟凤岐的强取豪夺,段振国命令关佟凤岐一个小时禁闭。
史迪威拟好了安纳吉姆计划飞去重庆面见蒋介石,他直接指出缅甸战场上的中国将军实在太多了,史迪威把缅甸战场失败的原因全部归结于杜聿明不听话,蒋介石本就不是很愿意让史迪威指挥中国远征军,当两个人面对这个问题时,蒋介石不禁反问史迪威,作为一个中国战场最高司令,能允许一个外国士兵来华已经是莫大的容忍了。史迪威一听脸色就变得很难看,僵局已定,蒋介石一气之下走出房间,不再理史迪威。
宋美龄得知蒋介石和史迪威大吵,她赶紧去安抚史迪威,两人心平气和地分析缅甸战况,宋美龄希望史迪威考虑一下:他考虑的是缅甸的战败,而蒋介石考虑的则是中国的存亡。这般理解的话,蒋介石的不安和不满也就不难理解了。史迪威觉着宋美龄的话很有道理,便不再纠结,只说了一句希望宋美龄能够劝劝蒋介石考虑一下安纳吉姆计划就回去了。
安纳吉姆计划上交给蒋介石已经十天了,在这十天里史迪威一直在不停地求见蒋介石,蒋介石却一点答复也没有。史迪威已经在极力克制自己的怒气了,段安国告诉他,在中国,史迪威这样做叫犯上作乱,虽然史迪威不是中国人,蒋介石也不是皇帝,但此刻,蒋介石毕竟是中国最大的boss。
这段时间里,宋美龄一直在蒋介石和史迪威之间斡旋,她一方面给史迪威送去老百姓送的花生和核桃安抚人心,一方面又在劝说蒋介石考虑安纳吉姆计划。中美毕竟是联合抗日的弟兄,如果闹翻了,对谁都没有好处。
段振国向单迎秋表白,还决定要明媒正娶她,单迎秋很开心。两人在经历过生死逃亡之后,终于互相把心迹表明。但是上面的命令下来了,二百师将被派往怒江去,而且最快一两天内就要动身。段振国刚和单迎秋决定下终身,这一走可能就会很久。段振国就直接去找段仲仪,要求留下来和预二师一起打日本鬼子。他还提到最近有一支龙潞游击队找段振国恳请联手抗日,段仲仪教育他,不管是正规军还是杂牌军,现在都是全民抗战,不用在意。随后,两人分别,段仲仪回了重庆。没过多久,龙潞游击队的负责人老李和南洋机工负责人一起来找段振国,老李又提出联手抗日,段振国欣喜答应一起抗日。段振国也从南洋机工负责人口中得知老大正在怒江修大桥。
段仲仪一下飞机,段安国就去接他,希望他能去看看史迪威,但段仲仪觉得要是先蒋介石之前见史迪威,这恐怕不太好。段安国把这几天发生的事和段仲仪说了,还顺便说史迪威这几天脾气坏透了,很难过呢,
段仲仪思考再三,决定还是不去见史迪威,因为他要先去找水静杰了解美国外交部派来的飞虎队陈纳德的作战计划才能磨合史迪威和蒋介石之间的隔阂。水静萱告诉他水静杰去开会了,但如果想知道陈纳德的计划,水静萱倒是可以告诉他。因为陈纳德和宋美龄夫人关系很好,而水静萱那天也见到陈纳德了。等把陈纳德的计划告诉给段仲仪,段仲仪适时告辞,决定熬夜想法子再面见蒋介石。
次日,段仲仪把水云清水家有一条祖传的通商密道可供远征军安全到达怒江东岸的事告诉了蒋介石。这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滇缅公路被日军阻挡的运输问题,蒋介石听了很兴奋。而后,谈到最近与史迪威的关系,蒋介石把史迪威直接蔑视他的手下,蔑视他本人的愤怒说出来。段仲仪为蒋介石冷静分析,其实史迪威确是一个恃才傲物的将军,但此次入缅作战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英国人,而且英国人自己也知道他们的错误,所以才会为远征军入印做出后援计划。但蒋介石总归是不会忘记史迪威的恶劣印象了,段仲仪知道劝也劝不动。只好改变初衷,干脆说那就把史迪威调回美国。
水静杰得知段仲仪出了把史迪威赶回美国的策略,段仲仪让他消消气先,毕竟现在为史迪威求情的不在少数,现在如果他也说好话,那么只会让蒋介石更加反感。而蒋介石今天能坐上最高统帅的座位,那么一定是具有非凡的睿智和气量的。水静杰听了这一番解释,瞬间冷静下来。段仲仪加把火,让水静杰发挥外交部次长的优势,正好外交部部长宋子文正在美国访问,水静杰一听就明白过来,他果断答应,决定回去就给部长发电报,让罗斯福出面调和蒋史二人之间的矛盾。水静杰刚要离开,段仲仪又求他之前说过为老友邓云阶平反的事,水静杰此番是再不好懈怠了,便答应下来。
刺刀先遣营被编入预二师留在腾北,预二师的顾保裕师长带着预二师的弟兄们对先遣营弟兄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而且第二日,预二师就将带着先遣营出发离开去打仗。当晚,单迎秋与段振国私定终身住在当地一名老乡家中,水云清知道后当着老乡的面责骂二人,老乡劝说水云清,他两人是真心实意在一起的,大家都有目共睹。水云清心里其实也没想怎么闹,因为单迎秋是个刚烈性格的人,段振国也是个好孩子,两人在一起还能缓解水段两家十多年不来往的尴尬局面。单迎秋就知道她爷爷不会拿他二人怎么办,尤其在水云清转移话题让段振国随他一起上路,穿越高黎贡山后单迎秋笑着与段振国分别。
水静杰一得知罗斯福已经派特使居里来重庆调和蒋史矛盾之后就把这好消息通知了段仲仪,段仲仪知道,他的以奇制正的方法奏效了,这对于当前局势来说,已经是很大的帮助了。他果断前往史迪威处,带着好消息,与史迪威开心下棋。居里到的很快,史迪威前往机场迎接,两人马不停蹄去见蒋介石。国民政府与居里召开简单会议,居里直接询问为何蒋介石不见史迪威,蒋介石只好回答是不好,不方便见。居里又问为何不方便见,二人把这问题踢来踢去,一直踢到缅甸作战失败的责任,二人都聪明至极,蒋介石约定不再提史迪威战败之责,居里也安慰了蒋介石,替史迪威确有的越权之错道歉。这场会议开的紧张又刺激,最终友好解决蒋史矛盾。在座的水静杰回家把这一切都告诉了段仲仪和水静萱,三人针对会议的每字每句提出各自见解,交谈的非常愉快。十几年了,水段两家互不来往,终于在国难当头之时因为国事而和平友好相处,水静萱对段仲仪的情愫在家国大事面前也只能放在心底。
居里对安纳吉姆计划持良好看法,二次会议期间,居里决定提供美国一个师的力量来华抗日。又把罗斯福总统愿意提供每天五千吨的物资供应以及更多的飞机援华举措通知了蒋介石,蒋介石开心至极,也抛却过往对史迪威将军的不满,答应采用安纳吉姆计划反攻缅甸。会后晚会,史迪威一并出席,蒋史二人的矛盾最终和平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