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两人交谈时,段安国送来了她们的采访许可证,段茵华偷偷与他二哥见面,没让水静萱知道她的身份。段茵华把水静萱是当年破坏他们家庭的第三者的事说出来,段安国劝告她不要把陈年旧事翻出来,人家水静萱是挺好的人,这里是缅甸,是战场,不能把私情发泄在家国大事上。段茵华知道错了,段安国安慰她把她带到段仲仪的宿舍玩。
杜聿明与段仲仪接见许光泽,许光泽提到刺刀别动队一排的段振国和曹精忠已经失去了联系,段仲仪掩饰住担心,面露轻松的神情。段仲仪回到宿舍发现了三个孩子留下的纸条,他略有欣慰,但是老三失去了消息,他也并不好过,只是告诉鹏海,瞒着家人不要让他们知道老三失联的事情。立国第二日要送物资回昆明,他来向父亲告别。也对没能把父亲在谈判桌上争取来的物资全数运回来感到抱歉,段仲仪安慰他不用在意。段立国后来又提到老三,段仲仪把老三失联的事告诉了老大,但二人都抱着老三平安的心态。段仲仪注意到宿舍外有个女孩,段仲仪看出段立国对这个女孩有意思,故意在见梅叶时说他儿子曾提出过喜欢梅叶的事。
美国派了约瑟夫史迪威当中国远征军的参谋长,段仲仪对史迪威很熟,蒋介石通知他一在腊戌接到史迪威就去重庆和蒋介石见面。水静杰得知段仲仪要回重庆,便来和他商量也要回重庆。
即将重返战场,史迪威非常兴奋,他这个中国通对即将合作的杜聿明很感兴趣,马丁将军和段安国一同接他去往大使馆,马丁对杜聿明了解不多,段安国准确讲出了很多详细的杜聿明参与对日作战的历史,史迪威一瞬间对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好感倍增。史迪威提出要段安国陪他随行几天的要求,马丁很是乐意。
段振国四人被困在山中,也找不到吃的,四处都是鬼子,段振国决定先向西再向北,绕过跟踪他们的日军再和许光泽会合。行进途中他们碰见几个日军折磨一名英军,段振国果断出击去救人,被杀的日军大喊救命,引来了其他日军。这下子行踪暴露,日军派了大量兵搜山。曹精忠发现他们救下的军人是一名军官,那人醒了以后告诉他们自己是英军十七师的中尉詹姆斯后又晕了过去。五人一起睡到了天亮,但是他们好几天没吃东西了,詹姆斯告诉他们他可以带他们去吃饭。因为离这里不远有一个隐秘的英军仓库,那里有枪支弹药和罐头。大家一听来了精神,立马跟着詹姆斯前往仓库。找到了仓库,几人装满弹药,带着罐头又上了路。幸好后来遇见了一排的其他弟兄,尽管如此,电台还是无法联系到许光泽。詹姆斯把他们炮兵连的地址画出来,段振国只好准备北上。
史迪威很看重段安国,他向马丁要人,马丁答应让段安国为史迪威工作。水静萱通过段安国在机场采访到了史迪威,她很感谢这个一直以来帮忙的戴维,便向他询问联系方式和中文名字,段安国大大方方地留了联系方式,水静萱一看是段安国,她就猜到这个年轻人是段仲仪的儿子。
邓云阶是段仲仪的莫逆之交,1919年他反对割让山东和台湾,没有在《巴黎条约》上签字,这反倒让他成为国军认定的汉奸而被处死。邓家留下的孩子,也就是段家三儿子段振国。段仲仪恳求水静杰为他替邓云阶夫妇平反,水静杰对邓云阶夫妇的事有所了解,答应一定会力所能及地帮助。
史迪威在重庆和蒋介石夫妇会面,关于美国人的意图史迪威讲的很清楚,自己是盟军中国战区总负责人,中缅印战区总司令,东南亚盟军司令部副司令,他还将担任美国援华物资的总负责人,蒋介石听到这些头衔攥紧了手,这分明是夺走了自己的权力,让他这个一国元首在将领和记者面前丢了人。
酒会上蒋介石心不在焉,水静杰猜测将来史迪威一定会有大麻烦,毕竟蒋介石才是中国战区总司令,他告诫段仲仪小心一点,下属就来报,仰光沦陷了。
日军奸细来到缅甸东南的怕诺多小镇上屠村,沿途有三名英军看到了却没有上前阻止。怕诺多也是林华的家乡,他带领段振国等人回家就看到村子里的人全被杀害了。林华看着这么多亲人的尸体,失声痛哭。第二日,他们安葬好所有村民,段振国准备离开这里,那三个英军出来和詹姆斯相见,得知这三人曾目睹过屠村,林华和段振国都很生气。
杜聿明邀请段仲仪在红楼官方回见史迪威,杜聿明与史迪威两人都不是善茬,甫一见面,杜聿明直接就问史迪威要比例尺二十万分之一或是十万分之一的缅甸地图。杜聿明从同古地区围攻歼灭日军的计划和史迪威不谋而合,两人颇有相见恨晚之意。此次共识达成,杜聿明和段仲仪都很开心。
日军奸细在萨尔温江被特战部队搜查到下落,段振国带人进攻,日军全数被歼。
蒋介石私下回见杜聿明,命令他要记住,中国远征军才是中缅战区的主力。而第五军是他们主力中的主力,此次作战,务必保住第五军。关于远征军听从与谁,杜聿明说出自己的顾虑,蒋介石让他千万服从史迪威的命令,但是作为他的学生,要随机应变。杜聿明离开后戴安澜来见蒋介石,蒋介石劝他他们这些在战场上受了重伤的师级指挥官,不要逞强,但是一定要在胜利后再相见,喝庆祝的酒。
英军丢了仰光,丘吉尔和韦维尔却没有派兵增援,还派了曾指挥过敦刻尔克大撤退的亚历山大来当中英盟军的负责人,段仲仪猜测英国很有可能是要采取弃缅甸保印度的策略,蒋介石听了他的分析,也只能静观其变。
段立国回了家,和母亲商量一起宴请华侨机工,秦淑婉欣喜答应,在得知大儿子还有了喜欢的人(梅叶)之后,秦淑婉为单身的儿子终于有归宿的事很是高兴。但是段立国还没有告白,梅叶又说打败日本以后她想回南洋,段立国的欣喜之情又被浇灭。两人出去走走,梅叶豪爽地问段立国是否想让她当媳妇,段立国果断答应,但是他又说这种大事应该给父母禀告一下,梅叶气他迟钝,生气离开。求婚不成,段立国又有公务在身,急需巡查公路,梅枫给他加油,让他勇敢点。
远征军步兵汽车交替卡车行进迅速,但是坦克等重型装备还因为英军不配合的问题被卡在腊戌以西,戴安澜迫不得已去找英军,但他们在英军驻地看到满是一脸颓丧的英军,失望至极。
英国军方驻同古的迈克旅长接见了戴安澜,他的态度很是消极,自称英国人是爱好和平的,不愿对日作战,而且他对同古的战争情况丝毫不了解。戴安澜听不下去他的应付,直接与他办了交接。英国人当然乐意,他们很愉快地撤退了。
段仲仪向驻缅参谋团团长林蔚将军汇报军事情况,中国远征军有史迪威、、亚历山大、杜聿明和戴安澜等四个顶头上司,他们的命令一旦出现不合,那么最吃亏的还是战士兵们,段仲仪提出疑虑,林蔚答应会报告给蒋介石。而后,水静萱来找段仲仪,希望他给自己颁发前往同古战线的特别许可证,同古是最危险的前线,段仲仪严厉拒绝,没有回还的余地。但水静萱坚决要去同古,她还直言段仲仪是担心她的安全,段仲仪知道她是激将法,但还是签上了字。水静萱又拿出了段茵华的证让他签上卫华的名字,段仲仪一听就猜出这是自己的女儿,可水静萱不知道啊。他直言卫华是他女儿,水静萱这才明白过来,难怪卫华总是处处刁难他,这脾气是随了她父亲。
段振国的一排电台持续不断地向外发出信号,许光泽的队伍终于收到了他们微弱的信号。许光泽大喜,命令士兵去皮尤河接应一排。而此时的段振国和佟凤岐一路追杀到一名日军,但那日军血性方刚,吞枪自杀了。段振国脱下日军身上的装备,曹精忠看着脱下来的两只新旧不一的胶鞋,心里产生了疑问。
史迪威和段仲仪视察前线,战士们兴致高昂,同仇敌忾,一致高喊要狠狠打日本鬼子。战士们还给史迪威取了“乔大叔”的昵称,拉近了大家的距离。水静萱带着段茵华也在前线采访,恰好遇见了史迪威和段仲仪,段仲仪和段茵华相认,而且史迪威身边的段安国也于与父亲相认,史迪威才惊讶发现他身边那么能干的秘书竟然是好朋友的儿子。而且他对段家老小都上战场的行为大加赞赏。
段振国联系上许光泽,两人商议在皮尤河大桥附近伏击日军,最后再一起会合。段振国和剩下的半排战士们上树伏击日军,大杀四方,许光泽随后终于带着特战队弟兄们接应他们,清理好现场后,大家一起回远征军驻地。(刺刀别动队已经编入远征军刺刀先遣营)戴安澜打电话通知许光泽,让他带着弟兄们炸毁皮尤河大桥避免日军攻击。日军首次入缅作战就面临失败,日军非常生气,日军奸细的头目宫城君也被他的上司枪毙。
皮尤河大捷,戴安澜把捷报传到史迪威处,史迪威知道段仲仪的三儿子也在同古,便体谅地让他去同古考察,顺便见一见他很久未见的儿子。段振国在战地被授予陆军中将军衔,段仲仪来了也很是欣慰。
水静萱带着段茵华去采访段振国,段振国说出了心中所想,自己也曾对战争感到害怕,也会对还有没有明天心生疑虑。段茵华听了很触动,段振国让她给每一个士兵同伴都照一张相,最后来一个大合影。
戴安澜让段仲仪去见三儿子,两人相见,段振国承认自己以前不懂事,惹父母担心了,段仲仪赞赏他的成长,告诫他当了营长要做好准备,更要懂得带兵作战之道,别忘记给他母亲写信报平安,段振国一一答应。
许光泽和段振国聚在一起喝酒,关于段振国和段仲仪的关系许光泽此番也是彻底知道了。但他油然生出对段振国的佩服之情,毕竟,此前段振国从来没向他透露自己的身份。
戴安澜分析同古前沿阵地敌情,决定在同古一定要伏击日军五十五军团。段仲仪和史迪威对之前段振国带回来的那名可疑日军的衣物进行分析,史迪威猜测这个可疑士兵背后很可能是日军的一个秘密小分队。而后,日军空袭同古,戴安澜有序指挥,二百师英勇顽强抗争,许光泽的刺刀先遣营也加入战斗。这次战争以日军失败撤退而告终,全体官兵欢呼不已。
史迪威、段仲仪和杜聿明在后方分析战况,杜聿明建议立刻调集增援部队对日军五十五师团和三十三师团形成合围之势,史迪威点头赞同。
然而又一次的对日抗战中,日军炮火持续加强,同古二百师的好多小前沿阵地被埋了很多弟兄,士兵们伤亡惨重。戴安澜深知同古的重要性,对于部下对日军太强大的埋怨,戴安澜激励他们,同古必须打下去,否则日军五十五师团就不能被歼灭。经过激励,大家同仇敌忾继续抗争。
同古前线状况严重,杜聿明收到电报得知同古地区公路交通问题严重,给同古的增援物资可能无法供给。史迪威立刻给英国驻缅的亚历山大将军打电话,请求他立刻保持公路铁路畅通无阻,亚历山大表面上答应会照做,但他实际上奉行的是保全自己的政策,他们的大后方是且仅是印度,英国不可能在缅甸大费周章的。他的部下认为英军这样逃脱责任的话,可能会引起中国的反感,亚历山大对这个毫不在意,一心只想退回印度。
战争结束后单迎秋在后方遇见了段振国,她本以为段振国已经死了,这次见到大活人,她很开心。对段振国伤口处理时,日军再次来袭,段振国赶紧去往阵前。戴安澜给杜聿明汇报战况,日军死了两千多人,国军也损失了一千五百多,但大多是被日军重炮所伤,戴安澜情急之下大声询问为何国军的重炮还不上,杜聿明直说是该死的英国佬不配合,公路铁路完全供不上。战况愈加紧急,戴安澜不得已挂了电话去指挥作战,杜聿明知道戴安澜的血性不可能允许他直接向上级要增援,杜聿明立刻要求部下联系廖耀湘的二十二师增援同古。
段仲仪从史迪威处马不停蹄赶来见杜聿明,杜聿明一见到他又拉上他回梅苗,他让史迪威紧急联系英方保证交通供应。史迪威什么都明白,但英国这一方的配合真的是需要时间的。杜聿明急了眼,史迪威以中英美三方是联盟的,要是不考虑英国亚历山大方,三方也互不考虑彼此的话,这个仗是打不下去的借口劝杜聿明放轻松。杜聿明听着史迪威“顾全大局”的话,对史迪威更加失望。他撂了狠话,限定英军两日协助,如果两日没有进展,他将会撤走二百师,到那时,别说仰光,就是缅甸他们也不会去救的,那这就是史迪威这个中英美参谋团团长的责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