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认认真真地分析着目前的情形,在出事那天,只有王皇后出入过凤琴殿,看来,王皇后具有很大嫌疑。狄仁杰更怀疑的人是六月,因为这个婢女在小公主出事当天,竟然十分巧合地离开了凤琴殿,去尚宫局办事,而且作为武媚娘的近身婢女,六月虽然接触草菇,却没有中毒很深,只是轻微的精神恍惚,这说明六月可能早已背叛武媚娘,成为了别人的棋子。
狄仁杰前去见许敬宗,只见许大人一副正直的模样,坚称愿意相信武媚娘,不会站在皇后那边,此举令狄仁杰十分欣赏。为了扳倒王皇后,狄仁杰出了一个计谋,让许敬宗假装向皇后投诚,以此获取王皇后信任,暗中调查真相。
于是,许敬宗赶紧来到王皇后宫中,十分殷勤地向其示好,王皇后心思愚蠢,还以为许大人真的对自己死心塌地,脸上满是得意洋洋的神情。此时,红巾扮作许敬宗身边的侍女小红,呈上了一份上好的糕点请皇后品尝,王皇后命人拿银针验过无毒后,这才放心地食用,发现这点心的味道竟然美味无比,王皇后便将其收为自己的侍女,可是她万万没想到,如此一来,正中了狄仁杰设下的圈套。
另一边,武媚娘听从狄仁杰的计谋,假装疯疯癫癫,以此让王皇后放松了警惕,而红巾则投其所好,专门拍王皇后的马屁,哄得皇后心情大好,得意忘形,而且,红巾还暗中给王皇后下了毒,让她逐渐神志恍惚,开始出现了幻觉。
皇上此刻却与萧淑妃嬉笑下棋,皇上看着眼前的如花美人,许下承诺,以后会封萧淑妃为贵妃,令淑妃赶紧跪地谢恩。这时,狄仁杰前来汇报案情进展,他向皇上禀报了草菇一事,皇上大为震怒,但是若想定皇后的罪,必须要铁证。
这晚,狄仁杰和墨雨假扮成阎罗王和无常,让皇上在暗中查看,两人将一处房间布置成了地府模样,由红巾将王皇后引过来,这时,空中忽然传来婴儿啼哭声,王皇后十分惊恐,本来就精神恍惚的她更是战战兢兢,竟然以为自己真的来到了阴曹地府,在“阎罗王”的恐吓下,王皇后只得承认了自己杀害小公主的罪行,还供出了元一道长。
狄仁杰心中疑惑,元一道长为人善良,怎么会帮王皇后助纣为虐呢?这时,皇后经受不住恐吓,一下子晕倒了,皇上和狄仁杰便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将晕倒的皇后送回了寝殿,使得王皇后以为刚刚发生的一切都是自己的错觉。而且,皇上还佯装生气地将红巾赶出了宫,既让红巾脱了险,又给狄仁杰时间去调查元一道长。
如此一来,皇上明白了武媚娘的委屈,他赶紧去安抚美人,武媚娘见到皇上回心转意,心中十分感激喜悦,有情人解开了心结,皇上急于还武媚娘一个清白,而武媚娘更希望皇上能保全自身,千万不要与大臣们起冲突。
在朝堂之上,大臣们听说皇后昨夜晕倒了,都以为皇后是被武媚娘所连累,纷纷请求皇上赶紧赐死武媚娘,一时间人言如沸,只有阎立本据理力争,为武媚娘说话。皇上听着大臣们的言辞,想起武媚娘受的种种委屈,心中十分愤怒,但为了大局着想,也为了能找到皇后行凶的铁证,他只好忍气吞声,但雪上加霜的是,陈硕贞在睦州起兵造反,现已攻克了睦州!皇上听到这个坏消息,不禁当场晕倒。
万幸的是,皇上并没有大碍,只需要安心静养,不能过度操劳。当皇上醒来时,赶紧打听陈硕贞是什么人,结果意外得知,此人竟然是一名女子,皇上更加大惊失色,区区一名女子怎么有如此能耐?这时,濮王前来觐见,将回魂丹赠与皇上服用,又多加劝慰,令皇上心中宽解不少。
濮王告诉大家,陈硕贞能够带动睦州造反,继而就能带动江南造反,这实在是太过于可怕!而且,睦州叛乱是因为民不聊生,南方田地大部分都为贵族所有,那些陇西贵族为非作歹,所以逼得农民们不得不反。濮王推荐崔义泫去平定叛乱,经过他的巧舌如簧,皇上同意了濮王的举荐,命令崔义泫为大将军。
狄仁杰不明白,濮王殿下从来不参与政事,为何这次强力举荐崔义泫呢?阎立本倒是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可以挫一挫长孙无忌的锐气。当讨论到小公主之死时,狄仁杰忽然茅塞顿开,王皇后虽然有杀害公主之心,但符水只能在公主脖颈上留下痕迹,却不至于杀人灭口,唯一有机会杀人的就是六月,所以六月的嫌疑最大,她才是幕后真凶的帮手!
想到这里,狄仁杰赶紧准备去捉拿六月,结果意外得知六月被人杀死了!在她死去的时候,手里还紧紧地攥住一枝玫瑰花,狄仁杰明白,是有人在陷害武媚娘,想把六月的死嫁祸到武媚娘头上,可这幕后凶手到底是谁呢?很快,长孙无忌也得知了六月被害一事,联想到小公主被杀,他不禁开始怀疑到王皇后的头上,可是,长孙无忌是王皇后的亲戚,他自然要帮助皇后思考逃脱罪责的办法。
狄仁杰提前告诉皇上,恐怕有人要利用六月的死来陷害武媚娘,皇上很不明白,武媚娘不过是一个弱女子,怎么就这么招人憎恨?狄仁杰一针见血地指出,就是因为皇上宠爱武媚娘,这才为她招来了杀身之祸。两人正在说着话,长孙无忌和褚大人送来了众臣的请辞书,大家众口一词,称皇上过于袒护武媚娘,导致皇后心神不安,所以众臣恳请陛下处决武媚娘!
皇上大惊失色,迫于压力,他只好给狄仁杰最后两天时间,如果狄仁杰没有成功破案,那么,皇上也无法保全武媚娘。如今,时间紧任务重,狄仁杰感到肩上的责任十分沉重,他并没有十足把握破案,希望不要连累墨雨和红巾,所以忍痛将这二人赶走了。
墨雨和红巾没有离开狄仁杰,他们十分讲义气共患难,准备陪伴狄仁杰找出真相。狄仁杰来到武媚娘殿中,他一眼就发现这里有一个矮凳,似乎很是新颖,狄仁杰灵机一动,如果六月站在这个矮凳上,正好能够到墙上方的一个黑洞,难道她就是利用这个黑洞来残忍杀害小公主的吗?阎立本倒是很支持狄仁杰的工作,他特意准备了上好的酒菜,狄仁杰目不转睛地看着阎立本带来的蒸笼,忽然明白了六月杀人的手法!
于是,狄仁杰把长孙无忌和皇上请到一起,演示了一遍六月杀人的经过,只见红巾在隔壁踩着矮凳,刚好穿过墙上的黑洞,露出一杆黑漆漆的竹筒,而竹筒猛地一抖,抖下来一块严严实实的黑色方巾,把下方的婴儿摇篮盖得密不透风,一同把碳炉罩在里面,可想而知,小公主就是这样窒息而亡!
长孙无忌无言可说,但是他仍然反咬一口,坚持认为武媚娘是杀害小公主的幕后主使,其目的就是嫁祸给王皇后。狄仁杰愤愤不平,小公主可是武媚娘的亲生女儿啊,她怎么会如此狠心呢?而且目前的种种状况都对武媚娘不利,若是她真的嫁祸他人,何必要连累自己?长孙无忌可不管这些,如今六月死无对证,只要没抓到真正的凶手,他就会一口咬定武媚娘是真凶!
武媚娘不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不过是想得到皇上的喜欢和爱,难道这皇宫之中就只有利益吗?狄仁杰却看得清楚明白,长孙无忌是站在王皇后那边的人,他当然会尽全力护皇后周全。另一边,长孙无忌联同了许多老臣,一起递上了请辞书,威胁皇上严惩武媚娘,潜龙王得知此事后,洋洋得意,他巴不得看着君臣樊母,然后渔翁得利。
皇上身为一国之君,却要受大臣们威胁,他非常不悦,打算寻求濮王的帮助,两兄弟之间难得推心置腹地谈话,濮王决定勉为其难,帮助皇上。崔义泫是商贾出身,他立下了战功,皇上准备封其为大将军,但是臣子们却十分反对,濮王出面为崔义泫说话,还搬出了皇上做挡箭牌,令长孙无忌很是生气。
此时此刻,狄仁杰仍然在寻找凶手,他准备从元一道长处入手,只要找出他,就会想方设法让他作证。长孙无忌也想赶紧找到道长,双方开始了较量。
狄仁杰准备大张旗鼓地寻找元一道长,红巾不免担心狄仁杰的安危,但狄仁杰却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信心满满。红巾与墨雨各种搜寻,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见过元一道长,他们不禁十分着急,两人寻寻觅觅,最终决定去问问城隍。于是,两人一起来到城隍庙,城隍果然不负众望,说出了道长的下落,就在一座破庙之中!但是,这话也被长孙无忌的人暗中听到了,双方开始争分夺秒的较量。
其实,元一道长是个聪明人,他不愿卷入这场风波,便躲进了一具棺材里,狄仁杰早就看破了道长的想法,他便悄悄尾随,当面截住了道长,狄仁杰不明白,自己曾经与元一道长有过交情,知道他是个重情义的人,可如今却为何助纣为虐?另一边,红巾墨雨来到破庙中,寻找假的元一道长,原来,他们早就洞悉了长孙无忌的阴谋,所以来了个狸猫换太子,让长孙无忌的人扑了个空。
另一边,元一道长向狄仁杰娓娓道来,自己的儿子被凶手挟持,所以不得已才听命于他。狄仁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希望道长能够帮助武媚娘洗刷冤屈。正当道长有所犹豫时,蒙着脸的蒋昊辰突然冲了出来,准备杀掉道长和狄仁杰!
关键时刻,红巾和墨雨赶来,与蒋昊辰厮杀成一团,可蒋昊辰穿了金丝护甲,令大家都无可奈何,而刀剑无眼,墨雨更是错手杀了道长!千钧一发时,蒋昊辰刚要对狄仁杰下毒手,被一柄钢刀所挟制,蒋昊辰不得已放弃了对狄仁杰的迫害。元一道长在临终前交给狄仁杰一封密函,那是潜龙王所写,元一道长希望以此能够赎罪。但是,这一切都在潜龙王的计划之内,他早就想利用狄仁杰,来削弱皇后和长孙无忌的势力,潜龙王对狄仁杰的才干十分赞赏,他的话里话外都透露着赞扬之意,令蒋昊辰心里有些不满。
武媚娘想去看看自己的小皇子,却发现小皇子正在被太子欺负,而一旁的教书师傅却坐视不管,武媚娘很是心寒,没想到自己的失势竟然连累了孩子,武媚娘哭得撕心裂肺,但是却无济于事。这时,墨雨将密函带给武媚娘,只要她将密函拿出来,自然能证明清白,至于狄仁杰,此刻正在疗伤,所以不能前来。
但令人意外的是,武媚娘在皇上和文武百官面前称,狄仁杰没有找到证据!群臣一下子纷纷谏言处死武媚娘,唯有阎立本据理力争,想替武媚娘求一条生路。武媚娘倒是云淡风轻,根本不惧怕,她想最后同皇上话别,文武百官不得不答应。回到后殿,武媚娘才把密函交给皇上,皇上明白了真相后,勃然大怒,准备废掉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