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批准了小叶丹加入红军的请求,刘伯承代表中革军委任命小叶丹为彝人果基支队的队长,授予小叶丹象征着工农红军的旗帜,还赠给了小叶丹很多枪支弹药,小叶丹向彝人武士们宣布他们正式成为红军的一员。
彝海结盟不仅仅使中央红军摆脱困境,顺利通过彝区直达大渡河,更是中国共产党实践民族政策的典范,使彝海边的歃血为盟成为长征历史上的伟大创举,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传奇,这一光辉的篇章,将会载入史册,永远的流传下去。
红军通过彝区到达大渡河,但大渡河上的船只已经全部被国民党控制,刘伯承命令孙继先带着一营的人去找渡船,并要求他找到船后立刻点火为号,准备偷渡大渡河,但孙继先找到船后忘记点火,耽误了刘伯承定下的偷渡计划,刘伯承只能决定强渡大渡河。
国民党守军发现了渡河的红军,红军勇士们冒着枪林弹雨强行渡河,刘伯承也命令岸上的红军进行火力掩护,并成功打掉了敌人的两个碉堡,经过一番激战,先遣支队终于成功强渡大渡河,并拿下了大渡河渡口,为中央红军渡河做好了准备。
蒋介石看着自己黄埔军校学生的影集,终于发现所谓的刘明昭其实就是刘伯承,他明白自己被刘伯承骗了,共军的主力部队在安顺场而不是大树堡,命令大树堡的部队立刻向安顺场转移,之后又急又气的蒋介石晕了过去。
为了让中央纵队安全通过泸定桥,毛泽东在大渡河畔召开紧急作战会议,命令刘伯承带着先遣支队尽快拿下泸定桥,并要他们做好打游击的准备。
蒋介石觉得红军中央纵队不可能全部通过渡船渡河,认定红军会去抢夺泸定桥,命令二十四军的袁国瑞带部队立刻前往安顺场,不惜一切代价拿下泸定桥,并下达了关键时刻炸毁泸定桥的命令。
刘伯承带着渡河的部队溯河而上,之后兵分两路向泸定桥急行军,由于时间紧迫,红军战士们甩掉背包物资轻装上阵,终于赶在袁国瑞之前到达了泸定桥。
刘伯承到达龙巴铺,了解到有国民党部队已经穿过龙巴铺奔向泸定县城,下令再次分兵两路,孙继先带着一路红军火速追向国民党部队,陈锐南则带着加强连守在龙巴铺阻击袁国瑞的大部队。
袁国瑞带着大部队到达龙巴铺,陈锐南指挥红军利用有利地形准备阻击,与袁国瑞的部队展开血战。蒋介石得知袁国瑞的先锋排到达泸定桥,而袁国瑞的大部队和红军在龙巴铺交火,要求袁国瑞死死守住龙巴铺,希望能为先锋排创造炸毁泸定桥的时间。
袁国瑞的先锋排提前赶到泸定桥,并拆毁了桥上的桥板,就在他们想要炸毁泸定桥的时候,孙继先带着部队赶到,准备强夺泸定桥。另一边陈锐南带着加强连死死守着龙巴铺,由于双方兵力差距过大,加强连死伤惨重,刘伯承得到消息后,命令大部队火速赶往增援。
泸定桥上只剩下了桥索,孙继先组织精锐部队沿着桥索继续向前冲锋,他们顶着敌人的枪林弹雨,用生命强行夺桥。另一面,由于子弹用尽,陈锐南命令小分队和彝族红军上刺刀,双方进入肉搏战。
孙继先成功拿下泸定桥,开始在桥面上铺设桥板,而陈锐南的加强连在一番血战之后死伤殆尽,拉铁和天骏也都壮烈牺牲,陈锐南从血泊中摇晃着站起来,举起红军的旗帜,身中数枪之后倒下,紧要关头,红军救援部队冲了上来,袁国瑞赶紧带着部队逃跑……
5月29日,经过一昼夜的艰苦战斗,在刘伯承和聂荣臻的指挥下,先遣支队于龙巴铺全歼了前来增援的袁国瑞第四旅,龙巴铺战役组织了敌军增援泸定桥的意图,为保证夺下泸定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蒋介石得知泸定桥失守,明白大势已去,知道他围剿红军的计划彻底失败。最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率中央红军纵队顺利通过泸定桥。
(全剧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