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众人齐聚账外饮酒作乐,胡姑登台表演了一段匈奴舞。解忧怀抱琵琶,弹了一首优美动听的曲子,匈奴人和乌孙人在草原上居住多年,对来自大汉的曲风充满好奇,无不拍手叫好。解忧凭一首大汉曲子抢了胡姑的风头,令其耿耿于怀。
军须靡与解忧入账歇息,翁归看着账内的灯光熄灭,心情急转直下,独自一人坐在火堆旁边借酒消愁。
阿彩走了过来,扶走了喝醉了酒的翁归,翁归上床歇息之时喃喃自语,念叨着解忧。阿彩神色复杂悄然离去,被胡姑的奴婢唤走。
胡姑一心想除掉军须靡,有意收买阿彩,故意对阿彩威逼利诱,吓得阿彩惶恐不安不知如何是好。
解忧身体不适,义妁为解忧把脉,发现解忧怀上了孩子。惊喜来得太突然,解忧想把喜讯告诉给军须靡。淮天沙深谋远虑,劝说解忧隐瞒怀孕之事。
乌孙与汉朝一样,妃子们为了争宠,不择手段加害彼此,一旦解忧怀孕的消息传出去,恐怕会有人对解忧不利。
淮天沙的担忧不无道理,解忧决定暂时隐瞒怀孕之事。军须靡得知解忧患病,亲自上门看望解忧,以为解忧患上了风寒,叮嘱解忧注意保暖多穿衣服。
阿彩给解忧送安胎药,被胡姑唤走,胡姑对解忧生病产生了怀疑,故意送了一套新衣给阿彩,趁机让一个心腹调换了阿彩携带的药物。
阿彩换上了新衣,精神焕发,胡姑佯装一脸惊叹,夸赞阿彩生得漂亮,阿彩虽然非常开心,但依然对胡姑充满戒备,始终不肯说出解忧患病原因。
胡姑托咐心腹把换取的药物拿去检验,长山验完药物会见胡姑,指出药物含有安胎性质。
胡姑意识到解忧怀上了孩子,顿时嫉恨交加, 长山劝说胡姑按兵不动,切莫伤害解忧。解忧隐瞒怀孕之事源于担心被人谋害,军须靡贵为一国之主亦不知情,长山打算想方设法让军须靡知道解忧怀上了孩子。军须靡一旦得知真相,定然对隐瞒真相的解忧产生不满。
军须靡本想与胡姑缠绵一晚,因惦记着患病的解忧,军须靡无心与胡姑行夫妻之事,扔下胡姑上门看望解忧,这让胡姑心怀不满,愈发加深了对解忧的恨意。
解忧不忍心在军须靡面前隐瞒怀孕之事,硬起头公宣布自己怀上了孩子,军须靡并不知道解忧已经怀孕数日,喜出望外抱起解忧原地打转,决定大设宴席向子民们宣布解忧怀孕。
长山与胡姑商量陷害解忧,只要让军须靡意识到解忧肚中的孩子父亲是翁归,解忧与翁归性命堪扰,胡姑急不可耐欲欺骗军须靡,长山提醒胡姑不能亲自出面陷害解忧。众人都知道胡姑与解忧不和,军须靡自然不会轻易相信胡姑所言。长山打算找一个与解忧关系和睦,又跟军须靡亲近的人选。
云古特怀上了孩子再度流产,胡姑上门看望云古特,惺惺作态为云古特难过,趁机搬弄是非陷害解忧,认定解忧做了手脚导致云古特流产,在胡姑的花言巧语之下,云古特渐渐对解忧产生了仇恨,以为自己流产跟解忧有关。
军须靡查出解忧已经怀孕数日,他对解忧隐瞒孕事耿耿于怀,淮天沙保护解忧心切,向军须靡领罪,称是自己怂恿解忧瞒下怀孕之事不报。解忧贵为乌孙王后,其一旦怀上了孩子,必然被一些居心不良之人伤害,因此淮天沙才劝其对外保守孕事。
乌孙部族开始流传翁归是解忧肚中孩子父亲的谣言,消息传到了翁归耳中,翁归怒不可遏出门教训了一个传播谣言的百姓。流言猛于洪水,军须靡对解忧产生了怀疑,认为解忧肚中的孩子父亲正是翁归。解忧虽然对翁归余情未了,但自从嫁给军须靡之后洁身自好,从未与翁归逾过雷池半步,她的忠心换来的是军须靡的猜疑,令她无比委屈。
军须靡将官员们唤到大殿谈起民间流传的谣言,坦承对制造谣言的人深恶痛绝,如果给他找出恶意散播谣言的人,他定然不会轻饶。
乌孙流传不利于解忧的谣言,百姓们以为翁归是解忧肚中孩子的生父。军须靡命人端来一锅汤,在汤中撒入了各种配料,遮住了汤水原来的本质。军须靡借汤水教导官员们凡事不能看表面,真相往往隐藏在迷团后面。
散播谣言的人是长山,让长山感到沮丧的是,军采靡并未因为民间出现谣言惩治解忧。胡姑计上心来,命令两个士兵教训一个家仆,军须靡闻讯而至,对胡姑严厉惩罚家仆不满,就算家仆有罪犯了错,也轮不到身为女子的胡姑施刑,而是应该让一国之主的军须靡教训家仆。
胡姑见军须靡上当受骗,趁机捏造谎言,称家仆在谈论解忧肚中的孩子,认定孩子的父亲是翁归,所以胡姑才命人教训家仆。军须靡信以为真,心中不由一沉,他以为民间的谣言传不进宫中,不料连胡姑的家仆也知道了关于解忧的谣言。
翁归每天无所事事,一个亲信出宫归来,向翁归提起民间流传的谣言,翁归当初听到谣言的时候情绪激动出手教训了一个百姓,如今淡然自若,已经不为所动。正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斜”,翁归与解忧确实没有发生亲密的行为,他觉得自己没有必要再去阻拦百姓们说三道四。
太后深信民间流传的谣言,劝说军须靡让解忧打掉孩子,如果孩子生下来,将会给军须靡戴绿帽子,而且孩子的父亲是翁归。翁归极有可能借孩子的身份夺取军须靡的大权。
太后的担忧不无道理,军须靡要求解忧喝滑胎药,扼杀肚中的孩子。解忧见军须靡相信外界流传的谣言,悲愤交加指责军须靡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孩子。军须靡借口自己为了乌孙部族着想,不希望解忧生下别人的孩子。
解忧怒不可遏,为自己无法获得军须靡的信任难过。军须靡一脸愧疚安抚解忧,提醒解忧失去了头胎还可以继续怀孕。他把孩子当成了商品,想扔就扔想买就买,这让解忧气得火冒三丈。
翁归期盼解忧生下孩子,军须靡已经决定让解忧喝滑胎药,他不希望孩子生下来后被人说东道西。 翁归见军须靡怀疑解忧的忠诚,义愤填膺指责军须靡毫无男人该有的担当,向流言蜚语认输。
深夜,解忧心事重重站在楼道上仰望夜空,翁归来到楼道上,感概万分安慰解忧。两人曾是一对有情人,却被无情的命运拆散,翁归因为无法保护解忧肚中的孩子,心中不是滋味,但又找不到办法救解忧于危难中。解忧不后悔认识了翁归,更不后悔当初救了翁归一命。
汉朝与大宛即将发生战事,汉武帝派出李广利将军出征,并且叮嘱李广利顺道去乌孙看望解忧。
军须靡得知汉军要与大宛开战,左右为难,不敢借道给汉朝经过。翁归向军须靡举了一个例子,一个朋友要从另一个朋友家经过,身为屋主的朋友应该热情接待路过的朋友。如此才能建立双方的友情。军须靡采纲了翁归的建议,亲自出城接待从乌孙经过的李广利。
李广利送了珍贵的汉朝地图给军须靡,在乌孙都城外暂时安营扎寨。消息传到宫中,淮天沙打算让李广利进城看望解忧,军须靡已经事先对李广利称解忧患了疾病,不给李广利与解忧见面。淮天沙想出了一个办法,在酒坛中写下解忧生病的纸条,在冯嫽的陪同下送酒给李广利喝。
守关的右将军受军须靡托咐,不给淮天沙见李广利,淮天沙无奈之下把酒送给了右将军,托咐右将军把酒送给李广利。
李广利得到酒坛,发现坛中藏有纸条,赶紧在两个部属的陪同下进城找解忧。军须靡没有料到李广利忽然进城,只得寻找托词,不给李广利与解忧见面。
解忧忽然进入大殿,见到了李广利。李广利非常关心解忧的身体状况,解忧担心李广利与军须靡闹翻,谎称自己平安无事,没有患上疾病。
李广利见解忧神色正常,不像是患病的模样,打消了心中疑虑,辞别军须靡,返回城外的营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