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看到易欢发出的孔明灯信号,他本想马上逃跑但又想到易欢重伤未愈,如今向他发了信号肯定会暴露自己的行踪,但他如果就这样贸然上前的话非但救不了易欢,他自己也会搭进去,他是大清的皇帝,不能因小失大。一方面是救易欢,一方面是为了大清百姓,他陷入了两难境地。
康熙来到易欢和黑衣人打斗的周围隐藏起来,易欢为怕康熙出来救他为国捐躯一边打斗一边高声大喊让康熙千万不要出来救她,康熙为了大局考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易欢被黑衣人刺伤腿带走。另一边,慈煊和倾城来到茅草屋找他们,慈煊看到草屋内只有一张床,他一想起康熙和易欢在这里独处了这么多天就异常愤怒。
倾城腿受了伤,慈煊将她留在了草屋内然后独自去找康熙和易欢,待他找到康熙时康熙只让他赶紧去救易欢。而这时,易欢被黑衣人带走,她在途中因体力不支而昏厥过去,黑衣人见她貌美如花便起了歹心,正当黑衣人在解易欢衣扣的时候,叶默声及时出现救了易欢。
次日,索额图和李公公带着尉巴赞的军兵见到了康熙。而另一边,叶默声将易欢抱进了山洞之中,他想趁着易欢还未清醒时亲吻她,可易欢此时却突然醒了过来。她一把推开了叶默声指责叶默声不知廉耻,明知道她与慈煊订了婚还做出这种事。叶默声却搬出了康熙,易欢可以和康熙两人呆在一起亲热,如今却连他亲一下都不行。叶默声的言行让易欢十分生气,她愤怒地让叶默声离开山洞。
康熙在山西停留了三天,但依然没有找到易欢,这批黑衣人是吴三桂派来的,目的是为了杀了龙三这一行人,康熙吩咐索额图让众人务必对他的身份守口如瓶,他怕一旦暴露身份会对易欢不利。说罢,几人便谈起了刘德昭的事情。
慈煊想要利用康熙逼刘德昭叛变,他向康熙提议将刘德昭处以极刑,诛九族,他愿意前去传旨问罪。康熙怕刘德昭会狗急跳墙,起兵叛变,虽然现在有尉巴赞无需畏惧,但他认为犯下滔天大罪的只是刘德昭这几个贪官,而他手下的官兵也是大清的子民,他不想要激起叛变。
现在刘德昭已经知晓了龙三被尉巴赞接走一事,如果康熙所料不差的话,刘德昭现在已经将弹劾龙三的奏折快马送进京城了。康熙决定回宫之后派一个老成持重的官员去见刘德昭,让刘德昭进京和龙三当面对质,刘德昭自恃手里有假圣旨假玉玺,到时候一会乖乖进京,他们就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将刘德昭拿下。
慈煊在一旁听到这里,他认为康熙这一路上受了那么多屈辱,还能如此冷静,他有如此强敌,想要光复大明谈何容易。待众人散去后,李公公向慈煊询问了易欢的消息,慈煊告诉李公公现在易欢是安全的,至于不让她现身的原因是因为康熙虽然表面对他们不动声色,但其实早有戒心,而经过这几次的危机,康熙对他们的戒心已经消除,此时若是让易欢轻易出现,恐怕会被康熙误以为这是苦肉计。
李公公告诉慈煊现在就连索额图也在暗中怀疑他们兄妹两人的身份,他让慈煊务必多加小心索额图。另一边,太皇太后接到了索额图的密信,索额图在信中提到了康熙这一路上的危机以及易欢为救康熙失踪一事,他认为这一路上的追杀和易欢的失踪甚是蹊跷。皇后在一旁听此也猜出了索额图的意思,这一切怕是有人布局。
康熙拿着肉饼来兑现当日的承诺,喜儿的母亲看到康熙的这身公子爷装扮也为当日之事向康熙道了歉。康熙将肉饼拿给喜儿母亲之后,他喝起了喜儿母亲手中的那碗野菜糊糊,然后给了粥钱并告诉她,朝廷将会有新的赈灾措施,到时候就没有人能骗得了他们。
眼下易欢还没有消息,康熙决定明日先行回京。现在危机四伏的朝局需要他去整治,这也是易欢牺牲自己救他的原因,他不能一直停留在山西省。慈煊表示他能谅解康熙的这一做法,康熙告诉了慈煊,慈煊对他来说并非是臣子而是朋友,而易欢也是他唯一的红颜知己。
易欢肚子饿正想出去找吃的,叶默声将烤鸡和酒丢进来给了她,易欢表示叶默声如果真的关心她就应该把她的行踪告诉慈煊让慈煊来接她,叶默声觉得自己没脸见慈煊,易欢听此只道她已经把那日叶默声的言行都当成一场梦,全然忘记了。叶默声听到易欢的话,知晓她原谅了自己也十分开心。
叶默声将信号弹给了易欢然后就离去。易欢满心欢喜的放了信号弹,但却一直没有等到慈煊,而她从过路人的口中得知,康熙一行人已经离开了。慈煊找到了叶默声,他与叶默声一番较量之后警告他不要对易欢痴心妄想,叶默声只告诉慈煊他误会了并将易欢受伤一事都告诉了慈煊。慈煊听完后只表示他是从黑衣人被杀的剑法知晓了叶默声救走易欢一事,但叶默声却一直没有给自己发信号,也对他的信号视若无睹,易欢受伤只不过是他的借口而已。
叶默声让慈煊不必如此防范于他,他对易欢的心伤不了慈煊,反倒是易欢对康熙的心。明明易欢的轻功了得可以逃脱杀手,可她却为了救康熙而暴露自己身份。慈煊听此只道他与倾城也救过康熙,这并不能说明什么。见慈煊如此自欺欺人,叶默声也不好说什么,只离开了树林赶去与倩影会合。
康熙回到宫后担忧易欢依然愁眉不展,给太皇太后请安过后,见皇后如此穿着如此素雅,他夸赞了她几句后便和她商量起了自己想升丽嫔为妃,追封舒建一事,皇后听此面色有些不佳但也只能顺着康熙的意,赞同册封丽嫔为妃。这时,宫内人前来禀报,慈煊已经回宫,但却没有易欢的消息。
康熙听到慈煊回宫便急忙赶来御书房见慈煊,可慈煊却告诉康熙他并没有找到易欢,而是从黑衣人那里找到易欢逃脱的线索,他误以为易欢已经回营地和康熙会合一起回京了,哪知道易欢赶到营地时,康熙已经撤走。
太皇太后见康熙如此火急火燎地离开慈宁宫,脸上有些不悦。平日里康熙一向性情沉稳,可唯独听到李易欢的消息就立马沉不住气。皇后让太皇太后消气,李易欢是为了救皇上才有危险,难保皇上不会关心则乱。索额图这时也向太皇太后说起了这帮杀手的蹊跷,他认为李氏兄妹极有可能是内奸,而这一切都是他们的苦肉计。
太皇太后问起了李公公对李氏兄妹的观察和看法,李公公只道自己并没有发现李氏兄妹有任何异常,但他倒是听康熙提起过,这帮杀手是吴三桂的手下,可他也并没有发现李氏兄妹与吴三桂有任何瓜葛。索额图在一旁听此便让太皇太后先不要将他所说的话对皇上提起,他手上目前没有确凿的证据。
易欢女扮男装借着过路人的牛车到了京城,可她刚一下车,官兵就查出牛车上的稻草中藏着刀剑,原来那驾着牛车的车夫竟是反清联盟的人,而易欢此时也被误以为和他是一伙的,一起被官兵抓了起来。
牢狱中,易欢发现了里边的众人都和她一样被误以为是乱党而被抓了起来,他们告诉易欢进了这里就出不去了,现在朝廷每抓一个乱党官兵就会得到一笔封赏,所以为了这笔封赏京城里的官兵们都滥抓无辜。至于皇上他高高在上的,根本就不知道这其中的猫腻,而且就算是知道了,他也会宁愿错杀一千不愿意放过一个,哪里顾得了他们这些老百姓的死活。
易欢反驳着他们的话,在她心里康熙是一个十分圣明真正为百姓着想的好皇帝。要想救出众人,她就必须先见到康熙,想到这里,易欢便以她要举报乱党的说辞见了甘国泰。公堂之上,她向甘国泰说明了自己身份和这一路上之所以流落至此的原因,可甘国泰并不相信她所说的话,他认为易欢就是一个疯言疯语的乱党。
易欢让甘国泰去问皇上,他只道皇上并不是想见就能见的,他也只能是在上朝时远远地瞧一眼皇上。既然皇上高高在上,她只好让甘国泰去问索额图和慈煊,慈煊是她的亲哥哥。甘国泰听此只笑易欢她这故事越编越离奇,依他所看易欢一定是图谋不轨的乱党,他决定将易欢押入刑房亲自审问。
刑房内,易欢看到了官兵对其他人所用的刑法,为了保住小命免受皮肉之苦,易欢当下便告诉甘国泰,她愿意供出同党。她告诉甘国泰她在乱党中的地位并不低,她的同伙都潜伏在紫禁城里伺机刺杀皇上。甘国泰听到这个消息便急忙继续问着易欢,他要是能抓到这个乱党那可就立了大功了。
易欢表示自己的同伙有个代号叫龙三,她与龙三有一套接头暗号,所以她愿意帮甘国泰引蛇出洞,将功赎罪。甘国泰听此便答应了易欢,按照她所言去引出乱党龙三。皇宫里,康熙让人在宫内放出孔明灯,他希望易欢能够看到孔明灯,平安归来。另一边,易欢也让甘国泰带人到大街上放孔明灯,只要龙三看到了孔明灯就会前来京城第一酒楼找她。
甘国泰让人连续放了三天的孔明灯,可他与易欢在酒楼内一直等不到龙三的出现。易欢注意到他们安插在酒楼内的两个密探都换人了,心内只能祈祷康熙和慈煊能够尽快看到孔明灯,赶来救她。而此时甘国泰却告诉易欢,若是她这顿饭吃完龙三还没有出现,易欢就等着人头落地。
慈煊将所打探的消息告诉了康熙,他拿着易欢的画像到民间四处查找她的消息,结果打探到了易欢女扮男装坐着一辆牛车进了京城。易欢进了京城却没有回宫来,而康熙连放了三晚的孔明灯易欢也没有出现,康熙担忧易欢出事了。
康熙怀疑易欢是遇到了反清联盟的人,慈煊认为这绝不可能,据他所知,反清联盟的人一向不干绑架妇孺幼的勾当。排除掉反清联盟的人,吴三桂的魔爪也不可能伸到京城来,易欢却又无故失踪,慈煊也觉得此事有蹊跷,但眼下只能多加安排人暗中查访。
易欢和甘国泰在酒楼里等到天黑一直等不到龙三,这时,甘国泰的手下来禀报,车夫将乱党的身份都招了,但他表示易欢并不是乱党,只是顺路搭他的车而已。易欢见自己乱党的身份已经撇清便想要离开酒楼,可哪知道甘国泰却以她欺骗自己,戏弄朝廷命官为由将她抓了起来,明日与乱党一起斩首。
次日,慈煊按照孔明灯的线索找到了易欢的下落,他慌慌张张赶到御书房将易欢的情况告诉了康熙。康熙听此急忙在索额图和慈煊的陪伴下来到了法场。易欢被绑在刑台上,她认为自己是逃不过这一劫了,口中一直念叨着平日里不该欺负慈煊,她让慈煊再找一个好嫂子,至于龙三,她为龙三出生入死,但龙三连最后一面都没来见她,她要和龙三断绝兄弟之情并诅咒龙三日后喝水塞牙,走路摔跤。
时辰已到,甘国泰命人立即行刑,索额图在这关键时刻亮出了他们的身份,让甘国泰刀下留人。甘国泰见康熙来到了现场便急忙下跪,康熙走到刑场正中间告诉了众百姓,他已经收到密奏,甘国泰贪桩枉法,草芥人命,他当场撤除了甘国泰的官位,将甘国泰移交刑部处理,并下令将所有的乱党都重新审理,如有错判则当场释放,并多加补贴抚恤。
康熙的此举得到了全场众百姓的民心,易欢也为康熙的行为感到欣慰,而慈煊却心中沉闷,他虽然救了易欢和反清联盟的兄弟,但却让康熙得到了民心,这并不是他想要看到的。解决完法场的事情后,易欢的腿脚受了伤,康熙大摇大摆地将她抱回了御书房。易欢认为康熙这样行事太过高调,晚些太皇太后又要怪罪于她,康熙只道有他在,任何人都伤害不了易欢。
易欢想起刚刚康熙已经到了刑场,却不露面的事情。康熙表示他此番既然已经去了刑场,就不能只救她一人,还需要体恤民情,看清甘国泰所做的一切违法勾当,但他早已经有安排大内高手在刑场之中,绝对不会让甘国泰伤到她和其他乱党一分一毫。说完,康熙追究起了易欢在刑场上的话,易欢只道她那只是怕康熙应验了那句同生共死的誓言,这才要和他解除兄弟的情义。
康熙看着易欢向他保证他一定会好好整顿吏治,让她和全天下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随即,康熙拿出一副画像给易欢看,画像中的易欢是他亲手所画。看完画像之后,康熙想要强行亲吻易欢,易欢只拼命挣扎。康熙不解他们都早已经亲过了,易欢为何还要这么拘束,在山西的那段时间,他不仅帮易欢清理伤口,而且还为易欢口度口喂药。
慈煊在外边看到两人的行为也听到了两人的对话,垂在身旁的手不禁握紧加深了几分力度。他上前为易欢查看了伤势,易欢脚伤十分严重,要先剜去腐肉。易欢听到治疗的方法便紧皱了眉头,她之前在回京途中那不惧生死伤痛的气势只是不想看到康熙有危险而已,现如今要她遭受这样的疼痛她十分不乐意。
慈煊扶着易欢回到了永乐斋,易欢看出了慈煊脸上的不开心,慈煊只一脸淡漠地把药拿给了她,然后毕恭毕敬地向她告退。易欢见此只好装脚疼,慈煊这才理会了易欢,他生气的是易欢居然愿意为康熙舍弃自己的性命,这让他感到十分心疼。易欢只解释道她之所以救康熙是因为康熙与她是结拜兄弟,如果有一天慈煊也遇到了危险,她也一样会不顾一切救慈煊。
慈煊喃喃道原来在易欢心中他与康熙竟一样重要,易欢眼神有些躲闪地告诉慈煊,在她心中自然是慈煊重要一些。如果有天他们两人要兵戎相见,她自然还是会帮慈煊。慈煊听完只道他不知道易欢现在的话里有多少是真的,但就算都是假的,只要易欢愿意撒谎哄他开心他也会当真。
慈煊让易欢不要再以身涉险救康熙,康熙没有了易欢还有三宫六院还有大清江山,可他没有了易欢就失去了一切。易欢只认为慈煊没有了她还有光复大明的大业。慈煊听此便表示光复大明乃是他此生最大的责任,而易欢却是他的命,如果命没了做什么都没意义。
太皇太后知晓康熙为救易欢亲自到刑场一事十分不悦,李公公将甘国泰所干的一切勾当和康熙此举深得民心的事情告诉了太皇太后,太皇太后依然认为李易欢将会是个祸害。另一边,皇后来到了永和宫,她和倾城说了一番话想要拉拢倾城,倾城听此便一直顺着皇后所说的话。皇后这才说出了她此行的目的,她怀疑李氏兄妹是内奸,想对皇上不利,所以她想让倾城帮她多加注意易欢的动静,倾城假意应承。
倾城将皇后笼络她,让她注意易欢动静一事告诉了慈煊,而且索额图和皇后都怀疑起了慈煊和易欢是吴三桂派来的奸细,慈煊分析了目前的局势,他认为他们日后行动务必要更加小心,之前先是神秘人盗走了铜匣,后来鳌拜又在明珠谷安插内奸,现在吴三桂安插的内线又露出了马脚,这局势十分危险。
康熙让易欢起草圣旨,他决定命吏部彻查山西省的贪污之风。这一次出巡让康熙感慨万千,学到很多宫里学不到的东西,不仅是这一路上的见闻,还有他与易欢一起经历过的事情都会成为他这一辈子最无法忘记的美好回忆。康熙拿出了一把扇子给易欢看,扇子的扇面只写了一个聋字,当时在舒府内易欢对聋字的一番见解让他一直铭记在心,他一定会好好倾听民声,做一个好皇帝。
两人谈论完山西和百姓的事情后,康熙表示等他办完了山西贪污之事,他就好好办他与易欢之间的事。易欢虽然是寻常女子不能立她为后,但康熙只道后宫佳丽三千只有易欢一人最得他心,他想要将易欢纳入后宫,易欢听此坚决不同意。
康熙不解明明在山西草屋之中易欢已经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他们也同居了数日,易欢怎么还能拒绝于他,嫁给她所谓的未婚夫。易欢只道大不了她谁都不嫁,康熙虽然是好皇帝,但她想要的是一个只属于她自己的夫君,康熙坐拥后宫佳丽三千,给不了她想要的生活。
康熙听此十分黯然,易欢的心思他能够明白,而他纵然他贵为天子,也不能事事如意。他上前将易欢拥入怀中,只告诉了她既然易欢心意如此,他就只能珍惜易欢陪伴着他的每一刻。这时,慈煊前来御书房找康熙,可他却看到了御书房内紧紧相拥在一起的两人,顿时他十分愤怒地转身离开。
李公公对于慈煊的反应一头雾水,于是只好上前追问。他们兄妹俩进宫的目的就是要得到康熙的信任,现如今易欢已经得到了康熙的宠爱和信任,他还有什么不开心的。慈煊只道这并不是他想要的,易欢单纯年少,他不想看着易欢陷入其中。李公公看到他们这副样子心中也不好受,他只劝慈煊尽快将易欢从紫禁城中撤走,这样对他们双方都有好处。
夜晚,慈煊告诉倾城他准备要和易欢先撤出皇宫,倾城明白慈煊的心思也答应了慈煊,寻找铜匣和内奸之事就交给她。他们两人撤离之后就只剩下倾城一人在宫内,慈煊面对倾城的牺牲和真心只道自己这辈子对她都无以为报,倾城却认为对她来说,慈煊的平安和幸福就是最大的回报。
慈煊将计划告诉了易欢,易欢却不肯离开,她搬出诸多理由之后让慈煊再给她一段时间,等到刘德昭伏法之后她再和慈煊一起离开。慈煊心内明明知道这一切理由只不过是易欢找的借口而已,但他却不忍心拒绝,只好让易欢答应于他,等刘德昭伏法之后他们就马上撤离,在这期间,如果康熙再对她动手动脚,一定要巧妙回绝。
刘德昭奉旨进京,他在进京之前就与裘贵商议好了,他此次进京就只需要集中所有的精力和力量对付龙三,而裘贵则在民间寻找真正的舒婉心,等找到了真正的舒婉心就马上进京见他,到时候他们就可以翻盘。刘德昭在宫门外想让索额图给他透透口风,此次面圣是凶是吉。索额图收下了刘德昭的钱之后告诉他,他只需要安心觐见,此行一定是有惊无险。
刘德昭对康熙行礼过后,不敢抬头看龙颜便一直低着头。李公公将一封密奏递给了刘德昭查看,刘德昭一言否决了龙三的弹劾,他数出了龙三的种种罪状,龙三向他索贿不成,于是勾结牛角寨的匪徒盗抢官银,还私刻玉玺和密旨。
刘德昭将物证都呈上给了康熙,还搬出了舒府管家当人证。康熙只道他这里有几个比舒府管家更重要的人证,能证明龙三所犯的种种罪行。刘德昭听此感激涕零,康熙竟如此明察秋毫,他想要见一见人证。此时,易欢和慈煊两人出了声,刘德昭见到两人便告诉康熙他们是龙三的贴身丫鬟和心腹,他让康熙一定不能相信于他们。
康熙让刘德昭抬起头来看看自己,刘德昭擦了擦脸上的冷汗之后便抬起头来,结果发现眼前的皇帝居然就是龙三,这一看把刘德昭整个人吓傻了眼,只跪在地上伏法认罪。刘德昭伏法之后,易欢和慈煊两人在永内斋内将事情告诉了倾城,爽朗的笑声从永乐斋阵阵传出。
倾城和慈煊两人感到了康熙的到来,他们连忙提醒着易欢,慈煊也急忙按照宫内的规矩起身站在一旁。康熙在外边看到三人的这样子也并无任何疑心,只笑着踏进了永乐斋。他与易欢两人一番互动看得慈煊心里不是滋味,慈煊趁机向康熙提出他们要去永福寺给亡母上香的要求。
易欢想起之前慈煊和她说的话,现在刘德昭已经伏法,她需要按照之前的诺言和慈煊一起撤离紫禁城。慈煊已经安排好了,过几日倩影和吴庆麟一行人就会进京,他们只需要借着亡母忌日到永福寺祭拜,然后他再暗中安排一伙人伪装成石青鸿的人将他们劫走,这样他们既可以顺利离开,也可以挑起康熙和吴三桂之间的内斗。
康熙听到慈煊的要求直爽地答应了他,还让礼部的人在永福寺做一场追奠。随后,他将一项重要的差事交给了慈煊,他想让慈煊和索额图两人做钦差,组织一帮有能力的官吏,暗中清查其他官员,以此作为整顿吏治的开端。慈煊言语之间有些推辞,康熙让慈煊有任何顾忌可以直接提出,他来为慈煊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