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内容:

2018年电影大全

歌手2

奥斯卡

春晚

陈立农陈立农

陈伟霆陈伟霆

吴宣仪吴宣仪

范丞丞范丞丞

首页 >剧情介绍 >电视剧剧情 >数风流人物分集剧情

数风流人物

2022年07月08日 09:440365经典网gey

分集剧情

第29集 红军进行战略转移

毛泽东希望瞿秋白他们在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上搞一些创作,我们不仅要演苏联的母亲,也要演中国人自己的母亲啊。瞿秋白提笔写下给杨之华的信,只是杨之华已经很久没有收到了,情况越来越严峻,不知何时能够重逢。

1934年九月,在上海的中共中央机关秘密电台遭国民党破坏,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的通讯联络中断了。中央的紧急命令是要做好国家银行搬迁的准备,毛泽民便急忙收拾东西,要保护好这些红军的命根子。国家银行还有个秘密金库,毛泽民汇报给了博古,博古对此并不知情,埋怨毛泽民未能及时向自己汇报,还口口声声说他可能会隐瞒。毛泽民心情郁闷,不愿意被怀疑自己的人品。毛泽民和毛泽覃一起去找毛泽东,三兄弟在河边打水漂。毛泽覃知道他们在逗自己开心,又要分别了,不知道这次分别要什么时候才能相见。苏区败成这个样子,红军也要进行主力转移了。

毛泽东去了于都,于都河水深、水凉,战士们如果真的要过于都河肯定要撑不住的。毛泽东看上去气色不太好,突然身体一软差点倒地,连忙被送回去休息。又发烧又咳嗽,毛泽东却还要抽烟,急坏了贺子珍,被周恩来派往于都的傅院长连忙阻止。看过毛泽东的病后,他说是因为多日劳累,多加休息几天就没什么。

董必武等人要千里行军离开苏区,而何叔衡等人留守苏区,离别时,何叔衡送了大家一份礼物,都是他的心意。瞿秋白把最爱的马送给了徐老,敬佩他的勇气与意志。转移行动开始,为了通过于都河大家在河上铺桥,老百姓也纷纷把能用到的木材送过来,甚至还有为自己准备的寿材。

毛泽覃来送毛泽民和毛泽东,队伍路上遇到了留守苏区的刘伯坚。刘伯坚心中万分感慨,只能在心里默默为他们鼓励。战略大转移开始了,1935年,被迫放弃根据地,踏上长征之路。毛泽民和毛泽覃没找到毛泽东,即将回到各自队伍中去,毛泽覃送了他们一张照片,这次分别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面了。碧英总跟着队伍上面已经批评了,董必武让她尽快回去。徐老觉得自己应该把马还给瞿秋白,于是放开绳索让它回去,希望这匹马能给瞿秋白带来好运。碧英恋恋不舍给董必武留下一个手电筒,离开前还喊着要等他们回来,叫他晚上行军一定要记得打手电筒。马上要离开瑞金,瞿秋白提笔给杨之华写下了在这里的最后一封信,这时马儿自己跑了回来,瞿秋白急坏了,你怎么能回来呢!

国民党闯入瞿秋白家中搜查,为首的人却真心敬佩瞿秋白。行军路上的瞿秋白犯了病,却依然不愿意骑马。撤离已经十天,瞿秋白的肺病很严重,中央决定送他前往香港治病。狱中的何宝珍绣完了最后一件衣服便要上路了,她向狱友坦白了自己的身份,拜托她把这三件衣服转交给家人。1934年10月,何宝珍在南京就义。中共中央召开会议,根据毛泽东的建议,红军改向贵州北部进军。留守苏区的部队也遭受了严重的损失,情况令人担心。瞿秋白为了不拖累同志们独自留了下来,面对敌人的追捕,瞿秋白跑了一路。何叔衡跑到了悬崖边,眼看没有退路便纵身一跃牺牲。瞿秋白亲眼目睹这一幕,可身体无法支撑自己走下去,他撕碎了给杨之华的信,他没有任何退路了。

第30集 张国焘反对北上

为了给张国焘一个安抚住他的职务,毛泽东准备去听听周恩来的意思。张国焘坚持南下,认为南下才有前途。周恩来正在病中,告诉毛泽东和杜甫,既要满足张国焘的要求,又不能让他独揽政权。从目前来看攻打松潘的计划无法执行,中央决定北上。

红四方面军张国焘等人却不同意北上,坚持要南下,但是目前还不能和中央分开,打算先踏过大草地。共产国际正在想办法取得与中央的联系,中央北上的路上,小刘生产遇到敌人飞机轰炸,同志们被迫躲进树林,小刘也在这个艰难环境中平安生产。邓颖超受伤很严重,却还是坚持自己走,要求把担架留给更需要的同志。周恩来躺在担架上一直没有醒来,听到邓颖超的声音才有些意识。邓颖超周恩来毛背心上摘虱子,周恩来念起了自己在十八岁时写的诗,感叹时局变化,与邓颖超互相鼓励,我们一定会活着走出去,活着到达川陕甘地区。

张国焘不仅不执行北上,还下令南下。张国焘要分裂,众人连忙给张国焘发电,为防不测,中共中央必须马上北上。张国焘收到电报依然固执己见,认为南下才是正确选择。毛泽东想起认识张国焘的时候,知道他利欲熏心,却不知道他会变成这个样子,从一大一路走到现在,剩下的同志只有毛泽东、董必武和张国焘,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可谁知道张国焘现在又要搞分裂。但中央依旧坚定北上,只有北上才有光明的前途。一场分裂无可避免,毛泽东后来回忆,这一天是他最黑暗的一天。周恩来深夜来与毛泽东谈话,面对自己人打自己人的局面,二人都痛心不已,却也坚定的统一了战线。

危急关头,中央连夜踏上北上之路。张国焘要撤销毛泽东、周恩来、博古和洛甫的职务,批评他们的逃跑路线,要组成第二中央,坚决拥护张国焘。朱德希望大家明白团结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刘伯承也只认中央,只认中央发出的通知。电台收到了共产国际可能在寻找中央的信号,虽然很短,张国焘却要求一定翻译出来。

陕西,中央在陕甘根据地落脚。刘志丹和习仲勋被关起来了,这次肃反抓了不少人,说他们反革命。就算意识到肃反搞错了,也没有释放刘志丹和习仲勋。陕北矿产资源丰富,毛泽民等人找到了煤矿后连忙去告诉毛泽东。毛泽东列了个表,都是战士需要的东西,还把中央首长过冬取暖的钱都拿了出来,

刘志丹的情况已经调查清楚,人也已经放出来了,毛泽东连忙去看望了刘志丹和习仲勋,与刘志丹把一支烟分成两半抽,算是有福同享。习仲勋带着陕北的老乡来送粮食,毛泽东十分感谢乡亲们,说要和习仲勋一起努力,带动群众建设根据地。

第31集 中央共产国际取得联系

目前形势依旧十分严峻,实施东征是一个正确选择,刘志丹决定加入带领东征。路上有乡亲们在唱山歌,唱的是刘志丹,刘志丹见了就说应该唱红军战士。回到家里,女儿看到刘志丹有些害怕,因为他们已经许久未见了。

当初国民党来扫荡,放话掘地三尺也要找到刘志丹的家属,妻子没办法带着一家老小在山洞里躲了八天八夜,所以女儿受到了严重的惊吓。刘志丹与妻子相濡以沫,帮她取名字教她认字,只可惜后来到处搞革命,没有把她的文化搞上去。这些年家里为革命牺牲了太多,刘志丹很心疼妻子。即将东征,刘志丹带着妻女去了瓦窑堡,在那里他们会拥有一个新家。

1935年4月,毛泽覃在江西瑞金牺牲。在报纸上看到这个消息,毛泽东悲痛不已,回想起上次分别时的场景,没想到竟成了用别。毛泽东强忍悲痛,去了指挥中心指挥前方作战。深夜,毛泽东拿着兄弟三人合照洒泪,自责没有照顾好毛泽覃。这个时候传来消息,刘志丹牺牲了。刘志丹留下的遗物只有随身佩戴的手枪,以及一盒烟,临走前,刘志丹和毛泽东曾共分同一只烟,那时候毛泽东打趣要他以后还一整包。

毛泽东、周恩来去看望了刘志丹,表示了沉痛的哀悼。一位自称张浩的人,说是从莫斯科来的,毛泽东和周恩来连忙把他请进来,博古确认了张浩的身份。张浩用共产国际亲手交给自己的密码联系共产国际,然而共产国际接受到了信号却不回复,毛泽东连忙让张浩口述张国焘的分裂活动,以共产国际代表的身份让张国焘认识改正自己的错误。

张国焘收到这份电报沉思许久,却不甘心被张浩命令,反指他假传共产国际的指示。共产国际收到中央电报,却根本无法破译。

李立三的情况不太好,在疗养院中昏睡不醒,老康却因为电报一事不得不赶来疗养院找他。这套密码是李立三亲自编的,所以解开这些轻而易举。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失去联系近两年,现在终于有了消息。1936年6月,张国焘率领南下损失惨重,不得不取消第二中央率红四方面军北上,与红二方面军会师。贺龙警告张国焘,不要再打南下的注意了。

徐向前、朱德等人向来是看不上张国焘的作风的,他执意南下,给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张国焘来到陕北依然受到了热烈欢迎,毛泽东没有讨论对与错,总之回来就好!红军三大主力大会师,再也不用四处转移了。为了挖油井

,众人齐心协力挖了好久,终于找到了那口被国民党藏得严严实实的油井。毛泽民来了家里,贺子珍说毛泽东这两天经常看毛泽覃的照片,也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第32集 张国焘杨子烈团聚

贺子珍说毛泽东这两天也经常看毛泽覃的照片,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毛泽民找到了油井,中央领导用油的问题也解决了。毛泽东说中央要给他一份更严峻的工作,共产国际发来一笔接济款,只是这笔款项都是美金,想要兑换很难,绝对不能落到国民党和日本人手里。中央经过考虑,决定毛泽民去上海最合适,毛泽东还让他设法给陈独秀带话,以及三个孩子的情况,毛泽东很想念他们。毛泽民问他有没有毛泽覃的消息,毛泽东躲躲闪闪没有说出实情,嘱咐毛泽民要处处小心,尽快回来。他看着兄弟三人合照说,毛泽覃是个好弟弟,毛泽民也是他的好弟弟,希望他这次去上海速去速回,我在家等你。

陈独秀被关押狱中,突然听闻蒋介石被张学良扣押的消息大笑几声,让人通知潘兰珍备点酒菜来。在这个房间里蹲了四年多,陈独秀终于有了要出去的希望,心中十分欢喜。一杯酒敬烈士,一杯酒为陈延年、陈乔年。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终于派周恩来、博古、叶剑英等前往西安斡旋,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陈独秀有望出狱,胡适来见他,陈独秀却道他没有脸面来,不见也罢。胡适和汪孟邹还是进来了,陈独秀的气也消了。

潘兰珍日日都想来见陈独秀,没想到得到消息说他很快就会被保释出狱了。但陈独秀必须写下悔过书,汪孟邹和胡适劝他随便糊弄几句,可陈独秀不甘,宁愿死在这里也绝不会写,因为一旦写了,他就什么都不是了。汪孟邹和胡适被痛骂一顿,才发觉陈独秀的胸襟根本无法度量。陈独秀被释放,却还在咬文嚼字不愿意走,潘兰珍急得拿走了他的东西,看他走不走!

陈独秀出来后,来接他的人是陈公博和周佛海二人。陈公博之前跟着汪精卫,如今却又转投蒋介石。如今,陈公博和周佛海都在蒋介石身边做事,还劝陈独秀来国民政府做事。陈独秀却不屑一顾,虽然他们都已经脱离共产党,但他们却坚决要拥护抗日立场,在这个问题上绝对不能犯糊涂。陈公博和周福海说来说去还是希望陈独秀为蒋介石效力,说他代表国家,可陈独秀两个儿子惨死于他的屠刀之下,扬言与蒋介石不共戴天,但只要蒋介石肯与共产党联合抗日,陈独秀也不会反对他。见状,陈公博和周佛海起身离开。

张国焘与杨子烈自从上海分别八年后已经再也没有见面,张国焘希望中央帮忙找一下杨子烈的下落,中央便立即通知上海和南京方面党组织,争取让杨子烈和张国焘及时团聚。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杨子烈百感交集,分别八年的丈夫,终于有了下落。来到延安,杨子烈敲响了张国焘的门,不过不巧张国焘去开会去了。杨子烈要帮张国焘整理桌上的东西,说他要是批评就批评自己。听到杨子烈来了,张国焘十分激动,阔别八年重新见面,夫妻二人两眼泪汪汪讲述着这些年来的遭遇。张国焘这些年的情况很复杂,他不认为自己犯了那么严重的错误。

杨子烈便去见了董必武,想让他和张国焘单独谈一谈。董必武来请示毛泽东,看看要不要和张国焘聊聊,聊些什么。毛泽东认为应该聊一聊,对于他这个人应该批评,也应该帮助。毛泽东和董必武深夜去见张国焘,回想一大的情况,几人百感交集,当年他们才二三十岁,如今却也四五十了。从长征路上到现在只剩他们三个人,实在太不容易了,他们都清清楚楚地记得当初的情景。毛泽东希望张国焘认识到错误改正到错误,在国家危难面前抛弃其他。过些日子董必武就要去武汉了,看到张国焘还有些反复的情绪有些郁闷。

杨子烈劝张国焘说他们还是看重他的,可张国焘不这么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