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海市巴普县第二批脱贫攻坚表彰大会召开,谷莫村终于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并受到了表彰,王德江上台为各村扶贫第一书记颁奖,作为市委副书记和父亲的双重身份,王书记对女儿取得的成绩感到非常欣慰,鼓励王敏继续加油,争取带着谷莫村的乡亲们致富奔小康。
史布带李俏去看自己赞助的希望小学——宜地乡中心学校,看着孩子们围着史布亲热地叫哥哥,土呷校长也一个劲地表扬史布是这个学校毕业的佼佼者,李俏不禁为之感动,一改以往以为史布只是一个市侩的商人的看法,开始对他刮目相看。史布告诉李俏自己三年级时村里经历了一场泥石泥,那时开始自己成了孤儿,之后自己一直寄宿在这个学校,由土呷校长教他做人做事,所以他感觉如果自己阿达还活着的话应该就像土呷校长这样的。现在自己赚钱了,他开始回报学校,他想帮帮这些大山里的孩子,只要口袋里有钱他就捐一点,多一点钱孩子就多一点希望,孩子们有了希望国家的未来也就有了希望。听史布一席话李俏感动得都哭了,她后悔自己之前买了那么多没用的衣服、包包,她决定今后和史布一起捐钱,一起好好创业。
木呷看到王敏拿回的奖状很是高兴,嚷嚷着要好好给庆祝一番。此时呷呷嫫急忙把木呷叫走,原来是史薇阿达逼着她嫁给哈木足村有名的暴发户拉马阿格,史薇偷跑出来找木呷商量对策。
第二天一早,史薇阿达带人包围了木呷家,向木呷要人,双方剑拔弩张,幸亏阿扎到村委会搬救兵,王敏和约铁书记及时赶到,尽力劝解,阻止了事态的扩大,史薇阿达无功而返,临走前向女儿下了死命令,明儿一早如果史薇不回家就再也不要踏进家门。王敏把史薇、木呷带到村委会商量对策,她建议俩人不如明天一早去乡政府打个证明直接去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到时木已成舟史薇阿达就没有办法打彩礼的主意了。木呷和史薇在呷呷嫫的帮助下顺利从史薇阿嫫处拿到户口本,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
王敏为了树立良好的风气,召开了村民大会讨论村规民约,经过集体评议讨论产生村规民约十二条进行张榜宣传希望全体村民都能遵守。曲嘎大叔的小儿子刚考上大学,一听不准村民铺张办酒席了,他觉得冤得慌,阿扎和乌合替他出主意不如小范围低调办个酒席,把以前送出去的份子钱都收回来。
木呷和史薇婚后一起探望岳父母,谁知史薇阿达拒绝和木呷沟通,事情陷入僵局。史薇阿达由于情绪过于激动引发急性胆囊炎,木呷及时将其送医院。王敏前来探望,她劝慰吉克大叔不要为了一百万的彩礼钱而毁了女儿一辈子的幸福,一番发自肺腑的话说服了史薇父亲,他终于愿意接受木呷。
史薇阿达决定认下木呷这个女婿,他对木呷说彩礼他就不要了,但木呷得答应自己一个条件,有时间得和史薇办一个风风光光的婚礼,让吉克家把脸面找回来,木呷满口答应。
约铁书记奇怪怎么这天到地里干活的人特别少,阿铁告诉他村民们都到曲嘎大叔家吃酒席去了,庆祝曲嘎大叔的儿子考上了师范大学,虽然知道刚出台的村规民约明确禁止大办酒席,但曲嘎大叔为了收回之前送出去的份子钱,还是瞒着村委会悄悄订了酒席。约铁书记了解后非常生气,把曲嘎叫到村委会办公室训话,斥责他这是违反村规民约,带头破坏新风气建设,王敏提出让曲嘎大叔把收到的礼金扣除办酒席的成本后全部退还村民,罚款一千元,再写一份深刻的检讨,谁知院子里竟然挤满了自发来为曲嘎求情的村民。王敏既明白人情冷暖,更明白村规民约对村民们的重要性,她告诉大家之所以她要严肃处理此事是因为这关系到谷莫村脱贫致富的根本,她用数据说服了大家,曲嘎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主动退还了所有份子钱。
谷莫村洋芋大丰收,村民们都十分高兴,都盼着卖了洋芋合作社可以给大家分红,没想到今年整个柠海市洋芋大丰收,洋芋收购价格极低,最高只出到四毛七一斤,村民们的洋芋面临难以收回成本的问题,这让王敏等透了脑筋。史布通过关系联系到省城一家食品集团,他们需要洋芋来做薯片,给出五毛的收购价格,但同时提出条件要谷莫村负责运费,卖与不卖让木呷和王敏左右为难。王敏觉得他们做生意思路有问题,她突然想起东部支援西部的扶贫代表团来柠海了,是他们的对口城市珠江市,她打算带着洋芋去柠海,争取把洋芋全部推销出去。
洋芋滞销让阿扎和乌合十分着急,俩人商量着索性拉着洋芋到市里去零卖,希望能回收一部分成本。
王敏打听到代表团开会的地方,她和木呷直接拦住刚开完会的金团长开始推销,被随后赶到的王德江阻止,并严厉地批评了他们。
阿扎和乌合在街心广场载歌载舞卖洋芋,因为价格便宜质量好,洋芋销售很不错,但因为违章设摊而被城管扣押。
王敏交了两百元罚款将阿扎、乌合接回,她让木呷带两人先回村子,她想留在市里再想想办法,到处找人却一筹莫展的王敏在大街上居然偶遇也来市里办事的周林,这让俩情侣都有一种惊喜的感觉,周林了解情况后安慰满心委屈的王敏。
木呷他们并没有回谷莫村,而是悄悄打听到代表团入住的宾馆,乌合找到在此宾馆餐厅做服务生的亲戚帮忙,在领导用餐时木呷端着一盘蒸洋芋出现在金团长的餐桌边,由于洋芋品质好、价格实惠,金团长爽快答应与谷莫村成达对口帮扶协议。
王敏和周林正在努力推销洋芋,突然收到了木呷推销成功的消息,这让王敏高兴得跳了起来。同样在谷莫村着急等待消息的史布、李俏收到此消息后也非常高兴,赶紧准备发货。
第二天一早珠江代表团的刘博士亲自上山验货,对谷莫村的洋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刘博士发现谷莫村的土壤肥沃,土质也很好,他建议王敏大力发展山地种植技术,王敏趁机向刘博士请教现代网络销售渠道的利用问题,刘博士认为关键的问题的现在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那种传统的供给方式,仍然靠着农民种植、产出、寻找买家再卖出这样一个固定的模式,而新兴的农业科技则试图在这种传统的农业供给方式上进行一场革命性的改革,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共享的概念,打造可视农业,把农作物的整个生产方式通过视频提供给可视农业平台,做到实时的监控。现在珠江市已经有很多公司在推进可视农业,并取得了成功。王敏对此很感兴趣,于是向上级提交了报告,并动身前往珠江市考察,最终和刘博士达成协议,在谷莫村进行可视农业的试点工作,实施可视农业一事也得到了全村村民全票通过。
观光旅游搞起来后,谷莫村的游客每天是络绎不绝,家家户户的客栈每天客满,农业合作社正常运转,可视生态农业大幅度提高着村民的收入,约铁书记高兴地对王敏说这到了收获的季节,谷莫村眼看是要奔小康了。王敏笑称这是村民的内生动力被调动起来了,这才是脱贫致富的关键所在。
史薇来找王敏,告诉她自己希望能赶在彝族年和木呷举办婚礼,呷呷嫫也想借此机会和阿扎把婚礼办了。于是王敏建议由村委会出钱,办一个新式彝族特色集体婚礼,她和约铁书记商量着借着这次婚礼把村里的空地建设成一个文化广场,以后村里有什么重要的事都可以到文化广场来举行,这也是文化建设重要的一步,李俏看到王敏犯愁费用的问题,当即拍胸脯说费用由索玛花公司承担。木呷提出让木且和金洛也加入集体婚礼,同时动员王敏和周林也参加,为村里树立新风尚。阿扎觉得集体婚礼办得太节省,他向乌合借钱,想按照彝族风俗杀十五头猪撑场面。
王敏在电话里和周林商定参加集体婚礼的事宜,李俏真心地为闺蜜高兴,她说自己在学生时代就一直想像着王敏和周林的婚礼会是什么样的,她想着自己一定要给王敏当伴娘,没想到一切就要成真了,感觉就像做梦一样。高兴之余李俏又开始为自己的遇人不淑而伤感,感慨自己不知何时才能嫁出去。王敏神秘地告诉李俏自己打算给她介绍个男朋友,人特别靠谱,她让李俏下午三点在湖边等着。李俏没想到王敏带来的人居然是海来史布,两个最熟悉的人在王敏的撮合之下走到了一起,成为集体婚礼第五对新人。
乌合悄悄从小卖部拿了一万五千元钱借给了阿扎,他告诉阿扎,这是自己这辈子最后一次借钱给他。
王敏提出的可视农业试点在整个柠海引起了高度重视,王德江告诉女儿省委领导对她的工作非常满意,彝族年之后他将陪同省委领导去谷莫村视察,他提醒女儿要做好准备工作。王敏邀请父亲参加自己和周林的婚礼,王德江为女儿风风雨雨多年的感情终成正果非常高兴,同时又为妻子无法看到女儿出嫁而伤感不已。王敏宽慰父亲说她和周林商量好了结婚第二年就会要孩子,到时她在谷莫村的任期满了就去格古村找周林,夫妻两人一起搞扶贫。
英花发现小卖部少了钱,质问乌合钱的去向,乌合无奈告诉妻子阿扎找自己借钱杀猪一事。英花和呷呷嫫急忙找到王敏、约铁书记,几个人一起驱车追赶已经动身前往县城买猪的阿扎。在大家的合力劝阻之下,阿扎终于放弃了用杀猪的方法挽回自己过去在乡亲们面前丢的脸面的想法。
半个月后到了集体婚礼举办的日子,一早木呷带着迎亲队伍到以达村迎娶史薇,史薇早已盛装打扮只等心爱的人儿将自己接走,经过热热闹闹的一番彝族婚俗木呷终于顺利将新娘接回谷莫村。另一边王敏、李俏、呷呷嫫也都在谷莫村梳妆打扮,等待着良辰吉时的到来。但令人焦急的是婚礼的主角之一周林迟迟没有出现,打他电话一直是无法接通,王敏不想耽误大家,通知约铁书记集体婚礼仪式准时开始,自己和周林先不参加入场仪式,待他赶到后好好罚他酒。
王敏久等周林不到,倒是王德江突然赶到了谷莫村,他为女儿带来了一个噩耗,周林不能来参加婚礼了,他一早背着通讯光缆上山时从钢梯上摔了下来,虽立即送医抢救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牺牲了。在父亲的陪伴下,来不及换下新娘礼服的王敏赶到医院与周林告别。一周后柠海市干部群众为因公牺牲的优秀扶贫干部周林同志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同时,王敏申请到周林工作过的格古村任职,上级相关部门很快批准了她的请求,任命王敏担任格古村扶贫第一书记。
到了离开谷莫村的日子,王敏准备一大早悄悄离开谷莫村,不料村民们都自发地早早候在村口,手里捧着荞麦馍、核桃等特产让她带着路上吃,面对离别,大家情意浓浓,难舍难分。王敏承诺,谷莫村就是她的家,希望大家好好过日子,待到明年索玛花开时,一定会回来看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