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江看到牛皮碗感慨良多,他说很多老红军的回忆录中都有提及这个牛皮碗,但一直没有见过实物,这次总算是见到真颜了。在大家的要求下,王德江讲起了他爷爷当年跟随部队来到大凉山的故事,他说当年爷爷在此负了伤得到一位家支头人的照顾,跟随部队离开时家支头人就用一只牛皮碗装满了燕麦送给了爷爷王大葛。唐馆长称据考证当年受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围剿,有三位红军中弹牺牲,分别是孙祖荫、郑有喜和王大葛同志,从墓碑上看回忆录的记载也完全属实,只是书写墓碑时犯了小小的错误,把王大葛写成了王大个。但王敏好奇当年到底是哪个寨子的彝族头人救了太爷爷?为什么墓碑下只有三顶军帽和一个牛皮碗,那么三位革命先烈的遗体去哪了?木呷听到此突然插话,他说也许自己能给出王书记答案。
木呷带大伙回家找父亲马海日色。日色看到牛皮碗并了解情况后,回屋拿出一个一模一样的碗,他告诉大家这两个牛皮碗原来是一对,上面有马海家特有的花纹,大家这才得知,是当年的彝族头人,木呷的太爷爷救了王德江的爷爷王大葛。当王大葛三人牺牲后也是木呷的太爷爷用彝族的最高礼仪——火葬安葬了他们。王德江决定向宣传部提出搞一个隆重的红军烈士安葬仪式,重新修缮三位烈士的墓地,让更多的年轻人知道当年彝汉亲如兄弟和共同抗击敌人的感人事迹。也正因为这样的历史渊源,进一步加深了王敏和木呷之间的友谊。
不久后,高高的革命烈士纪念塔落成了,相关部门为革命先烈举行了隆重的缅怀仪式。
新路即将通车,英花在给修路的村民送饭时突然临产,村民们通过新修的公路把她送往医院。英花顺利生下一个女儿,全村喜气洋洋,乌合一直担心的生育费用也因为国家为村民们上了医疗保险而完全不成问题。
路修好后,最迫在眉睫的是筹备资金在火把节前完成12家客栈的修建。王敏向闺密王俏求助,李俏为他们介绍了做过很多彝家客栈的柠海市建筑公司赵总,赵总提出用双倍工人连轴转的方法以确保顺利建起客栈。乌达书记也亲自来到谷莫村视察情况,为王敏加油鼓劲,并答应回去联系县旅游局,让他们在火把节当天多带些游客来谷莫村,让村民们尝到挣钱的甜头。
火把节当天,谷莫村迎来大批游客一起欢庆节日,乌合和阿扎光卖烤肉不到半天的时间就挣了两千元钱,木牛看得眼红,他向巫萨提出要不他们也向村委会申请在家里修建客栈吧。
为了给王敏一个惊喜,木呷将康复出院的周林带到了谷莫村。周林看到谷莫村的变化心生感慨,他不得不承认王敏变了,变得成熟稳重,已经在业务上远超自己,他希望和王敏重归于好,王敏表示要看他的表现,再决定接不接受。
旅游业的发展让村民们挣到了钱,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但让王敏头疼的是,村民们的无序竞争以及抢客源行为,对原本和睦的村民关系产生了影响。旅游大巴到来之前王敏关照大家不要争不要抢,要展现谷莫村的文明有礼,这边答应得好好的,可是车一到村民早把承诺甩到了脑后,一窝蜂地上前抢客。连一向关系交好的乌合和阿扎都为了抢客源差点反目。
王敏来到村委会想找约铁书记商量对策,碰巧赶上约铁书记心脏病突发,王敏和阿铁及时将其送往县医院。
木牛到小卖部买东西,恰巧看到顾客落在柜台上的手机,贪小便宜的木牛悄悄将手机塞到了自己的衣袖里。
呷呷嫫急匆匆来到木呷家请木呷快去小卖部,说是乌合和游客都要打起来了。木呷和王敏赶到现场调解,游客说自己来到谷莫村只到小卖部来买过东西,手机一定是落在这里了,但乌合就是不承认自己拿了手机,正在争执间,围观的木牛身上突然响起了手机铃声,这正是游客每天为接孩子而设的闹钟声,于是木牛不打自招。游客们纷纷离开,表示不再入住谷莫村,回城后又将此事的视频发到网上,谷莫村的旅游形象再一次受到影响。乌达书记表示很头疼,随意抬价、恶性竞争,这谷莫村的问题接二连三,王敏立下军令状,保证回村后严肃调查、严厉整改,一周内拿出整改方案,一个月内把失去的游客都拉回来,她回村后决定将所有客栈停业整顿,并宣布由木呷代理村主任一职。
巫萨喝醉后在炉膛边睡着了,炉膛的火点着了他的衣服致使房子着火,村民们灭火救出巫萨,木呷向王敏申请由村委会垫钱给巫萨家修房子,巫萨深受触动,开始忏悔以往的所作所为,决定从此一心一意地跟着王敏和木呷好好干,再也不干那些不道德的事了。
阿支不顾木呷的警告来找史布,史布把自己故意接近阿支、报复木呷的真相和盘托出,他告诉阿支自己接近她和她交往这一切都是设计好的圈套,阿支含泪离开。史布发现自己真的喜欢上了阿支,并意识到自己之前的错误,他主动来到谷莫村找木呷,首先感谢村里垫钱替他舅舅修了房子,又真诚地为自己之前做的混账事道歉,同时决定放弃史微,并表示不再纠缠阿支,二人冰释前嫌。
木呷在史薇的陪伴下,到以达村学习建立旅游合作社的经验,史薇告诉木呷她想报名参加柠海市旅游形象大使选美比赛,木呷表示支持。
王敏到市扶贫局汇报工作顺道去看望了闺蜜李俏,李俏告诉她自己和黄智勇下月结婚,警告她不管多忙也要出现在自己的婚礼上。王敏也告诉李俏,周林有意要和自己复合的事情。
木呷向王敏汇报在以达村学到的旅游合作社经验,他还想王敏表扬他的努力,谁知王敏拿出3个月前就已经做好的成立旅游合作社的规划方案,木呷十分惊讶。木呷把成立合作社的方案分发给村民,但大家对合作社心存疑虑,只怕管理不当,非但挣不到钱还得赚钱呢,连阿扎和乌合都不敢加入,纷纷表示要再考虑考虑。就在村委会工作难以开展之际,巫萨带头加人合作社,加之王敏努力动员,一大批村民也跟着加入,谷莫家园旅游合作社成立了。阿扎和乌合见大家都入了社,也迫不及待提出想要加入。
王敏做了一份吸引游客的广告方案打算投放到市里,一听费用需要几万元,木呷提出亲自带人到市里做宣传。为了挽回谷莫村的形象,木呷带着村里的年轻人到市里进行宣传,自导自演了索玛花之旅的文艺表演,配合现场咨询和宣传单发放,宣传的效果显著,谷莫村又迎来了前来旅游的大批游客,村民们也兑现着木呷的承诺,让大家都感受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谷莫村,享受到了堪称五星级的服务。根据木呷作为致富带头人的优秀表现,经村委讨论同意并提交村民大会选,木呷全票当选谷莫村村委会主任。
木呷给阿达买了一个新手机,带着他在全村唯一有网络信号的小山坡教他玩微信。王敏带着电脑过来算账,她给木呷看了旅游合作社的营业额,木呷一看已经达到脱贫摘帽的标准很是高兴,但王敏又给他看了泽拉村和以达村的数据,竟然高出谷莫村一倍还多,王敏告诉木呷问题出在营销方式上,谷莫村还停留在八九十年代的电话预订上,而邻村早已实现了网上预订,还和几家酒店、明宿、网络合作,成本低用人也少,而他们还是在跟旅游公司合作分账,成本都浪费在了渠道上。商量之下决定说干就干,路都修通了,不就是一个移动网络嘛。
次日王敏要去乡里开会,木呷按照王敏提供的信息来到市移动公司申请建基站,木呷苦等大半天才见到负责人刘总,这位刘总正是周林的母亲,她听木呷介绍了谷莫村的情况后,让他留下资料,称要开会讨论和实地考察之后才能明确回复,木呷心急,追问这些手续需要多长时间,当听到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时,木呷急了,把刘总好一顿数落,最后被哄了出来。
当王敏得知木呷去见的老总是刘明霞时,她对木呷说如今能做的就是明天跟着自己一起去给人家刘总赔礼道歉,为了村里能早日网络脱贫木呷爽快答应。
王敏找周林帮忙做他妈妈的思想工作,周林埋怨木呷怎么就和他妈吵上了,他妈昨天一回家就把自己劈头盖脸一顿骂,连带把王敏也捎上了,称凡是和王敏有关的事都没好事。王敏求周林回去多说好话让他妈消消气,明天她再带着木呷去她办公室赔礼道歉,这事务必要攻克下来。
次日,王敏带着木呷到移动公司找周林妈妈道歉,却被秘书告志刘总休年假了,得十天左右呢。明知刘总此次休假有故意刁难他们的成分,但等她休假完毕上班后再重新走流程,那谷莫村的基站何时开通真的成了未知数了。为了谷莫村木呷决定努力一把。
木呷一早守在刘总家附近,看她带着摄影器材开车出门,马上开着电动车跟随其后,刘总进了柠海市地方戏剧研究所,木呷就在院子里帮她擦起了车,没想到刘总出来看到木呷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斥责他这是侵犯了自己的个人隐私。
木呷无奈找周林帮忙,周林说自己就是看在王敏的面子上昨晚跟老太太唠叨到凌晨三点,如今他可以帮木呷指一条道,接下来的事就靠木呷了。
木呷晚上留宿宁远书城,史布陪着木呷喝酒聊起旅游合作社的事,他告诉木呷搞旅游最重要的就是有特色、有招牌,而谷莫村最缺的就是这两样,他听说谷莫村以前有非常好的手工艺传统,尤其是彝族漆器远近闻名,他建议木呷回去想办法办个漆器厂,他负责投资。
在周林的安排下,木呷在菜场“偶遇”刘总,在木呷一再诚恳的道歉下周林妈妈终于放下成见留木呷在家吃饭,在厨房忙活的时候木呷把王敏好一顿夸赞,听得周林妈妈频频点头,她算是从另一个侧面了解了自己这个未来的儿媳妇。
当木呷得知周林妈妈是个摄影爱好者,他趁热打铁邀请她去谷莫村观光。一到谷莫村周林妈妈就被如画的风景所吸引,她在这里不仅欣赏到了美景,还从巧遇乌合阿扎打电话的场景深切地认识到建移动信号基站对村民的重要性,决定立即结束休假,与规划设计中心的同志协调建基站的事情。
移动工程师来到谷莫村反复勘测,寻找建基站的合理位置,最终将最佳地点确定在木呷家的山地里,他们说基站建在这里光缆接入距离最短、成本低,而且信号可以覆盖全村。木呷表示自己可以为了全村的通网问题做出牺牲,找父亲日色商议。日色大叔听说网络基站建设已经提上日程很是高兴,但一听基站要建在自家地里头还是深有顾虑,表示要好好考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