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内容:

2018年电影大全

歌手2

奥斯卡

春晚

陈立农陈立农

陈伟霆陈伟霆

吴宣仪吴宣仪

范丞丞范丞丞

首页 >剧情介绍 >电视剧剧情 >邓小平分集剧情

邓小平

2016年07月18日 10:440365经典网wuk

分集剧情

第21集 邓小平访问日本

中央选派了五十二名工人赴美学习,这是中国首批选派出去的工人。老夏问起建国排演话剧的事情,建国跟父亲讲他们现在在做的事情就是为了平反冤假错案,这不就是可以破除“两个凡是”,不就是响应了党的号召吗?老夏觉得儿子和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建国提议要他可以来北大看看他们。第二天排练的时候,建国正在和田源商量排演事宜,突然发现下面做了两个眼生的人,结果那两人把帽子一摘下来竟然是老田和老夏。老田握住了建国的手,一个劲地感叹他们的剧本写得好。

正当建国和田源准备继续排练的时候,北大的党委书记带着一批人过来了,建国赶紧要田源躲到后面去,但是还是被认了出来,他是云南的知青。那人便问他为什么还滞留在北京,田源说自己在养伤,给糊弄过去了。何书记便上台发表讲话,他说自己昨天看了剧本,他兴奋地一宿没有睡觉,他真的为北大的学生能写出,排演出这样的话剧而自豪,而高兴。他还提出了两点希望,希望同学们能够做好面对阻力的思想准备。何书记表示了对剧本的大力支持,建国田源很是感动。

建国和田源到处找剧场,但是却处处碰壁。没办法他们找到了夏主任,夏主任一听他们的来意,就很明确的告诉他们北京大大小小几十个剧院都不可能冒着掉饭碗的危险把场地借给他们的。田源和建国很失望,但是也没有办法,只能先离开。邓小平专机抵达日本东京机场,日本外相亲自迎接。邓小平此行是中国建国后国家主要领导人第一次访问日本,这也是中国外交上的一大进步。

邓小平决定改变行程,先去拜访日本前首相田中,因为田中对于中日建交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但是陪同人员劝他,因为田中涉嫌贪污被全日本唾弃,所以他去拜访他很不合适。邓小平提出可以发表声明自己见田中只是因为他对中日关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任首相经过一番考虑还是同意了中方提出的建议,田中知道了更是感动得留下了激动的泪水。

第22集 建国田源为找剧院发愁

邓小平参观了日本的炼铁厂,他找陪同人员帮自己翻译机器上的说明。他问起陪同人员这台机器出厂的时候他们在干什么,听了大家的回答,邓小平有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当中国国内还在瞎折腾时,日本却在集中所有力量搞建设,中国水平起码落后了日本三十年。邓小平感叹如果能够把这样的机器送进宝钢,中国的钢铁会有多么大的进步。

晚上邓小平一个人在思考,他把老夏找过来,要他明天去跟日本有关部门商量一下,希望他们能派专家对宝钢建设进行支援。经过五十几位专家的研究和实践,宝钢地基问题解决了,所以宝钢建设越发急迫起来。老夏觉得邓小平的想法很好,这时邓小平又问起了《惊雷》这个剧本,他知道老夏的儿子建国就是这个剧的发起人。邓小平知道他们的剧本排练有很多阻力,他觉得应该对年轻人多鼓励,而不是盲目压制。邓小平的态度让老夏很感动。

邓小平第一次做新干线,他觉得这种速度能够催人前进,他跟陪同人员讲以后中国也要有这样的铁路。回迎宾馆后,他接见了黄华,黄华告诉邓小平,他的访日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邓小平讲中国发展离不开国家社会,现在世界大战打不起来,中国应该抓住机会多派人到各个国家,和各个国家打好关系,尤其是中苏,中日,中美。中国已经不能再折腾了,国家发展重点必须集中在经济建设上来。

得知邓小平日程后,日本首相为邓小平送行。老田和老夏知道田源他们找不到剧院,便把剧本给有远见的胡乔木看了。胡乔木看了以后也相当重视这个问题,再加上邓小平的支持,他们便委派了秦主任来解决这个问题。秦主任亲自去了田源他们排练的地方,告诉他们问题已经解决了,中央很支持他们的活动,给他们安排了人民剧院,田源和建国都很高兴。

陶铸一案成了平反冤假错案的重中之重和代表,负责的工作人员面对责问表示自己已经对这个案子做了很多次的检查了,没有任何问题。陶铸挚友便送来了相关材料,证明了陶铸的清白,并希望他们能够尽快处理。

第23集 邓小平出访新加坡

邓小平继续外访之路,他出访了新加坡,李光耀总理热情地接待了他和他的妻子卓琳。另一方面,中央也在看会讨论全党重心转移问题。陈云同志讲话,他知道大家都有很多顾虑,中央还没有对文革中的冤假错案进行矫正。他还提出现在中央会对六十一起重要的代表案例进行平反,这是中央的责任,与个人无关,这是陈云同志提出的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很多干部被打倒,对文革中被打成叛徒的干部应该平反。第三个问题就是陶铸的问题,他的材料现在在中央专案组,而且现在中央专案组和中央组织部并存的情况需要中央作出取舍。第四个问题就是彭德怀事件。第五就是康生同志的问题,中央应该在适当的事件对康生的错误作出批评。

曹慧作为特约记录者也参加了陈云的讲话,陈云提起去年自己要为邓小平平反的讲话并没有上中央简报,这一次,自己的讲话内容一定要上简报,要让所有人都能看到。为了接待邓小平,李光耀总理特别在他的座位底下放了个痰盂,而且还特意给他准备了烟灰缸。但是在宴会上,邓小平因为身体不好,所以并不能吸烟,但是他还是很感谢李光耀总理的善意。

李光耀总理表达了极度想要和中国合作的心情,宴会气氛一派融洽。曹慧把内容整理好后,就发了简报,她变把简报呈给陈云及在座的其他领导人看,大家都很开心。陶铸的女儿赶紧回到家告诉母亲这个好消息,但是陶夫人却很忧伤,她想起了过世的陶铸。1965年应上级通知陶铸被遣去别处,当时他的身体就很差了,他没有让夫人陪自己照顾自己,而是让夫人照顾好女儿。陶铸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他可能再也见不到亮亮了,他要夫人告诉女儿自己让他受苦了,但是自己是清白的,要亮亮一定要坚强。听到这里,亮亮在母亲怀里哭得一塌糊涂。

邓小平虽然远在新加坡还是放心不下国内的事情,他看了中央简报上面陈云同志提出的六个问题还有其他同志的一些发言,他觉得很欣慰。中央的态度越来越明确,同志们的思想也渐渐开放了,中国的政治和工作重心也逐步走向正轨。

第24集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

邓小平回国后听取大家的意见,大家都希望中央有个明确的态度,还希望邓小平同志能在中央政治会议结束的时候发表和讲话,统一意见。邓小平觉得这次会议开展的很成功,大家贯彻了毛主席的思想,有错必纠。而且他还建议,在会议上同志们提出的大是大非的问题应该在中央再仔细梳理一下,上报给华国锋主席。中央研究了大量的意见,终于开始了大规模正式的平反工作。

但是这次的大规模活动也给一部分人带来了冲击,曹慧的同事就很不能理解,他觉得突然一下子什么都是错的,那这样的话我们的党还有什么威信可言呢?曹慧的思想早就渐渐转化了,她认识到变则通,有错必纠,大家现在必须要换个思路来看问题了。亮亮给已经过世的父亲写了一封信,并把它寄到了人民日报,在信中,她叙述了父亲的一生,还有父亲的铮铮铁骨和对党对国的热爱。这封信被发表了,建国买了五十份,发给同学们看。

吃饭的时候,邓小平发现饭桌上的气氛很不对劲,卓琳便把思亮写的《一封终于发出去的信》给他看了。现在不仅是中央,全国都掀起了一股勇于纠错,思想解放的热潮。对于“两个凡是”的问题,华国锋同志承担了责任,很多同志也做了反省,邓小平在讲话上告诉大家要以大局为重,还要增加三个政治局常委。

虽然视力逐渐下降,但是邓小平还是坚持看中央简报。还有一个值得高兴的消息就是,上海宝钢的水源问题也解决了,上海人民决定把黄浦江上游的水让出来。老夏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宝钢的工人们,他鼓励大家要抓紧时间筹备,早日开工,我们的钢产量不能永远是日本的十分之一。大家受了鼓舞,都很有信心和干劲儿。

有很多知青联名写了一封信给邓小平,希望能够早日返城。这信是通过曹慧的手递上去的,她问老田有没有息息,老田觉得邓小平同志太累了,不能再拿这种事情麻烦他了。


邓小平一直在想亮亮的信,他亲自一个字一个字地修改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发言,最后敲定题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要改革开放,要推动社会主义的发展。他还很关心工人待遇问题,产量日日攀升,这些都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中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