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坐轿回宫途中,故意提及太子沾染风寒,服过药后立马痊愈,发问高士奇可知是何药方。高士奇对答如流,听得康熙大加赞赏,没想到他居然连医书都精通,决定要多读些奇书难住高士奇。
然而高士奇早已收买康熙身边的小太监,当他听闻皇帝近来钻研几何数术,独自前往书肆通知老板依照单子寻找相关书籍。虽然书肆还不够齐全,总归是能找到其中几样,高士奇坐在书案前看得津津有味。
孝庄皇太后知道皇帝和皇后之间的感情浅薄,专门以传唤康熙陪自己吃饭为由,安排二人多多相处。然而皇后绞尽脑汁要活跃气氛,主动讲笑话,依旧没能让康熙的情绪有任何起伏。等到半夜皇后侍寝,康熙随便找个借口陪着小太子,皇后忍不住泪流满面。
没过多久,皇后忧思病重,当她看见康熙赶来探望自己,欣慰之余又觉得难过,实在想不通自己为何始终不受待见。最终皇后遗憾离世,孝庄皇太后坐在屋子外面沉默不语,意识到当初不该逼着皇帝立后。
云南传来捷报,三藩已平,康熙连夜传旨赏赐全城百姓,与民同乐,并且要在太和殿接受百官晋贺。孝庄皇太后得知此等喜讯,难掩内心激动,而她终于等到这一天,也算是对得起皇家。
众臣齐聚康熙身边奉上如意贺礼,高士奇更是在大家的建议下,铺开宣旨提笔写词庆祝平三藩。然而本该是喜事一桩,可偏偏高士奇又在词里强调收复台湾,康熙想起自己生平的三大愿望,决定要将攻打台湾的事宜提上日程。
可问题在于朝廷官员大部分都持有反对意见,保守一派觉得没必要大动干戈,至于施琅等人则是立功心切。康熙想要委派边防军出征台湾,奈何边防军不谙水性,若是想要攻打台湾就得坐船,登陆台湾之前必然发生海战,水师乃是大清的弱项,海战能否取胜不得而知。
也正因如此,明珠和索额图都想劝说康熙暂缓收复台湾的计划,康熙满肚子怒火发不出,索性对小太子大发雷霆,果然在场人见状立马变了态度。康熙认同明珠的观点,大清军队确实不擅长打海战,所以准备让施琅负责操练水性,等以后收复台湾善待郑氏后人。
为能让官员不再对这件事情持有异议,高士奇给康熙出谋划策,建议他在生辰寿宴上,召集全国各地官员入京拜贺,趁此机会提拔能征善战的官员出兵征讨台湾。虽然这个方法是给大臣们设圈套,但是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康熙命令索额图和明珠负责操办寿宴。
由于河道事务繁忙,靳辅实在是走不开,便让陈潢代替自己去给皇帝贺寿,对他各种叮嘱。与此同时,惠妃带着大阿哥胤褆回府省亲,忍不住向哥哥明珠埋怨皇帝,嫌弃太子就是没娘疼爱的野孩子。
明珠知道妹妹的脾气,也懒得纠正她说话多么大逆不道,继而来到书房看见外甥对着神像念经。胤褆和明珠感情甚笃,跟他说起自己近来结识一名老道,亲眼目睹对方施展法术,明珠闻言脸色瞬变。
皇长子胤褆使用厌胜之术,导致小太子突然病重,康熙尚且不知实情,还为此忧心忡忡,整日守在身边。幸好小太子福人天相,转危为安,明珠斥责妹妹惠妃包庇胤褆胡作非为,倘若被人发现便是祸连家族的大罪。
惠妃不以为然,口出恶言诅咒太子,居然妄想让胤褆取代太子之位。她之所以如此笃定,完全是觉得康熙攻打台湾引起朝臣不满,想来八旗旗主们肯定会议政推翻康熙,拥立新皇帝登基。
然而明珠觉得惠妃野心大且无知,兄妹间争吵不休,怎知胤褆突然发问明珠,倘若康熙意外暴毙,他作为亲舅舅可会保护自家人。明珠闻言哭笑不得,这等大逆不道的承诺,他定然不会回应。
近来八旗向孝庄皇太后告状,无非是恳请她出面阻挠康熙收复台湾。但是康熙心意已决,势在必得,并且还要重用汉人施琅。虽然此人是降将,可他与郑成功及其父郑芝龙的关系,当真是千丝万缕、爱恨交织,深得水师真传,后来因为父兄之仇才决定投靠大清。
孝庄皇太后明白康熙的宏图伟业,也就没有过于干涉,然而英吉利狼子野心,总想着瓜分大清国土,居然派人来和康熙谈判,只要他们割让土地就能得到英吉利的庇护。康熙勃然大怒,完全看在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缘故,暂且保住他的狗命,让他直接滚蛋。
陈潢入宫面见康熙,说明靳辅运送贺礼需得晚些时日抵达京师。高士奇私下里跟陈潢提及皇帝平完三藩又要收复台湾,国库银两犹如流水等同无底洞,提醒陈潢尽量避谈,陈潢知道高士奇的意思,表示两年之内确保漕运畅通。
高士奇为陈潢接风洗尘,徐乾学早已在府内等候多时,恭恭敬敬地添菜倒酒,直到高士奇答应给他事情办妥,这才终于松了口气。陈潢带着小虎去街上逛逛,遇见蒙古人格隆纵容部下扰乱京师,当众杀害公差。
京师官兵们不由分说押走格隆,连同陈潢和小虎,后来查明真相放出二人。反观康熙亲自提升格隆,念在他是奉葛尔丹之命来送贺礼,至少目前还动不得他们,所以强忍着怒火赔笑脸赏赐东西,唯有东南平定,方可征战西北。
由于皇帝生辰将至,明珠和索额图都绞尽脑汁筹备贺礼,可若是最为隆重且引起全城百姓关注,莫过于靳辅运送的二十车大箱子。尽管百姓不知道里面装着何物,却还是议论纷纷,都觉得靳辅在河道大肆敛财,一年就有三百万两银子,属实令人羡慕又眼馋。
康熙得知靳辅已经入宫等候传召,立马前去见他,高士奇收买太监替他探听靳辅送何礼物。时隔大半年没有见面,此次康熙能够明显看出靳辅的容貌变化,整天在河道风吹日晒,难免会显得粗糙苍老。
看着靳辅满手血茧,康熙心情极为复杂,眼眶泛红,外界谣言不可听信,至于靳辅也没有辜负自己的厚望,有此良臣乃是大清幸事。康熙听闻靳治豫每天忙着处理河道的事情,到现在都没有成亲,决定赏赐他功名傍身,包括以后等他娶亲都由皇家负责彩礼,靳辅闻言连忙谢恩,感动得无以言说。
阿席熙仗着自己和皇帝的交情,完全没有把靳辅、陈潢等人放在眼里,到现在还不忘告御状,污蔑他们在河道不作为,光顾着大肆敛财。康熙自然是没有相信阿席熙的鬼话,命令他尽快补齐亏空,离开两江返回京师内务府,没想到阿席熙蹬鼻子上脸,擅作主张代替皇帝宣传不会攻打台湾的假消息。
康熙闻言脸色瞬变,警告阿席熙若是继续胡说八道,必定会治罪于他。此时众臣都在等候传召,明珠和索额图瞧着施琅守得云开见月明,忍不住出言打趣,施琅心性直率,当他得知皇帝准备收复台湾,立马咧嘴傻笑。
伊桑阿冒言直谏康熙,奏明户部银两所剩无几,实在是供不应求,无论是河道工程乃至崇文门炮厂,如今又要征战台湾,令他甚是为难。康熙也倒是能够理解伊桑阿当家不容易,原本今年想要重振宫殿,思来想去决定留些钱财,并且让伊桑阿和冀如锡商议后重新奏报。
施琅奉诏来宫里见康熙,向其明忠心、发毒誓,关于郑成功杀害父兄的血海深仇,经过这些年也逐渐释怀。听到这番话,康熙也算是彻底安心,毕竟他不希望施琅是带着私人恩怨去台湾的,继而委以重任,命令他负责训练水师。
皇帝生辰之日,索额图和明珠先后献上贺礼,无外乎稀奇的西洋玩意以及金银字画。反观靳辅带人抬着二十口箱子进殿,当场展示天下长河沙盘图,此图集结河道上下官员之力制作而成,又有高士奇自告奋勇提笔设色,希望皇帝能够时时刻刻把黄河记在心上。
看着寸土山河,康熙心里五味杂陈,收复台湾之心更加坚定。当晚皇宫内设宴邀请大臣们观赏戏目,康熙和高士奇亲自上台演出,一场影射台海同胞分离的大戏,最终让诸多臣子不敢继续造次,纷纷默认征台事宜。
孝庄皇太后倍感欣慰,此等棘手的事情还能轻而易举解决,其实康熙明白就算大臣们都同意收复台湾,也都是碍于皇威,敢怒不敢言。何况重用施琅引起八旗不满,旗主继续跑到孝庄皇太后面前告状,得亏孝庄皇太后全都给压下。若是想要堵住悠悠之口,还须得做出成绩,否则迟早都会沦为他人话柄,孝庄皇太后希望康熙明白这个道理。
演出结束之后,高士奇还在得意洋洋,觉得今天为皇帝办成大事,肯定能得到赏赐。然而皇帝早已知晓高士奇收买太监的小把戏,太监总管奉命来提醒他注意分寸,就算是皇帝不降罪也未必不知情,高士奇立马敛起笑意,只觉得后背发凉。
为保证施琅训练水师不受干扰,陈潢向康熙建议选在洪泽湖,并且表示如果施琅需要河道支持,大家必定义不容辞。施琅为人心直口快,幸好陈潢完全不在意,康熙叮嘱施琅只要诚心练兵,无所谓五年抑或十年,等到时机成熟直攻台湾。
靳辅召集所有河道官员商讨人力物力的供应,主要之前都在高家堰的工程上,现在腾出时间也可以着重关注清水潭,第一时间部署好修建大坝的工程。官员们闻言窃窃私语,都觉得工程过于庞大,何至于此。
自从万历以后,清水潭基本没有修过,主要还是因为工程繁琐,大家觉得无需在此大费周章。但是靳辅认为运河乃是整体,切记不可东一头西一头,所以他决定从今天起吃住都在清水潭,并且召集六十四名官员各自分管河务,确保明年春汛之前结束工期。
尽管河道工程还在继续,可是项目太多难以兼顾,靳辅委派陈潢和小虎佯装乞丐,沿途查看各个工地情况,若是遇到可疑事件及时回禀。果然陈潢在归仁堤工地发现异样,负责河道的主事官王登选每天吃香喝辣,就连河督府统一发配的冬衣都要明目张胆收钱,河工们为此苦不堪言。
也正因陈潢的质疑引起胖衙役不满,二人发生冲突。河工老伯私下里劝说陈潢尽快离开,若非他们世代扎根在此,早就想要逃出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当陈潢得知王登选用熟土筑坝,便想着要和小虎装病出去,怎知胖衙役公报私仇,命令他们必须干满十天工期。
半夜里寒凉,陈潢生火取暖,老伯过来跟他闲聊时,说起王登选经常借职务之便牟利。不仅如此,陈潢还发现老伯等人经常休息的地方,居然是大坝底部。本来大坝应该实心建筑,奈何王登选贪婪无度,瞒着上面偷工减料,如此空荡荡的大坝,若是等来汛期肯定会祸及百姓。
而在另一边,杨先生代替阿席熙登门给王登选传话,告知陈潢已在工地。王登选为避免贪腐恶行暴露,索性先处之而后快,安排监工逮捕所有河工,宁可错杀绝不放过。众河工心里已是积怨颇深,自然不会束手被抓,陈潢猜到监工此举是冲着自己,急忙吩咐小黄想办法跑出去通知靳辅。眼看现场混乱不堪,陈潢正要自报身份,忽然被官差打晕在地。
靳辅带领着河工们继续修坝,意外发现青条石经不起敲击,稍微一碰就碎,完全跟豆腐没有任何区别。思及石料出问题,靳辅立马命令所有人停止修坝,但是负责看管石材的靳治豫毫不知情,直到河务官拉来青条石砸碎,令他震惊不已。
大家都知道靳治豫的身份,就算是他有过错,也该由靳辅处置。如今清水潭停工,靳辅给靳治豫三天时间弄清楚来龙去脉,靳治豫连夜召集供应石材的商人,并且让河兵严刑拷问,必须彻查到底。
白河沟村族长带着村民们运送青条石,对靳治豫各种阿谀奉承,希望能够结算近半年的工钱。以往靳治豫都基本不怎么检查石材,可他现在举着锤子挨个敲击,族长见状急忙上前阻止,低声和他商量利润分成。
靳治豫果断拒绝族长行贿,紧接又落下一锤,青条石瞬间四分五裂。族长贿赂未果恼羞成怒,故意栽赃靳治豫摆明不想结算工钱,白沟村民愚昧无知,全都上前围住靳治豫。场面几度失控,靳治豫情急之下,失手刺死族长。
事情发生之后,族长亲眷大闹县衙要求伸张正义,知县迫于无奈带着官兵来抓靳治豫,并且向靳辅保证会查明真相。此刻靳治豫在母亲房间里惶恐不安,蹲在角落哭泣,靳辅叹息拉起靳治豫,承诺会有办法保全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