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体育教育专业的张雷刚刚毕业,在招聘会上四处碰壁,偶然遇到了一位镇党委书记陈刚。陈刚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加尕斯台镇的镇委书记,张雷一开始打了退堂鼓不愿意去那么远的地方,但陈刚答应解决事业编的问题,一句话,张雷便不远万里去了新疆。
到达小镇,镇中学校长古丽接到了张雷,一路上兴致勃勃地说着新疆,张雷和三个小朋友以及一堆鸡鸭鱼肉挤在后排兴致寥寥,忽略了一路的新疆美景。镇中学对张雷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张雷初来乍到对新疆的民俗并不习惯,但还是囫囵吃下了羊眼,这是传统。张雷一晚上冻得直打哆嗦,很奇怪的事情,这么冷居然还有蚊子。
次日第一节课,学生们看到张雷窃窃私语,这已经是一年来第三个体育老师了,最多不会超过三个月。张雷让大家自由活动,还上场帮他们的足球赛当裁判,一场球赛没有结束下课铃就响了,同学们二话不说扔下球就跑了。这里很多内地老师来来走走,张雷如果想走古丽也理解,只希望他想走提前告诉自己,不要等和孩子们混熟了再走,会很伤他们的心。张雷大半夜被蚊子咬得睡不着,差点被蚊子生吞活剥,恰好肚子饿便出门找吃的,结果被一条狗吓得跑了回去。
因为坚持不下去,张雷还是决定辞职。还没走进古丽办公室,张雷就听到另一位老师和自己一模一样的说辞,以及古丽哭泣的声音。张雷便没再说话,提着行李箱就跑了。陈刚听说张雷跑了连忙去拦,张雷顶着大太阳走了好久都没遇到公交车,只能上了他们的车。一车孩子们和陈刚带着希望的眼神看着张雷,都希望张雷不要离开。
陈刚带众人去看足球,足球运动在新疆群众基础很好,张雷却心不在焉地在看机票。陈刚指了指远处的教练给了张雷希望,机会总是有的,就看张雷怎么去做了。张雷这才看向足球场不得不说,孩子们看起来还是挺有天赋的。陈刚招张雷的时候也有私心,就希望他带队去打联赛,任何条件都会努力配合。张雷决定组建足球队,遭到了副校长的强烈反对,古丽还是同意了,张雷连忙收回了自己之前留下来的那封信。
学校要组建篮球队的消息让学生们很兴奋,陈刚在镇里的工作推进也很艰难,整天发愁。校队选拔,随后进入了紧张的训练,强大的体能,扎实的基本功,还有默契的团队配合,无论哪一项运动这三点都很重要。孩子们在张雷的折磨下很崩溃,最终忍不住质问张雷,他们到底还要训练到什么时候才能打比赛。
张雷去找陈刚,陈刚答应帮忙给他安排一场高水平的对抗赛。次日,他们找到了阿尔法教练希望一起比赛,但是阿尔法眼里他的队伍是娃娃联军,还断定他的学生没有踢球的料。张雷不服输,他可能会输,但他的队员将来不一定比阿尔法的差。阿尔法便同意了这场比赛,张雷让大家在明天比赛穿队服,没有队服就穿纯白色的T恤。不过对于孩子们来说,一件T恤太难了。
张雷本想把号码写在T恤上,孩子们都怕弄脏回家不好交差,张雷只能勉强写在手上。足球赛开始对方很快拿分 面对对方的专业训练,张雷急得不知所措,最终阿尔法因为他们太弱而取消了比赛,他了解这些村里的孩子,还让张雷别再白费心思了。孩子们默默地哭,张雷硬着头皮鼓励他们,换来的却是质疑。
队伍里的确有好苗子,张雷不想耽误他们,连忙给师傅打了个电话,他不会踢球,能支撑他的只有理论知识。晚上,孩子们来找张雷道歉,只要张雷不放弃,就算赢不了八中也不会输得太难看。孩子们问张雷会不会踢球时,张雷难免心虚起来。第二天,张雷用白油漆在草地上简单的画了个足球场,队员们纷纷跑来集合。张雷为昨天的比赛向大家道了歉,也希望大家不要气馁,不要轻易放弃,并且坦白他并不会踢球的事情,但他懂理论,相信只要一起努力一定会成功。队员们都选择相信张雷,只要他们一起努力,任何事情都不是难题。
张雷白天训练,晚上和师父打电话进修学习,队员们也进步很多。张雷要选中场发动机,谁成功了,中国队十号的球衣就是谁的。这件球衣最终到了买合木提手上,但是他家里的情况并不好,球队里也有很多瞒着家人踢球的队员。张雷本想找他父亲聊一聊,结果和陈刚一起吃了个闭门羹。陈刚推广无人机工作难,张雷因为球队的事情同样发愁。
张雷让家里有农活需要干的孩子们先回去,但是第二天训练要早到。从此以后,队员们训练越发勤快,张雷也在背后偷偷练习。球队取名为伊特巴赫尔梦之队,翻译过来就是团结成就力量的意思。晚上,张雷和兄弟二人挤在同一张床上对付了?一晚。第二天训练队员迟迟没来,没想到是古丽给大家发了球衣,大家脸上扬起了笑容。
陈刚的儿子陈疆性格孤僻,一直不愿意和大家交流交朋友。其实是因为陈刚忙于工作对陈疆关心太少,一直没来看他的足球赛。这一次,陈疆依然没在看台上看到陈刚的身影,陈刚正在推广无人机技术,眼看着无人机要在乡亲们众目睽睽之下落下来,陈刚着急地扑了上去。
场上比赛激烈,张雷在旁边急得团团转,眼看着比分被对方遥遥领先,张雷再次为大家制定了战术分析场上情况,终于进了球拿下一分,逐渐实现场上逆袭。大家都开心的在一起庆祝时,唯独陈疆孤身在外,回到家后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哭,不管陈刚再怎么解释也没用。
第二次场球赛,陈疆因为和队友之间的配合问题被孤立,一气之下抢了自己人的球,张雷见状连忙让人把陈疆换了下来。更衣室里,陈疆和队友发生了争执打架,陈疆的高高在上引起众怒,张雷冲来阻拦,其他队员却因为自己受到了忽视而崩溃大哭,到现在张雷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可是他们却对张雷的一切倒背如,其实,张雷也迟早会走的吧。
陈刚要陈疆去给他们道歉,陈疆却倔强的不愿意去,他们不懂自己的球还总叫他传球,再说了,陈刚答应来看他比赛的。陈刚没办法,只能去代替陈疆给孩子们道歉,妻子一怒之下把陈刚关在门外,还放话说第二天就带孩子回乌鲁木齐。不过家长都不知道这件事,孩子们也没回来。大家都在商量要不要去给陈疆道歉,毕竟后面还有比赛,他们很需要陈疆。
陈刚郁闷的跑去找张雷谈心,张雷却发了疯要陈刚带自己去见亚力教练。张雷为了孩子们打架的事情来请教亚力,在他的话里,张雷终于明白了一些事情。一大早,陈疆准备去上学时,队友们拿着零食水果在他家门外道歉,还邀请他一起去上学。陈疆很感动,并且为昨天的事情和大家道了歉,他们成为了好朋友。
陈刚一进家门就听到一声羊叫,连忙帮着妻子去赶羊,结果受了伤。今天的话对陈刚也产生了影响,他有了一些改变。张雷正在古丽办公室学习维语,陈疆也来了,说想学习维语和队友打好配合。孩子们也来了,看到张雷在学维语很开心,张雷却很自责,在他没记好大家的名字之前,他不配做教练。孩子们来的目的是学好汉语,和队友打配合。
今天有一场维族婚礼,陈刚不再聊无人机而是和大家打成一片,没想到效果意外的好。张雷被迫吃了一颗羊眼,看着大家一起载歌载舞。维族孩子们学汉语,张雷和陈疆学维语,训练也已没有落下,校队配合越来越默契进入联赛一路披荆斩棘。去比赛的路上,大家看到了陈刚正在试飞无人机,兴奋的和他们打了招呼。
马上要打半决赛了,张雷鼓励大家继续努力,只有努力过才能知道结果。张雷还提醒他们,必须学好文化课才能走得更远。无人机养殖技术在镇上大力推广,张雷也收到了消息,父亲说只要比赛拿了名次就能调动。张雷却犹豫了,装作没信号挂了电话。
这周开始农忙了,球队大多数人都要回去帮忙没办法去半决赛,但是大家都不愿意错过这样的比赛,决定撒谎。大家集体告诉家里说要去参加古诗词大,然后齐心协力地帮队长家里干了活,这才有了去参加比赛的机会。半决赛现场,孩子们成功进入决赛,张雷也获得了认可。只是没想到,这场足球比赛全程都有电视台转播,孩子们的父母齐刷刷找上门闹,张雷和古丽说得口干舌燥,依然得不到理解。这个时候,队长突然站出来说张雷马上要回南京了,那就不要再管他们了。原来他无意中听到了张雷打电话,他想等孩子们球赛打完再回南京。
这件事情让张雷很郁闷,陈刚在得到消息后连忙赶来。在家长的要求下球队解散,张雷被迫打电话和组委会退赛,而他继续在这里也没什么用了。陈刚希望有人带他们都出去,但是是去是留是张雷的自由。夜里,张雷盖着孩子们送来的棉花被,想到了那晚和他们挤在同一张床上的情景。滂沱大雨中,张雷带着行李离开了学校,却遇到了熟悉的摩托车声音,开车的是位老爷爷。
他载着张雷走在去车站的路上,原来张雷在夜里遇到的光亮和狗叫声都是这位老伯的善意,这里的孩子们有个老师不容易。这条路上迎来送往很多老师,他们像河水一般流向远方,而他们是水底的石头停留在原地。最终,张雷还是决定留下来。
孩子们如同往日一样来到足球场训练,看到的只是一片落日,他们眼底全是失望,因为张雷不在了。当张雷重新出现在大家眼前时,众人再次燃起了希望,张雷明白了,是他们为自己找到了方向,他们决定下午准时参加决赛,至于队长家里则由他们想办法。他们一起去找队长父亲劝说,还帮着一起干农活,眼看比赛要来不及了活还没干完,陈刚及时带着无人机赶来,让他们尽快赶往比赛现场。
决赛现场很是激烈,陈刚等人干完了农活,连忙去电视机前看比赛。比赛因为裁判的种种不公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状况,张雷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中场休息时士气低迷,自信心已经被彻底击垮。张雷鼓励大家重整旗鼓,重塑信心,不管别人怎么想,张雷相信他们配得上未来,配得上更好的未来。再次回到球场上,陈疆踢进一球终于为球队赢得一分,电视前的家长们看到这一幕很兴奋,电视机前的村民们越来越多。
对手犯规到了点球的关键时刻,大家把这个机会交给了陈疆,给了他最大的信任。直到成功进球,场上爆发了欢呼声,张雷如释重负蹲在地上,之后被孩子们开心的抛在空中,一次又一次地庆祝。张雷和陈刚把孩子们送进了市里的高中,张雷来到这里任职教练,而主力全都是自己教出来的孩子。陈疆等人在高中毕业后考上了优秀的大学,拥有了锦绣般的前程,张雷于2015年入职后任教至今,已成为该校分管体育教学副校长与全校各年级足球队总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