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昌说县里对农家乐的扶持政策迟迟没有下来,王华叹了口气说县委的精力不在这里,其他原因他也不知道,严东雷连忙把这件事记在了心上。回到县里,严东雷拿着一筐山货去了郑跃峰家里。郑跃峰看到他来感到十分稀奇,话匣子打开后噼里啪啦地说他们距离拉远了,要好好聊聊。二人吃了一顿鲜鱼火锅,郑跃峰要把他们的关系分成八小时内外,八小时内他是大班长,八小时外就应该经常到这里来放松放松。
但严东雷就是放松不下来,围绕着自己拿回来的山货开启了话题。对待三农问题,严东雷的态度很严肃,郑跃峰也代管过农业工作,体会很深。严东雷问了郑跃峰几个三农问题,郑跃峰半清楚半迷糊,农家乐的政策也不过是转发敷衍了事。严东雷深深地叹了口气,这些事情可都是大事!郑跃峰只会钓鱼,严东雷对他的工作态度很不满意,他们师出同门都是向老书记带出来的人,可郑跃峰怎么会变成这样呢!严东雷走了,郑跃峰气急败坏地在后面骂。
刘珂来了江南县,帮严东雷铺好了床收拾东西,还四处寻找也没有长头发。严东雷回了家,见刘珂来了,还做了一桌菜。刘珂说想调到江南县来照顾严东雷,严东雷自然是欢迎,毕竟他一个人在这里孤苦伶仃的。但是刘珂来了,严苗又该怎么办?她还在叛逆期,不能离开家长,而且江南县也没什么大型的国企,他现在的工作也到了关键时刻,必须谨慎不能留下话柄。刘珂很不高兴,见严东雷不想让自己来气冲冲地走了。
刘珂叫了刘勇接自己,他找苏晓岚的司机借了车。刘勇也找不到能帮刘珂借调的企业,严东雷打电话过来,按照刘珂的意思刘勇没把他们在一起的事情告诉他。严东雷叮嘱刘勇去家里看看,确保刘珂到了家。挂了电话严东雷遇到了陈忠,他最近的工作做的很不错,他当初说过要最快最好地完成整治工作,然后再接受处罚。严东雷没有处罚他,而是让他去开发区,陈忠十分感动,又做了个誓言说如果没有完成任务就地免职。陈忠还和严东雷反映了一些领导的情况,这也是工作无法推进的原因。
严东雷接到刘勇电话说刘珂回了青洲,才放心下来。土地复绿政策,严东雷在会议上批评了这件事,希望来一次认真的大检查,领导班子应该改变工作作风和工作面貌,张县长表示同意。散会后严东雷留了刘妙秒谈话,刘妙秒认为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魂,还和他介绍了唐诗宋词古道的事情。严东雷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只是想要完成还需要钱和人。领导班子的情况可能有些改变,张县长认为吴副书记的事情非同一般,他在县里和市里关系都很深。郑跃峰是个烂好人,也会影响班子面貌,严东雷对此还没下定决心,打算回头再商量一下。
郑跃峰发现严东雷在背后调查自己,气冲冲地跑来质问他,他给江南县找了多少钱,钓鱼也是在下班以后,不过是一个爱好!但郑跃峰失职渎职的问题的确存在,他之前是个积极向上的人,严东雷对此很痛心。郑跃峰嘲讽一笑,六年前他被下派到江南县,刚来的时候和严东雷一样信心百倍,市委书记把他推到前面冲锋陷阵,结果被当成替罪羊。后来秦书记来了,郑跃峰依然不计前嫌冲锋陷阵,结果又成了替罪羊。现在严东雷来了,也要抓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他才会做起逍遥派。严东雷希望郑跃峰警醒,但郑跃峰认为他在针对自己,拿他开刀杀鸡儆猴。
郑跃峰又怒气冲冲地走了,王华连忙来向严东雷解释他的转变。当初死鸡事件,郑跃峰看到了死鸡却没有上报,因为他要把那些坏人干的事暴露在阳光之下。所以王华希望严东雷不要轻易放弃郑跃峰,在班子风气越来越好的情况下,相信郑跃峰会好起来的。郑跃峰拿着渔具又要去钓鱼,严东雷追过来他也不管不顾的。
严东雷去了郑跃峰钓鱼的地方,见他阴魂不散地跟着自己郑跃峰很不耐烦地要走,严东雷连忙拿过鱼竿说要玩一会儿。当初郑跃峰教过严东雷钓鱼,二人还是个组合拿过钓鱼比赛的第一名。严东雷话里话外都希望郑跃峰迷途知返,还让他去分管农业,不用分管财贸了,正好可以正大光明地去钓鱼了。郑跃峰觉得有些草率,他最熟悉县里的财贸情况,离开他会出大问题的。严东雷看起来却很坚定,还要把郑跃峰调离江南县。
郑跃峰这才急了,连忙去找刘妙秒帮忙,刘妙秒狠狠地骂他活该,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郑跃峰又去找牛一龄,牛一龄困得脑子都是蒙的,劝他做一个深刻的检讨,以争取严东雷的谅解。郑跃峰在严东雷家门口等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冲进去要锯断自己的渔具,要证明自己不会再钓鱼了。郑跃峰还有一本日记,上面记录着他钓鱼时的环境问题,其实他的心并没有死,只是不见棺材不落泪。郑跃峰恳求严东雷不要把自己调离江南县,立下军令状要把严东雷交代的工作做好。
刘珂应聘了三家企业还是不行,毕竟没办法告诉对方自己的身份,心情很不好,连给严苗做菜都心不在焉的没有放盐。严东雷和张县长去了坪昌县指导环境整治工作,县委书记孟大强带领他们热情地参观了坪昌县,这里发展的很不错。郑跃峰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观念错误,已经开始改变了。
严东雷认为五十岁退居二线的规定不合理,比如吴乡长这样的经验就被埋没了,所以他让吴乡长做了书记,李国昌做了乡长,希望他们共同建设好潘山村。吴乡长上任第一天就让班子里所有成员住到村民家里去,同吃同住才好开展工作。李国昌发现三宝在偷番薯,还在路上放了夹子捕猎差点出了事,对于这种懒汉,李国昌想要撤掉他的帮扶政策,严东雷经常来潘山村帮忙。
张太太帮刘珂找了一份可以借调在江南县的工作,刘珂很是感谢。然而这家公司就是苏晓岚的分公司,听说她是市领导亲戚介绍的,苏晓岚立刻拒绝了。王石头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但原料却出问题了,碎石头碎石渣用的量大还被抬价,王华听说后又帮他想办法解决。王华把一些乡里处理不出去的石头渣都送到了王石头的砖厂,王石头的问题解决了,乡里的难题也解决了。
夹子是大螃蟹让三宝放的,却不告诉他目的。听说反而来了很多人,大螃蟹就让三宝把夹子收起来放在远一点的山上。三宝想着救济问题,大螃蟹教他去县里闹事。三宝立刻去县政府找严东雷告状,口口声声说自己很困难,要是他不管他就要去市里闹。刘珂听说苏晓岚不同意,心情再次复杂起来。潘建强和吴小龙签了合同,这次是真的只能进不能退了。回去后,潘建强号召大家做一个万头养猪场,大家一听这是非法集资都心存疑虑。潘建强却说这绝不是非法集资,所以大家冲着他的为人纷纷出钱。
大家冲着潘建强的人品纷纷把钱押在了他身上,也有人觉得这件事不靠谱要好好想想。郑跃峰改变工作态度后经常忙得废寝忘食,连约了和吴副书记吃饭都忘记了。短短半个月郑跃峰就变了个人,吴副书记也对严东雷的手段感到佩服。潘建强买了不少畜牧用药,说要干一番大事业,向茹见状为他感到开心。向茹让潘建强一会儿陪自己去医院看看父亲,潘建强下意识想躲,但最后还是答应了。向老书记听说了严东雷在江南县的事情,一直心心念念想去看看。潘建强给向老书记买了一些水果,向老书记顿时明白了向茹的意思,但潘建强却矢口否认。刘珂恰好也来看向老书记,潘建强便找借口先走了。刘珂是来求向老书记把自己调到江南县的,毕竟严东雷最听他的话。向老书记有些不放心,决定今天就去江南县看看。
郑跃峰对土地整改熟悉的很快,回去的时候看到有人在夜钓忍不住上去凑热闹,纠结中想回去却又被一声大鱼引诱了过去。郑跃峰帮忙收鱼竿,一甩手碰到了电线,直接被送到了医院。醒来郑跃峰就看到严东雷在身边,他最近工作有了很大的转变,但严东雷认为郑跃峰并没有真正放弃钓鱼。郑跃峰是真心想要改变,希望严东雷给自己一个过程。严东雷希望从今天开始,看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郑跃峰。
严东雷接到了向老书记的电话,急忙从医院赶过去接人。向老书记要见郑跃峰,可他一直很怕向老书记生怕被吃了,但也只能战战兢兢地过去。向老书记了解严东雷的为人,但他毕竟一个人在县里工作,严东雷连忙点头表示明白。郑跃峰匆匆赶来,向老书记让他们明天和自己去潘山村走一趟,那是他二十多年前带着他们蹲点,入党宣誓的地方。
吴副书记希望组织把自己留在江南县,在鲁副市长面前不断诋毁严东雷和要接替自己的王华。鲁副市长当然担心他们铁板一块不是好事,但组织做出了决定,吴副书记只能服从。吴副书记已经和不少领导打过招呼,显然是绝对不走的。鲁副市长提起苏晓岚,又说了刘珂想调到江南县严东雷不同意的事情,吴副书记顿时心领神会。
严东雷和郑跃峰、向茹陪向老书记去了潘山村,向老书记还记得当年的村支书潘老三,潘长林泪眼婆娑地说他五年前走了,他看着被糟蹋的大山死不瞑目。向老书记满心欢喜来看自己种下的成果,可看到眼前这一片废山却只有失望。向老书记又去看了党员活动室,三宝等人正在这里赌博。看到这样的场景,向老书记深表痛心,他让郑跃峰对着党旗念当年的誓词,郑跃峰结结巴巴地念不下来。向老书记对此很失望,这么多年过去,他离初心越来越远了。
潘长林儿子开矿去世了,后来妻子也走了,就成了孤寡老人。吃饭时,严东雷找来潘建强,希望他当村支书带领大家发家致富,但是潘建强的性格并不适合,何况他的万头养猪场也在关键时刻。向老书记要在潘长林家里住一晚,向茹虽然有些担心但还是依了他,严东雷和郑跃峰会陪着他。向茹觉得潘建强就这么拒绝了严东雷有些不太好,但潘建强一向愤世嫉俗,要不是看在严东雷给村里办了一些好事连好好说话都做不到。
村子里没人办事,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严东雷决心要把复绿搞好,农民有土地才有根。郑跃峰点灯熬油奋斗,他感觉到土地政策必须马上出台。郑跃峰拿来潘长林家里的酒倒上,他的情况是符合帮扶条件的,但他一向不肯接受,所以喝了他的酒,潘长林就不得不要钱了。大螃蟹在潘山村办了一些见不得人的事,但如今那里要种枫树林,他此时很是烦恼。
郑跃峰和严东雷说了自己最近的感悟,虽然他的确爱钓鱼,但同时也在调研,他现在是真心要做成一件事,精神面貌已经截然不同。
严东雷说郑跃峰的建议和苏晓岚的青江计划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郑跃峰觉得苏晓岚他们的计划根本不适合江南县的情况,不过改过的计划倒是进步了很多。严东雷建议他们找个时间好好谈谈,一起出一个计划。郑跃峰得到肯定,整整写了一晚上,严东雷看到他的改变十分欣慰。
向老书记望着荒废的土地,心中苍凉觉得对不起百姓。向老书记给江南县领导班子讲了自己当年来这里工作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够重现绿水青山。严阿龙催严东雷找人验收,这样他的公司才能复工,严东雷虽然心中存疑,但还是让郑跃峰去验收了。严阿龙不想花那么多钱解决污水处理,所以只是来人检查时开了设备,至于以后的事情只能到时候再说。
会议上,郑跃峰提出了土地复绿政策,很快宣传部便下乡宣传,鼓励大家一起加入到复绿的队伍中来,村民们纷纷响应,想着把家里的孩子叫回来一起发家致富,保护环境。拥有可以自己搞开发的土地,农民的心里才踏实,所以大家都很拥护县里的政策。然而张县长却不同意动员所有农户参加复绿,认为应该由有资质的公司负责。郑跃峰认为张县长做这样的决定是因为GDP,这样做可以增加税收,也能一并计入到GDP中。严东雷叹了口气去找张县长谈话,张县长认为根本不需要大量普通劳动力,严东雷却站在村民的角度上考虑,他们的立场不同。张县长说这么做和上级政策是有冲突的,这不符合规定,但严东雷依然想要增加农民收入,这也没什么问题啊。扶贫是很重要的问题,严东雷坚持认为增加农民收入是目前最重要的问题,但张县长依旧坚持自己的意见,保证县里收入增加GDP才能稳稳当当的。
郑跃峰听说这件事叹了口气,张县长有自己的大道理,也有他的小算盘,而郑跃峰分管财贸自然也担心税收问题。严东雷连忙打断,在这个关键时刻郑跃峰必须支持自己,他不是不关心税收和GDP,只是无论什么,都是为了让江南县变得更加富裕起来。阻力不止有张县长,市里已经接到了一些企业的举报,一旦市里强行干预会被叫停的。严东雷连忙让郑跃峰和他们说清楚他们这么做并不违反政策,只是在方式上更加灵活。
相关厅局不同意江南县的做法,严东雷打算连夜赶到省城去试试。不过严东雷依然坚持自己的意见,事关人民群众利益,每一个党员都应该敢做敢担当。张县长最终还是同意了,明白严东雷是一个没有私心的人,万一以后出了事,他们一定要保护严东雷。唐石头成立了巨石建材集团,严东雷和张县长等领导都来参加了成立仪式,他说这都是被转型升级逼的,谁又能想到那些砖瓦窑成了一个有一个像模像样的建材公司呢。严东雷看到唐石头的成长,更加坚定了现在要做的事情,唐石头无条件分享了制砖方法,也为江南县的税收和劳动力安置做出了贡献。
唐石头带着大家参观了自己的厂子,还拿出一份东西说要还给王华。里面是一大笔钱,唐石头说自己当初欠了王华五百块钱,还欠了他一颗牙,自己走到现在也是因为王华。所以唐石头要连本带利地把十万块钱还给王华,王华连忙表示他收了钱是要吃官司的。唐石头不明白,但严东雷和张县长、王华都这么说,还让他拿这笔钱去做公益。严东雷邀请唐石头加入复绿中来,他的企业也能得到更大的发展,唐石头自然是愿意的。
江南县的政策吸引了很多人,向茹同学聚会时就说起了这件事。潘建强怕向茹怀疑,没有和其他两个人一起进去。唐石头去找郑跃峰想办法,他还是想把那笔钱还给王华,却又不想给他找麻烦,郑跃峰便把定向捐赠的渠道告诉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