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远处飞过的战机,曾穆内心感慨万千,转过身来继续给剩余的七位学生传授空气动力学的知识,希望他们能够学以致用,争取早日成为国家的人才,因为国家需要科学,唯有科学才能强国强民。
百姓们四处逃窜,引起日本鬼子的变态嗜好,一股脑地朝着地面扫射,以及投掷炸弹,造成许多伤亡,失去母亲的孩子更是坐在街边嚎啕大哭。张启为此怒不可遏,独自面对九架日本战机,进行着激烈的殊死搏斗。
防空洞外站满记者进行记录报道,对于张启的英勇而震撼,唯独萧鸿恩面色阴沉地望向天空。不过片刻,张启成功击落一架零式战机,同样也导致机身中弹,却依然没有紧急迫降,而是继续攻击。
地面单位在收到捷报之余,也为紧张关注着动向,反观日本人以为张启要以撞机方式同归于尽,没想到张启居然朝着战机疯狂开枪,再次击落一架敌机。也正是张启的勇猛,吓得日本人急忙撤退,这一仗总算是胜利告终。
随着地面已经恢复太平,众人重回发布会大厅,怎知凌问岳突然道歉,宣布《殷代历法考》需要停止发行,希望大家再给自己一段时间。孟无染赶紧出面解释,然而又遭凌问岳的反驳,二人意见不合产生争执,胡行长见状起身离开。
孟海棠非常了解凌问岳在学问方面的严谨态度,当众支持他的决定,其余人也颇为动容。与此同时,张启结束战斗之后重返地面,陆子仪带着航空委员邵副会长赶来,以违背升空禁令为由,直接将张启和孟海尘带走。
唐世箴无法理解上级的决策,毕竟张启他们确实打赢了胜仗,完全可以功过相抵。奈何邵副会长执意如此,完全无视唐世箴的质疑,甚至追问曾念乔的下落,准备择日移交到军事法庭进行审判。
凌浅樱出门要向曾穆请教学问,正巧遇到曾念乔,于是便一路同行,并且表达了爱意。正当曾念乔准备回应之时,忽然来了几名军官直接将他带走。反观陆子仪来到牢房探望张启,暗示他交出武丁甲,可保其安然无恙以及获得奖赏,否则会危及孟家。张启闻言大怒,警告陆子仪不许伤害孟海棠。
军事法庭上,陆子仪当众斥责张启多次违背上级指令,私自驾驶西山号升空作战,但是张启认为自己这么做的原因,无非是不忍看到老百姓惨遭日军轰炸。倘若他们一直没有出动,必然会涨敌人士气,彻底瞧不起中国飞行员。
张启阐述完自己的观点后,陆子仪又让孟海尘作为证人出席,引起现场一片哗然。陆子仪早在之前以家人恐吓过孟海尘,所以孟海尘不得不听从他的安排,当被问及是奉何人命令起飞,只好如实回答,承认此次飞行主要是诱导敌机群进入浮游炸弹群,至于浮游炸弹又是何人所设,陆子仪将问题抛给了张启。
在面对陆子仪的指控时,张启拦下所有罪责,表示自己身为含光中队的队长,有权利下达任何命令,与身为被告的孟海尘毫无关系。怎知陆子仪继续转移话题,查到孟海尘在大学期间参加过军团,甚至当了逃兵,但是孟海尘不以为然,因为他知道国民党高层也都在做逃兵。
自从日军入侵中国国土以来,国民党节节败退,丢失大量国土,政府也早已是逃兵行为。如今孟海尘将自己生死置之度外,尤其是当上飞行员之后,再也没有想过苟且偷生,已经决定要舍身为国。
眼看着审判陷入僵持阶段,白督办宣布暂时休庭。陆子仪再次来找张启,劝说他只要交出武丁甲,便可进入国民党高层,试试那套要战便战的主张,可张启表示自己还有一条主张,那便是只识公理,不识时务。
会议室内,陆子仪一心要治罪张启,并且拿出一份资料,证实已经牺牲的副队长丁焕生是共产党,声称早在三年前已暗中调查。而丁焕生作为张启的僚机,两人关系匪浅,想来张启知道丁焕生的嫡底细,瞒而不报极有可能是通共嫌疑。
尽管飞行员是稀缺人才,可在陆子仪看来,党国应该更重视如何对付共产党,而不是所谓的日本人,倘若能够促进中日关系缓和,何乐而不为。邵副主任听到陆子仪的观点,不由恍然大悟,反倒是白督办面色凝重。
与此同时,曾穆在实验室里通过反复计算,终于发现了西山号坠毁的真正原因,为此很是悲痛,悔恨自己因为错误的计算方式害死了儿子。这天军事法庭再次开庭审理,陆子仪当庭宣判曾念乔与孟海尘无罪获释,至于张启则因数罪并罚,最终执行立即死刑。
幸好在关键时刻,唐世箴匆忙赶来,带着航委会的亲笔书信,要求军事法庭重回审判。私下里,唐世箴和陆子仪展开争辩,一再强调张启绝不可能通共,倘若他当真如此,自己会第一个毙了对方,然后再自杀谢罪。
可是陆子仪认为唐世箴的保证根本不管用,因为接下来还会出现更有力的证据。在接下来法庭审理过程中,陆子仪派人请来曾穆出庭作证,想让他证明张启擅作主张改造战机,导致曾破山的死亡。
然而曾穆嘲讽陆子仪不懂装懂,他所谓的破坏军事设备,其实是在改造军事设备,倘若按照陆子仪的观点,美国对自己军队的各种设备进行改造,应该都属于破坏行为。陆子仪为此恼羞成怒,质问曾穆在白发人送黑发人时,可否有过片刻伤心。
曾穆回应自己确实伤心,因为伤心国民党里怎么会有陆子仪这种人,不顾事实,颠倒黑白之人。至于曾破山,自从他决定入伍当兵的那一刻起,作为老父亲的曾穆已将儿子许国,大丈夫许国求仁得仁。
也正是看出陆子仪是个不分是非之人,曾穆毫无顾忌地对他破口大骂,甚至越骂越激动,脱下一只布鞋朝他丢去。为了能够证明张启的清白,曾穆干脆拿出自己之前写好的辞职信,当场宣布离开国民党,只因党国里出现像陆子仪这样的败类,就算是继续留在航空队工作也会觉得更加憋屈。
随着第二次休庭,唐世箴单独去找邵副主任谈话,知道他与陆子仪狼狈为奸,于是故意提及航空部门的方副队长利用战机走私。不仅如此,唐世箴也查到邵副主任的账户每个月都有黄金入账,显然是方副队长给他的好处费。
如今唐世箴已经掌握足够的证据,能够证明邵副主任涉嫌受贿,而他之所以没有揭发,也是想要以此威胁对方投出正确的一票。怎知在开会之前,陆子仪向白督办承诺,他会请示上峰重用白督办管理的滇军,所以在会议上,白督办和邵副主任都站在陆子仪的阵营,导致唐世箴孤立无援。
黎教官安慰曾念乔不必过于着急,她会想尽办法保住张启。经过一番努力后,尽管免了张启的死刑,可还是被革除了飞行员职务,并且调往机械科。唐世箴亲自去见张启,表示自己会暗中调查陆子仪的底细,最后与张启互相道了珍重。
张启即将启程滇西,而他在分别之际,与孟海棠倾诉衷肠。孟海棠不知此次一别何时再见,便想着和他一同前往,表示自己可以洗衣做饭,时时刻刻照顾张启。可正因如此,张启却表示只要有他在一日,就会让孟海棠无忧无虑地活着,依旧是那个发表宣言的小姑娘。
转眼已过三年,日军偷袭美国,迫使美英正式向日本宣战。随着消息传到中国国内,全民上下深受鼓舞,因为有了美英的参与,也就意味着胜算会加大。陈岱融决定弃笔从戎,参加青年军,他和孟无染阐述了观点,紧接又向康揽杉道别。
一九四四年十二月,滇西野盲山老林处,日军敌机轰炸来袭,陈岱融眼看着队友们遇难,内心悲痛不已。而他在寻找出路之时,不慎踩到地雷,幸好张启及时出现,且在他的帮助下,这才转危为安。
陈岱融跟着张启前往附近山洞,看到了许久未见的曾念乔,只不过他现在整个人陷入昏迷,疑似是身患疟疾复发。原来早在一个月前,曾念乔向上级申请调回中美混飞大队,两人在芷江飞行基地聊起了飞机燃油故障,目前已二十五架飞机在飞行时出现燃油问题。
张启查到航空部门采购低劣燃油,并非属于可用性上等燃油,也就意味着曾毅三年前的计算并非错误,极有可能是燃油本身的问题,才会导致飞行过程中出现故障。后来两人结伴进入野盲山执行任务,曾念乔因蚊虫叮咬患上疟疾,恰巧遇到日军小队,不得已藏在大树后面。
也正是遭到日军包围,曾念乔放弃生还希望,表示他们不能全都死在这里,于是以空军军官学校中共临时地下党支部书记的身份,命令张启马上带着资料离开。但是张启已经失去过太多战友,他不会听从曾念乔的安排,所以曾念乔决定用抛币方式决定去留。
然而张启不肯做选择,直接拽着曾念乔往山坡下滚去,双双坠入河里,躲过了日军的追击。可正是因为如此,曾念乔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张启只好寻了一处山洞,守在他身边照顾。陈岱融知道张启和曾念乔的遭遇,内心感慨万千,之后与张启抬着曾念乔往外走,来到遇难战友的坟前。张启疲惫不堪靠在树旁休息,陈岱融则是坐在旁边写日记,反观曾念乔逐渐醒来,似乎已有所好转。
这场滇西战役共有七千余名少年兵牺牲,其中年纪最小也才九岁,在那片世人遗忘的山坡上,小雨淅沥不止,没有人知道历史曾在此走过,留下了英灵化入树干而滋生。陈岱融和 张启、曾念乔祭奠过后,继续往前赶路,怎知遇到一支零散队伍。
为首军官乃是国军八十八团的郑连长,通过他的讲述,才知道对方惨遭日军伏击,三百名战士仅剩几十人,不仅与大部队走散,甚至在野盲山里迷失方向。如今日军还在继续进攻草塘方向,虽然速度大不如前,可是一旦草塘失守,也就意味着日军五十六团会从红石方向增援芒友,届时他们腹背受敌。
双方会合一同寻找出路,然而行走数十里,依旧是原地打转。郑连长觉得伤兵饶季荣是个累赘,便暗示手下将其击毙,可在关键时刻,饶季荣突然醒来,一怒之下举起手榴弹控诉郑连长的行为。
陈岱融一眼认出饶季荣的真实身份,其实他本名叫作王君严,曾是复华大学的学生。果然王君严想起了陈岱融,悲痛之余道出了实情,他起初是自愿从军,没想到进了部队发现花名册上登记的名字竟是饶季荣。
原本王君严以为是弄错了名字,直到后来才明白他们这些人,其实都是被兵头拿去顶替有钱人家子弟的从军令。放眼整个八十八团,三分之一的士兵都是如此,王君严在陈岱融、张启的劝说下,逐渐恢复冷静,可又因过激缘故,继而陷入昏迷。
郑连长想要趁机击毙王君严,张启看得真切,立马举起枪对准郑连长,呵斥他带着手下离开,至于王君严则是跟着自己。碍于张启和曾念乔的威胁,郑连长不甘心地扬长而去,张启等人带着王君严继续赶路。
而在另一边,凌问岳在大街上与国军将领闹了起来,导致额头受伤,孟无染急忙通知康揽杉先带他去附近医馆包扎。龙珍珠发现萧鸿恩遗落的张启身份牌,忍不住质问缘由,尽管萧鸿恩表示自己是转达冈山信一的要求,依旧没能让她打消怀疑。
按照冈山信一的意思,如果想要保证张启和曾念乔安然无恙,必须交出殷代历法考的手稿。孟无染信以为真,可是考虑到凌问岳是个脾气倔强的人,倘若他亲自去和日本人谈判,恐怕也都自身难保。
所以孟无染思来想去,决定代替凌问岳去见日本人,而他在临走之前,专门和女儿孟海棠聊了些心里话。孟海棠总觉得不对劲,仿佛父亲是在交代遗言,可是孟无染一再否认,到了第二天,他又下厨给妻女做饭。孟母非常了解丈夫,反复追问之下,才知道来龙去脉。
张启带着大家艰难前行,眼看着曾念乔和王君严的伤势越来越重,正巧遇到一支日军小分队,于是他准备实施伏击,其目的不是为了歼灭日军的小分队,而是抢夺对方手里的医药箱,确保曾念乔和王君严保住性命。
打定主意后,张启故意将日本人引到埋伏圈,且在陈岱融、曾念乔的配合下,一枪击毙了日军队长,并且灭掉其余士兵。医疗兵趁乱而逃,张启紧追其后,怎知对方直接滚落山崖坠河。
幸好医疗箱掉落在峭壁下方的树杈间,张启费尽千难万险爬过去,正当他勾到医疗箱时,不慎失足即将坠河。千钧一发之际,曾穆及时出现将他救了上来,几人在此重逢,陈岱融自然是惊喜不已。原来陈岱融早些年经常来山里寻找桐树,以此炼制可供燃油,也就知道进出的路口,只不过他很好奇张启和曾念乔为何会在野盲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