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大炮只好来找宋鲁生帮忙,宋鲁生关心宋秋鸣和裘美琪的事情,听闻小夫妻俩感情好,宋鲁生也比较安心。裘大炮也说出了自己的来意,希望能让宋鲁生去找杨春早帮忙写个自传,但他和杨春早没有交情。宋鲁生对杨春早也是推崇有加,认为杨春早是妙笔生花,但宋鲁生无法保证能一定让杨春早答应,可以帮忙去问问。裘大炮还以为只要宋鲁生肯出面事情一定成功,但宋鲁生却面露为难之色。
果不其然,杨春早虽然感激宋鲁生平时的接济,但是却并不会因此而答应给裘大炮写自传,对于宋鲁生带来的礼品,杨春早也拒收了,宋鲁生正要离开的时候碰到吴兴安着急跑来。
吴兴安将黄子荣被抓的事情告诉了杨春早,他不敢告诉黄太太,生怕因此让黄太太着急,杨春早也认为吴兴安考虑周详,叮嘱千万瞒着。
宋鲁生来找裘大炮,提议可以找谭先生帮忙写,但裘大炮却认为谭先生和杨春早根本不是一个等级的人,他还要继续找杨春早帮忙。
杨春早来看黄子荣,了解到现在上级审查的时候,所有证据都对他不利,黄子荣认为一定是黄天楷动了手脚,他也自责给了十天时间,却么想到让黄天楷有了机会动手脚,这反而是害了黄天楷。杨春早很生气,要去为黄子荣讨回公道。
随后,杨春早去找了赵科长,诉说了个中原委,赵科长去找黄天楷对质,黄天楷声称杨春早的话都是信口雌黄,而赵科长却表示杨春早是亲耳听到赵长顺承认行贿给了黄天楷,黄天楷污蔑杨春早的为人,声称在当地人们都叫杨春早是杨疯子,这样的人说话根本就没有可信度。
黄天楷还顺势给赵科长的妻弟安排了一个肥差,这让赵科长更是开心,当场就撕毁了杨春早的证言,黄天楷提醒赵科长要多担待杨春早,毕竟他是自己的启蒙老师。
杨春早在驿馆等了许久,他相信自己的证词能将黄子荣救出来,此时来了人敲门,告诉杨春早他都是诬告,但看在黄天楷求情的份上,不抓捕杨春早,可以让他离开,只是警告他要管住这张嘴,不要诬赖好人。杨春早竟然被气病了,黄子荣让吴兴安带着杨春早回去,并且让吴兴安如实告诉母亲这件事,因为即便不说母亲也能猜出来,他在这里坐牢就当是给黄天楷坐牢了,黄子荣让吴兴安捎回去四个字“家里有娘”。
黄太太听闻吴兴安和黄子田的话,也认为没有多大事,只是坐几天牢房而已,吴兴安告诉黄太太黄天楷专门派人照顾黄子荣,他在牢房没问题。当得知“家里有娘”四个字的时候,黄太太知道黄子荣的意思,只要家里有娘他就放心,家里有娘他就能回来,黄太太让吴兴安发电报给黄天楷,让他回来一趟。
黄天楷到牢房来看黄子荣,还给他倒了酒,也认为黄子荣不该去,黄子荣后悔没有当时就揭发,而是给了黄天楷运作的机会。黄天楷无奈叹息,提出让黄子荣想法子出去,但黄子荣却要在牢房里过年。
黄天楷要走的时候,黄子荣叫住了他,本以为黄子荣回心转意了,可没想到黄子荣只是要回了自己的怀表,在他的心里黄天楷已经不配戴着那块怀表。
杨春早气呼呼在教室里打当年黄天楷坐过的椅子,认为是自己教出了不好的学生,此时文雅书店的伙计来到,杨春早慌忙赶过去,对方带来了一本书,杨春早嘴上说书是破书,可是却想要带回去阅读,梁掌柜慌忙阻止了,杨春早又提出用一坛酒换一本书,可梁掌柜根本不同意。梁掌柜提出了一百块大洋的价格,梁掌柜看出这本书是杨春早朝思暮想的最后一本县志,梁掌柜提出给杨春早三天时间,凑不齐钱就卖书。
杨春早回去的时候和秋香说起了县志的事情,这些年他一直都在搜集县志,就差最后一本了,眼看着就要凑齐了,秋香也看出了杨春早的意思,直接说明没钱。杨春早责怪秋香不该做新衣服,秋香闻听此言就生气了,责怪杨春早已经将一个大家给败完了,现在只剩下一个破院子了。话虽如此,秋香还是将家里仅有的钱给了杨春早。
宋秋鸣要带着裘美琪回去,但裘大炮却提出要让宋鲁生改改家规,否则就不让回去,宋秋鸣来和宋鲁生谈,希望能改家规,但宋鲁生却不同意,即便是宋秋鸣住在媳妇家里也无所谓。反正宋秋鸣回来也不肯学习做生意,还总是弄个莎士比亚,宋秋鸣赶紧求宋鲁生答应,他也可以学做生意,还握着宋鲁生的手撒娇,业余时间再去弄话剧,宋鲁生很感动,但也生怕宋秋鸣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求宋秋鸣立下字据。宋秋鸣也要求父亲写字据,宋鲁生觉得家规无法更改,否则族人那里说不过去,但他却可以立下字据,家规对裘美琪网开一面。
杨春早要来找宋鲁生借钱,但宋鲁生已经出门去了,宋秋鸣将自己的钱都给了杨春早,可远远不够,宋秋鸣觉得一本书一百块大洋就是坐地起价,但杨春早却表示自己珍爱这本书,即便是一千也答应。
宋秋鸣身上没有钱,就让杨春早去找云芳,云芳平时不管钱,也不能做主,因为钱箱的钥匙就在宋鲁生身上,宋鲁生还去了乡下,她也无奈,杨春早只好离开。
宋秋鸣将父亲立下的字据交给了裘美琪,裘美琪担心裘大炮不肯认这个东西,但宋秋鸣认为应该差不多,两人很快就能回家了。宋秋鸣将杨春早的事情告诉了裘美琪,希望能借钱给杨春早,裘美琪忽然想到了裘大炮的事情,加上杨春早和宋鲁生的字条,裘大炮应该就可以放行了。
裘美琪将纸条给了裘大炮,裘大炮的确不太放心,也不想让回去,裘美琪趁机提出劝说杨春早写自传的事情,裘大炮大喜,只要她能说成了,就准许回去。裘大炮就将杨春早买书的事情告诉了裘大炮。
裘大炮去找了梁掌柜,认为这本书根本不值那个价格,但只要杨春早喜欢,他还是花钱买下来,梁掌柜已经正诺了杨春早,因此并不同意卖给裘大炮,只希望他能等三天,裘大炮故意吓唬梁掌柜,可能店铺晚上就会被大炮打了,说不定着火,里面东西就完蛋了。吓得梁掌柜赶紧将书卖给了裘大炮。裘大炮大喜,称赞梁掌柜会做生意,今天晚上也保证书店不会着火了。
梁掌柜心里发愁,没法和杨春早交代,得罪了杨春早就是得罪了大主顾,可是得罪了裘大炮这里就会毁了,因此让伙计去通知杨春早,书被裘大炮买走了,如果要书就去找裘大炮。
裘美琪叮嘱裘大炮要对杨春早礼遇有加,否则得罪了杨春早再多的书也不好使,裘大炮当然知道杨春早的疯劲,也表示会好好善待杨春早。裘美琪也提出了要回去的打算,裘大炮虽然舍不得可也没办法。
杨春早果然来找裘大炮,杨春早特意写好了字据带过来,挑明了想要买县志的意思,承诺会尽快筹集了钱财送过来。裘大炮却表示自己不在乎钱财,直接送给杨春早就行了,杨春早开心之时刚要伸手,裘大炮就不动声色的抽回去了,但却下跪恳求杨春早写自传的事情。
裘大炮表示只要杨春早肯写自传,他除了这本书还可以再给一千大洋,但是杨春早却婉拒了,裘大炮也告诉杨春早自己可以找别人来写,只是这本书就只能送给别人了。杨春早当场撕毁了字据,也表示自己不在乎县志了,让裘大炮自己留着下崽吧。裘美琪看着杨春早离开,责怪裘大炮没有敬着杨春早,裘大炮却生气,自己都已经下跪了,这还不够敬着吗?
裘美琪自责不该出这个主意,并且认为杨春早是有骨气的人,宋秋鸣也觉得现在像是杨春早这样的人不多了。
次日,吃饭的时候,裘美琪就劝说裘大炮将县志给杨春早,也生怕杨春早因此气出好歹来,宋秋鸣和裘美琪要联合为裘大炮写自传,想怎么写都行,可裘大炮却不同意。因为之前有人骂裘大炮就是土匪出身,他可以被骂,可是不能让裘美琪成为别人的笑话,不能让人说裘美琪是土匪的闺女,尤其是当初宋家不同意婚事,就是因为裘美琪是土匪的闺女,裘大炮想要改变人们对他的认识。这个自传写好了,将来要跟着进入祖坟,还要刻在墓碑上,他为的是将来子孙万代不被指点。
裘大炮将书皮撕掉,命令卫兵给杨春早送过去,一句话也不用说,杨春早看到书皮也是惊讶不已,但卫兵什么话也没说起身离开了。
看着县志杨春早很心疼,秋香将书皮抢过去,提醒杨春早什么事都别往心里去,就是一本书的问题,杨春早心里不舒服,可也无可奈何。
宋鲁生回到家里,云芳告诉他裘美琪和宋秋鸣要回来了,宋鲁生叮嘱云芳不要对裘美琪挑剔,家和万事兴。裘大炮那边又将另一个书皮撕掉了要让卫兵送过去,此时宋家的马车已经到了,要将宋秋鸣和裘美琪接回去,裘大炮有些不舍,郑重将裘美琪交给了宋秋鸣,警告宋秋鸣以后不能扑棱扎刺,现在的裘美琪已经是一个仙女了。裘美琪要将手枪还给裘大炮,但裘大炮坚持让裘美琪带着防身。
杨春早再次收着书皮的时候情绪有些激动,大声吆喝,让卫兵提醒裘大炮小心隔着腚,因为他的书本都是有棱有角的。
侯立仁让人来给黄家送礼,解释黄天楷最近回不来的事情,黄太太让来人给黄天楷带话,黄子荣出事了,一时半会回不来,眼看要过年了,家里要祭祖,他作为长房长孙应该回来给祖宗磕头上坟。来人匆忙离开了,答应一定会将话带到。
来人匆忙去和侯立仁报信,在黄太太的眼神之下,他是吓出了一身汗,表面看起来慈眉善目的老人,实际上却总能将人的心思看透,他一刻也不敢停留。
黄太太来给祖宗牌位上香念叨,认为黄天楷其实本性不坏,如果黄天楷真能回来磕头,这件事就算是过去了,毕竟黄家人丁单薄。
杨春早主动来找裘大炮,也答应了条件,裘大炮答应什么时候看到自传,什么时候就把县志给杨春早,杨春早也都答应了,让裘大炮明天沐浴更衣去学堂里坐坐。
裘大炮讲述自己的生平,唯独不说自己当土匪的事情,杨春早认为自传就是要说生平的一切,包括当土匪的事情,但裘大炮以书本作为要挟,就是不让写,也就是说二十三岁之前的事情不能写。裘大炮又说了自己剿匪的事情,但杨春早却认为当时的土匪在这里来去自如,就是治安不好,剿匪徒劳无功。裘大炮让杨春早对这段进行更改,杨春早坚持不更改,裘大炮拿着书本就要去茅房,杨春早只好将他拉回来,重新商量如何更改。
杨春早劝说裘大炮自传就是功过是非,不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裘大炮答应让好坏对半分,杨春早无奈提醒裘大炮,传记就是历史,如果改来改去没有了真实性,那就毫无意义。杨春早表示自己可以写,写完之后拿去给裘美琪和宋秋鸣看,只要他们觉得可以了,就算是成交了,裘大炮也答应了。
裘大炮对写出来的传记不满意,认为都没往好处写,裘美琪却表示这个传记很公正和诚实,也是从客观上写的,裘大炮却认为没有一个地方写得好,宋秋鸣说了自己的感受,认为名家写的都是对人物深刻的描写,看起来就栩栩如生,这篇传记他也认真仔细看了,特别写了他对女儿的疼爱,就足以引以为傲了,说明裘大炮就是一个有爱心的人,就只是这点他就能成为顶天立地的真汉子,可以流传百世。宋秋鸣忽悠的裘大炮已经心里乐开花了,裘美琪也称赞宋秋鸣说得太好了,裘大炮也想明白了,功过是非后人评说吧,最终也将县志还给了杨春早。杨春早激动祭拜了列祖列宗,总算是所有的县志都回家了。
黄天楷来了书信,表示过年不回来了,要陪着黄子荣过年,黄太太虽然心里不乐意,但却并未多说什么。
侯立仁也终于拿到了正式任命,激动落泪,他这些年都是代理县长,这次终于扶正了。黄太太让吴兴安也过年的时候回家看看家人,还让黄子田给黄子荣送点东西,家里只留下了她一个人,黄子田有些不放心,但愣是被黄太太给赶走了。
黄天楷也特意在牢房敬酒给黄子荣,黄子荣却并不想喝,黄天楷认为黄子荣不值得,而且他也很快能坐上大官,到时候就是黄家的荣耀,可是黄子荣却认为是黄家的耻辱,黄天楷觉得社会风气就这样,如果不顺着就无法生存,也劝说黄子荣从此时不提这件事,他就能让黄子荣出去,可黄子荣却坚持不肯答应。
黄天楷告诉黄子荣过完年这个案子就要判了,早打点能使上劲,等到判刑了就没法子了,黄子荣只是感叹自己生了一个逆子,黄天楷还是要按照黄家规矩要给黄子荣磕头拜年,可黄子荣却表示自己受不起,黄天楷依然磕头行礼。
黄子荣再次提起了怀表的事情,让黄天楷来的时候给拿来,并且让人将酒菜都撤了,黄天楷带来的他吃不下。
走出门之后,黄天楷拿出了怀里的怀表,想起了自己当官时候黄子荣送他时候的样子,那些叮嘱言犹在耳,黄天楷感叹世道变了,审时度势才能生存。
此时,黄子田来到,黄天楷慌忙打招呼,询问家里的情况,黄子田不满黄天楷的行为,也懒得搭理他,告诉黄天楷家里过得并不好,一切都是他的缘故。
黄子田给黄子荣送来饭菜,黄子荣在牢房里提出要给祖宗们磕头,没有香烛,就用三根稻草代替,一碗酒上敬祖宗。
年三十的时候,一片云和樱桃特意来看黄太太,也知道黄太太这里肃静,黄太太非常开心,一片云还主动提出要去做菜做饭,伺候老太太一次。
黄太太一直称赞一片云的手艺好,开心和一片云一起喝酒,黄太太本以为是自己一个人喝酒,没想到一片云会和樱桃一起来,这一生她都在伺候别人了,能让别人伺候一次真好,一片云立刻表示都应该。
黄太太感激一片云这些年为黄家所作的一切,都记在了心里感激不尽,黄太太连着敬酒给一片云,先是道谢,再是道歉,也知道一片云是万里挑一的女人,她也经常梦见一片云是她儿媳妇,真希望她能有这个机会,一片云深知老太太的心意,劝说老太太不要说了。
可是黄太太却固执要趁着醉酒说出埋藏已久的话,这一生她做事清白,也觉得不亏欠任何人,可是这些年她就是觉得亏欠了一片云的,她也真心觉得对不起一片云,代替黄子荣向一片云道歉,一片云眼睛里闪烁着泪花,一口气喝干了杯子里的酒。
黄太太还要继续敬酒给一片云,一片云却拉着黄太太的手,声称要和樱桃敬酒给老太太,因为她要和樱桃离开了,也算是辞行酒。一片云告诉黄太太,河上飞生前有个愿望,想要回去东北看看,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她希望过年之后就回去东北老家,代替父亲去看看那些亲戚。黄太太面露不舍,询问一片云是否回来?一片云无法给出承诺,只能表示如果有缘分她还回来,她们还陪着一起包饺子一起过年,但如果缘分尽了,也许这就是最后一面了。一片云眼含热泪和樱桃一起敬酒给黄太太。
因为过年,裘大炮在院子里放炮庆祝,真希望能老天开眼,让他生一个儿子,马副官劝说裘大炮隔三差五就去上香,求求神仙保佑,说不定就可以了。裘大炮立刻表示要去河神庙上香,头一炷香就要他来上。
黄太太正在擦拭桌子,黄子田回来了,听着脚步声,她就知道情况严重,让黄子田直接说明结果,黄子田如实说出黄子荣判刑了三年。黄太太默默念叨着三年,嘴上说着不多,可身子却不听使唤晕倒了。
接到电话的黄天楷慌忙要赶回去,生怕见不到黄太太最后一面了。谭秘书慌忙开车带着黄天楷回去,他刚离开,一辆车就拉来了很多人。
侯立仁劝说晕车的黄天楷先休息一下,然后养足精神了再去,谭秘书让侯立仁先去探探路,看看黄太太实际病况如何,然后他再去。侯立仁心领神会,赶紧去探望,恰好黄子田也熬好了药给母亲端过去,打听之下得知是因为黄子荣判刑了,所以急火攻心晕倒的。
侯立仁亲眼看见黄太太咳嗽吐血,吓得不轻,私底下询问黄子田大夫说了什么,黄子田无奈叹息,母亲也就是这几天的事情了,侯立仁心情沉重离开。
黄天楷和侯立仁再次赶回来的时候,吴兴安已经在家里安置棺材了,黄天楷着急要去见黄太太但是被吴兴安拦住,黄天楷说尽了好话,吴兴安才放了他进去,但是却将谭秘书和侯立仁拦在了外面。
黄天楷掀开被子,却发现躺在床上的人是黄子田,黄子田和黄太太手拿木棍站在房间里,黄太太和黄子田逼着黄天楷说实话,究竟是谁害了黄子荣?黄天楷本想将所有的罪责都推向赵长顺,但也知道瞒不住。黄太太怒斥黄天楷的种种罪行,声称人活一生生病就要吃药,只有病好了才是好人一个,但就怕人病了也不吃药,到头来就是人不人鬼不鬼天理不容。
黄天楷下跪恳求黄太太谅解,声称自己是被冤枉的,黄太太数落黄天楷的不是,几次三番让他回来他都不回来,其实就是推托之词,直到她装死才让黄天楷回来,她就是想要黄天楷说一句他错了,他对不起父亲,可是直到现在都没听到,还百般抵赖,将所有的过错都推给了别人,黄太太对此心痛不已。
黄天楷慌忙下跪,恳求奶奶谅解,但黄太太坚决不肯原谅,并且要让黄子田行家法,黄子田打了黄天楷几棍子,黄天楷奋起反抗,将黄子田给推倒了,黄太太拦着路,狠狠打向了黄天楷的腿,黄天楷不忍心伤到奶奶,脚踝受了重伤逃走,侯立仁和谭秘书听到呼救声,慌忙背着他离开了,而黄太太也捡起了地上掉落的怀表。
大夫检查了黄天楷的伤势,认为可能要残疾了,侯立仁慌忙提议去省城看看,黄天楷怒斥侯立仁,此生毁在了他身上。
黄太太得知黄天楷脚脖子断了,心疼落泪,让黄子田去和祖宗们念叨一下这件事,也就当黄家没有黄天楷这么个人了。
黄天楷刚回去医院看病,就从医生那里得知国府亲自派人去将廖副主席给抓了起来,从办公室还搜出了很多金条,这次也可能会抓更多人。随后,大夫去准备石膏,要为黄天楷打上石膏,可等他出来的时候却发现,黄天楷已经不见了踪影。
谭秘书回到办公室的时候,发现房间里多了很多人,赵科长命人将谭秘书抓了起来。侯立仁也急匆匆回家收拾东西准备连夜去省城去找赵长顺,生怕赵长顺知道了消息就将他也咬出来,到时候他也得进去,媳妇劝说赶紧逃走,可是侯立仁却认为只要赵长顺不供出他,黄天楷如果不被抓,他就没事。
侯立仁来看赵长顺,将廖副主席被抓的事情告诉他,赵长顺心领神会,也表示不会出卖侯立仁,顶多自己坐个三年五年就出去了,只要能保住侯立仁就能保住他,这样以后就能让他还能某个一官半职。侯立仁认为官场上的规矩,这次黄子荣应该也没事了,可能会因此升职。
没想到真让侯立仁说准了,上级让黄子荣升职,来接替黄天楷的位置,但黄子荣却表示自己身体不适,赵科长甚至许诺,只要黄子荣相中哪一个位置,就申请让他干哪一个。黄子荣却表示自己想要辞官回家,陪伴母亲
黄子荣回家之后要将“正气传家”的牌匾摘下来,可是黄太太却阻止了,黄太太认为只要黄家有黄子荣在,黄家就能擎得住这块牌匾。
杨春早不明白为什么黄子荣不去任职,黄天楷表示自己被判刑也认了,只是这次忽然被释放了,他就彻底心凉了,如今的官场就是尔虞我诈,廖副主席倒台,他就成为了清官,省里的官职任凭黄子荣挑选,黄子荣觉得这个帽子在他眼中重如千斤,可是在哪些人眼中就是利用的工具,是踢来踢去的皮球。黄子荣现在只想好好照顾家里,安心等待一片云回来,欠下的债他一定要偿还。
裘大炮带着残兵败将回来,侯立仁很生气,认为关键时刻裘大炮就会掉链子,现在日本人的脚步是越来越近了,中央军该逃走的都逃走了,侯立仁更加焦虑。
黄太太心里记挂着黄天行,也知道日本人快打过来了,黄太太让黄子荣心中想明白了,应该何去何从。
桂花眼看着日本人打过来,劝说侯立仁赶紧逃走,侯立仁思索自己半生都在争取这个县长的位置,没想到最后却成了烫手山芋。在桂花的建议下,让侯立仁假装生病,如果将来日本人打了进来,他是生病不问政事,如果打不进来就是他操心劳力才生病了。
黄子荣那边也知道了侯立仁生病的事情,吴兴安猜测可能济宁要守不住了。
眼看着日本人要打过来,每家每户都很焦虑,裘大炮也要带人逃往南方去了,云芳着急劝说宋鲁生也一起逃走,但宋鲁生却觉得到哪里都一样,宋家的根基在这里,如果都逃走了,一家人也无处安身。
秋香也劝说杨春早离开,但杨春早却舍不得自己那些书,对他来说,那些书比他的命值钱。
黄太太的身体也越来越差了,黄子荣一直守在身边。杨春早来找黄子荣,二人商议要一起找裘大炮,尽量守着济宁城,两人在门口等了许久,裘大炮就是避而不见,马副官也将该收拾的东西都收拾了,该烧毁的都烧毁了,裘大炮环顾四周,如今真的要走了,自己心里还是有些不舍得。
裘大炮听闻外面已经看不到杨春早和黄子荣了就打算出发离开,可没想到二人就站在大雪中,拦住了裘大炮的车。左右夹击就坐在了裘大炮身边,杨春早更是握着裘大炮的手取暖,裘大炮不满两人就像是粘豆包一样,甩不掉。
裘大炮和黄子荣都询问裘大炮是否要逃走,如果是就会军法不容,裘大炮却告诉黄子荣连上峰都逃走了,他就是想要找上峰也找不到,裘大炮无奈表示自己打不过日本人,刚上去就被打得稀里哗啦。
杨春早承诺,只要裘大炮守卫济宁城,他在历史上给裘大炮记上一笔,连名字都想好了,歌功颂德裘大炮镇守济宁的丰功伟绩,可裘大炮不吃这套挣脱二人俩开了,并且将车也丢在了路边。黄子荣提议去找找宋鲁生,眼瞅着裘大炮不管,济宁城也可能守不住了。
金福眼看着济宁城要遭殃,向宋鲁生提出回老家躲一下,宋鲁生也表示理解,催促金福赶紧走,别等到日本人围城了,想出去也出不去了。
金福刚离开,黄子荣和杨春早就来了,黄子荣也看出宋鲁生根本没打算走,宋鲁生认为自己是在这里土生土长的,他无法离开自己的故土。他只是一个商人,即便日本人来了和他也无关,黄子荣的来意宋鲁生也猜出来了,一定是想让他劝说裘大炮守城,因为两人身上湿漉漉的样子就说明了一切。
黄子荣认为如果一枪就不打弃城投降,就会让军人的士气一泻千里,到时候中华就离覆灭不远了,宋鲁生答应劝说的事情会慎重考虑。
济宁城的掌柜都来找黄子荣,认为现在济宁城是群龙无首,这样下去自己人就散摊子了,因此都希望黄子荣出面,组织大家守城,因为能服众的也只有黄子荣了。黄子荣虽然感谢大家的信任,可是他现在也是平头百姓,无法实施权力。但掌柜们却根本不服气侯立仁在他们的心里,黄子荣就是县长。大家一致恳求黄子荣担大任,黄太太也听到了外面的声音走出来,劝说黄子荣不要推脱,也不要伤了大家的心。
黄子荣声称裘大炮要离开了,这些人根本就守不住济宁城,如果硬是要去攻打,也只能是送上性命,但是大家却都表示自己不在乎生死。此时有人来报,杨春早已经招募新兵守城呢,黄太太也将怀表给了杭子荣,希望他能带着大家干点正经事,黄子荣立刻带着大家出发了,黄太太也露出了笑容。黄太太觉得没有穿官服的黄子荣,倒是更像一个当官的人了。
黄子荣也来到杨春早这里,号召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起守住济宁城,杨春早庆幸黄子荣能出山。
宋鲁生来找裘大炮,裘大炮关心宋鲁生东西收拾如何,明天就要离开了,宋鲁生认为日军虽然嚣张,但是济宁城易守难攻,如果大家都留下,还是能打一下的,也怕裘大炮落下一个逃跑将军的名声,到时候一辈子都抬不起头阿里。裘大炮不满宋鲁生的行为,警告宋鲁生明天将宋秋鸣夫妇送来,他一定要离开,如果宋鲁生愿意留下他不管,但是不能让裘美琪出事,如果宋鲁生不送人过来,他就抢人去,宋鲁生大怒呵斥裘大炮,此时消息传来裘美琪要生了,闻听此言两人谁也不吵了慌忙赶回去。
云芳听说黄子荣招募人员守城,认为黄子荣就是惦记侯立仁的位置,可侯立仁却很放心,认为黄子荣是赢不了,如果真的赢了,他也有现成的功劳。
裘美琪在里面生孩子,宋秋鸣就在外面念话剧,分散她的注意力,终于裘美琪生下了一个儿子,大家都很开心,裘大炮立刻要求备车,要带着大家一起离开。宋鲁生却表示反对,认为孩子将来也会瞧不起裘大炮这个姥爷,裘美琪在房间里听到这番话,声称自己是宋家的儿媳妇,只要宋鲁生他们不走,自己就不会走。
黄子荣正在招募新兵登记名字的时候,一片云和樱桃来应征,这让黄子荣惊喜不已,拉着一片云的手就离开了,上下打量着一片云,十年了,他也终于将一片云等回来了,黄子荣询问一片云为何十年不写信,一片云暂时并未多说什么,只是刚回来就听说黄子荣招兵,她就赶过来了。
随后,一片云带着樱桃去见了黄太太,黄太太泪如雨下,生怕见不到一片云,现在终于见到了,一片云也擦了一把眼泪,还特意给黄太太带来了貂皮褥子,她就一直想着黄太太,十年了也一直想着。黄子荣看到这一幕眼里早就泛起了泪花。
一片云还特意给黄子荣带来了皮马甲,黄子荣看到她手上的伤有些心疼,一片云却丝毫不在意,在东北时候和小鬼子打了两仗,挂了点彩没事,而且还笑言,日本人不经打不要紧。
裘大炮也不开心,回去之后就喝酒,马副官劝说他留下,裘大炮担心手下的人死亡太多,但却没想到所有人都不愿意离开,也都表示愿意和日军对战。裘大炮为难的时候接到了上峰的命令,也表示自己也不想走,也想和鬼子打一仗,但是他们人太少了。大家宁死也想在这里,裘大炮宣布了命令,上峰要求他保存实力,带着人撤出济宁城。
裘大炮离开的时候,宋鲁生带着一家人来送行,让他也看看孩子,裘大炮责怪裘美琪不该带着孩子出来,宋鲁生再次恳求裘大炮能留下来,裘大炮将命令拿出来给宋鲁生看,也表示自己其实也动心思想要留下了,但军令如山倒,上峰的命令他不能不听。宋鲁生却认为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裘大炮拿着命令告诉宋鲁生,以后他也对得起孩子了,当孩子询问他的时候,他也可以说不是逃走,而是奉命行事。
宋鲁生却告诉裘大炮这个孩子不是他的外孙子,而是他的亲孙子,裘大炮就是孩子的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