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永乐二十年,一行杂役恭敬地端着食盒,小心翼翼踱步宫内,尚食孟紫沄已经备好佳肴,呈献给太子朱高炽。朱高炽对孟紫沄的敬献非常满意,他询问尚食今年的厨师选拔进展情况,孟紫沄立刻回答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桌上菜肴颜色搭配非常精美,朱高炽刚尝了两口菜,忽然他痛苦掩住嘴巴,口中仿佛咬到坚硬之物,他吐出来原来是颗很小的骨头,孟紫沄赶紧跪下认罪。
朱高炽素来宅心仁厚,他正说着无妨,这时太子妃张氏气冲冲赶来,她当下斥责孟紫沄办事不利,这时旁边的司膳姜婉莺立刻补刀称尚食任期将近,即将离宫还乡,希望能给她一个机会,接着姜婉莺还称之所以为孟尚食求情是因为她刚入膳房就是孟紫沄带她入门的。
太子妃自然眼里揉不得沙子,她素来知道孟紫沄的为人自然不会粗心至此,明明是姜婉莺着急上位,取而代之。太子妃当即命令将姜婉莺杖责三十,然后逐出宫门永不录用。太子妃将孟尚食扶起,这时手下来报皇帝朱棣已经边疆取胜,现在正班师回朝,晚上皇帝要大宴群臣,太子妃叮嘱孟尚食一定要安排妥当,随后她立刻让手下给朱瞻基传信,让他赶紧回宫迎驾。
宫外,朱瞻基已经收到飞鸽传书——汉王已经抢先迎驾,这个汉王没有皇帝的命令是不能随意回宫的,怕是来者不善,兵马开始加紧行进的速度,路上车辙陷入泥泞,朱瞻基还亲自下轿和众多将士一起将马车成功拖出,朱瞻基的官靴沾满泥污,他全然不顾。
尚食局掌膳竞选还在进行,经过层层选拔,最终定下苏月华,殷紫萍,姚子衿三人。王司膳加了试题,问她们如何理解“名馔盛宴”,苏月华夸口称将来要成为天下第一庖厨,而殷紫萍也妄然评价用最便宜的食材做出人间至味,姚子衿称自己来这里只是为了躲婚。王司膳听闻大怒,立刻决定将三个人逐出宫门,她点评这三个人一个野心勃勃,才疏学浅,一个妄自菲薄,一个胸无大志,正当姚子衿绝望离开的时候,孟紫沄刚好进来,她宣布因为圣驾回銮,所有进入初选的人暂且留驻,等待这几日过去再说。
永乐皇帝朱棣胜利班师,他论功派赏,凡是出征有功者坐上等席食上肴。汉王立刻上前庆祝皇帝亲征凯旋,皇帝正要责罚汉王随意出宫,朱瞻基立刻为弟弟求情,本是庆功宴,皇帝也不再追究,众人纷纷入座。马上要开宴了,各房的煲厨便将最拿手的美食纷纷进献,皇帝对呈上来的菜品都不满意,眼看开宴时间就到了,光禄寺的首任宣布如果今晚拿不出皇帝喜欢的菜品,有他们好看。皇帝令御膳房的人纷纷给军下放饭,姚子衿等尚食局的几个人被打发到宫外做饭。
宫外,很多出征回来的士兵嗷嗷大叫着赶紧派饭,眼前只有尚食局几个人侍候,众人纷纷想办法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绝的美味,一尚食想到了菜包肉的厨艺,将红烧肉切碎掺进米饭中拌匀,然后用新鲜的菜叶包裹后清蒸,果真这种菜肴已经蒸煮真的美味不可方物,士兵们狼吞虎咽地大快朵颐。
孟紫沄一筹莫展,她做的糖醋鲜鱼皇帝看都不看,不知道皇帝现在的胃口,于是悄悄问了皇帝身边的人最近皇上的身体情况,得知皇帝彻夜不眠,亲征凯旋就即刻回宫一定舟车劳顿,胃口不好。姚子衿在旁边听到思忖片刻,立刻为孟紫沄献策。
汉王已经庆贺,唯独不见皇太孙,朱棣的脸色有些难堪,加上今日来有人在皇帝耳边吹耳风朱瞻基对奸人网开一面,朱棣脸上难免不悦。正在这时,尚食局给皇帝上了清蒸鹅肝和清爽易消化的豆腐脑,皇帝尝过之后竟然开始用膳,众人暗暗松了一口气。孟紫沄喜在心底,她也开始对姚子衿刮目相看。
汉王开始含沙射影朱瞻基的过错,等着皇帝至朱瞻基的罪,太子妃张氏亲自将乳鸽呈上,她追忆皇后在世时对她的照顾,感情至深,还说了菜肴的名字“母子会”,希望皇帝能够网开一面。
太子妃的话引起皇帝对已逝皇后的怀念,因为皇后的面子,自然对朱瞻基网开一面,临走时皇帝让朱高炽感激母后为他选了一个好妃子,而此时的朱高炽额头浑身都是汗,跪在地上求饶涕泪皆下,太子妃亲自将他扶起,这场危机终于渡过。
事后,孟紫沄当众宣布姚子衿成功拿到复试第一名,她不解姚子衿怎么会想到这几样膳食,原来姚子衿看到出征的食单上,皇帝常用的佐食清蒸鸡,椒醋鹅烧猪肉等日渐减少,反而开始多了一些清淡好消化的菜肴,她得出结论皇帝一定是肠胃不舒服或者是得了牙疾。孟紫沄对她的评价是胆大心细,头名当之无愧。
孟紫沄走后,王司膳责备姚子衿不通医理,在不知道皇帝症状的情况下随意用药膳,实在是大过,王司膳让手下时刻谨记自己身为一个厨子的责任和素养,虽然孟紫沄宣布她得了第一名,为了以儆效尤,王司膳依然让她去宫正司去领罚。
姚子衿被责罚提铃一个月,每到深夜她需要提着沉重的铜铃和打更的太监一起行走在宫中,宫中的太监为此纳闷——别人受了惩罚除了抱怨便是哭哭啼啼,而姚子衿不仅每天坦然领罚并且任劳任怨。方典膳同情姚子衿,每当姚子衿提铃回去,都让她做一些体力上轻省的活,为此姚子衿充满感激。
一天深夜,姚子衿像往常一样提铃受罚,不小心晕倒在朱瞻基的轿子前,朱瞻基不仅没有责罚她,还让手下赦免了他的罪。皇帝听说皇太孙回来了,平日里虽然不够言语,但心里还是很喜欢朱瞻基的,夜半他出来找朱瞻基送给他的礼物,在看到是一只蛐蛐后,终于放了心,当即宣布把杨士奇放了。
太子妃听到朱瞻基回来,并没有即时迎驾,而是让手下婢女对外称自己正在病中。不过这时,朱瞻基也没有在宫里,他已经微服到杨士奇家里。杨士奇被皇帝释放,他见到太子立刻禀告因为皇帝听奸佞挑唆,以为朱瞻基勾结东宫,心怀不轨。杨士奇让朱瞻基放心,自己在狱中什么都没有说。朱瞻基直叙来访之意,他只是担心杨士奇在狱中旧病复发,连夜赶来是为送伤药的。
朱瞻基带了早桔送给太孙妃,太孙妃并没有将朱瞻基放在心里,趋言敷衍朱瞻基后便不再说话。朱瞻基走后,胡司膳在一旁看到,婉转劝太孙妃能够尽量和皇太孙亲近一些,这样也好为家族带来荣耀。胡司膳的话太孙妃根本听不进去,她一直认为父亲将她进献给朱瞻基,断送了她一生的幸福。
膳食局依然紧张地忙碌着,方典膳看出来姚子衿手脚伶俐,只可惜得罪了王司膳,以后前途受限了。方典膳因为有事走不开,便支姚子衿帮她送膳,姚子衿第一次去到朱瞻基的府邸,感觉特别新鲜。晚上,皇太孙开始用膳,他看到今晚的小食有醉枣,感觉很有意思,“夜晚书香伴酒香”,如此应景有意境,朱瞻基便命手下第二天还按照今天的小食给他送过去。
殷紫萍发现姚子衿私加了小菜醉枣,想要去尚食那里揭发她,姚子衿立刻跟她交换条件,殷紫萍素来不识字,正苦于无法参加考试,现在有人能主动帮她通过考试,她自然求之不得。两个人互换条件,平日里有空姚子衿便教她女书宫德等。
月华偷偷将孟紫沄叫在一边,问她有没有听过一个叫苏怀瑜的名字吗,孟紫沄心中恸然,苏怀瑜是她女儿的名字!她忍痛立刻保持镇定,让月华不要胡言乱语,还责罚她十大板,转身离开时,孟紫沄自言现在与她相认,弊大于利,眼下还是不相认的好。
赵王为皇帝献上一匹汗血宝马,皇帝有意考验朱高炽的进展,便让他亲自试骑汗血宝马,朱高炽资质平庸,平日里还有些妇人之仁,如今强迫被赶上马,再加上一个心怀不轨的弟弟,心中自然叫苦不迭。
圣上得到了一匹骏马想让太子尝试骑一下,结果太子刚骑上去马就乱跑着,吓得大家都不敢靠近,还好朱瞻基即使赶了过来,他成功将马拦截太子才抱住一命。侍卫正在训斥着马,马儿四川乱跑,还好有锦衣卫侍卫游一帆出手相助才将马拦住了。圣上看见了朱瞻基的手被绳子勒伤了很是心疼,毕竟是个疯马,倒是朱瞻基觉得一点事也没有。圣上觉得太子每日都是大鱼大肉,导致现在连一匹骏马也驯服不住,他便告诉尚食局每日必须减少太子的宫膳,若三个月后还不能驯服骏马就提头来见他。其实这一切都是汉王的注意,汉王就是想让太子在父皇面前出丑,不过还好有游一帆和朱瞻基及时赶到。圣上离开后,游一帆就发现马匹其实是被人懂了手脚的。
如今太子不肯用膳,这下可伤透了孟紫沄的脑筋,现在要求各司局都要想办法给太子制膳,大家都觉得是件困难的事情,姚子衿刚好路过就听见了她们的谈话。尚食局做了很多菜太子都不肯吃,后来太子妃端上一盘炒青菜,太子倒是很喜欢还赏赐了物件。做这盘菜的兰翠正当高兴的时候,结过游一帆却带人过来了,并且命令侍卫将兰翠拿下。翠兰都不知道自己犯了何错,侍卫根本不给辩解的机会直接将兰翠按在地下打。殷紫萍想趁机离开,结果被游一帆发现了直接推到在地,姚子衿看见了便出去求情觉得游一帆不能滥用私刑。游一帆看见了姚子衿便缓缓走过去询问她是谁,游一帆直接将殷紫萍按在了水缸中,还好姚子衿知道一些律法才阻止了游一帆的用刑。这时孟紫沄也过来了,游一帆将饭菜中的肥肉拿出来给她看,圣上要求给太子吃素,结果在菜中看见了荤食自然是要受到惩罚。游一帆要将人带走,孟紫沄却说庖厨都被带走了救没人给圣上做饭,游一帆也只好妥协。
朱瞻基正在看书,晚上回到书斋姚子衿又给他准备了膳食。他看见桌面的纸上被滴有烛蜡的地方突然消失了,他急忙询问是谁。另一边,游一帆监督让大家开始准备膳食,至于太子的晚膳苏月华主动要求承担,没有人赶去帮忙,游一帆却让殷紫萍和姚子衿去协助。倒是苏月华和姚子衿两人都不慌不忙准备着膳食,游一帆主动拿了一颗鸡蛋给姚子衿,虽然游一帆嘴上说着狠话实则还是比较照顾姚子衿,她甚是觉得姚子衿很熟悉。太子对苏月华三人的膳食非常满意,虽然不能吃荤可每到素食的味道中都感觉有荤食的味道,太子非常满意。
朱瞻基的侍卫来尚食局找今日给皇太孙送膳之人,其实是姚子衿去的,女官看见后便故意说是自己送去的。朱瞻基询问桌上的污渍是如何去掉的,女官说是用泉水擦拭掉的,其实是她看见姚子衿这样做的。朱瞻基一询问便得知这人是冒顶功劳,她心术不正直接被杖责二十逐出宫外。原来去渍的并不是山泉水,而是陈放三年的雨水。
姚子衿三人继续呈菜,游一帆发现面汤有端倪,这面是殷紫萍做的,姚子衿主动说面汤是用鸡虾鱼的骨头熬制而成,游一帆觉得有违背圣上的意思便让想将殷紫萍拿下,姚子衿让游一帆再次尝尝,结果并没有鲜汤的味道,只是普通的清水面。其实是姚子衿在殷紫萍煮面的时候拦住了她,所以清水面就是用清水而制成的。孟紫沄对姚子衿和殷紫萍都很满意,殷紫萍顺带着求情让姚子衿留在尚食局,孟紫沄也欣然答应了。
姚子衿给殷紫萍上好药后便准备去书斋取回食盒,朱瞻基也知道她必然会来便还在白纸上画了一只鼠,其实就说她是冒头冒尾的鼠辈,倒是把姚子衿逗笑了,姚子衿又坐下继续在白纸上画画,还未等姚子衿画完朱瞻基便回来了,姚子衿有些害怕又有些担心还不小心把杯子掉在了地上,朱瞻基知道姚子衿应该是害怕想躲起来,他倒是也没有为难对方先离开了。
因为赵典善和白典膳接连离宫,现在空出了两个位置,孟紫沄让掌膳禾厨接替了一个典膳的职位,另一人便在新人中选拔。孟紫沄过去告诉姚子衿不要让自己失望,一旁的苏月华看见了很是不开心。
游一帆看见姚子衿正在一边抓蛐蛐一边监督殷紫萍背书,游一帆不由得露出了笑容,看来这个姚子衿还有两下子。属下告知罪犯张鹤招出新词,他再任户部之前曾在礼部当差,当时应皇命一定宫关女职,收受贿赂之人冒名,算算时间这个人已经入宫了,游一帆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姚子衿,毕竟她的言谈举止其他女官完全不同,而且她一心讨好皇太孙肯定有问题,游一帆派人立刻派人去调查。
殷紫萍和两位公公去送膳食时得知锦衣卫正在抓冒名顶替进宫之人,殷紫萍不由得握住了拳头。殷紫萍回到尚食局告诉苏月华觉得姚子衿有些奇怪,生的如此标志却成为庖厨却什么都会,苏月华觉得姚子衿应该是好人家的女儿,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自然不足为怪,但殷紫萍觉得她竟然还会斗蛐蛐就实属反常。孟紫沄过来告诉姚子衿太子最近需要准备些清淡的食物,姚子衿主动去找到方典膳,近日皇太孙的膳食她想亲自做,方典膳到也是好心之人欣然同意了。
太子每天都在东宫运动,必须要运动一炷香的时间,可这对于太子来说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太子突然想到可以同儿子一起用膳改善一下伙食,朱瞻基自然也不好拒绝。父亲很久不没有吃大鱼大肉自然是觉得饭菜很香,朱瞻基故意说这件事要是让圣上知道了可能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吓得太子赶紧把筷子放下。本来是风羊肉火锅,姚子衿故意放了一些菊花在膳食中也是清肝养胃,太子吃了甚是开心感觉半条命都活过来了。姚子衿还给朱瞻基准备了菊花茶,这段时间下来虽然没有见到这位每日送膳食的人是谁,但好像两人之间总存在这一些默契。
今天考试结束后所有新入职的女官刚回到院子就见到了游一帆,游一帆过来想必没有好事。游一帆想审审每一位人,孟紫沄将名册交给了游一帆拿给他审查想找到冒名顶替之人。苏月华和殷紫萍都介绍着自己的祖籍,但是到了姚子衿这儿,游一帆还是觉得有些不对劲赶紧派人去苏州查查。
朱瞻基得知太孙妃生病了赶紧前去探望,其实夫妻两人只有夫妻之名一向都是相敬如宾,朱瞻基想给太孙妃请太医瞧瞧,结果被太孙妃拒绝了,她说自己坡懂医术小病小痛自己都能医治。朱瞻基顺手将一旁的橘子拿来吃,太孙妃担心传染他,朱瞻基一直知道太孙妃有心结没解开,他只想知道太孙妃是否愿意陪自己度过一身,太孙妃没有回答朱瞻基便知道了答案,朱瞻基直接离开了。朱瞻基回到书斋后也咳嗽不止,太医院开了药,袁公公嘱咐他尽快服下,倒是跑遍的粥朱瞻基甚是喜欢喝。刚服下药朱瞻基就去面见圣上皇爷爷,圣上正在看奏折得知孙子过来直接让他进来了,朱瞻基看见爷爷的胡子上粘有糖还帮他整理,或许也只有朱瞻基能在圣上面前才会变得很慈祥。朱瞻基也发现圣上已经几天没有换过衣服了,圣上说自己总是会想起先皇后以前也是俭朴之人,这些身外之物对于他来说好像也没有那么重要了,圣上还打算在晚朝传给大臣看看,只有朱瞻基很理解圣上的一举一动,朱瞻基还是想帮自己的父亲说话,圣上自然是答应了。
朱瞻基刚出去就咳血,他让袁公公不要声张赶紧叫太医,太医说他是中毒,对方下药量很少,毒性发作的早。袁公公突然想起近日朱瞻基主要服用的菊花锅和粥,他觉得肯定是膳食局的宮婢做的。朱瞻基让袁公公不要轻举妄动,先调查清楚再说。
游一帆找到了姚子衿当年的邻居,从邻居口中得知姚家当时镇上就和一般人家不同,他们家的女人总是胭脂抹粉的,家里有一儿一女,儿子喜欢蛐蛐整日都爱抓,有一日不知怎的女主人就上吊自杀,男主人带着小儿子也投了井,只有小女儿活下来了,也就是现在的姚子衿。姚子衿父母身亡后就被扬州一家人带走了。
姚子衿看见殷紫萍心情不好她好心过去安慰,没想到殷紫萍为了典膳之位起了杀意,想要杀死姚子衿,还好姚子衿反应迅速躲开了。这时游一帆派人将所有女官都叫到庭院内,苏州来的两夫妻辨认姚子衿是否是当年的小女孩,毕竟多年了也只能说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