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宋引章是初来乍到,可举手投足落落大方,尤其是给乐工训话时,表现得从容自如,偏偏在单独面对沈如琢,又恢复小女儿的惶恐之色,对他避之不及。沈如琢百思不得其解,也没有过于纠缠,而是护送了宋引章一段路程,这才就此别过。
正当赵盼儿和孙三娘准备出门寻找宋引章,结果看到她从门外回来,得知关于教坊司的事情。赵盼儿关心则乱,忍不住埋怨宋引章擅作主张,毕竟教坊司鱼龙混杂,她又如何能够应付得过来。
不过念在宋引章一片赤诚,也是想要为大家分担压力,所以赵盼儿主动道了歉,好姐妹之间和好如初。孙三娘觉得宋引章进教坊司,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或许她还能带着达官贵人光顾茶坊,何况近几日生意格外冷淡。
皇城司内关押着辽人细作,经过严刑拷问后,对方交代自己是奉起居舍人石泉的命令,潜入大宋刺探军情。然而石泉虽然官职不高,却也是御史中丞齐牧的女婿,若是此人叛变,必然会牵连到以齐牧为首的清流一派,所以顾千帆一眼看出细作乃是西夏人,其目的是为设下连环局,挑唆大宋与辽人再起争端。
果然细作神色一变,抵死不肯承认,顾千帆命人用钢鞭刺穿他的琵琶骨,亦如活阎罗般嗜血残忍。细作不堪受辱,恶毒咒骂顾千帆,而他平日早已听得习惯,可自从与赵盼儿交往以来,心境也逐渐变得不同,外人眼里的活阎罗,却有着不为人知的苦衷。
也正因如此,顾千帆始终没让陈廉审讯犯人,无非是不想他沾染这等污秽之地。于忠全突然来到南衙,因为遭到陈廉的冷嘲热讽,一怒之下直呼顾千帆大名,后知后觉他已升任皇城司副使,无可避免地遭受惩罚。
接下来的几天里,茶坊客人越来越少,已经没有当初的热闹,更有甚者点了一杯散茶,付下茶钱后匆匆离去。赵盼儿来到街上观察附近的门铺,好奇为何偌大的东京城,一整条街居然没有酒楼食店。
顾千帆如是道来缘由,只因东京街道是以行当区分,恰巧赵盼儿开在了马行街,诸多马畈马市云集于此,所以东京人从小便知药巷局里买生药,潘楼东头置衣裳,若是当真想要喝茶,还需去往茶汤巷,况且普通老百姓鲜少喝雅茶,通常是以散茶为主,既便宜又简单。
可如今茶坊开张,投入不少本钱,赵盼儿已是没有退路。顾千帆一改往日看戏的心态,主动安慰起赵盼儿,同样好奇她对自己的印象如何,毕竟活阎罗的名声在外,恐怕没有多少人愿意接近。
其实在赵盼儿看来,顾千帆完全符合了心狠手辣且诡计多端,当然也是杀伐果断又恩怨分明,反而与她有些相似之处。世上之人千千万,每一人都是不同,至于善恶与否何必在乎他人看法,就算是皇城司的名声极差,可是赵盼儿至今还未看到顾千帆所做的坏事,只要不是无端罗织,颠倒黑白,哪怕是再如何狠辣,那也是国之鹰犬,民之爪牙,她心里真正的英雄。
因为赵盼儿的这番话,顾千帆内心逐渐动容。而此时宋引章来到茶坊,顾千帆向她道明沈如琢并非登徒浪子,平日里善于音律,所以才会主动上前攀谈,没想到宋引章居然误会顾千帆是暗中保护自己,不由一阵窃喜。孙三娘以为茶坊生意变差与顾千帆有关,顾千帆不愿过多解释,索性先告辞离开。
当天晚上,赵盼儿和孙三娘、宋引章商量对策,如何才能力缆狂澜,重新经营好茶坊。孙三娘建议应和百姓喜好,以贩卖散茶为主,宋引章觉得不符合雅致,结果两人起了争执,到最后还得由赵盼儿出面化解矛盾。
依照赵盼儿的方法,决定将茶坊改名半遮面,并且分为两处待客,楼下可以卖些散茶吸引人气,至于楼上继续卖点茶,而且价格要比之前更贵。其意是要重整茶坊风雅,主要围绕着江南第一琵琶高手做文章,所以宋引章每日弹曲不可超过三首,利用起钱王太妃的名号,如此可让那些文人墨客趋之若鹜。
为了避免以后再起争执,赵盼儿建议三人分头管事,她来负责茶坊经营,孙三娘则是厨房采买,至于宋引章应是曲艺摆设。如此就算有不同意见,也可少数服从多数,以防止伤害到姐妹感情,宋引章举双手赞成,她也通过这段时间,不再顾及外人对自己的看法,能够鼓起勇气直面乐籍出身。
果然茶坊重新开张,立马吸引无数文人墨客,诸位先生慕名而来,其中包括浊石先和袁屯田,只为一睹所谓风采。从布置到迎客方式,都由赵盼儿精心巧琢,瞬间让大家眼前一亮,杜长风得知茶坊老板娘的身份,只得绕道而行。
宋引章一首琵琶乐令人如痴如醉,又有上等茶饮与点心,就算是动辄几百文,依旧能让他们心之向往。赵盼儿非常懂得文人的心思,每次只安排十位客人上二楼听乐,其他先生们落后一步,不由捶胸顿足,哀声长叹,之后还会继续登门。
不仅如此,赵盼儿自制一套九九归元茶,极具江南特色,配合着九色名瓷,堪可谓是东京一绝。很快消息传遍了东京大街小巷,引得众学子们议论纷纷,只因天价茶饮望而生却,不过在何四的一唱一和下,他们又觉得物有所值。
随着茶坊生意越发红火,赵盼儿知道这种热度持续不了太久,还得需要其他宣传,首选之人当属花魁张好好。其实早在之前,赵盼儿已经知道张好好所面临的难处,尽管上次她在御前献声引得万民喝彩,可之后便越发不如从前。
隶属于教坊的歌伎多达百余名,眼见春日各色庆典不断,所有人都是牟足了劲地准备进宫献艺,若是官家也下令赏赐彩衣,恐怕张好好的地位不保。所以赵盼儿愿与张好好合作,互惠互利,至少能可令其与众不同。
回去的路上,赵盼儿遇到顾千帆,与之交谈一番,也因为他的亲密行为,怦然动心不已。但是赵盼儿难以接受这种感觉,突然变了态度,反倒让顾千帆觉得奇怪,实在是百思不得其解。
到了晚上清点的时候,赵盼儿发现开张当天净赚营收四百多,足以说明她们的对策有了成效。宋引章先回房休息,可孙三娘察觉到赵盼儿不对劲,忍不住过来关心,才知她对顾千帆的感情,却又捉摸不定顾千帆的态度。
在赵盼儿看来,顾千帆是值得之人,奈何对方虚虚实实,忽近忽远,便会觉得心在悬着落不下,尤其在经历过欧阳旭之后,对于感情变得迷茫无望。孙三娘可以肯定顾千帆的心思,也鼓励赵盼儿勇敢追求,但是赵盼儿受过情伤,不敢轻易托付真心,冷静下来后觉得靠人不如靠己,唯有自立自强方可不惧于色衰则爱驰。
与此同时,顾千帆回想白日里发生的事情,索性向陈廉请教一二,问他如何看待女人喜怒无常。陈廉未曾察觉顾千帆所指何人,表示女人向来先扬后抑,在这关键时刻,绝不能上当,继续保持着冷漠。
而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半遮面茶坊的生意与日俱增,大家都非常喜欢这种氛围,争相排队上楼听曲。反观于忠全意欲报复顾千帆,主动拜访萧钦言之子萧谓,向他透露顾千帆的真实身份来历。
萧谓并非普通贵胄公子,心思巧劲多于常人,一眼看穿于忠全的计谋。其实于忠全还有其他方法对付顾千帆,只不过为避免徒生事端,以及招惹萧相不满,所以这才来向萧谓示忠。何况萧钦言位居人臣,迟早会是未来首辅,倘若私生子的消息落在清流一派手里,必然会成为把柄,所以应当趁着萧钦言还未进京,尽快解决顾千帆这个麻烦。
于忠全带人闯入酒舍,直接在账本里面抽出一张字条,便诬陷赵盼儿是外族奸细,将赵盼儿带去皇城司的大牢。赵盼儿一见于忠全的把戏,就知道于忠全是想借她之手,诬陷顾千帆,可于忠全不管这些,直接拿着赵盼儿的手摁了手印。
宋引章看到赵盼儿被抓,正没办法要救赵盼儿时,孙三娘回来了,她便把实情告诉孙三娘。孙三娘得知赵盼儿被抓,只能想办法去找陈廉,看能否找到顾千帆救赵盼儿。宋引章在无人帮忙时,想到顾千帆说的话,那个沈如琢不是坏人,于是决定去找沈如琢帮忙。
赵盼儿在于忠全摁了她的手印之后,把实情说了出来,说明于忠全手上的字条,并不是通敌卖国的字条。于忠全以为自己的计谋万无一失,没想到赵盼儿早有准备,会把他夹在账本里的字条换了,这让他很意外。赵盼儿告诉于忠全,她在账本里做了手脚,就怕有人想要对她动手,没想到发现了字条。
赵盼儿找到字条,一个字一个字让别人帮忙翻译,这才知道是细作字条,所以换了字条。于忠全得知,自己被赵盼儿耍了,便想对赵盼儿动用大刑,逼赵盼儿诬陷顾千帆。顾千帆在赵盼儿快要扛不住大刑时,出现救了赵盼儿,为了不让赵盼儿再受牵连,只能假装不认识赵盼儿,让陈廉把赵盼儿送走。
赵盼儿回去的路上,碰上了宋引章和沈如琢,为了不让顾千帆受牵连,她便谎称是池蟠把她抓走的,不让宋引章担心。顾千帆对于忠全动用了大刑,然后又去找雷敬,借着于忠全中饱私囊,以及萧钦言的势力,逼着雷敬不得不把于忠全交给他处理,从重用刑。顾千帆得到雷敬的许可,便把重刑的于忠全,泡在热水中,给所有人一个警示,让其他人无法再议论他的事情。
赵盼儿回到了家里,孙三娘这才放下了心,三姐妹抱着痛哭了一起。顾千帆在外人离开之后,才出现在赵盼儿的面前,想要跟赵盼儿谈一谈。赵盼儿把她发现账本问题,以及在账本中做手脚的事情都说了出来,这让顾千帆听了很是担心,因为这件事情太过于危险,赵盼儿差一点就见不到他了。顾千帆怪责赵盼儿时,也说明他装作不认识赵盼儿,就是怕身边不服他的人,知道赵盼儿是他的死穴,会利用赵盼儿对付他。
赵盼儿听到顾千帆的话,忍不住质问顾千帆,究竟他们是什么关系,因为她知道她是贱籍身份,她没有忘记与顾千帆的差别。赵盼儿质问顾千帆,是否想过她的身份,是否想清楚和她之间的感情,让顾千帆想清楚了之后,再来招惹她。顾千帆被赵盼儿问倒了,他没有想过和赵盼儿的事情,只是一心想保护赵盼儿,没想到会伤了赵盼儿的心。
顾千帆在被赵盼儿赶出门时,再次告诉赵盼儿,他会认真去想赵盼儿说的话,这段时间会让陈廉看着,让赵盼儿继续做生意。孙三娘在顾頶贞走后,便怪责赵盼儿,事事都要强自己扛,觉得好和宋引章一点用也没有,所以做什么事情都瞒着她们。赵盼儿被孙三娘一骂,才发现原来是自己自卑,才如此要强什么都自己扛,于是跟孙三娘道歉起来了,孙三娘这才抱着赵盼儿安慰了起来。
张好好拿着赵盼儿送的茶果,哄着姐妹们,池蟠这时跑来找张好好算账,要张好好跟赵盼儿绝交。张好好不答应池蟠的要求,跟池蟠吵了起来,池蟠则威胁不再理张好好,没想到张好好一点也不听。张好好使了性子之后,池蟠一点办法也没有,她于是把赵盼儿送茶果,并不是简单的一盒点心的事情说出来,怪责池蟠连这点心思都不清楚,就只配被赵盼儿欺负得在土地庙哭。
池蟠得知,自己的丑事,被张好好知晓了,于是回去找出卖此事的何四算账。顾千帆审讯了相关人员,得知于忠全收买的是萧谡,于是把此事告诉萧钦言,同时送了一只鹿腿给萧谡,警告一下他。萧谡收到鹿腿正动气时,萧管家回来了,送来了萧钦言的训斥。
萧钦言提醒萧谡,如若再听信谣言对付顾千帆,他就不要萧谡这个儿子,让萧谡好自为之。萧谡无法理解,为何萧钦言如此看中顾千帆,生气地想要找母亲理论,让母亲为他撑腰。萧管家拦住了萧谡,特意提醒一句,让他知道他现在还没有实职,如果去找母亲理论一点好处也没有。
沈如琢来找宋引章,把外面的茶社到处卖半遮面的假货的事情,告诉给宋引章知道,宋引章为此气极了。
宋引章把茶汤巷卖假货,将他们店里的手艺都学去的事情,都如实告诉赵盼儿和孙三娘。赵盼儿早就猜到,半遮面的东西,会被外人给学去,但她觉得这并不是坏事,因为她们的好光靠她们吆喝,并不能让更多的客人知道,有茶汤巷的人帮忙,是一件好事。
赵盼儿随后便想出了对策,在店里做一场回馈老顾客的活动,不用顾客买茶果,便让所有顾客上楼听曲。赵盼儿把茶汤巷里弹琵琶的娘子,请到了半遮面,跟宋引章一起弹琵琶,让所有人都知道,宋引章的琵琶,跟其他人是有区别的。
清茗坊的素娘,听了宋引章的琵琶,意识到自己相差甚远,于是主动提出,拜宋引章为师,留在了半遮面。半遮面的顾客,听宋引章和素娘一曲,一下子就听出了各中的优劣,对这场表演觉得特别的不一般,更喜欢半遮面的表演了。
清茗坊的胡掌柜,得知素娘被半遮面请去了,于是去半遮面闹一场,威胁茶汤巷的二十七间茶社,不招待半遮面的顾客,让大家做个选择。袁屯田等人,帮着半遮面说话,想要缓和一下两家的关系,不让胡掌柜咄咄逼人,可没想到胡掌柜不答应。
胡掌柜不改初衷,赵盼儿则跟胡掌柜算起了账,声称她们开张之前,已经登记了,如果胡掌柜要逼她们关门,她只能放着生意不做,跟胡掌柜告到底。赵盼儿表明了态度,也把胡掌柜看不起她们三个女人,将她们说成是下流货色的话,一一反驳了过去,逼得胡掌柜哑口无言。
胡掌柜不知道说什么好,又不能开罪赵盼儿,只得跟赵盼儿来一场赌局斗茶,若半遮面赢了,他们就不再说半遮面一个字,不再影响半遮面的生意。赵盼儿接受胡掌柜的挑战,所有文人雅士马上聚集到了一场,想看这场难得的斗茶技艺。
杜长风在街上抓住逃课的学生,得知斗茶的事情,也急着赶去看这场斗茶比赛。斗茶之时,胡掌柜用他名柜的工具,想要显摆一下,以示他的茶更为出色,没想到赵盼儿则跳起了舞吸引人注意。胡掌柜看到赵盼儿的做派,指责赵盼儿是青楼作派,杜长风看了实在忍不住,替赵盼儿说了话,让胡掌柜哑口无言。
接下来的点茶环茶,胡掌柜和赵盼儿各凭手艺,文人雅士都为赵盼儿的技艺赞不绝口,只等着看他们点茶的茶色如何了。赵盼儿和胡掌柜的茶色都非常不错,被判平局,大家都等着看接下来的咬盏。水痕这一局,胡掌柜在茶上写的茶字,清晰可见,大家便想判胡掌柜赢,赵盼儿只得让大家稍后片刻。
赵盼儿话音刚落,她的茶中便显现了一幅画,大家这才知道,这是赵盼儿的茶百社技艺,对赵盼儿的手艺赞不绝口,所以判赵盼儿赢。最后一局,是品尝茶的味道,所有人都只觉得胡掌柜的茶是好喝,但赵盼儿的茶却有另一番意境,让人回味无穷,更觉得独一无二,所以人人都选择赵盼儿赢。
赵盼儿的茶艺出色,说的话也非常的得体,让胡掌柜心服口服,也愿赌服输不再为难赵盼儿,更欢迎赵盼儿前去品茶切磋。赵盼儿在赢了比赛之后,给所有人准备了茶果和茶,感谢他们的支持。杜长风在品完茶准备离开之时,不小心绊到了门槛差点摔倒,拿着面粉的孙三娘想要接住他,却没想到来不及了,杜长风直接倒在了她的脚上,被她的面粉洒了全身。
杜长风被面粉遮了脸,孙三娘没有看清杜长风,忘记了他是欧阳旭的好友,只感谢杜长风在比赛时,为她们仗义执言。杜长风在孙三娘走后,才捡起了眼镜,想看一看眼前的人是谁,可没想到孙三娘已经走了,他只当孙三娘是一个贤惠的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