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众人商议之际,蛇姬早已率领妖兵到达神异山外围,眼下白泽重伤,唯有青鸾担负大任,带着大家前去对抗妖兵。朱厌意外发现火龙使者,于是拦住他和鱼姬去路,怒声呵斥,奈何功力不敌,竟被火龙偷袭而亡。
原本鱼姬要跟火龙去见蛇姬,怎料摩昂突然出现,责怪她辜负大公主信任。鱼姬颇为受伤,深知摩昂从未相信过自己,索性拿出珍藏已久的佩环玉穗,当场销毁,随即与他打斗起来,幸好哪吒及时赶来。此际神异山结界崩塌,所有人彻底恢复记忆,风啸歌、神火女陆续归位,五大法宝只剩火龙还被蒙在鼓里,继续效力妖族。
火龙和鱼姬联手杀害龟怒将军,继而离开去见蛇姬。由于前锋军俱灭,银水令牌尚未得手,蛇姬大为恼火,紧接带着金水令牌返回东海龙宫,闯入水精灵寝殿,直接拆穿她与敖揭奸情。
敖揭问心无愧,水精灵更是出言反击,蛇姬重伤敖揭,想要以此性命要挟水精灵,最终水精灵为救敖揭,只好说出金水令牌咒语,没想到蛇姬非但没有放二人离开,甚至用二人性命祭牌。敖揭挡在水精灵面前,直至被吸干精血,水精灵悲痛不已,趁蛇姬离开后,牺牲自己复活敖揭。
画天幻境被破,灵兽族死伤惨重,龙族与妖族一战在所难免。哪吒等人必须尽早消灭妖帝,否则后果难以预料。青鸾无法释怀火琉璃死讯,甚至气愤他们擅自闯入神异山,所以才会闹得当前这般局面。
然而白泽顾及龟仙人出面,同样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所以愿意交出银水令牌,但是要求外族之人待在画天幻境。恰好龟仙人愧疚带给画天幻境的伤害,索性选择留下,守护神异山子民无恙。
大家兵分两路,摩昂和小龙女懂得水性,拿着银水令牌前往东海龙宫拦住蛇姬,避免四大龙王祭坛。至于哪吒则去魔宫对付妖族大帝,龟仙人想让龟兵们跟随哪吒,结果哪吒亮出四样法宝化作人形,表示不需要龟兵帮忙,还是留在神异山保护大家。
鱼姬来到祭坛中央,回想着母亲生前讲述她与妖帝的过往,心中恨意更胜几分,誓要血债血偿。四海龙王发现太昊正一气逐渐衰落,悉知妖族大帝的阴谋即将得逞,二龙王敖钦惊恐万状,三龙王敖闰心急如焚,唯有四龙王敖顺较为理性,认为祭坛急需龙血,目前未见妖兵出现说明蛇姬还没找到银水令牌。
东海龙王敖广自责迎娶妖妇,闹得四海不宁,但是敖闰表示也怪大家各自为政,平时疏于来往才会让蛇姬有机可乘。当初天下大旱,四海均被玉帝问责,敖闰悉知大哥一贯按时降雨,分毫不差,因此怀疑蛇姬从中蛊惑。怎料蛇姬巧舌如簧,不仅辩得敖闰哑口无言,更对敖钦和敖顺各种谄媚,拉拢人心。
与此同时,妖族大帝终于等到太昊正一气衰退,妖族总算可以东山再起,重新改写历史,睥睨天下。
祭坛开启,妖族大帝将以龙血献祭,哪吒先行赶往魔宫阻止,所以便与法宝们互相配合,全力对抗暗黑使者,俩人打斗不分上下。妖帝早就看穿哪吒耍花招,故意拖延时间,可在眼下不得再有任何耽搁,于是吩咐火龙使者上前相助,趁其不备,施法攻向哪吒,火龙连同受难,继而恢复记忆,幻化火尖枪原型。
小龙女经由摩昂陪同,亲自向蛇姬宣战,要求单打独斗,倘若她输便会双手奉上银水令牌;若是她赢就要将父王失去的一切悉数讨回,无论是整座东海龙宫,亦或蛇姬和妖帝本人性命。怎料摩昂注意力放在祭台激战,全然没有发现鱼姬暗中使坏,待他反应过来,竟见小龙女为躲毒镖,却让蛇姬顺手抢走银水令牌。
蛇姬小人行径,直接将小龙女打下祭台,并把她和摩昂困在屏障之内。小龙女切齿指责蛇姬出尔反尔,尤其听到鱼姬悉知银水令牌咒语,包括水精灵与敖揭死讯,顿时陷入悲痛,既恨又怒。
虾兵蟹将们奉行敖揭之命,偷偷潜入地牢带走四海龙王,结果众人还未来得及逃离,却让暗黑使者抓去。祭坛之上,暗黑使者将四海龙王绑在石柱,直至太昊正一气彻底衰退,妖族大帝以金银水令牌作辅助,打算开始炼化魔功,没想到四海龙王作假,暗黑使者和鱼姬联手策划背叛是真。
妖帝反被伤及心脉,鱼姬举起母亲遗留发簪,坦明真实身份。当年妖帝重伤倒在鱼妖门前,后来幸得鱼妖所救,与其相爱,暗结珠胎。然而妖帝不忘宏图大业,因此留下发簪,不告而别,随即迎娶蛇姬母亲,建立魔宫,导致鱼妖郁郁寡欢,气竭身亡。
暗黑使者眼见妖帝成为手下败将,顿时气焰嚣张,狂妄声称蛇姬处心积虑谋夺妖族,纵然妖帝曾经辉煌一时,最终依旧众叛亲离。妖帝勃然大怒,转瞬吸光暗黑使者与蛇姬妖气,将他二人重伤在地。暗黑使者临终前握住蛇姬双手,询问她是否爱过自己,奈何蛇姬如实相告,使得他崩溃大笑,泪流满面。
鱼姬眼见暗黑使者狠辣无情,当场杀害亲生女儿和手下,只觉触目惊心,唯有献出四海龙王,供他修炼。四海龙王命丧祭坛,小龙女痛不欲生,结果哪吒突然飞身而来,敖揭更是破除屏障,恢复众人自由,鱼姬趁乱开溜,躲在暗处窥探。
如今五件法宝归位,哪吒法力大增,小龙及时以金银水令牌相助,二人联手对抗妖帝,终将妖帝斩杀,魂飞魄散,一缕妖识进入水舞者项链。妖帝被灭,四海龙王重获新生,彻底收复东海龙宫,大家悉知太子敖揭忍辱负重,敖广深感欣慰,更对儿子引以为傲。
哪吒帮助水族平定四海三界,居功至伟,小龙女走到哪吒身边,向他道谢,含羞浅笑。摩昂站在旁边目睹此景,既喜悦又心酸,不由想起曾在昆仑仙院暗恋小龙女,而哪吒则让他尽早告白。
由于摩昂的礼物迟迟没能找到合适机会送出,最终哪吒代他转赠给小龙女,谁知小龙女因此产生误会,根本没听任何解释,带着礼物兴高采烈地离开。从那以后,误会便在小龙女的心里生根发芽,如今摩昂见她满眼皆是哪吒,有些失落的同时,也便彻底释怀。
东海龙王敖广设宴款待众人,小龙女打算将金银水令牌送还给神异山,而大太子敖揭始终无法忘却水精灵与他相伴的点滴,包括在关键时刻舍身相救。敖揭认为白泽和青鸾可以修复金银水令牌,于是特地请命护送令牌重回画天幻境,发誓定要好好守护水精灵。
敖广悉知儿子真实想法,索性让他了却心愿,只是感慨敖顺、敖丙无法复活。哪吒自知敖丙因他而死,深感愧疚,当场落寞离席,结果不由自主走到小龙女寝殿门口。小龙女匆忙追来,俩人互诉衷肠,虽未捅破彼此窗户纸,却也不言而喻。
哪吒提前辞行,准备先回陈塘关看望爹娘,小龙女在他走后拿出金水令牌,顺带缅想水精灵,以及昆仑仙院的一切。小龙女十分在意哪吒,可是又怕父王因为敖丙之事不认同他,幸好哪吒现在成为东海功臣,经过反复思量纠结,终于寻到借口可以为哪吒辩解。小龙女正要去找父王探口风,怎料竟被水舞者项链中的魔气侵入,瞬间晕倒。
姚纯纯思念哪吒过度,若非李靖与杨婶及时赶来,恐怕早已上吊自杀。就当李府上下尚且沉浸于悲痛之中,哪吒的出现无异于意外之喜,姚纯纯紧抱哪吒喜极而泣,李靖亦是多有感慨。
哪吒为爹娘讲述这一路来的惊险波折,好在最终平安无恙,而他也从此番历练中有所成长,道心坚定,明白不可再像以前那般轻易受到外界诱惑,以后必要肩负起复兴正道,降妖除魔的重任。
如今四海平波刚定,暂且先让水族精锐休养生息,敖广表示父辈已老,想从小辈中推举才德兼备之人担任四海共主。原本敖广极其看好摩昂,但是摩昂坦言小龙女更是共主合适人选,况且早在陷空岛内成为女王。
此时小龙女已然苏醒,只是妆容打扮皆换,宛如变了一个人,直至来到敖广和摩昂面前,大家才知妖族大帝未死,元神附在水舞者项链中,借机占据小龙女身体。然而小龙女精元不够,倘若精元耗光得要另寻载体,所以妖帝想要不死之身。
当初妖帝委派暗黑使者杀死敖丙,仅以反间计挑唆敖广找上哪吒,使他当场自刎而亡。后来观音大士和太乙真人为哪吒的元神灵珠子创造莲花真身,此身不死不灭,方为妖帝所寻之身。敖广担心哪吒不肯出面救小龙女,可摩昂悉知哪吒脾性,代替敖广亲自前往陈塘关。
五大法宝跟着哪吒回到家,亦感受到家的温暖,并且李靖与姚纯纯更将他们认作子女,五大法宝颇为触动,直接跪在地上,拜扣李氏夫妇作爹娘。
虽然哪吒现已回家见过爹娘,但因时日一久,心中难免挂牵小龙女,姚纯纯看穿儿子想法,又知儿子不懂男女之情,也便耐心开导,同时劝他勇敢告白。而在此时,李靖来到哪吒房中,姚纯纯想让父子二人好好聊聊,于是先行离开,哪吒早已明白父亲并非表面那般冷血无情,和他更是重归于好,使得靖颇为动容。
五法宝守在门外开心不已,尚且沉浸在拜认新爹娘的喜悦中,当他们得悉摩昂来意后,火龙先将摩昂打发走,随即决定瞒下此事,其他人纷纷附议赞同。怎知哪吒独自在房内再三思量,打定主意要去东海跟小龙女表明心意,五法宝阻拦不得,只能随他前去,结果刚到龙宫就见小龙女已被妖帝附身。
敖广想起当初受暗黑使者所骗,愧疚难当,立马向哪吒致歉。哪吒不计前嫌,决意要救小龙女,愿作妖帝载体,但是五法宝深知灵珠子先前重生过一次,倘若妖帝再次进入哪吒体内,恐怕哪吒永远无法复活。五法宝先行对抗妖帝,却被妖帝轻易逃脱,挟持哪吒飞出东海,准备换身。
眼见妖帝手持魔剑攻向哪吒,五法宝化作原型为哪吒护体,小龙女在关键时刻清醒,拼命抑制魔气要求哪吒离开,岂料妖帝重新夺回身体掌控权,更将哪吒束缚。哪吒强行生出三头六臂,顺势抢走水舞者项链,击杀妖帝,奈何妖帝若死,小龙女自然无法存活,哪吒抱着小龙女嚎咷痛哭,竟没想到小龙女奇迹醒来。
二人死里逃生,重逢之喜更胜,分外珍惜这份来之不易,没想到观音大士突然出现,点化他们窥探子虚幻境中的因果,了解到小龙女和哪吒拜堂成亲后的短暂一生。虽然幻境之内充满美好甜蜜,可是小龙女悟彻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不应看重儿女私情,天地之大,还有许多重要事情等她去做。
哪吒认为人有小爱,亦有大爱,所以他想尽自己所能去匡扶世间正道,维护三界和平。于是哪吒决定留在人间修炼,继续斩妖除魔,小龙女掩下伤感,愿意跟随在观音大士身边,前往紫竹林修养心性。
观音大士闻言欣慰,承诺会在封神榜上记载哪吒,随即便让小龙女先回东海与家人辞行,待俗事皆了,她将亲自接引小龙女离开。哪吒与小龙女击掌盟誓,约定几百年后再见,小龙女强颜欢笑,紧接赶往龙宫拜别父王,并且恳请摩昂在她走后担任水族共主,保护四海子民。
摩昂临时受命,强忍悲痛,承诺不负小龙女所托,敖广更是老泪纵横,目睹观音大士前来接人,小龙女飞身而去,临走前答应会回东海。数百年间,小龙女待在紫竹林内领悟世间真谛,哪吒摒弃杂念,同五法宝游历四处,遇妖魔则除,见疾苦则助,成为众人口口相传的民间英雄——李哪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