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文昌不在家的一个月里,史英萍因为谷裕闽在学校不听话,被学校老师叫了无数次。史英萍管教不了儿子,在岳母的煽风点火下,直接把谷裕闽送到了沈福海家,让谷文昌不要一心想着东山的树苗,也要浇灌一下家里的树苗。谷文昌哭笑不得,只得把谷裕闽留下。
谷裕闽在谷文昌的身边耳濡目染,一边做作业一边旁观父亲与沈福海在一起认真研究种树的事,还写了一篇题为《我的傻父亲》的作文,把谷文昌痴迷种树,傻头傻脑一根筋儿的执着劲头写得淋漓尽致。
谷文昌看着儿子写的作文,一边偷偷擦去眼角的泪水,一边在史英萍面前夸奖谷裕闽的文笔还不错,诙谐幽默。可他的态度却让史英萍更生气,便与谷文昌约法三章,教育的事自己负责,学校找家长的事谷文昌负责。
谷文昌和学校老师沟通后,也认为教育孩子责无旁贷。晚饭后,他把三个孩子聚在一起,用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们明白治沙的重要性。如果不将东山的沙暴彻底治理好,种不出粮食,那么东山的百姓们就永远吃不饱饭,更吃不上好吃的米饭、馒头。
为了治沙,想要种树绿化东山的念头在谷文昌脑中越来越清晰,他说服老脑筋沈福海共同开启了种树计划。谷文昌专门从其他地方的沙地里挖来了树苗,圈起一块试验地想试验种植。沈福海因为只种过农作物没种过树,刚开始对此并无信心。谷文昌鼓励他不怕吃苦广泛实践,早晚有一天会把寸草不生的东山变成鱼米之乡。
可天不随人愿,移栽来的不同树种在岛上接连死去。可谷文昌不气馁,一边安慰沈福海一边决心再出去找新树种,他相信早晚有一天会找到适合东山的树种。谷文昌无意中听说齐武胜家里有几盆外地朋友送来的花草,便打起了这几株花草的主意。
谷文昌软磨硬泡,硬将齐武胜的花草要来,栽种到了试验地里。结果,这批花草也难逃惨死的噩运。齐武胜得到消息后,气极败坏地来找谷文昌算账,谷文昌只得赔上笑脸好言相劝。
谷文昌越来越忙,不仅经常三更半夜才回家,还总顾不上吃饭,胃也越来越不好。刀子嘴豆腐心的史英萍禁不住母亲的一再挑唆,又担心他的身体抗不住,跟他大吵一架后,把谷文昌撵出了家门。谷文昌只得搬着铺盖住进了办公室。
史英萍的母亲一见女儿女婿总也不和好,便后悔不迭。一边劝女儿早日回心转意,一边借着给谷文昌送饭之机劝说两人和好。谷文昌忙完工作回到家,主动给史英萍道歉,夫妻二人和好如初。
林岭东帮谷文昌要到了林业学校的大学生吴志远,谷文昌像是得了块宝。吴志远刚来报到,就被谷文昌带到了种植试验田里,让专业出身的吴志远主要负责技术方面的工作,沈福海给他当助手。
陈文才由警卫员提升为县委通信班长。他对这个新职位并没多少兴趣,只想一心干好谷文昌的警卫员工作。谷文昌鼓励陈文才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同时提醒他作为领导更要注意影响,不要再像以前那样天天往铜钵村跑了。陈文才一一记下。
与此同时,朱才盛顺利通过了政府的招工考核。招工人员见他条件不错,建议朱才盛去公安局工作。但朱才盛从小的梦想就是给谷文昌当警卫员,这次他终于能如愿以偿了。就这样,朱才盛成为了谷文昌新的警卫员。
一切准备就绪后,谷文昌在大会上提出了全面造林治沙的想法。会上,他真诚地讲述了自己的洞房花烛夜如何被风沙断送,自己对风沙是怎样的深恶痛绝,下决心一定要想办法把东山的老百姓从苦难中拯救出来。
没想到,一向支持谷文昌的老搭档齐武胜,却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他在查阅了东山的大量历史资料后,认定东山根本不具备治沙造林的条件,觉得谷文昌的想法就是白费力气白花钱。谷文昌却坚信治沙造林不会比共产党推翻旧中国更难,真正为东山的老百姓办点实事才是身为一名共产党员的领导干部应该做的。
会议开了很长时间,最终也没能形成统一意见,让谷文昌很是郁闷。开完会回家后,史英萍又说他在工作的方式方法存在问题。得不到众人理解的谷文昌更加憋闷。因为试验田之前种下的树苗接二连三地死去,财政又没有治沙造林的专项拨款,谷文昌便自掏腰包拿给吴志远,让他去买树苗,继续造林试验。
尤团长为谷文昌打听到,秀珠的丈夫朱福来在东山保卫战的阵亡名单中,但不是我军打死了,是被国民党的军官当逃兵打死的。当史英萍从谷文昌口中得知这个消息后,不知是喜是忧。谷文昌叮嘱她身为妇联干部,要先做好秀珠的安抚工作,再为秀珠的幸福出发。
史英萍专程来到黄秀珠家,一边将朱福来的死讯告诉了她,一边安慰孤苦无依的秀珠,妇联就是她的依靠。史英萍鼓励黄秀珠,不但要幸福生活,还要为建设幸福东山出力。
因为谷裕闽生性顽劣不好好学习,谷文昌看到他考的零分试卷就气不打一处来,狠狠地打了孩子一顿。心疼外孙的岳母看不下去,数落女儿女婿下手太重,赌气要带着谷裕闽回老家。谷文昌事后也后悔自己下手太重,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治沙造林的事没个着落心情不好。
谷文昌坚持治沙造林的初衷不改,精心准备了一番后再次召集会议,就上次会议时齐武胜提出的,县里财政根本没钱想种树的事,仔细算了一笔账,算得更细致,更具体,把种树算成了一笔稳赚不赔的生意,有板有眼地将以齐武胜为代表的干部们说服。
谷文昌先是用数据说明治沙造林是项稳赚不赔的买卖,又搬出历史上东山曾是绿树成荫的好地方,来证明在东山种树是绝对具备可行性的。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县里最终决定拨款,全力支持东山植树造林。
吴志远找了一些代表性的树种,带到林业科专门选定的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沙地上培植,可是因为土壤、沙质和环境不同,树苗最终都没有成活。当谷文昌将财政拨款的好消息告诉吴志远时,吴志远正因为移植过来的树木均未成活而忧心忡忡,打不起精神。
看着一株株莫名死去的树苗,吴志远不禁伤心落泪。他把周边能找到的树种全都找来了,种植的每一步也都是严格按照书本来的,不知道自己到底错在哪里。谷文昌一边鼓励吴志远不要心急,调整心态再接再厉;一边劝给他当助手的沈福海,要多给年轻人一些时间。
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不成有效的方法,吴志远陷入迷顿。谷文昌带吴志远去山顶鸟瞰东山的全貌,并用蜘蛛结网的精神鼓励他不要轻易放弃,要像蜘蛛那样几经失败却依然坚持。只要他们咬牙坚持不放松,早晚有一天会为东山织成一张绿色的大网。
谷文昌又将县委班子的会议开到了试验田现场,恳请党员干部们全力支持治沙造林的工程。在他的鼓动下,齐武胜当面向试验田的工作人员们表态,要不怕失败大胆试验,县里就算砸锅卖铁,也会全力支持这件造福千秋万代的事。
谷文昌专程找来陈文才,试探他对黄秀珠的心意是否有变。谷文昌心里清楚,秀珠因为朱福来的事,一时半会儿肯定走不出来,不知道陈文才能否耐心地等下去。陈文才却好像成熟了,经历了这么多,他对黄秀珠的爱已经成长为大爱,愿意一直等到黄秀珠走出阴霾。
陈文才又主动找到秀珠,表达了会给她足够的时间去接受,自己以后也会像哥哥一样与她相处的心意,让秀珠不要有任何负担。他的真心和坦诚让秀珠非常感动。史英萍想尽快撮合秀珠和陈文才的婚事,免得误了一场好姻缘。谷文昌却认为可以再给二人多一些时间,水到自然渠成。
潘光宗见秀珠孤家寡人便起了色心,上门纠缠秀珠,气得秀珠把他打出了家门。这一幕被朱才盛看到,赶紧告诉了陈文才。陈文才拔腿就跑向铜钵村,硬压着潘光宗去秀珠家门口道了歉。并警告他不得再犯。
史英萍正在策划东山保卫战胜利三周年的庆祝活动。在谷文昌的提议下,她找来了铜钵村的妇女们一起排练节目,秀珠、春妹也在其中。情窦初开朱才盛因为恋上春妹,有事没事的天天往排练场跑,搞得春妹都没法安心排练了,被史英萍在谷文昌面前告了状。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演出非常成功。
新一批的树苗再次种了下去,谷文昌来到现场一株株地仔细察看,满心期盼着这批小树苗能够成活,精心呵护的眼神简直比看自己的儿子更加怜惜。
顽劣成性的谷裕闽又被学校通报批评,气愤的谷文昌想再次教育儿子时,谷裕闽却抱怨父亲只顾着绿化东山,根本不顾家庭和孩子,说的谷文昌哑口无言。
潘光宗求婚不成,便在村里四处造谣黄秀珠和陈文才的事。黄秀珠受不了舆论的压力,主动与陈文才分清了界线,让陈文才不要再管自己的事情。自秀珠走后,陈文才便像丢了魂似的。史英萍听说后,想着找个合适的中间人,把两人的这层窗户纸捅破了,免得误了一场好姻缘。
因为国内的树苗均试种不成功,谷文昌便鼓励吴志远扩大实验苗圃,尝试海外树种,经谷文昌同意,吴志远花巨资购买了一批海外树种,移植到了试验田中。可没想到几周后,这批海外树种也死掉了。
因为购买这批树苗的经费是挤占了改善东山饮用水的费用,谷文昌自觉难辞其咎,主动站出来承担相应的责任。但同时他也再次当众表态,无论如何,坚持试种的道路绝不能停。
吴志远因为忍不住压力,想退出项目组;沈福海也在屡次失败的经历中,认为绿化东山这条路走不通,也萌生了退意。一时之间,各种困难、压力都压在了谷文昌的肩膀上,让他一筹莫展。
史英萍不忍心看谷文昌再这样为难下去,好心劝他不要再固执下去,继续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谷文昌本来心里就憋屈,再加上老婆也不支持自己,一气之下掀翻了桌子,夫妻二人再次闹翻,谷文昌一气之下离家出走。
岳母见状,悉心劝解女儿要理解女婿。在母亲的劝说下,史英萍的气消了,也充分理解了谷文昌的苦衷。自此,史英萍全力承担起家务的重担,支持谷文昌安心工作。谷文昌被妻子的善解人意所感动,重拾信心再次出发。
谷文昌劝说打退堂鼓的吴志远,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没有干不成的事。他绝不相信找不到适合东山的树种。在他的悉心劝说下,吴志远改变主意留了下来。解决了人的问题后,就是钱的问题了。考虑到种树花费了太多的钱财,而县财政本就已捉襟见肘,县里暂停了种树的财政拨款。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钱就没法买新树种试验。谷文昌为了造林,把主意打到了自家的存款上,想趁半夜妻子睡着时偷走存折,却没想这一举动被中途醒来的史英萍看了个清清楚楚。史英萍并没有当面戳穿丈夫,反而在早晨上班前,主动把家里的一部分生活费留给了谷文昌。让谷文昌很是感动。
吴志远用这些钱又买回了一批树苗,再次种了下去并精心护理,可不出意外地再次失败了。谷文昌考虑再三,打算先将植树试验田的事暂时搁下,用一个月的时间亲自带队,对东山实施一次实地测绘,摸遍东山的情况,为将来的植树造林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