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光在家门口看到高平接小花下班,他埋怨高平不该在妈妈面前提起梁冬芳的事,高平打着哈哈赶紧跑进了屋。
回功德林后,梁冬芳向王英光汇报,杜聿明和陈瑞章可以出院了,另外黄维、康泽、王隆基得的是慢性病,得慢慢治疗,王英光不满医疗资源有限,自己的干部战士得了病都不舍得去医院治疗,都让这些人占了去,贺春年教育他思想境界还需提高。
贺春年向学员宣布:根据上级要求,全体学员要建立资料档案,第一阶段由个人撰写自我简历,要求真实准确,第二阶段,根据写的情况,管理所提出问题和要求,个人对简历进行修改和补充。即日起晚上时间留给大家撰写个人简历,要求一个月内完成。会后,王耀武告诉黄维,共产党是想让他们通过写个人简历认罪悔过,黄维认为战争时期各为其主,他并无罪过,王耀武提醒他当年曾带部参加莱坞会战的时候造成大量的百姓伤亡,他要负主要责任,黄维气愤这是强权逻辑,让自己对共产党卑躬屈膝俯道称臣,他宁肯去死。
杜聿明出院回到了功德林,黄维告诉王耀武,听说共产党对杜聿明治病用的药都是从香港买过来的,官大还是享福。他觉得王耀武现在对共产党是又敬又怕又爱又恨,王维武不屑黄维也是这种状态。
王英光向贺春年抱怨这些学员的医疗费花了整整四百块钱,相当于作战团队一个月的伙食费,两人说起在功德林里只有杜聿明上了全国要犯名单,他是淮海战役的头号战犯也是功德林的头号战犯,王耀武是封疆大吏,他的影响在华东华北,但杜聿明是战区司令,他的影响在全国,这也是他上榜的原因。
梁冬芳拿着学员的医疗报销单让胡大树签字,胡大树生气这些人在国民党那得了病,倒让共产党掏腰包治疗,他拒绝签字,让冬芳去找所长签。
王英光和贺春年来宿舍看望杜聿明,熊益平汇报,杜聿明的结核病已经控制住了,但他的脊椎骨已经完全变了形,睡觉比较困难,他听说有一种治疗方法是买一个模具辅助治疗,王英光指示让熊主任立即去买模具,杜聿明非常感动。王英光得知陈瑞章的心肺功能还没完全康复,安排他和杜聿明以后不出早操不参加劳动,吃病号小灶,饮食起居由熊主任来照顾,陈瑞章惭愧自己已成了废人,太给他们添麻烦,贺春年鼓励他好好养病,争取以后做社会主义新人。回来后,贺春年说起国民党军官身体普遍不行,王英光奇怪为何国民党不给他们治疗,春年告诉他蒋介石认为这些人应该舍身成仁,不像共产党,他当年生了病上级曾要动用地下党的关系把他运到北平治疗,善待战士也是他们们的战斗力之一。两人商量,杜聿明的态度已比之前有了很大的转变,这是是个好的开端,要求他也写简历,这样可以帮助他认识过去,开创未来。
叶立三晚上来到医务室找熊益平,熊益平之前被俘后,解放军直接让他去了战地医院,后来被调到功德林医务室。叶立三奇怪熊益平留用时为何不反抗,熊益平告诉他,自己参加抗战时是想报效祖国,早对国民党的内战政策心生反感,已申请退伍还乡,只是上级一直没有同意,有很多基层官兵军装没脱就调转枪口了,一场仗打下来很多都成了解放军骨干了。叶立三非常好奇共产党是怎么做到的,熊益平笑道像是有魔法,叶立三气愤都是共产党的宣传。熊益平给他检查后,告之心肺正常,那次是因跑步跑得太快,心肺功能没跟上导致休克。他建议熊益平最好去军区医院做个体验,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叶立三却称他巴不得得个大病死了算了,这样共产党和国民党都不用牵挂自己了。临走时,叶立三洗了手,熊益平观察到他有洁癖,于是告诉叶立三:热爱清洁的人也热爱生命。
晚上,王英光在日记中写道:杜聿明和陈瑞章出院后精神面貌不错,杜聿明做为国民党高级将领,身患多种疾病,在我党的政府关照下痊愈了,这是共产党人道主义的体现。冬芳借给王英光送药的时机让他签学员在医院的报销单,王英光了解情况后答应回头做胡大树工作让他签这个字,梁冬芳开玩笑说若做不到就给政委告状,英光问起冬芳那把枪是否上交了,冬芳告诉他已经还给一位老首长了,英光好奇地问起老首长的名字,冬芳调皮地跑开了。
次日一早,王英光搬资料时突然头晕目眩,待通讯员进来后,又自行恢复了,他就没有在意。叶立三到王英光办公室,抗议管理所在生活上虐待他们,他们想吃顿红烧肉要求了多少次了都没实现,王英光答应等到新年满足他们这个要求,叶立三不同意。王英光告诉他学员的伙食标准是大灶每人每月10元,小炳16元,而他们自己战士的标准是每人每月4块钱,北京市民是每人每月两块钱,学员早上有鸡蛋肉菜包吃他们自己人根本没有,王英光把叶立三带到管理所教员食堂,叶立三看到他所说果然不虚。又猜他们一定有津贴,王英光告诉他津贴标准是战士每月两块钱,他这个正团级干部也只有四块钱。但学员的日常用品全是公费开支,他们的全要自行购买,叶立三再也无话可说,灰溜溜地走了。胡大树听说叶立三要吃红烧肉气愤他们太过份,王英光建议把公安部给他们颁布的伙食标准公布出去,这样学员就不会胡思乱想了。
很快,功德林将学员生活待遇标准贴到了公告栏上,饮食服装、日用品价格以及伙食标准一一列举开支。
学员们看了布告栏纷纷议论他们在功德林的生活标准远远超过了当年在国军的标准,当年的国军供给不足,只打欠条,然后不了了之,叶之三气愤大家都是见过世面的,竟被这些小恩小惠蒙了心智。王耀武追上叶立三,劝他收敛一些,小心枪打出头鸟。
王耀武第一个交了简历,写的非常详细,贺春年和王英光讨论王耀武这个人世故圆滑而且聪明,这和他的出身有关,他小时候在上海的店铺里做过伙计,后来到了国民党军营,人缘非常好,很多地方的龙头老大都买他的帐,听说他送礼的时候连蒋介石身边的卫兵都会送到,人情世故处理得面面俱到,所以晋升得特别快,但他从不贪污,他的生意遍布重庆、武汉和上海,解放后搜他家时并没有金银珠这玉,只搜到他家后院有两台美式拖拉机,他告诉陈老总打算带着拖拉机回家种田,陈老总还夸他人品不恶。所以他是个非常识时务的人,知道国民党大势已去,选择了服从改造,过去他曾率数十万大军和日寇做过殊死搏斗,但在他身上,丝毫没有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傲慢。贺春年认为王耀武的简历虽然写的有很深刻,也有思考有悔过,但仍不符合要求,没有高度和深度。
贺春年找来叶立三,指出他的简历只写了短短的两百个字,不符合要求。叶立三认为他已把自己的经历写清楚了,而且败军之将不可言勇,贺春年提出可以为他专门安排时间详细撰写,叶立三拒绝了。胡大树认为叶立三思想反动,根本不接受思想改造,不服从管理,贺春年教导他,学员越是这样,他们越应该有耐心,王英光想到了一个办法可以打消他的反动气焰。
蔡守年主动找胡大树请教简历应该怎么写,他看到其他学员都是简简单单在写,如果他把过去做的那些和共产党作对的事如实写出来,结局只有两个字:枪毙。大树送给他六个字:好好写,认真写。
杜聿明写道:1948年秋,他从东北战场撤出后已经身患重疾,本想到美国治疗,这时中原告急,蒋介石命令自己前往徐州指挥会战。杜聿明想起了当年徐州会战时,他命人把院中的树砍了,认为四方小院里有棵树象征“困”,不吉利,想起这段往事,杜聿明百感交集。
一日,叶立三拒绝出早操,只有王英光知道原因:三年前,蒋介石破格提拔叶立三成为整编师的师长,他是在用实际行动反抗改造,报答蒋介石父子对他的知遇之恩。王英光明白叶立三此举是企图激怒他们,毁了自己,以此破坏管理所对待战犯的政策,所以他们千万不能上当。
学员们发现杜聿明的个人简历写得很有分寸,纷纷拿来仿效。晚上,王英光从梁冬芳处了解到叶立三有洁癖,而有洁癖的人是很爱惜生命的。就如古时的洪承畴,皇太极看到他被关了一个月,身上仍然一尘不染,从而猜到洪承畴根本不想死,反而求生欲望特别强,王英光听了茅塞顿开,兴奋地告诉冬芳,她这回又立功了!
第二天,王英光告诉贺春年,他打算对这些学员采取重点进攻各个击破的办法,拿叶立三做个典型,对他思想上的改造,首先要做到和他人格上的平等,而且要用最朴素的价值观和他谈,他年轻时学的是电气,英光打算通过一个途径帮他实现年轻时的梦想。
王耀武来宿舍看望杜聿明和陈瑞章,碰到冬芳扶着杜聿明来到操场晒太阳。贺春年欣慰杜聿明的身体比进来时好多了,王耀武告诉他,杜聿明当年本打算到美国治病,已到上海又被蒋介石追回来了,那时蒋介石确实是无人可用了,王耀武早知道山东战场国民党打运动战根本不是解放军的对手,但陈诚偏不听他的,他后来跑到南京找老蒋磨牙,老蒋当面听他的,待他回到济南又听陈诚的,导致山东战场国民党几十万大军被灭了。他本给老蒋建议那时唯一的办法是保住 实力,退守战场,他却根本不听自己的,否则如今说不定国共两军还在相互对持互相开炮。话一出口,王耀武立即意识到失言,赶紧改口说国民党已经腐朽没落,失败是注定的。
王英光找到叶立三谈话,询问他反动的定义是对人民有益的事情他全都反对,他是否是这样的人?叶立三否认。王英光告诉他蒋介石集团的失败已经证明他是腐朽反动逆历史潮流的,但叶立三认为共产党是胜利者也应该尊重他们的信仰。他信仰领袖效忠党国,王英光称他这不是信仰是利益,叶立三补充他信仰忠义礼信,王英光称这是文化传统,叶立三又称他信仰军人的天职视死如归,王英光告诉他这更不是信仰,是职业精神。他自己信仰马克思主义,这是一套非常完整的理论体系。叶立三认为他们都是职业军人,服从命令是他们的天职,王英光告诉他必须为自己过去的错误选择负责,他现在是战犯,这是人民的选择。他看了叶立三的档案,了解到他年轻时去过德国留学,想实业救国,后来弃文从武,他年轻时也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现在有一个机会可以让他完成年轻时的梦想,叶立三明确表示他不愿意,王英光告诉他,只要他愿意尝试,军中无戏言。
胡大树让蔡守元把上次执行任务时给他的罗盘还回来,蔡守元恳求能让自己留下玩,胡大树不同意,让他改天主动交上来。
贺春年发现杜聿明的个人简历成了一个范本,近期交上来的简历都是参照他的思路写的,王英光认为这个现象说明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只能到这个层次,但最起码这项任务让他们产生了反思,这对学习改造很有意义,贺春年决定对他们的个人简历提出问题和要求,激励他们继续进步。
杜聿明在操场上和刘安国等人讨论起了当年的淮海战役,他们认为那时的国民党虽然兵力占了优势,但作战能力不强,人心惶惶,士气不高,蒋介石早该听王耀武的劝放弃华北山东,保存实力。贺春年远远地看到他们在聊天,问起王耀武为什么国民党军官身体普遍不好,王耀武称国民党中能享受丰厚物质待遇的并不是很多。
王英光问起王耀武国民党军官普遍身体不好的原因,王耀武告诉他,国民党里师长以上官职的人多如牛毛,而好医院都在上海北平的大城市,蒋介石对生病军官的身体并不重视,导致他们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王英光鼓励王耀武继续努力改造,坚持下去会和亲人团聚的。他委托王耀武劝叶立三接受管理所给他的机会,完成他年轻时实业救国的理想,借此机会完成他思想上的改造。
刘安国等人和杜聿明在操场上聊天,刘安国告诉杜聿明,蒋介石将淮海战役的失利归结为他指挥无能,导致东北战场的失败,称他是千古罪人。众人替杜聿明打抱不平,气愤当时蒋介石补给不给,增援部队不到,杜聿明托着病体指挥作战,蒋介石怎能将战败的原因归罪于前线部队,是他把国民党几百万的部队两年时间败光,把好好的一手牌打成了烂局,最后自己倒带着老婆孩子逃到了台湾,把他们丢给了战俘营,他根本不配当领袖,早该自杀谢罪,杜聿明听了大家的话一言不发,伤心地落了泪。王耀武过来劝大家聊天有点分寸,不要给共产党添麻烦,刘安国和黄维悄悄议论他就是个投机分子,想讨好当局,早些出去。
熊益平给杜聿明检查后向王英光汇报,他的脉搏太虚弱,需要马上送医院。王英光回家告诉了英明功德林里叶立三的情况后,建议他找个技术员跟着叶立三边工作边干边学习,但他的身份要保密。很快,英明带着厂里的技术员小陈来到功德林请叶立三帮助他们攻克技术难关,叶立三得知英明是王英光的弟弟,问他是否知道自己的身份,英明坦言只要他们对新中国建设有贡献,就是有用的人,他和英光、小陈一起恳求叶立三帮帮他们,叶立三思忖片刻终于答应了。这件事英光上报公安部后,部里也很支持,认为让战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对改造他们非常有利。
贺春年在会议上告诉大家,前段时间管理所出现了很多问题,让大家疲于应付,他提醒大家不要把战场上对敌人的仇恨带到当前的工作中。王英光补充道,他们在进行的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如果没有共产党人博大的胸怀,是完成不成这个任务的,会辜负党中央和毛主席的信任。
贺春年找来王耀武,指出他写的个人简历不够完整,从1946至1947年,山东境内发生了几十次的军事行动,王耀武当时做为山东境内的最高行政长官,应该参与了这些军事行动的决策和指挥,但他对此写得极少。王耀武解释决策都是南京下来的电报命令。贺春年问起当年济南战役中守卫电报大楼的部队,抵抗非常顽固,给共产党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王耀武称那是国民党整编的74师,由在孟崮战役中留在南京74师的两百多名伤病员为基础重新组建的,他曾派了个参谋劝他们放弃抵抗,济南已经守不住了,但那些人在南京被洗了脑,一心为张灵甫报仇,没人听他的。贺春年要求王耀武把他说的都加到个人简历里再重新写一遍,王耀武满口答应。
王英光指出刘安国的材料太简单了,刘安国答应再慢慢补充。贺春年叫来黄维,指出他写的简历自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到现在整整23年,只写了半页纸,黄维不以为然,称他不满意可以现在就枪毙自己。贺春年被黄维气得暴跳如雷,王英光笑着劝他别忘了自己说过的话,对战犯要有足够的耐心,对他们的改造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贺春年承认撰写个人简历的事情他们遇到的困难比预想的多,战犯们都担心写的东西会变成以后清算他们的证据,春年建议可以改个名字叫自传,
半夜,王耀武想起当年守济南城时,曾与蒋介石通话表决心与济南共存亡,想到这里他不寒而栗,起身和黄维聊天,称当初济南守城之战死的老百姓实在是太多了,济南对国民党来说没有那么重要,他们当时只有七八万的人,根本守不住,老蒋就是为了脸面而战,连个小村庄都不愿意放弃。他用的尽是马屁精,自己曾到南京给他分析了守济南城的利和弊,但他却对自己大发雷霆,他没有办法只能服从命令。两人的话被没有入睡的刘安国听了去。
第二天一早,刘安国建议王耀武,应该把当初他给国民党喊话,鼓动放下武器的事写在材料里,这样保证可以给他加分。当年他正在南京国防部办事,王耀武的喊话被共产党在电台里反复播放,蒋介石听到后骂王耀武是软骨头,看错了他,通知国防部取消他以往的一切荣耀。刘安国的话如当头一击,王耀武瞬间不会动弹了。熊益平检查后汇报王耀武中风了,王英光安排把他立即送到医院,并了解王耀武和刘安国聊天的内容。
王英光叫来了刘安国,指责他在谈笑之间吓坏了杜建明,吓晕了王耀武,将功德林两名职务最高的战犯打垮了,他故意对两人的薄弱环节进行打击,说明他的立场和黄维一样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王英光和贺春年随后叫来黄维谈话,黄维坦言他没想过反抗,也不幻想蒋介石还会回来。两人让黄维谈谈对蒋介石的看法,黄维称蒋介石不是毛泽东的对手,整个国民党都不是共产党的对手,否则他们不会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使几百万的军队土崩瓦解。他认为国国民党在两个方面输给了毛泽东:政治方面,共产党的领袖都是政治大师,连他们的基层干部有有极强的政治觉悟,外交方面,蒋介石没有得到美军和英军的全力支持,如今的局势蒋介石已经不可能翻盘了。虽然自己只是中将兵力司令长官,但他一仆不事二主,命已经卖给了国民党,便打上了历史标签,这个标签改不掉了,贺春年告诉黄维,说即使如此,他们依然有耐心等候他的转变。
王英光向功德林要犯管理所全体指战员宣布:自即日起各管理所直接划入公安部直接管辖,所属部队一律划入公安部。毛泽东听罗部长汇报功德林管理所的工作后认为这些故事很感人,这说明战犯们不再是万念俱灰,从势不两立痛不欲生,到现在可以聊天可以抗议可以发脾气,这就是划时代的进步。周总理问起王耀武的思想,罗部长汇报王耀武很聪明,他意识到只有认真改造,好好学习,一切才有好的开始,但同时又担心共产党人对蒋家王朝的重臣是不是能够真的彻底宽恕。毛主席让罗部长转告王耀武,他在抗日战争时期有功于国家,有于民族,功是功过是过,他不要背思想和历史的包袱,出来了就可以为社会义义的建设贡献力量。
王耀武听罗部长转达了毛泽东和总理对自己的关心后感动不已,他请罗部长报告毛主席,谢谢他对自己的关心,他会听毛主席的话,认真改造,彻底割断和旧世界的关系,决不辜负毛主席和共产党对自己的关照,争取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新人。
王耀武出来后激动地告诉学员们,他有指望了,毛主席发话了,说他抗日有功,他以后一定认真学习,积极改造,过去的王耀武已经死了,今后的王耀武就是一个新兵,他要把自己改造成一个社会主义的新人。王耀武号召大家,今后谁都不许讽刺打击自己,谁要是拒绝学习和改造,不许拉着自己。他强调过去的王耀武已经死了,以后的今天就是自己的生日!王英光和贺春年看到这一幕后,感慨毛主席的话让王耀武受到了巨大的震撼,他们相信王耀武一旦觉悟,进步会非常快。
王英光和熊益平给杜聿明带来了新做的石膏架,辅助他睡眠,杜聿明非常感激。贺春年叫来王耀武,请他配合所里新年活动,王耀武愿意全力配合。贺春年想了四个方案:第一是由学员队自己出一次板报;第二是开联欢会,学员和教员分别出节目。第三,是会一次餐,菜品丰富,而且有红烧肉。第四是组织大家包一次饺子。王耀武感叹都一年多没吃上饺子了。贺春年要求王耀武,必须出一个节目才能吃饺子,王耀武决定表演山东快板。
黄维撕了王耀武贴在公告栏里的节目单,告诉围观的学员,他们是国民党的高级干部,不要被共产党的小伎俩蒙蔽了,这很可能是他们过的最后一个年,希望大家保持清醒。王耀武向黄维讲述了欧阳修写的纵囚论的故事,劝他说毛泽东的做法会比唐太守更人道,黄维不屑一顾,讽刺王耀武当年拍蒋介石的马屁是不是也是这样的,王耀武气愤下亲手撕了节目单。
王英光回家邀请小花给他们新年晚会出个京韵大鼓的节日,小花将这件事告诉了徐高平,她生气那里的战犯都背着一身的血债,解放前她和爹在天桥上卖艺,看到他们一直欺压百姓,哥哥也被他们害死了,高平劝小花就把他们当成是天桥听戏的观众,小花生气高平看不起自己,赌气跑了。回到家里,小花问干妈,是不是他们瞧不起她这个卖艺的,因为干妈家里的哥哥们都是有文化的,干妈称大家都是穷苦人,一定是高平一时口误,小花决定一定让大哥替自己出气。
第二天一大早,王英光就给小花说,已教训了高平,并且让他亲自来给小花道歉。小花告诉王英光,关在功德林的人都罪大恶极,让自己去给他们演出绝不可能。英光开导小花,改造战犯是党中央和毛主席交给他们的任务,他们不能将个人的情绪放到工作当中去,而影响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他相信小花一定会想明白的。
学员们听到广播里说国民党西南战役结束了,气愤国民党在大陆的最后一个集团也全军覆灭了,短短57天,他们的百万大军就没有了。更丢脸的是白崇禧20万军队战败后就地结散当了土匪。刘安国和黄维气极了,刘安国痛惜自己当年若不是负气出走,结局怎会如此。当年他在苏区的老朋友,都成了共产党的大人物,而自己却沦为了阶下囚,成了行尸走肉,他活得生不如死。
王英光到宿舍看到王耀武正在贴一幅他写的对联:早进来晚进来早晚进来 ,先出去后出去先后出去,横批是:全都来了。王英光觉得对联写得非常有趣,将其报给了上级,毛泽东看了后评价王耀武写的对联生动有趣,真实诚恳。他指示罗部长多关心战犯的生活,提醒他“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罗部长立即表示会尽快派人到香港联系他们的家眷。
除夕夜,管理所给大家准备了热气腾腾的饺子,王英光祝贺学员们在过去的一年里有的身体恢复了健康,有的为解放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希望他们在来年更加努力,身体学习更上一层楼!王耀武给大家表演了一段山东快书《大姑娘赶集》,贺春年在战士们邀请下唱了一曲《太行山上》,蔡守元献上了湖南的花鼓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