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末,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暴雨袭击了兰桐县后牛村,导致洪水猛涨。后牛村的老支书一家在这场洪水中为了抢救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壮烈牺牲,只剩下一个小孙子陈新豫,孙桐花在抢救孩子们的过程中也差点丢了性命。
大家饥寒交迫+在村民肖万贤 量的鼓动下,很多人带着一家老小准备出门要饭了,孙桐花和刘保印、钱保财等党员干部及时阻止了大家,还从乡里拉来了救济粮帮助大家;
村干部在积极组织灾后重建,可是村里的人们却在做着另外的打算,因为救济款有限,花不了几天就没了,有的人还在打算外出要饭,肖万贤还弄出了他自己的另一套“理论”:前牛村和后牛村中间有个堤坝,堤坝中间,有一个石牛,牛头一直冲着前牛村,前牛村一直没事,还挺富裕,但后牛村总是受灾,肖万贤觉得就是因为牛尾冲着后牛才总是遭灾。他带着人去大堤上挪牛,结泉私前牛村赶来的人发生了冲。孙桐花及时赶到,合理的处理好了两村之间的冲突,前牛和后牛两村又恢复了平静。
孙桐花叫了几个骨干村民,开了个会。她首先号召,要把后牛村的要饭棍给丢了,不然永远让人瞧不起。刘保印对孙桐花只喊口号有些看不惯,提出建议,先把救济粮给大家发下去。大家肚子里有了粮食,不用说要饭棍自然就丢了。孙桐花同意,他们接下来要研究的是救济款怎么发,发给谁。
孙桐花等人讨论灾后重建,可是村里的人们却在做着另外的打算,因为救济款有限,村民宋老三正找肖万贤商量,自己的救济款花没了,肖万贤笑着表示,他不改掉好吃懒做的毛病,发多少救济粮都无济于事。
对于如何发救济粮,孙桐花的意见是缓缓再发,先紧着需要的人发。刘保印反对,认为还是要发下去。孙桐花其实是担心这笔救济款发下去,大家都花光了。至少应该留个肥料款,由村干部们做个监督。但是问题是像肖万贤、宋老三这样的懒汉,就是发救济款发下去,他们也不会用在种地上。于是,大家研究先给这样的个别人发一半救济款,等他们的地种下去,公粮交上来,再发另一半救济款。
而肖万贤正跟宋老三讨论,为什么后牛遭灾。肖万贤搬出一套“理论”:前牛村和后牛村中间有个堤坝,堤坝中间有一个石牛,牛头一直冲着前牛村,前牛村一直没事,还挺富裕,但后牛村总是受灾,肖万贤觉得就是因为牛尾冲着后牛才总是遭灾。为了避免后牛再遭灾,肖万贤提出一个好办法,就是把石牛的牛头扭向他们后牛村。他们接着来找了孙桐花,跟她讲了这件事,孙桐花却认为这是个馊主意,是邪门歪道。并将几人训斥了一通。
于是,肖万贤几人又来找刘保印。刘保印又是坚决反对,坚决不搞封建迷信这一套。但耐不住大家缠磨,刘保印被说动,决定把石牛挪过来,过一段时间不行再把牛头挪回来。刘保印带着人去大堤上挪牛,却发现牛太大挪不动。于是花钱请人把牛头挪了过来。肖万贤趁机吃了两块钱回扣。
前牛村的会计王老梗路过大坝,看到掉过去的牛头。当即出钱让几个干活的人把牛头给调回来。牛头被掉了回来,刘保印正高兴的带着孙桐花前去看石牛,想给她个惊喜,看到的却是牛头还朝着前牛村。刘保印气冲冲的来找肖万贤,肖万贤去看石牛,看到牛头真的朝着前牛村后奇怪不已。而孙桐花正训斥刘保印的封建迷信,刘保印没有听进去,觉得钱既然花了,还是得让牛头带回来。他带着人去大堤上挪牛,结果和前牛村赶来的人发生了冲突。双方闹得不可开交,打成一片。
孙桐花及时赶到,威胁要把牛头劈下来,中止了冲突。前牛村的村支书也赶过来,两个村的人终于坐在了石牛边,渐渐平静下来开始沟通。刘保印和王老梗都先后为自己的行为道歉。对于石牛的事,孙桐花出主意,让石牛的头冲向东方,不偏不向,合理的处理好了两村之间的冲突,前牛和后牛两村又恢复了平静。
肖万贤老婆从娘家回来,肖万贤一边抱怨着老婆从娘家带回来的东西少,一边看见村民厚田骑着自行车,带着对象从火车站回来,便和他打了招呼。心里羡慕厚田的有钱。孙桐花去参加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精神代表大会,会上,中央下达了包产到户的改革号召。后牛村积极响应,孙桐花回村之后,马上在乡长的监督下召开了村民大会,分田到户,农民一个个喜气洋洋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地,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地分完了,还剩下大队的一间房子,村干部们给了五百的价,大家都叫着贵,不肯买,孙桐花最后把价格降到三百,大家这才觉得值得一买。都商量着是否买房。这边,肖万贤在老婆的一再要求下,终于也来了村民大会。此时会议进行到买房的环节,有两个人要这房子,一个是保财,一个是厚田。于是进行了抓阄,厚田抽到了房子。保财很不甘心,带着老婆在大队的房子周边转了又转。而厚田则向“铁公鸡”金来借钱,金来不肯借给他。厚田又问宋老三借钱。
正当孙桐花和刘保印议论着厚田交不上来钱,厚田带着钱过来,签字画押拿到了房子。而保财没买到房子很不甘心,他和厚田来到了肖万贤这里,希望他从中做个调解。厚田表示,自己要这房子,是打算开个磨坊,他已经签了合同,买了机器。肖万贤为二人做了分析,肖万贤认为厚田常年的业务在外边,从做生意的角度看,保财做生意更便利。而保财想要的话,也没拿出诚意。于是,厚田表示,四百块钱就把房子让给保财,而保财则只肯出价三百。肖万贤作为中间人,最终把价讲到了三百五。双方才都勉强同意。又给了肖万贤这个做保人一块五的保钱。
厚田回家拿钱,找钱的时候才发现家里的钱数不对,原来,保财老婆借给了宋老三二十块钱。保财一见就嚎起来,觉得这二十块钱是打水漂了。他急的要打老婆,而厚田又来保财这里要车票钱,无异于火上浇油。保财提着鞋就又要打老婆,厚田忙拦。也不再要车票钱了,抱了保财院里的两只老母鸡离开。保财老婆很心疼也没办法。
宋老三来到厚田这里,讲起保财刚才找他跟他要拼命,他没招只好把身上所有的钱都给了保财。厚田于是拿出二十块钱让宋老三把钱还给保财。又经不住宋老三威胁,给了宋老三一块钱。
地里的庄稼长势正好,正是放水浇地的时候,前牛村和后牛村共用着一条水渠,前牛村的人却把后牛的水给截了。孙桐花一听到这消息,忙赶去现场,正看到前牛村在截水,她二话不说麻利的把衣服一脱,跳到水里就去推那堵水的麻袋。堵水的人心中大火,要打孙桐花。为了这引水的事儿,两边又爆发了一次冲突。
孙桐花与堵水的人发生发争吵,指责堵水的人干缺德事,堵水的人恼羞成怒,与孙桐花吵了起来。后牛村的男人们赶了过来,与前牛村的男人们厮打在一起,乡长闻讯赶来,听完双方讲述的事情起因,认定责任在前牛村一方。孙桐花主动为自己冲动赔礼道歉,不过,她随后又指责前牛村的干部堵水渠,水是两个村子不可或缺的资源,孙桐花要求在场双方必须谈妥水源分配问题,否则她绝不罢休。
前牛村的人理亏心虚,没有再与孙桐花争吵。前牛村的村支书向孙桐花一行人赔礼道歉,获得了孙桐花原谅。孙桐花当场表示,两个村争抢水源的事情就此平息,她提出了一个合理的建议,前牛村和后牛村每天各自错开时间用水,上午给前牛村的人用水,下午给后牛村的人用水。孙桐花的建议获得了两个村的人支持,双方握手言和。
保财开了一家小卖部,肖万贤为小卖部取名为“后牛供销社”,保财送罐头给肖万贤,让肖万贤帮忙写牌匾,肖万贤自我感觉良好,在牌匾上加了“文化诗人肖万贤题”几个小字,孙桐花觉得小卖部的名字取得太大,将“供销社”改成“供销点”。
收麦时节,宋老三好吃懒做,没有下田割自家的麦子,其它村民帮他割了麦子。厚田妻子独自一人割麦子,望天从田间经过,眼见厚田妻子辛辛苦苦一人割麦子,提出割完了自家的麦子,就帮厚田妻子割麦子。厚田妻子为了感谢望天,先帮望天割了麦子,厚田凑巧看到妻子帮望天割麦子,不由分说冲上前教训妻子。望天看不下去了,一怒之下拎着镰刀就要揍厚田,吓得厚田跑了很远,遇到了刘保印才停了下来。
孙桐花得知厚田与妻子发生争执,参与调解做中间人。厚田妻子认为自己有错,真心实意向众人认错。孙桐花本来打算为厚田妻子打抱不平,结果厚田妻子是老好人,明明是自己被冤枉了,但却主动赔礼道歉。孙桐花忍无可忍,要求厚田必须向妻子认错,在她的强烈要求下,厚田只好向妻子赔礼道歉。孙桐花依然没有消气,数落厚田有一个贤良淑惠的妻子不懂得珍惜,责令厚田回家好好反省自己,想想以后如何与妻子过日子。
望天回到家里,正在吃红薯,厚田又在家打妻子。众人还在麦场上忙活,钱保财的妻子赶着驴车回来了,她买回了后牛村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厚田打完妻子,在家睡大觉,妻子独自一人出门收麦子。
晚上,全村的人都去钱保财的小卖部看电视,厚田也赶了过来,看了一会儿电视就离去了。肖万贤声称要下雨了,众人抬头往天上看去,天上星星点点,完全不像是下雨的征状。孙桐花半信半疑,不过,当她看到天上的月亮,打消了回家避雨的念头,继续留下来看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