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枝本来不打算主持中秋晚会,在蓝文明再三请求下,她才勉为其难答应主持中秋晚会。晚会的事情有着落了,蓝文明欣慰之余,代表政府送月饼给女工们。但女工们收了月饼后却高兴不起来,古语云“每逢佳节倍思亲”,特别是像征团圆的中秋佳节,节日当晚,全国上下举家团圆,其乐融融。女工们都惦记着家里的亲人。再加上涨工资的事情还没有落实,女工们心情愈发失落,向蓝文明打探涨工资的事情。蓝文明 被女工们团团围住,只好劝慰众人,提议众人先过好中秋佳节再说,涨工资的事情等过完了中秋节再议。
中秋晚会如期举行,潘金枝上台表演家乡小曲,女工们本来就对她有意见,记恨她克扣工资,不等她唱完家乡小曲,女工们已经走了一半了。潘金枝在台上出了洋相,带着一肚子火气回屋,蓝文明情急之下找潘金枝协商,提醒潘金枝只有解决了工资的问题,才能解开女工们的心结,否则将一直与女工们对立。潘金枝视钱如命,说什么也不肯涨工资,要让她涨工资,不如直接杀了她。她借口各种开销大,坚决不肯涨工资。而且合同都写清楚了工资多少,一切按照合同定的流程走。蓝文明好话说尽,潘金枝始终不肯 妥协,为了摆脱蓝文明,她计上心来提醒蓝文明先去帮众人要误工补贴,蓝文明中了潘金枝的圈套,在潘金枝的陪同下召集女工们,当场宣布以后摘棉花工资上涨二角钱,其中还有一笔误工补贴。
刘全有离开队伍另谋去处,但很快又去而复返了。他在外面完全待不下去,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做,无奈之下只得向蓝文明求助,蓝文明批评了刘全有一顿,带领刘全有回队伍。铁大娘还留了月饼给刘全有,大妮煮好了热汤,刘全有吃着月饼喝着热汤,不知不觉间心里生起一阵悔恨,不由自主流下了眼泪。
蓝文明向吐尔迪要误工补贴,吐尔迪提醒蓝文明误工补贴早已不存在了。改革开放时代,很多规章制度都变动了,曾经吃大锅饭工作的模式早已被时代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个体户。种棉花的就是个体户,除非个体户愿意掏腰包发误工补贴,否则蓝文明休想为女工们争取到一分钱。原来,潘金枝其实早就知道误工补贴福利取消了,蓝文明不明就里上了潘金枝的当,陷入到了困境中。刘全有早就看穿了潘金枝玩的把戏,只是没有点穿而已。
蓝文明情急之下向师姐借钱,师姐提醒他应该从根本上解决女工们的问题,如果无法治本,他将永远无法做好工作。蓝文明愧对女工们,到处借钱,终于借到了钱,召集女工们,正式发放误工补贴。潘金枝没有料到蓝文明能为女工们要来误工补贴,气急败坏对女工们恶语相向,气得女工们拒绝领误工补贴。
潘金枝激怒了女工们,导致女工们不愿意领误工补贴。双方僵持不下,经过商议,女工们建议大妮当代表,找潘金枝要回误工补贴。潘金枝心知女工们早晚会来要误工补贴,情急之下找刘全有商量,反倒被刘全有数落了一顿。
大妮与蓝文明提起工人们的情况,工人们其实并没有惹事生非,而是想要回属于自己的血汗钱。大妮和蓝文明把误工补贴交给了潘金枝,劝说潘金枝发放误工补贴给女工们。潘金枝向大妮和蓝文明倒苦水,数落蓝文明掺合双方的纠纷,两头不讨好。大妮和蓝文明提醒潘金枝也是老家的人,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以后回老家了,还要经常碰面,没必要把事情做得太绝。潘金枝被蓝文明和大妮轮流做思想工作,勉为其难答应给众人涨工资。
涨工资的事情终于得到了解决了,女工们一个个欢天喜地,如同过年一样。当初下雨众人有几天没有出工,如今终于可以开工了,众人拼命干活,争取把误的工期补回来。蓝文明成功调解了潘金枝与女工们的纠纷,获得了女工们称赞,马乡长了解到蓝文明在新疆的表现,肯定了蓝文明的付出,通知蓝文明可以返程了。蓝文明的任务就是带女工们去新疆摘棉花,他的任务已经完成,没必要继续留在新疆,老家还有很多工作等着他做。
潘金枝始终觉得蓝文明轻松要到误工补贴不太对劲,于是向吐尔迪打听,不打听还好,一打听才知道兵团根本没有误工补贴这项政策,早就取消了。潘金枝遇事只往坏处想,不往好处想,认定蓝文明私自挪用了政府的扶贫专项金,以误工补贴的名义发放给女工们。潘金枝召唤刘全有商量,决定告蓝文明私挪公款。
蓝文明曾经告诉二妮,所谓的误工补贴已经被取消了。二妮带着不安的心理追问蓝文明从哪里弄到的误工补贴,蓝文明见二妮已经产生怀疑了,只好硬起头皮透露自己把两人结婚的首付房款垫上了。女工们工作辛苦,蓝文明深有体会,只想为女工们办一些实事。
二妮把蓝文明自掏腰包垫付误工补贴的真相告诉给女工们,蓝文明这么做不为升官发财,只求问心无愧。女工们被蓝文明表现出来的高尚精神打动,决定还钱给蓝文明,而且还写封信表扬蓝文明。
蓝文明即将回老家,大妮几人商量请蓝文明吃一顿好饭。女工们摘了一天的花,七手八脚下厨做饭菜,专门包了羊肉馅。蓝文明被众人打动,与众人一起喝酒。二妮已经离不开蓝文明了,心情失落,她必须留在新疆摘棉花,不能跟蓝文明一起回老家。饭局结束,蓝文明喝得酩酊大醉,没有能力回宿舍。二妮收下了众人塞的钱,送喝醉了酒的蓝文明回宿舍,把蓝文明扶到床上躺下,将众人给的钱塞到了枕头下面。
蓝文明早上苏醒过来,看到了放在枕边的钱,以及潘金枝写的一张纸条。大家经过与蓝文明在新疆相处,开始认识了蓝文明为群众着想的一面,处处办实事一心只为人民。众人决定掏腰包凑钱,填补蓝文明自己掏钱发的误工补贴。众人还在二妮的帮助下录了一段感谢视频,在视频里面向蓝文明表达谢意,蓝文明看着视频内容,感觉自己手里的钱越来越沉重了,手里的钱不是钱,而是女工们沉甸甸的情份。
蓝文明觉得自己为群众办的事情还是太少了,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继续在新疆摘棉花,取消返回老家。做出这个决定后,蓝文明找到潘金枝,把众人凑的钱交给潘金枝保管,如果哪天队伍有急用了,可以拿出来用。潘金枝本来不想收下钱,但她架不住蓝文明软磨硬泡,只好答应先帮忙保管钱。
时代更替,棉田里开始出现了大型采棉机,这种机器可以取代人工采棉,工作效率高,一辆采棉机可以顶女工们一天摘棉花的工作量。女工们意识到了自己的工作有可能被淘汰,开始对采棉机司机产生了敌意,双方越说越激动动起了手,铁大娘被司机推倒在地上,趁势假装晕倒。女工们群情激奋,一拥而上打破了司机的头。蓝文明 与新东家阿卜杜赶了过来,平息了双方的纠纷,新时代淘汰旧事物是不可避免的,蓝文明也清楚机器采棉是大势所趋,人力采棉终究划上时代句号。阿卜杜大叔为了安慰女工们,肯定了人工采棉比机器采棉更干净损耗更少,不过,人工采棉太慢,机器采棉早晚会全面取代人工采棉,女工们一想到以后将会失去养家糊口的工作,心里都不好受。
阿卜杜的母亲已经九十高龄,大半辈子把青春奉献给了棉田,已经离不开采棉花了,人到老年依然坚持不懈去田里采棉花。二妮听到阿卜杜母亲采棉花时候唱的歌声,好奇心起循着歌声来到了棉田里,众人都被阿卜杜母亲热爱采棉的精神打动了,纷纷无偿帮助阿卜杜母亲采棉花。
大妮经过一段时候考察,发现了新疆优质大枣,她计划回老家开一家红枣加工厂,让家乡的妇女们加入到工厂工作。潘金枝得知大妮想开红枣加工厂,肯定了大妮的办事能力,支持大妮开工厂。
吃饭的时候,刘全有看到了很久没有吃到的面条,情急之下无视众人排队,直接走到队伍前头抢面条。潘金枝带领女工们数落了刘全有一顿,刘全有在众人面前丢了脸面,脸上无光,觉得自己活得太憋屈了。在失落心情的驱使下,刘全有意志消沉每天借酒消愁,一次喝多了酒出门送饭,一不小心撞死了一头牛,自己晕倒在了车上。蓝文明等人接到电话赶到事发现场,送刘全有去医院抢救,刘全有脱离了危险,还需住院观察。
刘全有虽然没有受重伤,但住院得每天花钱,更不妙的是,他驾车撞死的牛是阿卜杜刚从国外引进的种牛,这对阿卜杜来说,无疑是沉重打击。一边是需要赔款,一边住院需要花钱,潘金枝后悔当初同意刘全有来新疆,如果刘全有不来新疆,就不会弄出这么多事情来,不但没有干出成绩来,还经常闯祸惹事。潘金枝越想越悲观,动了轻生念头,大妮于心不忍,留下来照顾潘金枝。
蓝文明想自掏腰包,帮助刘全有赔款,潘金枝过意不去,没有接受蓝文明帮助。但她自己也拿不出太多的赔款。蓝文明在二妮的陪同下找阿卜杜商量赔奶牛的事情,阿卜杜没有想好如何向刘全有索赔,索性不见蓝文明与二妮。阿卜杜的儿子是二妮的歌友,二妮请求阿卜杜儿子从中周旋,阿卜杜儿子心地善良,说服父亲阿卜杜向刘全有索要两万元赔偿金。两万元赔一头奶牛,值了,价格不贵。蓝文明知道牛市行情,喜出望外夸赞了二妮一番。
两万元虽然不多,但对潘金枝来说依然是一笔天文数字,女工们非常同情刘全有的遭遇,没有落井下石,而是决定拿出自己的伙食费,帮助潘金枝还钱。
蓝文明从自己的账上取了两万元,送给了阿卜杜大叔,阿卜杜家里养的母牛生病了,肚子里面还有两头小牛,兽医迟迟没有赶来,如果时间晚了,说不定就是一牛三命。阿卜杜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没功夫跟蓝文明商量赔偿事宜,蓝文明学兽医出身,自告奋勇提出检查母牛的病因。阿卜杜已经没了主意,决定死马当活马医,给蓝文明放手为母牛治病。蓝文明给母牛又是喂药又是按摩,终于救下了母牛和还在牛肚里面的两头小牛。阿卜杜喜得两头小牛,欢天喜地没有再要求蓝文明赔钱,而且还提高了棉花价格的钱,每公斤提高一毛钱。蓝文明在紧急关头帮阿卜杜一个大忙,顺带为刘全有解决了车祸纠纷,女工们把他当成了英雄,对他赞不绝口。
大妮与潘金枝商量好启动红枣加工厂,开一家工厂需要庞大的资金,蓝文明建议众人一起入股,一起出钱投资办厂,他同时还可以为工厂申请一笔扶持资金。众人听完大妮计算的成本和收益,得知有利可图,纷纷抢着投钱入股。蓝文明为工厂取好了名字,名为“红枣红”。
蓝文明为母牛治病的时候,二妮拍下了经过,上传到网络上,引发了热议。光是这一个视频,二妮就获得了高达十万元的提成。而且这个视频充满了正能量,政治方向乐观正确,获得了政府赞扬。蓝文明的好干部形象再次得到提升,二妮欣喜之余催促赵家奇抓紧为蓝文明办理升迁。
蓝文明与二妮决定出门旅游,二妮制定好了旅游路线,两人刚上路,吐尔迪打电话来找蓝文明,透露找到了欠小红钱的人,蓝文明立即去找吐尔迪,旅游计划泡汤,二妮只好返回田里摘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