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古下令再从闽浙赣抽调一千名干部和战士,以红十军为基础,组建红军第七军团。朱德认为方志敏为中央苏区已经做出巨大牺牲,他对此提出反对意见,但博古却固执己见,认为保卫中央苏区更重要。
曾洪易坚决不同意中央的决定,但方志敏顾全大局,他认为中央这么安排也是迫不得已,必须挺身而出,为中央分忧。一千多名战士,相当于红十军一半的兵力,这一走,苏区 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闽浙赣现在被一分为二,毛泽东非常担心方志敏,虽然他在中央没有发言权,他还是决定为方志敏呼吁一下。最终,这些呼吁都被否决了,毛泽东同志对此痛心疾首,中央的这个决定不但不能拯救中央苏区,反而让赣东北苏区陷入危境。由于曾洪易的原因,博古对方志敏有些成见,毛泽东特地请朱德跟中央说说赣东北的真实情况。
在朱德的全力推荐下,方志敏任命为担任闽浙赣省委书记,曾洪易被调到中央参加会议。任命书下来了,方志敏感谢中央对他的信任,并让大家对这一年的工作做了总结。现在苏区发展势头非常好,但方志敏认为白区的工作做得不够,除了在景德镇,其他城市都没有建立党组织,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就是派得力的干部去白区工作,建立皖赣边和皖南新苏区。
在瑞金,全国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隆重召开。大会总结了两年来中国苏维埃运动的经验,提出人了今后战斗的历史性任务,通过了修正苏维埃宪法及一系列决议,方志敏和毛泽东等175人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方志敏及他所领导的闽浙赣得到到了毛泽东主席的高度评价,并给予赣东北苏区模范苏维埃的称号。
尽管受到了敌人的围剿,但赣东北在方志敏的英明领导下,在农业,银行业,纺织和兵工等各方面还是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苏区的财政收入有了富余。
博古等人命令在苏区修筑大量的红色碉堡来抵抗敌人的正面进攻,尽管刘畴西也知道这个策略不妥,但他和王如痴还是准备坚决执行中央的决定。为了修建碉堡,农民不种地,工人不做工,战士不训练,每天不仅累得人仰马翻,还坐吃山空,方志敏看到这个状况,非常痛心,他提出还是应该开展生产和练兵,用游击战来对付敌人,抓紧时间,跳出闽浙赣的包围圈,到皖南去开辟新的根据地。曾洪易会后,急匆匆赶回来,他指责方志敏是逃跑退却路线,并带回中央指示,不让方志敏再插手新红十军的军事问题,否则就是违反政治纪律,要受到处分。
敌人从东南方向,冲着老鸦尖碉堡而来,方志敏知道力量悬殊,他提议把碉堡里的68名战士全部撤出来打伏击。但曾洪易却极力反对,下令68名战士寸步不离老鸦尖碉堡,与敌人正面作战,与敌人作战到底。
老鸦尖碉堡受到敌人的猛烈进攻,由于兵力悬殊,所有守备队员全部阵亡,损失惨重,战士们对此意见非常大,之前方志敏当政委时,他们三天两头大胜仗,现在这杖打得窝囊。方志敏得知后,赶紧去安抚战士们的情绪,并向战士们承诺,一定深入敌后,狠狠地打击敌人。方志敏决定让匡龙海带一个团,组成红军挺进大队,深入浮梁,建立新苏区。但曾洪易坚决反对开辟新的根据地,他认为一心做好防御工事才是最重要的。方志敏表示,如果对方执意反对,自己要亲自带队去敌后,所有后果自己全力负责。
国民党军队在闽浙赣的西线,北线和东线,通过修筑公路和碉堡,已经形成多条封锁线,守备兵力也大大加强,苏区红军面对国民党的碉堡策略束手无策,被动挨打。而在中央苏区,由于错误的分兵迎敌政策,各路红军由节节抵抗变成节节败退,红军和根据地面临覆没的危机。
中央派出北上抗日先遣队向闽浙赣皖挺进,由瑞金出发,直逼福州的近郊,此后相继转战于闵东,闵北,连续攻克了国民党的数座县城。蒋介石听了汇报后,大发雷霆,他大骂手下无能。为此,蒋介石让外国专家制定了一份剿共的绝密计划,名为铁桶计划。
中央决定把红七军团与新红十军合编为红十军团,曾洪易担任赣东北省委书记兼政务,方志敏为军区司令员,原新红十军军长刘畴西任红十军团长。中央下令,红十军团迅速向浙西挺进,用以牵引敌人的兵力,确保中央红军主力顺利转移。
方志敏本想去皖南开辟一块大的苏区,但得到向浙西挺进的命令后,他坚决服从了中央的安排,决定为中央苏区突围赢得宝贵时间。
按照铁桶计划的部署,敌人要在瑞金四周形成了一个大包围,构筑起三十道铁丝网和火力封锁线,断绝红军的一切信息和物资来往,最后将红军主力压迫在狭小范围进行决战,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彻底消灭中央苏区的红军。中央决定趁敌人的铁桶还没合拢之前,冲出敌人的包围圈,进行战略转移,去湘鄂西,和二,六军团会合。
从1933年9月25日到1934年10月间,蒋介石调集约一百万兵力,对中央根据地进行大规模围剿,中央红军经过一年苦战,最终未能取得反围剿的胜利。中央决定从瑞金出发,一场伟大而艰苦卓绝的长征由此开始。
精心制定的铁桶计划失败了,蒋介石怀疑情报被泄露,他下令严查。眼看红军已经突破第一道防线了,蒋介石决定让红军在第二道,第三道封锁线里插翅难飞。
抗日先遣队已经征战三个月了,人困马乏,方志敏决定让战士们回根据地休整。宣金山回来了,他准备用自己的战功当做聘礼迎娶春兰。春兰决定参加先遣队的护理队,金山去哪,她就跟着去哪。
敌人离葛源越来越近了了,中央要求红十军团向皖赣边出击,直接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宁沪杭地区,继续执行北上抗日先遣队的使命。曾洪易不满中央作出的安排,认为这是想亲手毁掉闽浙赣,让大家去送死。方志敏等人认为中央红军危在旦夕,就算是牺牲,也要毫厘不差地执行任务,这就是共产党人的信仰和使命,因此,他们决定坚决执行中央的命令。方志敏宣布,北上抗日先遣队后天早晨准时出发。
唐在刚接替了方志敏的军区司令员一职,指挥留下来的第三十师和各级独立团,继续在闽浙赣进行游击战争。曾洪易提出因身体原因不能跟随抗日先遣队,他想留下打游击,方志敏让他自己跟中央申请。
方志敏他们马上要出发了,他特地跟母亲深情道别,并建议她为了安全住到葛源。但方母表示她不会离开湖塘村,这里就是他们的家,不管儿子何时回来,都有口热饭吃。方志敏听完母亲这番话,留下了热泪。方母叮嘱方志敏一定要好好带兵打仗,精忠报国,做一个像岳飞一样的忠义之臣。方志敏为有这样的好母亲感动不已。
这次离别,方志敏深知凶多吉少,他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如果遇到那种情况,一定坚决赴死,不会犹豫。方志敏深情地告诉妻子,自己这一生有两件最幸福的事情,第一就是找到自己信仰的主义,每天为了这个信仰而快乐地工作着。第二就是找到了缪敏,他们志同道合,心意相通。这番话让缪敏泪流满面,她让方志敏放心,不管何时,她都会照顾好母亲和孩子们的,只是这一走,不知何时才能见面。
方志敏率领红十军团,从德兴出发,进抵皖南,一路冲破国民党数道封锁,摧毁敌碉堡百余座,为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赢取了宝贵时间。不久,方志敏收到消息,中央红军在湘江遭到重创,只有两三万人突围出来。尽管汤口镇有重兵保守,但时间不等人,方志敏决定第二天攻打汤口镇,直逼南京,这样才能缓解中央压力,替中央解围。
蒋介石为了围剿方志敏的队伍,特地调动二十万大军队,务必在第四道封锁线剿灭他们。
共产国际和博古等人坚持与红二,六军团会合,但毛泽东认为这样太冒险,他建议避强就弱,向薄弱的贵州挺进,这样才能摆脱敌人,寻求主动。最终,博古采纳了毛主席的这个建议。朱德非常赞同,并认为 如果不是方志敏牵制了敌人二十万兵力,那么主力红军会更加危险。毛泽东也高度评价了方志敏做出的牺牲,他这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品格。同时,毛泽东为方志敏的处境非常担心,他希望胜利时,还能和他一起吃辣椒,
王耀武紧紧咬着方志敏的队伍不放,方志敏召集大家开会商量该不该打。刘畴西建议对敌人布下口袋阵,来个瓮中捉鳖,方志敏采纳了他的建议。在敌人没有完全进入包围圈前,有个新兵临阵怯场,因紧张开了一枪,红军不幸暴露,战斗只好被动打起。眼含热泪,敌人装备精良,人数众多,对红军发起了猛攻。
这次谭家桥战役红军损失惨重,师长寻淮洲在战斗中不幸牺牲,他临死前他要求脱下自己的衣服给其他战士们穿,方志敏等人十分悲痛,他们眼含热泪,脱下军帽向他致敬。
战斗失利后,粟裕直言不讳地指出,之所以失败就是因刘畴西的盲目自大。方志敏指出,这并不是某一个人的责任,责任也在自己,这是他决定的。为了吸取这次经验教训,大家提出对新兵以战代练,加强训练,合并成立皖南红军独立团,并发动当地群众进行游击战,形成新的根据地,这样才会更有力量。
随着敌人包围圈越来越小,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方志敏他们的处境越来越艰难了。幸好遇到了刘深的部队,他有意放行,专门后退十五里,这才让方志敏他们迅速通过了封锁线。奉中央的指示,方志敏他们转战到浙西南,这是敌人的腹地和老巢。围剿他们的包围圈越缩越紧,粟裕提议兵分三路,撕开敌人的包围圈,但刘畴西不同意,他认为握紧拳头力量更大。方志敏提出返回赣东北,暂时休整,等补充好弹药和粮饷之后再战。最终,大家采纳了方志敏的建议。
在路上,方志敏他们遭遇了敌人的猛烈攻击,方志敏下令往德兴方向转移。
红军的主力被围在凤阳坞,死伤上千人。张银发带着保安团围剿方志敏红军,方志敏亲自带着一个小队去偷袭,吸引张银发的注意,让粟裕带着大部队趁机迅速突围。在江西陈家湾村,方志敏和粟裕会合了,但只有八百人冲出了包围圈。方志敏不顾大家的阻拦,冒着生命危险,决定再次返回寻找大部队,让粟裕他们尽量迅速转移。
与此同时,中央红军来到贵州遵义。遵义会议的召开,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领导的中央,这次会议在中国革命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和红军,并为以后革命事业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而重返包围圈的方志敏也将为了他神圣的信仰贡献自己最后的力量。
战士们精疲力尽,连吃的都没了,但更糟糕的是,但敌人已经把红军主力围在了方圆只有十五里的地方,方志敏他们必须抓紧时间突围。幸运的是,粟裕他们已经成功突围了,方志敏和他约好在苏区大小坪会合。敌人下令仔细搜查,活捉方志敏。
二十一师顽强地顶住了敌人的多次进攻,但他们死伤惨重,只剩下11人。由于兵力悬殊,最终剩下的战士也全部牺牲,师长被敌人俘获。
通过一个猎户的指引,宣金山知道山上有通往德兴的一条小路,方志敏让大家赶紧从这条小路撤退。方志敏被炸弹镇晕了,幸亏白马救了他,但这条白马却因受伤严重,倒地而亡。失去了爱马,方志敏悲痛万分,他含泪掩埋了白马。忍受着饥饿,严寒,方志敏带领着战士们继续艰难行进。为了鼓舞士气,方志敏宣布了一个决定,任命乔信明同志担任新组建的红军团团长,明天清晨带领大家突围。现在到了一个生死存亡的关头,方志敏号召大家绝不能放弃信仰,只要有一个同志突围出去,那就是革命的火种,他们还能继续拉起队伍,创建苏区,继续斗争。
粟裕在大小坪等了方志敏两天,但一直没有对方的消息,他本想带人去找他,但苦于大批敌人死死封锁了路口,只能无奈作罢。
现在形势非常紧迫,为了突围,方志敏派宣金山和春兰去后山守着,如果发现敌人,枪响为号。在漫天大雪中,金山深情地看着自己的爱人,夸对方打起仗来,一点都不含糊,同时,他也非常内疚,春兰跟着自己受委屈了。为了弥补遗憾,金山戏言现在就娶春兰,他拿着一株野草,像春兰正式求婚。方志敏带人从后面走来,听到了金山的这番话,他正式宣布金山春兰成为一对夫妻,并祝他们幸福。
敌人上来了,宣金山他们和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撤退中,春兰不幸中弹倒下,宣金山悲痛地扑向春兰,把她紧紧搂在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