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除夕,北京。华东局秘书处徐志强向汪东兴副主任移交了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写的文稿《可爱的中国》及《清贫》的狱中纪实,汪东兴深知这些文稿得来不易,立即将其上交毛主席。方志敏于1935年出征失利,被关押在国民党缓靖监狱历时半年多,最后被秘密杀害,在狱中方志敏以纸笔作武器,写下了大量文稿,由他在狱中结识的狱友转交到他家人和朋友手上,后来辗转交到鲁迅手里保存。1936年10月,鲁迅先生去世,许广平整理先生遗物时将这些文稿委托鲁迅的弟弟周建人送交上海秘密党组织,由华东局的同志专程派人移交给中央秘书处。
毛主席连夜看了方志敏的狱中文稿后非常震撼,他感动方志敏在狱中总结了自己多年来的革命经验和教训,他的《清贫》以两袖清风的革命品格见证了一位共产党人的信念,《可爱的中国》则写出了对新中国的展望和思考。方志敏于1935年8月6日,在南昌被国民党秘密杀害。毛主席下令江西的负责同志务必找到方志敏烈士的遗骨。
1957年春,江西南昌下沙窝工地发现了带脚镣的骸骨,这里就是当年国民党秘密枪杀革命烈士的地方。当地政府立即将此事上报了方志敏烈士遗骨工作组吴组长,吴组长找来了当年给方志敏最后照相的秦师傅,秦师傅依稀记得行刑的地方长满了蒿草,但无法确定具体位置,怕他肯定方先生牺牲时脚镣没有摘。
吴组长向方志敏党弟方志纯反馈,当年缓靖监狱的脚镣一般都重达10斤,但这副 脚镣只有三分之一重,现在只有当年看守所所长凌凤梧是唯一了解这副脚镣的幸存者了。此人在方志敏牺牲后也突然离开了看守后,后来在浙江东阳北麓中学当了教师,方志纯要求马上让凌凤梧来。
方志敏的妻子缪敏接到公安局通知后带着亲属来到了南昌公安厅,江西省省长邵式平也亲自到场,凌凤梧告诉他们,当年他看到方先生带了十几斤的脚镣辛苦,就请示处长曹振飞给他换了一副不到四斤的轻脚镣,这事被副处长发现后告发了曹振飞和自己,后来曹振飞被撤职调离了军法处,自己也以通匪的罪名被关了起来,但自此再没人为难方先生,他一直戴着轻脚镣,直到牺牲。他永远记得方先生临死前劝他不要再和国民党打交道了。后来他就回到老家改行做了一名教书匠。方先生就义时,凌凤梧被关着,他扒在窗口看到方先生神态从容地走向囚车,他还冲自己点了点头,和平时一样宽厚和气,凌凤梧说到这里已泣不成声。一屋子人为之动容,潸然泪下。经凌凤梧辨认,这副就是方先生在押时戴的脚镣。
江西公安厅根据毛主席指示,很快组织专家在79块烈士遗骨中找到9块方志敏烈士的尸骨。缪敏看着爱人的尸骨,声泪俱下地说他心心念念的可爱的中国已经成立八年了!所有人为方志敏的赤胆忠心落了泪。
缪敏告诉四个孩子,22年前,爸爸走时,他们还小,今天他们终于把爸爸找到了,她带着四个孩子和方志敏的九块尸骨拍了张全家福。
毛主席赞叹方志敏是有勇气有志气更有才气的共产党员,他视死如归从容就义是中国革命的重大损失,他非常怀念方志敏。1924年,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兴起。工农运动席卷全国。1926年4月,毛主席和方志敏第一次见面就是在广州。那时彭湃替赵醒侬在广州接到了方志敏,两人参加了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宣讲会。毛泽东在会上做了论农民运动和中国革命的发言,有人质疑发展农民运动会助长农民的弱点和缺点,方志敏反驳正因农民长期受地主土豪压迫剥削,他们才有革命的坚定信仰,少数的惰农并不代表整体的农民。彭湃向大家介绍方志敏已在江西成功组织了多次农民运动,发展了农协组织,并开展了打土豪减租减息的活动,是江西的农运大王。毛泽东号召大家要重视和发展农民运动,因为农民的起义和战争才是推动中国历史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力。此时的蒋介石向财政部长宋子文申请军费进行北阀战争,宋子文以国库空虚为由分文不给,让他去向农运会上争取资金。蒋介石到达会场时宣布将向北洋军阀全面宣战,希望大家给予最大的支持。方志敏建议他采取发行公债,印花税等措施为北阀军增加财政收入。
蒋介石在会上觉得方志敏见识过人,回去后他查了方志敏的底细后得知他出身农民家庭,但热爱读书,参加过多次爱国运动,写的文章与陶行知、鲁迅等知名人士同刊登报,并在南昌创办了文化书社,回家乡后开展过多次农民运动。
毛泽东、彭湃和方志敏在海边漫步聊天,他们这才知道方志敏长期阅读英文原版的泰晤士报,所以才能了解到最前沿的经济信息,三人有着共同的信仰,就是学习文天祥的革命精神,赶走列强,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奋斗终生!
毛泽东,澎湃和方志敏各自谈起自己的革命信仰是何时形成的。方志敏动情地说道,有一次在上海,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这是他从未受过的耻辱,每次一想到这件事,他的心都在滴血。毛泽东和方志敏出身和经历非常相似,所以他们一见如故,惺惺相惜,他很庆幸在革命道路上能遇到对方。两人相谈甚欢,不知不觉已经天黑了,毛泽东提议第二天带他去石井兵工厂参观。
樊冬菊是南昌职业女子学校的老师,在方志敏的介绍下,已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她的主持下,缪敏等同学庄严宣誓加入了中国共青团。缪敏心情非常激动,她期待着以后成长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学校里外都是耳目,但缪敏丝毫不惧怕, 之后 她被任命为江西共青团的通讯员,负责把上级传达的任务及时送回来。
1926年,各界群众组织了轰轰烈烈的北伐请愿运动,国民革命军准备北伐,向反动军阀和帝国主义势力开战。
第六届广州农讲所开学了,毛泽东把澎湃介绍给学员们,并让他做了激情澎湃的演讲。从海陆丰考察回来,方志敏兴致勃勃地给毛泽东和澎湃讲述了自己在那里的见闻和感受,他决心回到江西后,一定要把农民组织起来,用武装捍卫农民的自身利益。海陆丰也是澎湃的家乡,方志敏在那里也见到了澎湃的母亲,和对方长谈之后,方志敏了解了澎湃的过往,对他非常佩服。毛泽东也对此感慨不已,他们三个都有一个忠厚贤惠,善良慷慨,勤劳俭朴的母亲,尽管自己的母亲已经辞世六七年了,但中国就是自己的母亲,所以他要通过革命拯救母亲。
在国民革命军即将再次北伐之际,蒋介石认为共产党渗入国民党的问题非常严重,而且共产党在组织上和政治上取得了更多的独立性,在群众中也很有影响力,他为此忧心忡忡。有人建议当务之急首先是北伐,国共之争先放在一边,但也有人进言应该未雨绸缪。听说了蒋介石对共产党的态度后,毛泽东决定今后将不从国民党中吸收新党员。方志敏很清楚蒋介石在掌握局势方面,比两广的其他军事领袖更胜一筹,因此此人要防。澎湃深以为然,他告诫大家一定要分清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毛泽东也语重心长地叮嘱大家,尽管现在蒋介石是革命的,但他对共产主义是排斥的,而且还相当执着,他们一定要小心。
1926年7月9日,五万人参加的北伐誓师大会在广州东校场隆重举行,声势浩大的北伐战争从此开始。大家走上街头,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深入人心。
方志敏接到上级命令,他要马上返回江西。走前他嘱咐学员们一定要珍惜这里的时光,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北伐的合格干部,配合北伐,让全中国早日见到光明。毛泽东特地叮嘱他,现在的江西革命形势严重,一定要多多保重。两人握手言别。
赵醒侬把方志敏从广州火速叫回来,是为了让方志敏做粮草补给的工作,配合北伐军进军江西,协助北伐军攻下南昌。另外,赵醒侬还要求方志敏把复兴隆银行里邓如琢的那批银元夺过来,支援北伐军。
在南昌, 到处都是通缉方志敏的布告,形势非常严峻。方志敏和赵醒侬被人跟踪,在同志的掩护下,他们安全逃脱。约翰曾是方志敏教会学校的同学,他给对方提供了一个暂时安全的去处。
在方志敏的发动下,大批群众走到复兴隆银游行示威,他们大喊口号,要求还钱,并和军警爆发了激烈冲突。方志敏带人趁乱劫走了那批银元。邓如琢得知银元被抢后,大发雷霆,他命人把银元找回来,抓住方志敏,他要亲自把对方碎尸万段。
方志敏准备把劫来的那批银元送出城。守卫南昌惠民门的是他们自己人,对方同意晚上十点准时给他们开城门。晚上,方志敏带人准时出现在惠民门,但没想到,他们中计被包围了。为了掩护同志,方志敏不幸中弹,倒在地上。在赵醒侬的掩护下,同志们把受伤的方志敏送到到一家旅社,但赵醒侬不幸被捕。
幸亏方志敏命大,子弹没有伤到重要部位,但他却因伤重而昏迷不醒。 樊冬菊给缪敏秘密下达了指示,让她去豫章大旅社去照顾受伤的方志敏,但樊冬菊并没告诉她对方的姓名和身份。缪敏保证完成任务。
赵醒侬牺牲了,他的尸体被悬挂在南昌城楼上,南昌一片恐怖气氛。为了抓捕方志敏,敌人对整个南昌城进行了拉网式的搜查,包括豫章大旅社。在店老板的精心安排下,敌人无功而返,方志敏侥幸逃过一劫。
在缪敏的精心护理下,已经昏迷了十多天的方志敏终于醒了。缪敏惊喜不已,她向方志敏做了自我介绍,她是南昌职业女子学校的学生,樊冬菊是她的老师,也是自己的入团介绍人。得知赵醒侬不幸牺牲后,方志敏非常悲痛。
北伐军兵临南昌城下,与北洋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北洋军顽强抵抗,战斗迟迟没有结果。南昌地势虽高,但 西北处城墙有个缺口。方志纯在上级的安排下,把这个情报送了出去,以便让北伐军的便衣队从缺口中潜入南昌城内。另外,开湘也准备带着工人学生农民策应便衣队。
方志敏终于能站起来了,缪敏赶紧把这个喜讯告诉了同志们。方志敏很感激缪敏对自己没日没夜的照顾。在缪敏的日记里,详细记载着每天他的伤情进展,方志敏看到后很感动。
邓如琢在缺口处埋伏了重兵,北伐军损失惨重。方志敏得知这个情况后,心情非常沉痛,他认为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把南昌这趟水搞浑,于是他下令刺杀刘焕臣。但之后因刘焕臣异常警觉,刺杀失败。
赣军怕北伐军以滕王阁为依托,居高临下攻打南昌城,焚烧了城墙内外的商铺,民居,千年古阁滕王阁也葬身战火,毁于一旦。大火借助风势,延烧了三日三夜,长达十几里的街巷成了焦土。可怜城墙外的老百姓变成了一无所有的灾民,他们被迫涌进了南昌城内,有的去外地讨饭了,更有甚者,有人趁火打劫,把老百姓的财务洗劫一空,现在的南昌城物价飞涨,陷入一片水深火热之中。方志敏见状心急如焚,他决定尽快结束这个局面,想办法联系上北伐军,让他们尽快进城。
方志敏再次决定刺杀邓如琢和刘焕臣,他认为只要把他们消灭了,南昌城防自然就瓦解了,但新派来的中共江西地委书记刘九峰不同意这个方案,他认为刺杀这两人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方志敏提议第二天再议。
南方军无奈退守城外,现在军粮也告急。邓如琢决定和他们耗下去,一定不能慌。方志敏这边的粮食和军火款都已准备好了,但就是没办法把消息送出去,他心急如焚。刘九峰指责方志敏不作为,没有资格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他认为即使送死也要完成任务,式平对刘九峰的这番指责非常不满,他质问对方有什么权利这样批评方志敏。就在他们争吵不休时,方志敏的恩师方克为来了。现在南昌各界代表商量对策,但迟迟没有结果,所以方克为推荐了方志敏出面主持。,方志敏知道现在南昌的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答应老师,一定要想出一个完全之策。
思虑再三, 还未痊愈的方志敏秘密找到约翰,请他帮自己把一封信送给蒋介石,因为他是外国人,又是记者,所以是最合适的人选。
方志敏带着约翰,还邀请了一群外国记者去见邓如琢,令对方大感意外。方志敏不卑不亢,向对方建议开一扇城门,以便让百姓自由出入。邓如琢敬重他是一条好汉,答应了他的请求,但提出要对来往信件检查。方志敏和对方达成一致,他提出等解了南昌之围,听凭对方处置。
约翰冒险出城给国民革命军送信。收到信后,蒋介石决定从明天起接连三日停止进攻,并请约翰把一封信转交给邓如琢,他要求对方不能对方志敏下手,否则死无完尸。刘焕臣建议邓如琢对方志敏千万不能心慈手软,放虎归山,但邓如琢怕自己陷入不仁不义,终归没有对方志敏动手,他决定放走方志敏。南昌各界代表前来迎接接约翰和方志敏,走前,方志敏跟邓如琢谈条件,他想请约翰作为中立方调解,如果井水不犯河水,攻城之后,他们将不再追究邓如琢的责任。邓如琢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最终在协议上签了字。
刘焕臣派两个手下跟踪方志敏,其中一人叫宣金山,他得了肺炎,方志敏出于怜悯,亲自上门把药送给他。宣金山也是江西弋阳人,和方志敏是老乡,看到方志敏对自己如此关心,他非常感动,并提出想带几个弟兄投靠对方。方志敏同意了他的请求,但必须先把病治好。另外,宣金山告诉方志敏,刘九峰已经被跟踪,刘焕臣已经注意到他们经常在豫章大旅社出没。
刘焕臣认为邓如琢有心在为自己留后路,他对此非常不满并威胁对方,邓如琢一怒之下用枪击毙了他。随后邓如琢发电宣布自己即刻下野,趁自己毫发无损,他要尽快离开南昌。
在第三次攻打南昌后,孙传芳的部队大部分被歼灭,在南昌各界的欢呼声中,蒋介石带领着国民革命军进入南昌,结束了江西军阀长达十三年的统治。蒋介石决定把国民革命军部设在南昌,同时在南昌设市,并对为北伐军做出贡献的方志敏提出表扬。蒋介石非常欣赏方志敏的才干,认为南昌市长非他莫属。方志敏志不在此,他以自己一直做农运工作,对城市工作不熟悉的理由婉拒了对方。方志敏深知,现阶段表面上国共合作,但早就已经 志不同道不合。
缪敏用心抄写了方志敏所有的诗歌,并带领同学们诵读。方志敏对缪敏当日对自己的护理一直心存感激,但一直没机会表示,所以方志敏送给她一本共产党宣言以示感激。方志敏的侄女方秋蓉从家乡来投奔方志敏, 她也决心跟随着方志敏投身到革命中。
三打南昌之后,因国民政府缺钱,蒋介石请方志敏帮忙想办法。解决经费的问题,方志敏向对方进言,依靠资产阶级财团是不行的,但蒋介石却不认同。
国民党中央特派员段锡朋视察了江西党部,他发现现在江西的领导权被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异端分子所左右。尤其是方志敏,他在民国十三年已经加入共产党,入党介绍人是赵醒侬。蒋介石认为方志敏有血性,希望他效忠自己。但段锡朋觉得方志敏是个老共产党,被争取过来很困难。蒋介石有一个想法,他希望方志敏去担任裁判逆犯委员会的会长,这样有一石二鸟的作用。
方志敏被蒋介石任命的消息传来,刘九峰非常兴奋,他认为蒋介石很重视国共合作,他们一定要全力配合,但方志敏担心蒋介石再搞一次整理党务案,刘九峰不以为然,他觉得对方多虑了。方志敏决定利用这次裁判逆犯,让共产党在民主中树立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