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内容:

2018年电影大全

歌手2

奥斯卡

春晚

陈立农陈立农

陈伟霆陈伟霆

吴宣仪吴宣仪

范丞丞范丞丞

首页 >娱乐资讯 >综艺资讯 >当我看综艺(跑男、极限挑战、花儿与少年等)的时候我在看什么

当我看综艺(跑男、极限挑战、花儿与少年等)的时候我在看什么

2017年07月17日 20:230推理娱乐wuk

至少前年之前我还不怎么看综艺的,只是偶尔看一下,从去年开始,花在看综艺上的时间就越来越多了。

高中之前是我看电视最疯狂的一段时间,那会看最多的是动画片,一直到现在也还保持着这个习惯。只是越来越没自己喜欢看的动漫了,无论是国漫还是日漫。大概是真老了,无法理解现在的青少年。

现在这些看综艺的时间,在此之前主要用在看书学习、玩游戏、偶尔画个画上面。感觉很久都没有看过书了,倒是每天都会追3本网络小说的更新。画画更是不知被我扔哪去了。要不是最近看朋友都在刷王者荣耀,觉得自己分段太低,也不会重拾王者荣耀。

奔跑吧

张佳玮在知乎回答一问题时说,闲暇时间是用来看书还是看综艺娱乐主要是看自己的舒适区在哪里。那段时间觉得看书也没带来什么,画画也毫无寸进,就连游戏也刷不上去,那是一段特糟糕的体验,彻彻底底的负反馈。

所以渐渐的,就开始看起综艺了。对于一个宅惯人来说,除此之外好像也没什么可干的。算下来,印象最深的还是跑男、极限挑战、花儿与少年这些排名前列的综艺。

极限挑战

这些节目看下来,被鹿晗、张艺兴、江疏影等圈粉。没有讨厌的艺人,大部分都是纯路人的心态,好的作品就看,不好的作品就跳过,不会因为是谁的粉丝,就去看他所有的作品。

综艺不同于艺人明星的作品(影视剧角色、歌曲),看综艺更多是一种窥私欲。想知道艺人明星在私下生活中是什么样的,虽然节目中依然有演的成分,但绝不是作品中的那种表演,或多或少可以看到艺人明星真实的样子。

正因为在我们还没看到艺人明星的作品之前,就已经被其真实的人设所圈粉,所以才会有小鲜肉当道的行业现状。不同于上一代,那个时候主要是因为作品而去追艺人明星,现在是正好反过来,我们先喜欢上这个艺人明星,再去看他的作品。

花儿与少年

当然这种真实的人设不仅仅来自于综艺节目,还有微博、短视频、直播等各种可以展示自己真实一面的渠道。

但必须要承认的一点是,作品和真实人设毕竟不同,如果作品本身不怎么样,那么就不可能取得与人气相对应的成绩。比如鹿晗主演的择天记,看到一半我就弃了。不过鹿晗的歌确实好听,我也相信鹿晗的忠实粉丝都是他的歌迷而不是影迷。

鹿晗

对于宅男的我来数,也会注意这些艺人明星之间是怎么互动交流的。这也是大多数热点话题诞生的源头,比如花儿与少年三中江疏影和古力娜扎,赖雨濛和宋祖儿。而且不仅仅是言语之间的交流,很多无意间的动作都被各种解读,比如跑男最新一季,鹿晗和迪丽热巴这对CP被抄的沸沸扬扬。

现实生活中因为缺乏综艺中那样特定场景,我们其实很少会同节目中那样去交流。相对于跑男和极限挑战,花儿与少年更加的接近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就是三五好友一起出去玩的场景。只不过我们是真的好友去看看这世界,而他们是去看看这世界顺便成为好友。

张艺兴

因此我得出的结论是,交流就应该有一个场景,要不然很容易陷入尬聊的境地。

花儿与少年没有跑男和极限挑战的收视率高,这也说明大家对于猎奇的需求。相对于跑男和极限挑战各种五花八门的挑战来说,出门旅游这个我们熟悉多了。对于熟悉的事物我们总是视而不见,而对于陌生新鲜的生物总是忍不住想看一下。

一场诡异的比赛,我们总想知道结果是什么。比如最新一期的极限挑战,各个嘉宾之间如何通过比武取胜,显然他们不可能真的上去打,那他们会如何比赛呢?这就是吸引看下去的理由。

江疏影

我希望看到更加生活化、更加真实的综艺。比如说明星私下里和家人吃饭的场景,同经纪人聊项目的场景。再或者演戏的时候是如何和导演合作,录音的时候如何和制作人合作。

那么看综艺就是我的舒适区吗?好像也不是,睡觉前还是会焦虑,下班路上依然在想着回去后做些什么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