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播出时间:2017-08-14
本片会以中国内地所有愿意面对自己当年遭遇的老人作为大背景,以个别老人和长期关爱她们的个体人员的口述,串连出生活在全国各地的这些幸存者,展现她们的生活现状和周边发生的事和出现的人。
这分布在全国五省的二十多位老人在当年有着同样的遭遇,在漫长的剪片过程中,我们发现,其实她们的人生是有着必然的关联。
影片简介
在日本侵华战争的八年期间,20万中国妇女被迫沦为日军的性奴隶。在影片开拍之时,中国内地仅剩22位“慰安妇”幸存者。当光阴慢慢划过,时间抚平伤口,这些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磨难的老人们,如今又身在何处,过着怎样的生活,经历着怎样的悲喜忧乐?
关于日军侵华战争中国幸存“慰安妇”长篇纪录电影《二十二》。纪录电影《二十二》剧组是由一支特别的队伍组成,除了国内外的专业电影人士,还包括各方学者及爱心团体的加入。剧组以拍摄为目标,关爱为目的,从2014年1月至7月陆续在中国五个省、二十九个不同的地区纪录全国各地的“慰安妇”幸存者,通过与这些老人的深入交流,影片突破了历史资料和证据收集的局限性,从客观、人性的角度,纪录这群幸存老人当下的生活状态。 影片通过对这些老人适度地靠近,用客观的镜头,将历史的碎片点点打捞起来,把那些行将逝去的事实镌刻成永久记忆的“墓碑”。在最后这个时刻,我们,可否停下匆忙,给她们一次最深情的凝视。
创作背景
2012年,导演郭柯在偶然间了解到“慰安妇”幸存者韦绍兰老人的故事。郭柯被韦绍兰传奇般的故事和她顽强的精神所感动,于是将她的故事拍成了纪录短片《三十二》。
自2013年底,《三十二》陆续在国内外电影节中展映,影片不仅受到一致好评,也帮助带动了国内外更多的爱心人士对韦绍兰母子及二战时期“慰安妇”幸存者这个群体的关注。 《三十二》对很多人的影响不仅对郭柯是种鼓励,更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任务远远没有完成。他决定要将中国所有剩余的“慰安妇”幸存者完整的记录下来,让这些老人的故事世代得以保留。
在“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教授的再次帮助下,郭柯从2014年初走访了全国上下所有的“慰安妇”老人,却不幸发现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曾经幸存的32位老人,只剩下了20几位,这种感觉对郭柯而言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所以我们开始了第二部纪录片的拍摄,我们将她们的故事、她们的生活和她们的精神展现给世人。希望这部电影能帮助她们在有限的生命中,得到社会无限的关爱。也能让我们大家“走近”她们,真正去了解这个群体。
韦绍兰顽强的“生命力”打动了郭柯,片中的画面是老人平淡而穷困的晚年生活,留给人们无限的思考,这些女性的命运因为战争受到了不可逆转的伤害。郭柯告诉记者,几年间,中国的慰安妇群体正在迅速逝去:“《三十二》是2012年拍摄的一个短纪录片,为什么叫《三十二》是因为2012年在世的慰安妇还剩32位。《二十二》是14年的时候拍的,就两年的时间,就走了10位老人。拍这个90多分钟的长片,我把全国的22位老人都拍完了。”
影片幕后
3万网友众筹宣传费,呼吁更多人走进影院
《二十二》拍摄完成了,怎么才能让电影进入主流院线,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和老人们的生活?因为缺乏宣传发行的费用,影片面向全国范围发起募集100万元宣传费的众筹公映活动,前后共有3万多人参与。
在这次全国多个城市的提前点映活动中,这些参与众筹的网友也成为主力观众,他们不遗余力地在朋友圈里和微博上力挺《二十二》。南京网友“牛牛”说:“去影院静静地听奶奶们讲讲故事吧,她们给了我们直面苦痛历史的勇气。这是一部在痛苦和泪水中饱含希望的纪录片。”
8月14日,这部电影将进入院线正式上映,郭柯希望,至少有20万人次能走进影院看一看,因为这也是慰安妇制度下中国被欺辱妇女的一个粗略统计数字。他也期待,这部纪录片能有相应的收益,将来捐给研究中国慰安妇的相关机构。
高清剧照
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365经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