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18日,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参谋长荣臻致电张学良请求指示,张学良下达“不准抵抗”政策。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下令对敌发起全面进攻。
张学良等待南京政府进一步的指示,北军仍然坚持“不抵抗”政策,有序撤出,南京借口“委员长不在南京,妥自处理见机行事”让学良自己出来。结果一夜之间沈阳被日军占领。随后,长春、吉林、营口等城市先后沦陷,外界质疑声和责骂声四起,纷纷质问张学良,北京协和医院请学良出院。
日本成立伪满洲政府,熙洽成立新的吉林长官公署,与日本合作。张景惠紧随其后,同意与日本合作,在哈尔滨成立伪满洲政府。本庄繁找来学良表弟张学成就任“东北自卫军”总司令,在黑山县建立司令部,接收当地已有武装,招募人员扩编队伍,以消灭辽西地区反日武装。
学良已个人名义暗中成立东北义勇军,以对抗日军,义勇军将领黄显声亲自赶往奉天,请求制裁伪军总司令张学成。学良召开家庭会议,对于下令制裁张学成给老张家一个交代,却没想到被学成妈妈撞上。
张学成被黄显声击毙,张廷枢带着学成的遗物来到学良北京行营,并提醒学良,关东军已派出多重关系去热河利诱汤玉麟,张作相担心汤玉麟会失了大节。热河吴子堃也带话给学良,如果要热河就不能要汤,要汤就必丢热河。但消息走漏,汤玉麟扬言如果被撤换就倒向伪满。
山海关失守,然日军在占领山海关后,并没有继续进犯滦东,估计日军很可能转向全力进攻热河。蒋介石在江西集结了四十万兵马,发动第四次剿共,东北战事吃紧,南京政府不能依靠,学良只能派出德高望重的张作相坐镇承德与汤玉麟协调,希望汤玉麟能给把兄弟面子,给予合作。
1933年2月21日,日军第八师团提前发动攻势,攻击热河南岭中国守军。汤玉麟却事先截留240辆军用卡车,用来运送私产,因汤军欠饷已一年以上,承德守军在开往防御阵地途中发生了哗变,两个旅走到半路要求先发军饷才能开赴前线。中路日军突破南岭,占领北票、朝阳和承德。
学良决定亲自坐镇古北口,临出发前,接到宋子文电话,说蒋要见他。“九一八”事变和热河的失守,全国舆论和各方大员均对张学良大为不满,为平息各方舆论,蒋介石提出让张学良下野。学良为顾全大局自愿辞职以谢国人。
辞职后的张学良举家前往欧洲,出国前在上海做短暂停留等待出国手续,人才到上海就收到第一杀手王亚樵的恐吓信及一枚美制瓜式手雷,学良找到杜月笙帮忙摆平王亚樵。
宋子文劝学良借此闲暇戒掉吗啡,并介绍了德裔的美国医生米勒。学良生性骄傲,不允许任何人毁掉自己,更不允许毁在自己手上,决心戒毒。
学良下定决心戒毒,送走了凤至和孩子们。在米勒医生的帮助下,学良克服痛苦,戒毒成功获得重生。随后游历欧洲各国。
1934年1月,学良游历多国后回到祖国。回国后的学良不想再带兵,想留在蒋介石身边做个侍从室主任,被蒋拒绝。
蒋让学良“剿共”,去武汉代理“鄂豫皖三省剿匪总司令”,学良接受任务。学良到武汉之后,仔细的研究三省的匪情,发现“剿共”很难,难在不懂共产党,所以找到前部下李伯汉,让其坐镇机要处帮助了解共产党,并整理出一册《匪情辞通》下发各部门帮助了解共产党。在李伯汉的推荐文郁给学良做伴读老师,给学良讲授共产主义思想。
文郁泄露剿总机密,被蒋下令处死。学良只能努力保住李伯汉,撤销其机要组处长的职务,编为少将秘书兼科长。蒋介石不问缘由,拿掉于学忠河北省主席职务,让张学良心生不快,提出辞职,继续出国考察,被蒋大骂其任性。
此时,毛泽东与张国焘已在川西会合,有离川北上的迹象,蒋介石决定撤销武昌行营,调东北军去西北“剿共”,让学良坐镇西安,代行总司令之职。学生游行大喊“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学良府邸,每日也是一大帮的说客,劝其抗日,不要“剿共”。李伯汉认为如果能经营好西北,定能摆脱目前处处受掣肘的困境,搞好了能够把西北建设成为抗日后方的大陆基地。
接受新任务到西北剿共之后,东北军精锐中的精锐,却屡屡遭受挫败,四个团一个师部,眨眼间几乎全军覆没。榆林桥今日失守,学良前警卫营营长高福源被俘。